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总结-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生物实验中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生物实验中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引言: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深入研究微观世界,揭示细胞结构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探讨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一、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的折射原理,通过透镜和物镜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的散射和透射原理,通过磁场和电场对电子束进行聚焦和放大,从而观察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二、样品的制备在观察细胞结构之前,首先需要制备好样品。
样品制备的关键是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活性。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切片法、涂片法和细胞培养法。
切片法适用于固体组织的观察,涂片法适用于液体中的细胞观察,而细胞培养法则适用于活细胞的观察。
三、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之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调节和使用。
首先,调节光源的亮度和对焦,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其次,选择适当的放大倍率,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用目镜对焦样品,然后通过调节物镜的高低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四、细胞结构的观察观察细胞结构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显微镜和放大倍率。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五、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的分裂和凋亡过程,揭示细胞生命周期的变化。
在遗传学研究中,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帮助科学家们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
此外,显微镜还可以用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运动,研究它们的生态学和生理学特性。
结论: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深入研究细胞结构和微观世界。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需要掌握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合理制备样品,正确调节和使用显微镜。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识点总结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识点总结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1—P7、8)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光学结构位置功能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例如5X、10X、15X、20X。
强调:无螺纹、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关于显微镜的常考知识点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可以观察到等细胞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是细胞的结构。
习题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O×,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4.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C.二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NaOH溶液和CuS04溶液需混匀后使用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可以用二苯胺试剂进行染色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有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大,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7.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螺旋调焦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增加进光量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流程 (2)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观察细胞的实验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将显微镜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进行清除,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准备显微镜载物玻璃片:使用无菌的显微镜载物玻璃片,并确保玻璃片表面干净。
•准备细胞样本:从细胞培养物中取一小部分细胞样本,并放入细胞培养液中。
2. 放置细胞样本将细胞样本滴在显微镜载物玻璃片上,并轻轻摇动玻璃片使细胞均匀分布于玻璃片上。
注意避免细胞样本渗透到玻璃片的边缘。
3. 固定细胞样本为了使细胞样本固定在玻璃片上,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热固定法:将放置有细胞样本的玻璃片通过火焰短暂加热,使细胞固定在玻璃上。
•化学固定法:使用甲醛、乙醛等化学试剂对细胞样本进行固定。
将少量试剂滴在细胞样本上,等待一段时间使细胞完全固定。
4. 染色处理为了增强细胞的对比度和可视性,常使用染色剂对细胞样本进行染色。
常见的染色剂有:•吉姆萨染色剂:用于核染色,可将细胞的核染色成蓝色或紫色。
•伊红染色剂:用于胞质染色,可将细胞的质内结构染色成红色。
将染色剂滴在固定的细胞样本上,等待染色剂与细胞结构的反应,一般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5. 安装载物片将染色后的细胞样本载物片与显微镜载物玻璃片背面对背面放置,并使用夹子将两者夹住,确保载物片牢固固定。
6. 调节显微镜将安装好的载物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片台上,并进行以下调节:•调节聚焦:通过转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片移至显微镜的焦距位置,然后通过转动细调节旋钮进行微调,直至观察到清晰的细胞图像。
•调节光源:通过调节显微镜底部的光源亮度和角度,确保足够的光照,同时避免出现过度曝光或阴影等问题。
7. 观察细胞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载物片上的细胞样本。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观察:•调节放大倍率:通过转动目镜上的放大倍率切换旋钮,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
从低倍率开始,逐渐增大放大倍率,直到能够清晰观察到细胞的细节。
•移动载物片:通过转动显微镜的移动旋钮或移动载片台,移动载物片以便观察不同区域的细胞。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生物医学领域其他应用案例
细胞生物学研究
显微镜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可用于观 察细胞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揭示生命的奥 秘。
神经科学研究
利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连接和信号传 递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学研究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形态 和结构,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调控机制。
02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细胞形态多样性展示
动物细胞形态
多样且不规则,如圆形、椭圆 形、扁平形等,一般无细胞壁 。
植物细胞形态
较规则,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有细胞壁保护。
微生物细胞形态
细菌为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 异,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
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介绍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线粒体
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负责 提供能量,参与细胞呼吸作用 。
细胞间连接
记录细胞间通过黏附分子、连接蛋 白等形成的连接结构,如紧密连接 、锚定连接等。
细胞间竞争与合作
观察细胞间在资源获取、空间占据 等方面的竞争现象,以及细胞间通 过协作共同完成某些生理功能的过 程。
04
不同类型细胞观察实例分析
动物细胞观察实例
上皮细胞
扁平或立方形状,紧密排列形成 组织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和分
样品制备与染色方法
脱水
用梯度酒精脱水,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透明
用透明剂使样品透明,便于观察。
样品制备与染色方法
80%
简单染色法
用单一染料对样品进行染色,如 甲基绿染色法。
100%
复杂染色法
用多种染料对样品进行染色,如 革兰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法等。
高一生物观察细胞实验知识点

高一生物观察细胞实验知识点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通过观察细胞,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高一生物学科通常会进行细胞实验,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一生物观察细胞实验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使用在观察细胞实验中,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调节倍率:根据需要调整显微镜的倍率,通常分为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
2. 校正光源:确保显微镜的光线充足且均匀。
3. 调节焦距:通过旋转聚焦轮或移动镜筒来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二、细胞切片的制备细胞切片是观察细胞的常用方法,制备细胞切片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1. 取得样本:选择合适的组织或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可以采用植物的叶片、动物的组织等。
2. 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药物或溶液固定样本,以保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 制备切片:将固定的样本切成薄片,可以使用切片机或手工切割。
4. 染色处理:为了突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使用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
5. 覆盖片封片:将切片放在玻璃片上,加入适当的封片溶液,并用覆盖玻璃片密封。
三、观察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特点,可以看到薄而透明的边缘,它包裹着整个细胞。
2. 细胞质: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质的颗粒和液体,细胞质填充在细胞膜内部。
3. 细胞核: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部,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4.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产生能量的地方,呈椭圆形,可在细胞质中观察到。
5. 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呈绿色,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
6. 中心体: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的一个结构,形状像一个小管子,位于细胞核附近。
四、观察细胞的功能通过观察细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功能。
1. 分裂: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了解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机制。
2. 吸收与排泄:观察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过程,可以了解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
细胞生物学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显微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的使用,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显微镜的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提升,使得细胞观察的分辨率和准确性更高。
本文将探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以及细胞观察的相关内容。
一、显微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显微镜有多种不同类型,常见的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显微镜,它使用可见光来观察样本。
光学显微镜可以分为单镜头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其中复合显微镜是最常见的。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来观察样本,其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其次,我们需要将样本放在玻片上,通常是在一滴水中加入少量样本,并用盖玻片覆盖。
然后,将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接下来,可以通过旋转镜片或调节焦距来使观察图像变得清晰,并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来改变样品的照明。
二、细胞观察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可以对细胞的外观、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一些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特征:1. 细胞形状:细胞的形状多样,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形状有助于我们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
2. 细胞核:绝大多数细胞都含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并且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3. 细胞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一些重要的内部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在细胞的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它控制着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运输。
除了观察细胞的结构外,通过显微镜还可以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实验,如观察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的分裂过程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功能。
综上所述,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深入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最经典总结--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实验原理(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实验步骤(1)认识显微镜(2)显微的使用①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②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1.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的位置?提示2.针对下图,请思考:(1)甲图中属于目镜的是①②,属于物镜的是③④,判断的依据是有无螺纹。
(2)甲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②和④。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与玻片标本最接近的是④。
【典例】如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 D【对点小练】(2016·经典高考)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解析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
答案 B有关显微镜使用的6个易错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初中生物常见细胞实验解析

初中生物常见细胞实验解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细胞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常见的初中生物细胞实验,并解析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结果。
一、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一个新鲜的洋葱片,用剪刀小心地将其切成薄片。
2. 将洋葱片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3. 加一滴碘酒,盖上显微镜盖片。
4. 将显微镜盖片放入显微镜中,调节镜片直到细胞清晰可见。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洋葱细胞的特征,例如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
同时,他们还可以了解到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其功能的影响。
二、酵母发酵实验酵母发酵实验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实验。
细胞呼吸是细胞利用氧气和葡萄糖产生能量的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两个小瓶子,将等量的酵母分别放入两个小瓶子中。
2. 向其中一个小瓶子中加入温水,使酵母活跃起来。
3. 向两个小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砂糖。
4. 将两个小瓶子同时盖上。
5. 观察并比较两个小瓶子中的气泡产生和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酵母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时,会产生更多的气泡和更大的气泡。
这是因为酵母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完全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
三、洋葱根尖染色实验洋葱根尖染色实验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 取一个新鲜的洋葱,将其根尖切下并放入盐水中浸泡15分钟。
2. 用镊子小心地将浸泡过的洋葱根尖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3. 用滴管滴入一滴洋葱根尖染色剂。
4. 用镊子将另一张显微镜玻片放在染色剂上并轻轻压下。
5. 将两张显微镜玻片连同洋葱根尖放入显微镜中,调节镜片直到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活动状态,例如细胞核的变化和染色体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三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5年5考)1.实验原理(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实验步骤(1)认识显微镜(2)显微的使用①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②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1.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的位置?提示2.针对下图,请思考:(1)甲图中属于目镜的是①②,属于物镜的是③④,判断的依据是有无螺纹。
(2)甲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②和④。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与玻片标本最接近的是④。
【典例】如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 D【对点小练】(2016·经典高考)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解析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
答案 B有关显微镜使用的6个易错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
“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6)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点拨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2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带“菌”字的生物都是细菌点拨易混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断方法常见的原核生物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界定“菌”字“菌”字前面带有“杆”字、“球”字、“螺旋”或“弧”字者应为“细菌”类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根霉、曲霉等)界定“藻”字蓝藻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绿藻(如衣藻、水绵)、褐藻、红藻等常见生物举例易错点3真、原核生物的4个“不一定”点拨(1)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
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
(3)没有叶绿体不一定不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4)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型细菌、蓝藻等。
易错点4混淆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两种计算方法点拨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
(1)若视野中为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的平方(因此时相当于将圆形面积的半径放大了相应倍数,则面积应为πR2即相应倍数的平方)。
[纠错小练]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D.单细胞生物,带“菌”字的生物,带“藻”字的生物均可能为真核生物,但也有可能为原核生物解析原核细胞有的含有叶绿素(如蓝藻),A项错误;真核细胞有的不含有核膜和染色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项错误;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均含有有氧呼吸酶,C项错误。
答案 D2.(2017·改编题)如图是三类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处理这三个细胞,都可以获得原生质体B.甲、丙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C.三类细胞中不存在共同的细胞器D.三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甲、丙细胞的细胞壁并非由纤维素构成,故用纤维素酶处理并不能破坏其细胞壁;甲、丙虽无线粒体,但许多甲及所有丙均可进行有氧呼吸;核糖体为三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答案 D3.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m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个?若这m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数目又是多少?解析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m ÷⎝ ⎛⎭⎪⎫40040=m 10(个)。
(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m ÷⎝ ⎛⎭⎪⎫400402=m 100(个)。
答案 m 10个 m 100个随堂·真题演练1.(2016·全国课标卷Ⅰ,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 和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 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 TP解析 核糖体无膜结构,A 错误;酵母菌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DNA ,且存在DNA 转录过程,即存在转录产物RNA ,B 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完成,C 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进行CO 2的固定,光反应阶段产生ATP 和[H],故D 错误。
答案 B2.(2016·海南卷,14)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解析 细胞膜的暗—亮—暗结构应为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果,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
答案 B3.(2016·经典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细胞膜B.线粒体和内质网C.核糖体和拟核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解析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B、D错误;拟核是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项错误。
答案 A4.(2014·北京理综,1)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无拟核,异养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无线粒体,蓝藻和酵母菌均可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B5.(课标卷)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解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具有环状裸露的DNA,B错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人体内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而且有细胞周期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相同,C错误;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是生物膜,在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答案 D课后·分层训练(时间:10分钟满分:50分)1.(2016·长春质检)下列细胞中,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酵母菌细胞B.蓝藻细胞C.水绵细胞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解析小球藻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A、C、D属于真核细胞。
酵母菌属于真菌类,不含叶绿体;水绵和洋葱都属于植物,水绵细胞含有叶绿体,洋葱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水绵细胞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
答案 C2.埃博拉病毒、乳酸菌和草履虫这三种生物的共同点是()A.都有细胞结构B.都有核糖体C.都有遗传物质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遗传物质。
埃博拉病毒和乳酸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C3.(2017·山西实验中学检测)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D.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解析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属原核生物,酵母菌属真核生物,其结构和生活习性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不同。
破伤风芽孢杆菌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染色体,B错误;无丝分裂为部分真核细胞(如蛙的红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的方式,题中三者均不会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三者都有细胞结构,故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正确。
答案 D4.(2017·洛阳统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C.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都进行无氧呼吸D.真核细胞的核DNA为链状,原核细胞的拟核DNA为环状解析许多真核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如原生生物),A错误;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无丝分裂及有丝分裂均为真核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错误;真核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原核细胞也可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D5.(2016·西北工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核基因均可遵循孟德尔定律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结构,不具有生物膜系统解析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A正确;孟德尔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中,原核生物不遵循,B错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以DNA做遗传物质,只有RNA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C 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结构,也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