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

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
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

Value Engineering 1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的高科技、高信息时代。这样的时代势必要求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教

学作为这一人才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

喻的。然而,

在一些高校非专业英语的大学英语学习中,许多的大学生仅仅是把英语单纯地当做一门语言来学习。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只是为了修够学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已。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修订后的《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探索一种新的、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应——————————————————————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教改基金项目:编号:JG1126。

作者简介:陈晋华(1978-),女,陕西榆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学。浅论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陈晋华Chen Jinhua

(榆林学院,榆林719000)

(Yulin University ,

Yulin 719000,China )摘要:新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传统的孤立而又单纯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要求。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基础,探索

“将英语语言的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融汇式教学模式”,并就这一模式的优点及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e new century needs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o the traditional isolated and simple language teaching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w https://www.360docs.net/doc/399588342.html,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some problems,based on the guide of constructivist theory,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odel and some problem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专业背景知识;融汇式教学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tegrat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51-02

理人员、教师和实验人员及辅导员(仅不包含校级领导)。

2.2考核指标的全面性考核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考核指标的设立,这直接关系考核的导向和结果。在三年的探索过程中,经过不

断的完善,各部门、

个人考核指标设立重点逐渐明确,并强化可操作性。比如教学部门考核突出教学工作重要性,将教学管理、教学基本

建设、教学效果、获奖和特色创新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而将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就业工作、思想政治和其他工作指标所占分值下调,从而提高系部抓好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师考核则侧重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科研工作等内容。

2.3考核过程的公开性学校合理考核督办领导小组,设置独立设置的考核督办办公室,配备专门人员,考核过程实行公开,单项考核责任部门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落实日常考核、年终考核,并及时

公开考核结果。

年底考核,民主测评以服务对象测评为主,并且利用读卡机等设施保证测评统计过程的公开化、

公平性。2.4考核结果的透明性无论是日常考核结果,还是年终考核结果,都实行公示制度。考核结果中的加分项目、扣分项目都实行单独公示,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对于提出的异议必须公开给予答复,

保证其透明性。

考核结果用于干部选拔、职称晋升等工作时,均进行事前公示,明确分数和计算方法。

3以“五位一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为依托,全面提高

学校科学管理水平3.1“五位一体”考核体系的构建有效推动了学校科学管理“五位一体”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理顺管理的过程,根据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深入研究管理层面体制不顺畅的环节。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编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后组织实施。各部门都以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作为着眼点,日常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部门间协调联动进一步加强。在各部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三年,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并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五五普法”先

进单位等40余项国家、省、市荣誉。

3.2“五位一体”考核体系的构建有效推动了工作机制创新通过构建

“五位一体”考核体系,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和各二级机构的责权利关系,以重心下移为目标,加大一线倾斜力度。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都得到加强,教学系部在工作机制上也力求不

断创新。学校根据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对学校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同时按照科学合理、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的原则,开展定编定

岗工作,核定各部门编制人员,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3.3“五位一体”考核体系的构建有效调动了工作积极性高职高专院校教职工的教学工作是工作的重点,教师在对教学工作熟悉后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各职能部门职员因为长期从事单一性工作,

工作流程和内容相对熟悉,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五位一体”考核体系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发挥激励作用和正面引导作用,除对本

职工作目标进行严格要求,对科研成果、

论文、荣誉等体现为加分项目,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教职工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或其它工作的同时,加大科研工作、争先创优等方面的工作,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校科研立项、论文发表、社会培训和服务等工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4思考和探索

4.1要进一步加强对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理论基础的研究。科学研究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要更加深入的学习理论基础,提炼符合实践探索的着眼点,不断丰富考核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4.2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的研究。考核的目

的是推动工作,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

考核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上必须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点,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

这条主线,确保考核真实作用的发挥。

4.3要进一步加强考核督办工作人员配备、专业培训等工作。考核体系构建后,要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高度重视考核督办人员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中必须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

开的原则,避免出现

“因人而异”、“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4.4要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使用公平性的探讨。在考核结果直接与晋升职称、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工作挂钩的机制下,如何确保考核的不同序列人员之间的公平性,使考核结果的使用体现公平性,从而真正实现调动工作积极性,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的目标。

参考文献:[1]石冉.着力培育高职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怀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魏红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3]侯耐荣.社会资本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8).·251·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 本科目包括英语语言学基础、英美文学基础知识、英语国家概况、英汉互译四部分内容,总分150分,其中英语语言学基础15分,英美文学基础知识70分,英语国家概况15分,英汉互译50分。 I、英语语言学基础(15分) 一、考试要求和内容 该部分主要考查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考试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 三、参考书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II、英美文学基础知识(70分) 一、考试要求 本部分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英美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评论简单的文学文本。 二、考试内容 1、英国文学部分 1)古英语诗歌的形成、发展及主要文本。 2)英国中世纪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诗人及其作品。 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4)新古典主义时期(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启蒙运动形成的原因、启蒙运动的定义、特征及其对英国文学的影响、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5)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早期)英国文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浪漫主义小说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家品、浪漫主义散文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6)维多利亚时期(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 7)现代时期(二十世纪)英国文学: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这一时期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2、美国文学部分 1)早期的美国文学:清教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早期美国文学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2)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国文学: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及作品、超验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几作品、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及作品。 3)现实主义时期的美国文学: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及主要流派、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异同、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家及作品。 4)现代时期的美国文学: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及主要流派、战后美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时期美国文学的主要作家及作品。 三、考试题型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匹配题、名词解释题、文本分析题。 四、参考书 《英国文学简史》(新增订本),刘炳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美国文学简史》(第2版),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III、英语国家概况(15分) 一、考试要求 本部分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宗教群体、价值观念以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题型 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 三、参考书 《英美概况》(上、下册),张奎武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IV、英汉互译(50分)

简明英语语言学知识点汇总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知识点汇总1 Introduction 1.1 What is linguistics?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①language is system,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②language is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linguistic symbol and what it stands for,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well; ③language is vocal because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language is sound;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tructures. At the lower level there is a structure of sounds,which are meaningless by themselves.But the sounds can grouped or regrouped together into a larger numbers of units of meaning such as morpheme or words,which are found at the higher level of system(carp & park).Then the higher level can be arranged and rearranged into an infinite numbers of sentences;

英语语言学知识整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语言学的定义: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问题: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What the linguist has to do “first, then, but”: ①to observe and collect language fact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②to formulate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③to check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语言学) 问题: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phonetics(语音学)→the study of sounds →phonology(音位学)→study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morphology(形态学)→study the way in which symbols or morpheme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syntax(句法学)→the study of rules of forming sentences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既然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讲讲。标准现代英式英语(简称英语)和标准美式英语(简称美语)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两者互相理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此文的目的是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给有兴趣的朋友一个参考,但并不能作为学习另一种口音的教材。其中也漏洞百出,若有不尽之处,还请高人指正补充。 元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它们对浑元音(schwa,音标中的倒写e,)的处理。英 语中,浑元音在单元音中常通发生在一些非重读的短音 a (如about)和短音er(如computer)上。美语中的er很少为浑元音,并有时对短音i (如sen time ntal,actuality )和u (如wuss), 甚至短音的oo(如:hooker)采用了浑元音。(这四个例子在英语中的发音分别为[i], [i], [u:], [u] )浑元音的读音是不定的)但是听起来差不多像一个急促的介于“俄”和“啊”的发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是对er的发音的不同。英语中,短音的er是如上所述 的浑元音)但长音的er 也不过是个拉长了的浑元音)听起来是一个很夸张的介于“俄”和 “啊”的声音。而美语中,er听起来怎么都是个“儿”音(例外是一些俗语中发成浑元音)。 ar:除了轻读短音(如singular)和者后连元音(如clarity),英语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长音[a:], 而美语中)是“阿尔” 。事实上)凡是有r 在一个音节尾部的时候)美英发音通常都是不一样的,如tour (英:吐啊,美:吐儿),tear(英:踢啊,美:踢儿),pair (英:pe啊,美:pe 儿)。甚至在刚才提到的clarity中,英语['kleriti],美语['kle儿r(er)ti] 元音的发音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别。一是[o]音:短音的o (如often),英语中发音仅仅 为一个缩短了的长音o (如or),而美式的短音o听起来和英语的短音[八]很像,同时长音o 后面如果有r都通常像上一段里说的那样儿化了,没有的话(如plausible, applause)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短音的o的发音。 另外对u, i和其他元音组合的浑元音化,前面提到了一些,其他就靠大家自己体会了。 辅音: 英语的辅音和美语的辅音是基本一样的,但在使用习惯上有些差别。比较重要的也只有以下两个: r :字母r简直是代表了英美两国的所有差别,到处都是它。在做辅音时,其实差别也就是 当r在第一个词的词尾,而第二个词以元音开头,英语把r完全当作元音处理,而美语会把 r连读当作后面一个词的开头元音的辅音,如词组clear animosity,英语会读成clear|animosity,而美语会读成clear-ranimosity 。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读音节中(如paddle,rattle, actuality),英语 会清楚地发音这两个字母,但在美语中 d 和t 常常会被模糊成一个很难解释的音,跟其它的语言比较,如果你知道西班牙语或者意大利语,它跟短弹音r 很接近;如果你懂日语,那么行的辅音很像。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最接近的解释就是边音I 了,但是差了那

英语语言学讲解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语言学概论》研究始于20 世纪初,其目的是揭示人类深层结构,对语言和语言交际作出客观、科学描述。现已形成了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一系分支学科。语言学研究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逐步形成了社会语言学这样的交叉学科。 对于主修语言学的学生来说,了解语言学的知识和语言理论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 本课程的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本科阶段第6学期和第7 学期开设。其中第一、二、三、四、五、七、八、十一章为必修,其余章节为选修。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语言学概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授主要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着重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记忆。 本课程的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原则上采用英语范例,但不排除一些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的、针对性强的汉语例子。应鼓 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语言实践提供更多的例子来解释相关理论,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这些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音韵学理论、句法结构和各个语言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局限性。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主干性课程。与其相关的课程,如语法学、词汇学和语体学等都是语言学的分支,属于选修课程。 五、学时与学分: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语言学习的意义 2.语言的定义。 3.语言的定义特征 4.语言的起源。 5.语言的功能。 6.语言学的定义。 7.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8.宏观语言学的定义及分支。

《英语语言学》答案完整版

《英语语言学概论》答案完整版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时间:100分钟 题型: I. 单项选择(15×1?=15?) II.判断(15×1?=15?) III.填空(10×1?=10?) IV.术语解释(5×2? =10?) V.简答题(4×5? =20?) VI. 分析题(30’) 重点掌握的术语: 1. Linguistics语言学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of language, including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2. design features设计特点 They are a series of features which are uniquely a part of human language and unlikely to be found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other creatures. They are displacement, productivity, cultural transmission, arbitrariness, discreteness and duality. 3. Displacement移位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which are in the past, present or future, real or imagined,or in far-away places. 4. Duality二元性 It is generally the case that language is organized at two levels or layers which is known as the physical level and meaningful level simultaneously. 5. Arbitrariness任意性 It is generally the case that there is no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6. Manner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法 It is the case that we describe the consonant sounds in terms of how they are articulated. 7. Place of articulation发音部位 It focuses on describing consonant sounds in terms of where they are articulated. 8.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言学 The general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is called phonetics. And the study of how speech sounds are made, or …articulated? i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9. Phonology音系学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the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10. Assimilation同化 It is the process when two phonemes occur in sequence and some aspect of one phoneme is taken or …copied? by the other. For example, the word …can? in the sentence …I can go.?may pronounce as [k??] instead of [k?n]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following sound [g]. 11. Back-formation逆构法,逆序构词 A word of one type is reduced to form another word of different type. For example, the word …donation? first came into use and then the verb …donate? was created from it.

新版简明英语语言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知识点: 1.*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2.*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3.*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 4.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5.*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考核目标: 识记:*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领会: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综合应用: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一、定义 1. Pragmatics语用学: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语用学也可以看作是一中意义研究。(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语义,而是把语义置于使用语境中去研究的一门学科。) 2. Context 语境: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这个概念对语言的语用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认为他是由言者和听者的共享知识所构成的。 二、知识点 6.1.2 pragmatics vs. semantics语用学与语义学 二十世纪初,Saussure’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开始,同时也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调,即语言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在的系统来加以研究。 语用学和语义学既有相关性又有相异性。两者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传统语义学把语义看成是抽象的,内在的,是语言本身的特性,不受语境的影响。因此传统语义学只研究语义的内在特征,不把语义研究置于语境中来考察。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语用学家认为不把意义放在语境中来考虑就不可能对语义进行充分的描述,因此在研究语义时是否考虑语境便成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Semantics 和Pragmatics的区分 Pragmatics studies how meaning is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pragmatics considers meaning in context, traditional semantics studies meaning in isolation from the context of use.

814《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的目的为考查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及增强对英语及其它语言中一些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语言学综合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导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二语习得、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等等。考试的具体要求为:考生应熟练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理论流派及其理论观点;了解语言学核心领域及其边缘领域的发展;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分析具体语言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1.语言的定义 2.语言的特征 3.语言的功能 4.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第二章语音 1.发音器官及其功能 2. 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及分类 3. 语音分类及变化 4. 音位和音位变体 5. 语音的识别特征 6. 超音段音位 第三章词汇 1.词的概念 2.词的分类 3.词的构成 4.词的变化 第四章语法 1. 语法的性质 2.语法研究的内容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4.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第五章语义 1.“意义”的意义 2. 指称论 3. 涵义关系 4. 成分分析 5. 句子的逻辑语义 第六章语用 1. 语境 2.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3. 所指意义 4. 指示、回指、预设 5. 言语行为理论 6. 会话原则及会话含义 7. 礼貌原则 第七章语言和社会 1.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2.语言变异 3.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 4.语言民俗学 5.标准语和方言 第八章语言和心理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 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 3. 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 4. 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 第九章语言和计算机 1. 语言和计算机 2.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3. 机器翻译 4. 语料库语言学 5. 信息检索 6. 网络语言 第十章外语教学 1. 外语教学法流派 2. 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每次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本书,总有不同的感受,却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兴趣才是学习的快乐之泉。每期里面都有专家学者对如何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探讨和思考,许多新观点、新举措立足点高,理论指导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具有很好的帮带作用。这些优秀教师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及那些生动具体的案列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只有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他们才能学有所得,相反,则只是应付。这就靠教师发挥其魅力,去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素质才能得到发展,最终学有所成。 兴趣是第一老师。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最重要的策略,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我上课时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精讲多练。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让他们得到最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为了加强学困生上课的注意力,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讲些有趣的英语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尖子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有时我就用一些小幽默渲染课堂气氛,唤起他们的注意,尽量用较短的时间讲完,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做到从外在创设种种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说讲英语的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面对全体,尊重、爱护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而且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让学生们自由地运用英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忘却“爱心、耐心”等一些不该失却的东西。教师要实实在在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要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逐渐使他们从旧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有位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很差,但在表演上很富有情感,我就帮他提前预习新课中的对话,并上课时叫他表演,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表演天赋,还学会了一两句英语句子,增强了以后他对外语的信心和兴趣。 我感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种杂志是很值得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阅读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学习好、运用好这本杂志,必将能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理清教学重点、丰富教学经验、增强理论素养、剖析知识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自己的“内功”。

英语语言学概论大纲(DOC)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为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实践和语言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所以,考生最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学习提高语言读写能力的课程,如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等,这样可以减少语言障碍,有利于学好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本书共分四编,计十三章。第一编(一至二章)介绍了语言和语言学;第二编(三至八章)介绍了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第三编(九至十二章)为跨学科领域与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第四编(十三章)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英语语言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语言的性质、功能,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分支和重要的语言学概念; 2、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3、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 4、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含盖范围很广,既涉及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许多交叉学科,如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用学(包括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以及本教程未涉及的神经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等。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 在自考课程中,词汇学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学的许多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翻译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文学与语言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研究,这两个领域都必须同时涉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戚墅堰区英语教研员高伟 从2005年以来,我区初一学生来源56%以上是外来民工子女。有的学生根本小学没学过英语。《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是以往同期教材的几倍,这么多的生词,在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时,只能赶进度灌输,而学生则边学边忘,很多都还给了老师,好像什么也没有落实,如何过好词汇关?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就已经出现了多级分化,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提优补差?如何继续维持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我们几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现在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有所领悟。 一、“关注英语零起点落实英语新课标追求课堂高效” 多年以来我室一直重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区内中小学结成对子,经常互相听课研讨,小学高年级教师了解中学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关注音标教学以及语言技能培养;中学教师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复习,并在板书、课堂指令语等方面做好衔接,避免了断层或重复,使学生的初中学习有良好的开端。初中学习开始后,教师特别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为此区教研室统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态的教授、习惯的培养、学生心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使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衔接教学中,对于初一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 (1) 朗读背诵的习惯: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个别学则不然,我们就采用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如建立背书小组,开展比赛活动,上课时从词到句、到段分层次逐步练习,直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2) 养成自默的习惯:每天在家中默写10个单词,并自己批改后,有错误的单词订正1遍,放在当天要交的作业本中。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真实默写,正确率暂时不强调。关键是养成一种好的自学习惯,更是要有一种诚信的意识,然后教师对默写正确率较高的学生就进行表扬,激励他们今后做得更好,但不批评那些默写过,但正确率不高的学生,毕竟他也默写了,而且没有作弊,已经是

英语 语言学 知识点整理

★Haliday—child language. Macrofunctions: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textual. ★what ar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study? Phonetics----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t’s concerned with 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Phonology---the study of sounds systems—the inventory of distinctive sounds that occur in a language and the patterns into which they fall. Morphology---It’s a branch of a grammar which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Syntax-------it's a subfield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Semantics---It’s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abstraction. Pragmatics---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of word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Sociolinguis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 society. Psycholinguis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 the working of the mind. Applied linguistics---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o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pter2 Phonology ★three branches of phonetics:①Articulatory —describes the way our speech organs work to produce the speech sounds and how they differ. ②Auditory-–studi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reaches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that phonetic identity is only a theoretical ideal. ③Acoustic-–studi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the way sound travel from the speaker to the hearer. ★Organs of Speech : Pharyngeal cavity–咽腔Oral cavity–口腔greatest source of modification of air stream found here Nasal cavity–鼻腔 ★Broad transcription: The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s with letter symbols only. (leaf /l/) ★Narrow transcription: The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 with letters symbols and the diacritics.(dark /l/~) ★Phonetics and Phonology区别: are concerned with the same aspect of language- the speech sounds. ①Phonetics: it is interested in all the speech sounds used in all human languages; phonetic features they possess; how they can be classified, etc. ②Phonology: it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s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rules in Phonology:①Sequential rules: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②Assimilation rules: The assimilation rule assimilates one sound to another by’ copying ’a feature of a sequential phoneme, thus making the two phones similar. ③Deletion rule: It’s a phonological rule which tells us when a sound is to be deleted although its orthographically represented. ★Suprasegmental超切分特征: The phonemic features that occur above the level of the segment are called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the main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clude stress ,intonation and tone.(intonation: when pitch, stress and sound lenth are tied to the sentence rather than the word in isolation. //tone: Tone are pitch variation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ing rates of vibration of the vocal cords. Tone is a suprasegmental feature.) Chapter3 Morphology ★open class words: new words can be added to these classes regularly. Such as nouns, verbs,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文字 1.文字与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认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根据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理等。 2.文字的基本类型 表音文字是指通过使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根据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表音文字使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读出音来,好学、好认、好记、好写。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构成分。一般认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现今大部分文字都是借源文字。 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出来的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就叫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也叫钉头字。 象形文字又叫表形文字,是指用经过简化的图形作为符号来记录语言的词或语素的一种初期的文字体系。它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见形知义,但是它形体复杂,难写、难记、难认,无法表达抽象意义。 词语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语素文字是指文字的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只与语言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它是根据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划分出来的一种文字类型。 3.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有符号的一般特性但又有区别于一般符号的特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要素,音与义是文字所代表的那个语言单位的音与义,也就是说是来记录语言的。与语言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