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及保护建议

合集下载

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地理题

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地理题

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地理题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指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的建筑群落,由四个房屋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庭院。

它在北京地区广泛存在,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京四合院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布局:北京四合院建筑通常集中分布在城市的胡同里。

胡同是北京独特的城市街巷,呈纵横交错的格局。

四合院建筑在胡同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布局,与周围的胡同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

2. 地形环境:北京四合院建筑通常依托于城市的地形环境。

北京地处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

四合院建筑通常建造在平坦的地势上,利用地势优势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保护内部的隐私。

3. 气候条件:北京四合院建筑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关。

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四合院建筑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建筑材料选择,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4. 文化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

四合院建筑通常由多个房屋围合而成,每个房屋都有不同的功能,包括起居、睡眠、储物等。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和结构,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依存。

总之,北京四合院建筑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与城市布局、地形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北京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北京四合院建筑,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请就就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问题谈自己看法

请就就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问题谈自己看法

浅谈北京四合院文化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

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

由此西转进入外院。

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厕;由外院通过一座垂花门式的中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堂",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由尊者长辈居住。

耳房前有小小的角院,十分安静,所以也常用作书房。

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

正房前,院子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越正房山墙,所以院落宽度适中,空间感觉甚好。

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

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

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

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

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

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开在前左角的民居大门称"青龙门",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按风水观念认为是吉利的。

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变化(只有王府的宅门才放在中轴线上,认为以王侯之尊,即使不作坎宅巽门也可以免除外邪的侵害)。

其他地区,不论南北,在一般民居中,坎宅巽门也十分通行。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

北京城市建设中的胡同、四合院改造和保护一、老北京四合院、胡同简述1、老北京四和院简述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2、老北京胡同的简述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

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

”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

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

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

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其中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

北京胡同四合院保护与整治

北京胡同四合院保护与整治

一、北京胡同、四合院必须保护近年来,学界本来不存在北京胡同、四合院要不要保护的问题,而是一直在探讨怎样保护的问题,只因近期著名作家李国文发表了四合院理应大拆、刘心武发表了拆毁四合院"可以理解"的"高论",不能不对要不要保护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

有意识的依法保护历史建筑,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保护范围从寺庙、官署等公共建筑逐渐扩展到民居。

北京作为八百年古都,其历史文化的构成无非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为什么保护前者没有人反对而保护后者就有人反对呢?其实是"帝王历史观"在作怪,某些人从骨子里认为承载市井文化的四合院不如故宫重要,只关心帝王的历史不关心百姓的历史。

中国早期的都市应当说是帝王的都市,从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可以看出,那时宫殿、官署、苑囿占去了都市的三分之二。

但是到了隋唐,都市已经成为百姓的都市,80多平方公里的隋唐长安城老百姓占去80%,说明那是市井文化已经影响时代风尚。

宋代城市革命以后,城市经济功能加强,老百姓在都市中更加活跃,百姓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从有都市以来四千年,中国幸存一点帝王时代的都市的市井建筑的,只有北京。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胡同、四合院承载的北京帝王时代的市井文化,是北京不可割舍的历史文化的一个层面。

我深信,北京胡同、四合院如果完好保存至今,一定会像故宫一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此说来,那些认为北京四合院可以大拆的"高论"可以休矣!二、北京四合院必须整治以我在四合院中生活几个月的经历,坦率地说,在四合院里生活令人非常痛苦(只有夏天比较凉快这一个优点),多年呼吁保护四合院的我本人,也希望尽快迁出四合院。

四合院的建筑特点、规制、构造、讲究、色调,四合院的影壁、大门、庭院、环境配套

四合院的建筑特点、规制、构造、讲究、色调,四合院的影壁、大门、庭院、环境配套

四合院的建筑特点、规制、构造、讲究、色调,四合院的影壁、大门、庭院、环境配套四合院,是中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

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

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以北京的为例, 基本上分为大门、影壁、垂花门、大院、正房(坐北朝南)、后罩房,正房的东西两侧是厢房,正房和厢房有耳房,在刚进大门的第一进院落有倒座房(坐南朝北)。

现在,已经成为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色符号和文化遗产。

四合院 - 概述北京四合院最具有北方住宅的代表性四合院不只是几间房子。

它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

不是砌几堵墙盖上个顶,就叫四合院。

四合院是砖瓦石当作笔墨纸,记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各种国外的一些建筑风格的不断涌现,人们的居住文化正走向多元化,具有各种文化内涵的楼盘也层出不穷,而四合院持特殊的文化底蕴正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关注。

在全国各地一些运用四合院的古典文化装扮的楼盘都在销售中倍受关注,由此可见,运四合院的古典文化内涵和现代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楼盘,其整体结构和文化内涵上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填补此类住宅市场的空白,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居住文化的追求及四合院的特殊文化魅力。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

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点

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点

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点四合院&胡同,13世纪的天才设计元大都奠定了北京棋盘形的格局,元大都北城墙设有两座城门,其余三面城墙各设三座城门。

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

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

这些纵横交错的干道,在城市结构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南北干道,全城次要街道或称胡同,基本沿着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平行排列。

干道宽约25米,胡同宽只6~7米。

元大都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沿承下来,胡同作为北京街区的代表,不但构成了城市交通的基本格局,而且伴随城市历史发展进程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

元朝之前的北京城用“坊墙”来布局的,“坊墙”上有“坊门”,围出每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区或商业区,用高高的围墙隔离起来,一头扎进去,便像拧成了死疙瘩般沉寂。

就像唐朝并不能沿街叫卖,而是有东市和西市,专门买卖商品。

到了元朝,忽必烈拆了“坊墙”,用街巷的方式重新规划了北京城。

建造居民区以胡同为肌理,排列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就是四合院。

所谓“四合”,“四”即在东、西、南、北四面盖房子,“合”即将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院子。

看似简单,入住之后方觉其乐融融。

元朝的标准胡同,东西向相隔约70米,从东到西大概用5分钟的时间。

一般比较好的四合院都是在胡同中间位置,在胡同的两头(东西称“胡同”,南北称“街”),是提供在四合院中生活的人们日常需要的铺面,比如粮店等。

而所有的胡同的巷口相连处就成了南北走向的街,数家店铺相连宛若一条商业街。

这是内城的情况,而外城的胡同是嘉庆三十七年才建好的,由于相对形成较晚,所以外城的胡同规制没有那么完整。

这些建筑很多不具备四合院的格局,而是前店后厂的商用院落。

目前,四合院保存较完整的,内城以东四一带还比较多,东四从三条到八条保存得比较完整,还是四合院原生态的感觉,过去这一片住的大户比较多,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者都不少见。

北京四合院遭到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北京四合院遭到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北京四合院遭到的破坏及保护措施北京四合院遭到的破坏1. 60年代末的红卫兵“扫四旧”,将四合院中精美的砖雕、木雕、石刻、彩绘尽行扫荡,无数价值极高的艺术品,砸成碎块,或抹上泥灰,能得以幸存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北京四合院更是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坏。

2. 九十年代中后期,为了城市的新发展,进行的为旧房改造,北京四合院更是遭到了大规模的拆除,原本已剩余400万平方米的四合院也因此又被拆除了100万平方米。

最近的一次拆除改造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危房整治工程,但是与前两次相比此次就是弥补性拆迁,对于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体现多的或者保存较好的四合院采取保护,而把那些生活条件恶劣,很差的四合院拆除。

北京四合院保护措施1. 编制《北京胡同四合院保护规划》。

使之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一部分。

该规划似应全面盘点二环以内老城区胡同、四合院的总体情况,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历史建筑标本保护和历史地段、街区保护: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四合院密集区和基本保持旧貌的整条胡同,列为绝对保护区,只进行内部整治,停止一切大拆大建;面积较小的四合院居住区只保护质量特别好或有纪念意义的四合院,其余的但拆无妨。

四合院绝对保护区内,明清四合院原则上保留,质量特别低劣的可拆除改建绿地;民国以后的四合院原则上拆除改建绿地,质量特别好或有纪念意义的保留。

2.在三环以外建设廉价居住区置换老城区绝对保护的四合院。

政府给予承办企业经费补贴、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建设廉价居住新区,然后将四合院绝对保护区内的居民迁入,保护区的四合院则划归承办企业所有,经统一整治后再售出。

3.建立有效的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整治四合院的资金首先应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资金,北京市政府也可以拿出更多的配套资金用于四合院的整治;四合院内外排水、供气、卫生设施等基础建设经费可从城市建设税中支出。

不足部分由负责运作的企业承担,再从新旧房屋置换中获得适当回报。

北京四合院分析

北京四合院分析

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一、四合院的结构形式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

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两胡同之间的隙地),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花园。

以最常见的三进院的北京四合院为例。

前院较浅,以例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痊(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熟;倒座本部小院内设厕所。

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

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北房或主房,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者。

为长辈起居处;内院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的房屋叫耳房,由耳房、厢房山墙和院墙所组成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常被人作为杂物院使用,也有于此布置假山、花木的;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为抄手游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

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家人纳凉或劳作,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后院的后罩房居宅院的最北部,布置厨、贮藏、仆役住房等;如信宅有后门,后门的位置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院内有井。

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

二、四合院平面布局与细部构造(一)四合院平面布局1、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民居形制,布局,间架,构造做法皆有定制,从单体建筑来说,大皆雷同。

其艺术表现力主要反映在布局组合,大门,影壁墙,垂花门几个方面。

四合院的布局组合多种多样,从一合院到四合院,从单进院到四进院,从单轴线到多轴线,及带花园的住宅类型,并且可适应在南、东、西向开门的胡同环境,以及从北向开门的倒座房等。

2、北京四合院多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