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文献综述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成本控制的研究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成本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
一、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1.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对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预测和计划,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偏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成本中心,以便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来源和用途。
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以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控制。
2. 现代成本控制方法现代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基础成本控制(ABC)、目标成本控制(TC)和生命周期成本控制(LCC)。
ABC方法是根据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情况,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以实现成本的精确掌控和合理分配。
TC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然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和实现。
LCC方法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成本考虑,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控制。
3. 成本控制策略成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是通过降低各项成本的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以实现总成本的降低。
提高效率是通过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减少浪费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实现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
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二、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长两个方面。
成本的降低是通过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实现各项成本的降低和优化,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S建筑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500字】

S建筑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S建筑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国外研究现状 (1)1.2国内研究现状 (2)1.3研究评述 (6)参考文献 (7)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很早就开始进行研究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
首先,国外学者对于成本计划及其估算进行了研究,如:Hajialinajar等(2016)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项目工期成本估算方法,用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计划成本和计划工期的估算,能够提高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帮助决策人员选择最佳的工期和费用实施方案[1]。
Takano等(2017)估算了工程合同的竞争性招标中承包商完成工程任务的计划成本值,依次确定投标价格,经过研究发现投标价格明显受到估算成本不准确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承包商的预期利润,提出了一种多阶段资源分配方法来估计项目成本,通过对期望利润函数进行分段线性逼近,将资源分配模型分解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
Bağdatl ı等(2017)以公路工程项目为例,认为由于缺乏数据、未来难预测、经济不确定性等原因,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将成本效益分析法(CBA)与模糊认知图(fcm)技术进行结合,用于评估公路项目的效益和计划成本的有效性[3]。
Mustafa和Onur(2019)以土耳其公共建筑中小型维修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项目成本组成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成本进行了估算分析,采用的是基于风险的活动分析和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模型,并使用了作为该模型计算工具的计算机软件,得到的OHS成本估算结果[4]。
Coffie 等(2019)研究了项目完工成本的影响因素预测和估算方法,以在加纳实施的911个建筑项目为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在合同签订阶段估算项目完工成本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初始合同金额、层数、范围变化和初始工期作为项目完工成本的预测变量,发现初始合同金额对完工成本影响较大,其他变量对完工价值也有贡献,并指出在估算计划成本时应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5]。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摘要: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加强内部管理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文试图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找出应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成本控制;中小企业;解决措施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
其中,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利润乃至生存的关键。
因此,在企业运营中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寻找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文献主要从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其对影响企业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着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布洛克在《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成本控制在会计和管理领域中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平淡无奇的公司很难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每种组织或者每个公司都应该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吸引较多顾客,而较低的成本或许成为某些公司的竞争优势。
低成本是会计领域乃至管理领域比较注重的方面,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为顾客或者股东增加价值。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
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
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前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之一。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本管理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本文将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按照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盈利。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两大方面。
成本核算主要是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明确、分类和计算,以便于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和支出情况,并对经营决策做出合理的判断;成本控制则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控制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等。
市场环境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需求、产品定价和竞争状态等,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
产业结构则影响着企业的价格、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则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全面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和活动基础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控制是最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综合应用成本控制的各种手段,使企业的成本从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积极寻求成本削减的手段,它通过制定成本目标,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措施,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活动基础成本管理则是一种新兴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清楚地划分出每个活动的成本,着重降低非价值增加活动的成本,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外,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时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如成本控制表、成本预算表、成本收支表、成本效益分析表等。
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决定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据学者研究,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成本领先策略、成本平衡策略、文化策略和动态策略。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3] 王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J].金融经济,2011.05.
[4] 程 艳.中小企业成本中的财务管理探讨[J].商业时代,2011第9期.
[5] 冯元章.从“温州制造”透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J].晋中学院学报,2011.02.
[6] 董凤云.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与创新对策[J].财经界,2009.11.
[7] 吴志坤.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创新分析[J].会 计 之 友,2009.03.
[8] 孔祥瑞.ERP成本管理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06.
[9] 尚慧丽.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认识[J].当代经济,2011.09.
[10] 熊英.基于价值链的大规模定制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10.讯,2011.06.
[12] 祁 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6.
[13] 张 颖.浅谈全面成本控制[J].出国与就业,2010.06.
[14]高丽霞.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经济视角,2011.06.
[15]王浩同.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J].金融经济,2011.04.
[16]王群.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成本决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17] Martin Christopher. John Gattorna.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lue-based pricing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文献综述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着调整。
[1]定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1.1成本管理理论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据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
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着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2成本管理理论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1.3成本管理理论的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
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成本控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成本控制包括企业的各项费用,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
二、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同时,成本控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消除浪费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它强调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如过程浪费、物料浪费、时间浪费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2.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的的工程设计方法,它通过对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通过对产品的分析和优化,来实现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成本的平衡,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一种通过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核算,来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的方法。
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类型,其中直接成本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人工、能源等,间接成本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注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成本管理挑战。
本文将综述有关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和落实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它旨在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降低成本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公司需要将成本管理纳入其战略规划中,以保持竞争优势。
2. 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原则战略成本管理的关键原则包括:将成本管理纳入战略规划的全过程;注重成本控制和核算;逐步完善成本信息系统;强调成本与价值的关系;注重成本管理与效益评价相结合;实施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加强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衔接。
这些原则为企业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基本指导。
3.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研究;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为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战略成本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成本管理与价值链的整合,深化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衔接,推动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研究。
要重视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战略成本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蒙牛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八、-
刖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必须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实现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本文通过对学者们的文献中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含义、概述从采购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和库存成本控制三个方面为企业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企业成本控制的定义、采购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库存成本控制和总结五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申晋霞(2011 )在《浅议企业成本控制》中指出:“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成本控制管理的含义即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二、采购成本控制
钱茜(2010)在《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中指出:“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分析、准时采购模式、采购商品分类管理、引入价工程(VE理念,四个方面对采购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也有考虑到人的因素,即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责任心。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采购成本控制不仅仅是材料采购的控制还有考虑到企业员工对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
唐怡铮(2005)在《刍议完善集中采购内部控制》中指出:“通过介绍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中采购制入手,以我国人民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制度,剖析影响集中采购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防范腐败、加强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采购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丁玲美(2009)在《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运作》中指出:“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立足于市场变化提出企业采购业务越来越难以把握,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中采购方式、采购计划、采购程序、采购成本四大方面的建设。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要从四大方面进行。
三、物流成本控制
王桂芳(2011 )在《试论如何控制企业物流成本》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
物流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在于物流成本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物流通常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因此物流部门以及物流企业都重视控制物流成本,以更小的成本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物流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顾煜(2005)《物流成本层次性分析与优化途径探析》中指出:“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战略成本、经营成本和作业成本三个层次,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物流成本、价值分析,建立基于外部扩展供应链、贯穿于企业生产制造过程或顾客价值提供全过程的横向物流成本控制系统以及贯穿于物流战略资源层次、经营管理层次和作业层次的一体化纵向成本控制体系。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分为战略成本、经营成本和作业成本三个层次,从而形成的控制体系。
黄炎波,张汉江(2004)《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中指出:“从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供应链管理和控制技术三方面来着手研究如何控制物流成本。
首次在国内提出了要利用物流供应链的优化技术来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这主要包括供应链库存优化技术、延迟化技术、环保支持以及供应链敏捷化的技术研究等。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物流成本控制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的以及物流成本控制
的技术。
四、库存持有成本控制
唐兴昶(2011 )在《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指出:“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中的具有深远意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企业普遍追求零库存、按需生产,也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徐开莉(2008)在《浅谈成本控制方面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形式,有效而合理的控制成本,才能保证企业在当今时代发展壮大.而企业生产的产品结构是多层次的,在企业中经常会发生无法按时完成订单的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利用新的管理方式,利用信息系统即物流库存管理软件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降低总成本。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可以利用新的管理方式控制企业的库存成本。
赵志强(2011)在《物资管理探析》中指出:“物资管理对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全流程的成本管理基础上,探讨采购物资从验收入库、库存中的管理上全面降低企业成本。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应在采购物资验收入库方面降低企业成本。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了成本控制管理的概念含义等相关理论对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和库存成本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指明了方向和依据,从而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申晋霞,煤杂志出版社,2011年1期,P16o
[2]《商业财经》,钱茜,中国外资出版社,2010年1期,P10。
[3]《福建金融》,唐怡铮,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1期,P20。
[4]《财经界》,丁玲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2期,P7。
⑸《现代商业》,王桂芳,现代商业杂志出版社,2011年35期,P15o
⑹《中国流通经济》,顾煜,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2005年11期,P16o
[7]《系统工程》,黄炎波,张汉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期,P52。
[8]《中国外资》,唐永旭,中国商务出版社,2012年期,P54
[9]《现代商业》,徐开莉,现代商业杂志出版社,2008年36期,P1&
[10]《湖南商学院学报》,赵志强,中国学术期刊出版社,2011年2期,P56o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
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
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
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