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现象
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_以常村的个案研究为例_张红霞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期。
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现代化与理性化,这些都依赖于教育来完成。
虽然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随后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如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更是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
但是,在此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辍学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在一些乡镇初中,辍学率高达60%-70%这些学生辍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河北省一典型乡村为调查田野对农村青少年辍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因素占的比例较大,家庭贫困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同时,学生“厌学”,所学课程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容易受到其他己经辍学学生的“传染”;老师偏爱少数优等生,从而给其他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和学习上的心理不适应[1];学生靠升学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性随高校扩招而减少,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等因素也导致辍学比例上升[2]。
一些学者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辍学现象,认为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不需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获得理论的指导及专门培训的技能,仅凭上辈人传授下来的经验完全足够,导致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显现。
农村的社会文化氛围决定了教育处于次要地位,农村的文化因素是学生辍学的真正因素,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上太多的学,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懂事能干,懂得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伦理道德。
具备这些素质,也不必通过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只须父母及长辈的言传身教即可。
至于文化素质要求,只不过是能识字,会算帐,经济往来中不被人欺负即可[3]。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厌学与辍学现象分析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辍学现象剖析麻栗坡县董干镇马浪小学黄孝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为世人所知,落后的教育观念,落后陈旧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又相对悬殊,并且课务负担较重,以及受社会环境、就业与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有的甚至辍学外出务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然而我们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此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我想这是义务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学生辍学的原因引起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集中以下几个个方面:1、家庭经济困难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贫困的家境造成学生辍学。
有的县部分乡镇,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变,造成经济不发达,一些家庭除卖猪、卖几斤鸡蛋是经济收入外,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微薄的收入只能买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根本谈不上供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个别家庭还存在着特殊情况,如:父母傻、哑、离异、多病、残、亡等等,温饱都成了实际问题,可想而知供子女上学就望尘莫及了。
在一些边远的乡村,流失最严重的是初中生。
据资料统计,全国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占58.16%,因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和家长陈旧思想观念影响而辍学的占30.7%,因教育自身问题、学校问题及教师教育不得法而辍学的占 6.15%,其他原因辍学的占4.99%。
2、“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影响已成为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村民外出打工,生活富裕了,大多数年轻人初中没毕业就随着民工外出打工了。
“读书有什么用?钱要花很多,毕业后又没工作。
”对于农民而言,培养子女读书,大都出于两点:一是希望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二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使自己在农村中能够扬眉吐气。
我能理解农民的“急功近利”,因为我本人即是农家子弟,这就是农民不惜血本培养孩子的根源所在。
3、打工浪潮带来冲击是学生辍学的又一诱因湖南出现了不少“打工村”,村里除了老弱病残外,年轻的都到外面挣钱去了。
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在外面摆摊做小生意,有的在外面擦鞋,有的靠贩黄发了财。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及看法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及看法作者:胡新明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7期自我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开始,辍学就成为最为困扰也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辍学问题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的教育现象。
可以说,人类社会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是始终贯穿着与流动学生作斗争的历史,辍学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动态变化的尖锐的问题。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这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原因,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也有教育自身的因素。
本文将从中小学生辍学后果、辍学原因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谈一谈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看法。
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扰乱社会治安以前未成年人作案的高峰年龄为16至18岁,而近几年则为14至16岁。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可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高辍学率给社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大量青少年辍学后无所事事,游逛街头,出入网吧,过早地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事物,他们年纪尚小,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而做出违法的事情,这必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学生辍学后,不可能长期无所作为,他们会在家长的督促下寻找工作来谋生,可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两三年后,他们只能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谋生,由于青春年少,又缺乏必要的性知识,许多人在刚刚到法定婚龄或未到法定婚龄便同居或者步入婚姻殿堂,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他们使得农村青年的生育年龄提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无法保障,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离婚率的上升;其次,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农村高辍学率必将产生一大批新型文盲,他们没有新型技能和一技之长,只凭出卖苦力来维持生计,从而制约了我国向现代化农业大国发展,他们虽然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但实际上也给我国的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精产业转型带来不容忽视的障碍。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在我国对农村教育加大投资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再收取学杂费和书本费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转变成了非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
而在非经济因素中,教师的原因、学生的厌学情绪、家长的干涉和阻挠、“读书无用论”的说法悄然抬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学校师资设备达不到标准、教师的素质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这些都成为中小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辍学;读书无用论毕业后,我一直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共送走了四届毕业生,然而,每一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少。
像我读书的时候,七年级入学时每个班有学生50多名,到了八年级仅剩40多名,到了九年级毕业时每个班只剩下40人左右,辍学率接近20﹪——30﹪,数字非常惊人,每年能顺利初中毕业的学生只点到70﹪左右。
中小学生的辍学不是个别现象,在我国各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都相当严重。
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27日发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度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65%,辍学率为0.34%;初中入学率为92.7%,辍学率为2.84%。
可见,在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今天,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现象仍比较普遍。
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学、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和书本费,农民为义务教育的支出大大降低,负担大大减轻,然而辍学现象为何还是如此严重,并且愈演愈烈?可见,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已不仅仅是经济原因,其中还蕴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本文就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辍学原因做一下简要的分析,希望政府有关部分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让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有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个人的原因。
关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

关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学生入学率有了大幅提高。
但是,农村学生辍学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我通过对本镇附近几个学校及村庄家庭的调查,发现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因素(1)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闲散在家;还有一些厂矿企业不景气,职工下岗。
这样,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在人们心中无形就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2)打工族的影响。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出外打工的人急剧增多,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尤其看到读书不多,但赚钱很多,着装时髦,一些家长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就让孩子辍学。
(3)电子游戏及不健康书刊的诱惑。
目前,学生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
一些学生沉迷在游戏世界或不健康书刊中,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甚至想入非非,长期以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4)国家教育投入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尽管国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但毕竟有限,这使他们很难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学校因素(1)教材因素。
当前施行的一些教材,难度较大,离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农村学生不容易把握和理解;另外,课程繁多,有些学生学习跟不上,课业负担繁重,很难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压力比较大。
(2)教师教育方法的滞后。
有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教育对象,教学方法陈旧,上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教育有问题的学生,不调查研究,主观武断,处理问题缺乏科学性,有些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反感成绩差的学生;有些学生长期受到批评、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伤害,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导致中途退学、辍学。
(3)学校评价体制急待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成绩来定优评好;而教师则以分数的高低来划分学生的优良中差,这样促使教师过多关注中上学生,忽略对弱势群体——学困生——的关心,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1.经济困难:由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很多家庭无法承担起孩子们的学费、书本费、交通费等学习成本,因此被迫辍学。
2.家庭观念:一些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不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缺乏教育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意识,导致孩子辍学。
3.缺乏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设施条件差,教师素质有限,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从而辍学。
4.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很多孩子在农村被留守,由于长期缺乏监护,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思想问题、行为问题,从而辍学。
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对策1.提供经济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扶贫力度,提供免费的学费、书本费、交通费等经济支持,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从而减少辍学率。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针对农村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家庭教育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村家庭传递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引进优秀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辍学率。
5.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农村地区的居民普及、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减少辍学率。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经济、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只有共同努力,提供经济支持、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以及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活动,才能有效减少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初中语文*名:***准考证号:252512190018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学生姓名:艾佳莲准考证号:252512190018专业:初中语文【摘要】在普及义务教育史上,辍学是令全世界最为困扰也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辍学问题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教育现象。
可以说,人类社会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是始终贯穿着与学生做斗争的历史,辍学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动态变化的最尖锐的问题。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这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但在不同的地区可能还存在不同的原因,现在,农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的原因的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社会和家庭,也有教育自身的因素。
下面我将会浅谈一个我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及看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辍学;现象分析;解决策略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populariz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 is the world's most troubling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problem, problem is an educational phenomenon exists widely in the world. Can say,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is always runs through the struggle with a history of students, school is the most acute problems long existing dynamic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an. At present, there ar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ural students dropped out of school, this has become a national problem. But there may be different reasons, in different areas now, reasons during rural students dropout are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both social and family, there are factors of education. Below I will talk about one of my dropout of rural students in analysis and opinion.Keywords:Rural education;;dropout;;analysis;Solutions;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1)一、农村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后果 (2)二、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 (2)(一)家庭原因导致的辍学 (3)(二)学校原因导致学生辍学 (3)(三)社会环境导致学生辍学 (4)(四)教育体制的原因 (5)(五)学生个人原因 (6)三、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对策 (6)(一)重整教育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构建立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 (7)(二)实施成功教育,改变失败心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7)(三)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8)(四)实行“三免两补”,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逐步实行寄宿制 (8)(五)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杜绝辍学现象 (9)(六)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 (9)(七)动员全社会重视教育,全民助学办学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
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失学、辍学现象及原因探讨

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失学、辍学现象及原因探讨作为一名贫困山区出来的大学生,我想,我对于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失学、辍学问题应该最有发言权。
但在此,我仅以我生活的那个山区为例来影射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失学、辍学现象。
我出生于甘肃定西的一个贫困小农村,3岁到16岁的时光里,父母一直都不在我身边,我交由姥爷和姥姥抚养,从小我就不知道父爱母爱是何?当别人的父母鞭打着自己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已经打扫好做完作业的战场又一次沉入了小说的海洋。
我的童年以及青春的懵懂期都与至今还关系甚密的几个好伙伴一起度过。
从一个个的密友的陪伴中,我走过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到现在的大学,我的伙伴们在朝向圣贤的读书路途中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孤单的两三个人坚持读大学,这其中的缘由或许是值得我去深思的。
小学时,同村的阿强、阿虎可谓班霸,经常欺负弱小同学,但我与他们关系甚好,也许是出于对彼此的崇拜吧:他们羡慕我每次都会按时交作业而且从不出错,我羡慕他们从来都不用介意老师和同学的目光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事。
他们在班里排名倒数一二,很多时候,他们都是被家长一棍一棍打到学校里来的。
老师对于他们的态度也是放任自流,不理不睬,而他们自己也自暴自弃,对于学习充满了恐惧。
我曾试图帮过他们,在自己吃过饭做完作业之后去他们家督促他们做作业,但是,后来的后来我就慢慢体会了老师的感受,我真的没有耐心去教他们每一道题、每一次课,外带半年或者一年前学过的知识。
四年级的时候,他们辍学了,死活都不肯来学校了。
当然,偏远的小山村对于十岁的辍学孩子来说唯一的归宿就是去放羊!他们辍学的背后,是家长管束方式的失当——过多的棍棒教育,过少的言语激励;是老师教学模式的缺陷——作为园丁,他们剪掉了他们认为不好的“枝条”;是伙伴帮扶方法的稚嫩——缺少一个强大的帮扶力量……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放弃,在众多的原因下,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被一点一点的磨灭,自己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终,选择了辍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现象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猛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催生出许多新兴行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这无疑为广大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可是在庞大的劳务大军中却不乏童子军的身影。
不少农村青少年放弃学业以一种“半文盲+体力”的方式加入到打工者的行列且日趋低龄化,这种现象让人揪心,令人深思,亟需关注。
【关键词】辍学打工低龄化理念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猛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催生出许多新兴行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这无疑为广大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可是在庞大的劳务大军中却不乏童子军的身影。
不少农村青少年放弃学业以一种“半文盲+体力”的方式加入到打工者的行列且日趋低龄化,这种现象让人揪心,令人深思,亟需关注。
据笔者寒假期间在家乡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的调查发现:全镇农业人口6.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其中25岁以下0.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0%。
打工青少年中有不少人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上完,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令人不安。
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家庭生活特穷困的人们,糊口都成问题,更无力供孩子读书。
迫于生计,辍学打工或许是最适合那些贫寒家庭孩子最好的生存出路。
另一种情况却引人深思:很多家庭虽谈不上十分富裕,但也算小康,完全可以支付一两个子女的上学费用,可出自此类家庭的小打工者也不在少数。
这就引发我们去思考,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上学无用论
有人这样总结:“文盲和小学文化的人做老板,中学文化的人做‘打工仔’,大学文化的人忙着四处填‘求职表’,博士学历的人在海外擦盘子”。
虽有夸张却也是当今大学生不好就业的形象写照。
学费偏高又劳民伤财费时间,关键在于苦苦求学十几年,到头来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种地的命运,重复父辈们的路子,所以求学之路无望。
这种上学无用论正悄然在农村抬头,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这种思想左右着他们的价值观。
二、学校管理、师资配备等对学生无吸引力
不少农村基层学校机构松散、制度残缺、管而不严、疏于改进,教师资源匮乏、思想落伍、教法老套、不思进取,软硬件设施落后时代。
学校没有新的亮点,少了向心力,学生与家长自然对其失去信心。
三、外界诱惑与心理浮躁
诱惑是来自多层面,有的看到邻家在外打工的孩子月月不间断地寄来可观的一笔钱,同样作为父母能不羡慕吗?同乡同学过节回村,个个衣着讲究,傲气十足的,听他们讲起外面的精彩,挣钱的容易和生活的潇洒,又有谁能不心动哪?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金钱的渴望也就毅然离开学校随他们寻梦去了。
媒体宣传的影响力也不能忽视,这是个鼓励创业的时代,他们也不遗余力地对创业的人进行着传奇式的报导,其中很多的企业家、公司总裁等成功人士出身贫寒,也都是从打工起步,人们似乎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心存侥幸企图通过创业来个彻底的“咸鱼翻身”。
当前,学龄青少年外出在农村已经近乎疯狂,弃学打工成为了一种潮流,一切皆因大的社会环境与浮躁的心理使然。
四、花样繁多的劳务输出机构
商家把准了打工者的脉搏,社会上众多的职业技术培训、定向培训等应运而生,并打着高薪待遇、保证就业、享受社保等漂亮的旗号,输入输出了大批大批的劳动力,使孩子们离开校园及早地走进市场,这些机构起了强大的客观推动作用。
生活的困乏和对金钱的渴盼,现实让这些小青年们早熟、早立,他们没有技术只有体力,得到了一点点糊口的钱,却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挣钱,他们过早地承担起本不属于这个如花年龄的担子,显得很不协调,在狂热的打工之后他们必将付出代价,因为当今社会逻辑里,从事体力劳动者往往都是弱势群体的一分子,没有知识和技能终难立足。
这种现象的延续,对一个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无疑将失去良性的、持久的支撑。
问题的严重性不容我们淡化,更应采取有力措施。
1.政府应为孩子上学铺就“绿色通道”。
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设施。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体,增强基础教育,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保证青少年能够接受良好的在校教育。
目前国家已出台新政策,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这对学生和家长而言确实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并且现在各大高校中对贫困学生设有助学贷款,以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得以完成学业,这也让更多一部分学生的大学梦能圆。
2.家长应当好孩子的良好向导。
青少年处于成长成才时期,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家长应该正确对其引导,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使其认识到求知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人生信仰和追求,明确人生的责任感,避免或急功近利或为逃避而放弃学业。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影响至关重要,一定要为他们作好人生向导。
3.农村学校应学习吸纳现代管理理念。
要实行特色办学,配备德艺双馨的教学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要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还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
让学校充满爱,留住他们的心,保证上学率。
4.要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重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开通多方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广大学子吃到“上学有用”这个定心丸。
5.社会要给青少年一片成长的天空。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对成才的定义也不尽然相同,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以个性自由的名义掩盖下使孩子过早地世俗化庸俗化,给青少年们应有的成长空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一些浅薄的见解,希望我的呼吁能够引起更多社会人的思考与关注,进而为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