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_薛怀国
新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新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导电聚合物是指可导电的高分子材料,其电导率高达金属的水平,这让其在电子材料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的导电聚合物包括:聚苯胺(PANI)、聚噻吩(PTh)、聚咔唑(PCz)和聚杂环(PEDOT)等。
然而,这些导电聚合物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电导率、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型导电聚合物,并开发了很多创新性的材料。
本文将介绍新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 碳基导电聚合物碳基导电聚合物是一种新型导电聚合物。
因为碳是可再生、易加工的材料,所以碳基导电聚合物是被广泛研究和开发的。
碳基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并且能够在液态体系中制备。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也被用于制备碳基导电聚合物。
其中,石墨烯的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更高,因此有可能成为未来导电聚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离子型导电聚合物是一类以离子为基础的高分子材料。
其电导率主要由附属的离子对电子进行传导来实现。
这种类型的材料在生物医学、能量存储和传感器等领域也有较广的应用。
目前,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材料的电荷传导性和光电转换率。
3. 生物可降解导电聚合物生物可降解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这种类型的材料可以在进行医学和生物领域的研究时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
生物可降解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被生物体内的酶和水分解。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工器官、药物缓释、生物传感器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4. 功能性凝胶导电聚合物功能性凝胶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凝胶属性的导电聚合物材料。
它们通过交联具有导电能力的高分子以形成凝胶状态,并且能够吸附或释放小分子,在羟基和二氧化硅凝胶中的离子的扩散。
这种类型的材料应用于传感器领域中,作为敏感度较高的生物传感器材料。
5. 金属有机框架导电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导电聚合物(MOF)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网状结构。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导电聚合物是一类独特的聚合物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科技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导电聚合物也日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一、导电聚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导电聚合物可分为高分子导体、锂离子导体和质子导体等几类。
其中,高分子导体的电子是由具有半导体性质的聚合物长链分子承载的,其常见的聚合物有聚苯胺、聚乙炔和聚噻吩等。
而锂离子导体和质子导体则是一类将金属离子或质子嵌入到聚合物中的新型电解质。
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取决于聚合物结构、离子成键、空间排布等因素。
二、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1. 能源存储随着全球发展日益增长,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研究高性能电池材料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必修课。
导电聚合物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已经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发展潜力。
其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电池之一,而锂离子导体因其高离子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聚吡咯是一种锂离子导体材料,其在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等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传感器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质特别适合用于制作传感器。
当导电聚合物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导时,其电子结构及导电性能会发生变化。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造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响应速度的传感器,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精度检测。
聚苯胺、聚噻吩等导电聚合物用于有机电化学传感器、化学气体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有应用。
3. 智能材料导电聚合物还可以应用于智能材料领域,如智能软体材料、光电磁传感器等。
由于其良好的柔性和可塑性,在人工肌肉、太阳能电池、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导电聚合物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中,通过控制其结构与电化学行为,不仅可以实现形状改变,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环境变化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大大拓展了导电聚合物的应用范围。
三、导电聚合物的未来展望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类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新型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实时、快速、准确检测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工具,已经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新型聚合物的出现,为生物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型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导电性、高灵敏度等,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构建高性能生物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其中,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等,由于其能够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实现电子的快速传递,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
以聚苯胺为例,它可以通过电化学聚合的方法直接在电极表面形成薄膜,这种薄膜不仅能够增加电极的表面积,提高生物分子的负载量,还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除了导电聚合物,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合物也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温度响应性聚合物如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温度低于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合物链在水中伸展,呈现出亲水性;而当温度高于LCST 时,聚合物链收缩,表现出疏水性。
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构建温度响应性的生物传感器。
当目标生物分子与传感器结合时,会引起温度的变化,从而导致聚合物的构象发生改变,进而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在生物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中,新型聚合物的引入往往能够解决一些传统传感器所面临的难题。
例如,在检测微量生物分子时,传统传感器由于灵敏度不足,往往难以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而基于新型聚合物的生物传感器,如使用纳米复合聚合物材料的传感器,能够通过增加比表面积和提高电子传递效率,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实现对微量生物分子的精确检测。
另外,新型聚合物还能够提高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
通过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修饰,使其表面具有特定的识别位点,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生物分子结合,从而排除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例如,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聚合物中形成与目标分子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空穴,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识别。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导电聚合物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Materials)具有一系列的优异特性,例如导电性强、机械性能好、柔性度高等,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基本概念导电聚合物材料是一类由导电性聚合物构成的材料,它们在化学结构上融合了聚合物的优异特性和导电材料的导电特性。
相比于传统的导电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还具有可塑性、可重复加工性等优势,极大地扩展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二、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常见的方法包括电化学聚合法、化学氧化聚合法、化学还原聚合法等。
其中,电化学聚合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合成方法。
它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场,使单体分子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导电聚合物薄膜。
此外,化学氧化聚合法和化学还原聚合法也能够合成导电聚合物材料,但需要使用特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三、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应用1. 电子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广泛,例如导电聚合物薄膜可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如柔性显示屏、可弯曲电池等。
此外,导电聚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导电连接、防腐涂层等方面。
2. 光伏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在光伏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些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导电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势。
3. 传感器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导电性能使其在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导电聚合物薄膜可用于制备各类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健康检测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4. 医学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在医学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例如利用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以制备出用于心脏起搏器和神经刺激器的电极材料,这些材料既具有导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导电聚合物研究进展

(3) 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的侧链上常带有可以进行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的活性基团,当电极电位达到聚合物中活性基团的还 原电位(或氧化电位)时,靠近电极的活性基团首先被 还原(或氧化) ,从电极得到(或失去) 一个电子,生成 的还原态(或氧化态) 基团可以通过同样的还原反应(氧 化反应) 将得到的电子再传给相邻的基团,自己则等 待下一次反应。如此重复,直到将电子传送到另一侧 电极,完成电子的定向移动。
导电聚合物的突出优点是既具有金属和无机半导体 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柔韧的机械 性能和可加工性,还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
这些特点决定了导电聚合物材料将在未来的有机光 电子器件和电化学器件的开发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
二、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分类及研究
1、结构型导电聚合物:是指聚合物本身具有导电性 或经掺杂处理后才具有导电功能的聚合物材料。
2、结构型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构性导电聚合物根据其导电机理的不同可分为: 电子导电聚合物;离子导电聚合物; 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1)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在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过程中,载流子是聚合物中的 自由电子或空穴,导电过程中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能够在聚合物内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作为有机材料,聚合物是以分子形态存在的,其电子多 为定域电子或具有有限离域能力的电子。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分子内有大的线性共 轭π电子体系,给自由电子提供了离域迁移条件。
(2)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以正负离子为载流子的导电聚合物被称为离子型导电聚 合物。解释其导电机理的理论中比较受大家认同的有 非晶区扩散传导离子导电理论、离子导电聚合物自由 体积理论和无须亚晶格离子的传输机理等理论。 固体离子导电的两个先决条件是具有能定向移动的 离子和具有对离子溶和能力。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也 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含有并允许体积相对较大的 离子在其中“扩散运动”;聚合物对离子具有一定的 “溶解作用”。
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电子器件中,导电聚合物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材料。
导电聚合物不仅机械性能好、功率损耗小,更重要的是其导电性能卓越,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电子信号传输,因此已经在诸如柔性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导电聚合物简介导电聚合物是将导电性质与聚合物性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聚合物的官能团与导电性能强的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反应可以制成聚合物导电材料。
导电聚合物不仅具有普通聚合物的优良性能,如柔软性、可塑性、优良的机械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等;而且其导电性能优异,可以满足各种电子器件所需。
二、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可以采用有机合成法和化学沉积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有机合成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具有较强电子吸引力的官能团引入到聚合物结构中,可以提高其导电性能。
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其聚合度、交联度和官能团的类型和含量等来调控导电聚合物的性质。
三、导电聚合物的应用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罗列几种典型的应用:1.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是一种通过可弯曲材料制成的显示屏。
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种柔性材料,其具有应变传感器和导电传感器等特点,可以有效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制造。
使用导电聚合物材料制造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透明度。
2.太阳能电池导电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控制电流的材料。
导电聚合物电流传输性能稳定、柔性良好,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3.发光二极管导电聚合物在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入激发能将导电聚合物上的能带填充或者排空,使其处于载流子注入状态。
导电聚合物对光敏性能较好,具有更强的应用潜力。
4.压敏电阻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能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较大。
当导电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由导电量变引起的电阻变化,从而实现压力的检测。
因此,导电聚合物可以制作成高灵敏度的压敏电阻。
四、导电聚合物面临的问题尽管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它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便捷、高效生活的需求,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材料不仅具备了传统聚合物材料的可塑性和轻质化特点,还能够导电,从而为电子器件的制造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导电聚合物材料的概述导电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它能够在材料内部形成电子导体结构,从而实现导电性。
与传统的金属导体相比,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重量轻、柔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电子器件的制造。
目前,常见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炔等。
二、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1. 导电聚合物薄膜导电聚合物薄膜是导电聚合物材料应用的一种常见形式。
通过将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薄膜,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制备工艺,可以制造出柔性电子器件,如柔性电子显示屏、柔性光伏电池等。
这些柔性电子器件具有可弯折、可拉伸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使用,如可穿戴设备、可卷曲的屏幕等。
2. 导电聚合物导线导电聚合物导线是导电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常见应用之一。
传统的金属导线对于柔性电子器件来说过于僵硬,不适合应用在柔性电路中。
而导电聚合物导线具有较好的柔性,可以随着电子器件的形状变化而弯曲、拉伸,从而满足柔性电子器件对导线的要求。
因此,在柔性电路板、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导电聚合物导线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传感器。
通过将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相应的传感器结构,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信号的感知和检测。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
4.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子器件中。
传统的金属电极需要采用昂贵的制备工艺和复杂的生产流程,而导电聚合物电极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因此,导电聚合物电极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可弯曲的电子封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导电聚合物用于电子器件中新型传感器技术发展

导电聚合物用于电子器件中新型传感器技术发展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传感器技术逐渐成为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
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能的材料,正逐渐应用于电子器件中的新型传感器技术中。
本文将探讨导电聚合物用于电子器件中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作为电子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感知、转换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以往常用的传感器材料主要为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功能有限且制备过程复杂。
导电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优异、机械性能好、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在电子器件中的新型传感器技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首先,导电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包括聚噻吩、聚苯胺、聚乙炔等。
与传统的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相比,导电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可用于制备高效、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控制聚合物的结构和掺杂剂的添加来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传感器的要求,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其次,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传感器多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较高。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应力环境。
与传统材料相比,导电聚合物材料更具有抗拉强度和硬度等机械性能,使得传感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此外,导电聚合物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传统的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昂贵的材料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导电聚合物材料则采用相应的合成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制备。
这为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使得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更为快速和可行。
基于导电聚合物材料的新型传感器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生物体内的指标,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环境监测领域,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以制备成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质中的污染物。
此外,导电聚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柔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人机交互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过程中, 能源、信息和材料成为新技术革命 的三大支柱。传感器作为捕捉和转换信息的器件已广泛用于国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电 力、机械、化工、纺织、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 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湿敏传感器
CO2
PANI PVA
SO2
PPY
H2O 聚邻苯二胺 PVA
注 PEO: 聚环氧乙烷; PVA: 聚乙烯醇
阻抗法 阻抗法 电导法 电导法 阻抗法 电导法 电导法 电导法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出现为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引发了新的思路, 特别是在生物传感器和气体传 感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和利用导电聚合物的优异特性并使之实用化是导电聚合物传 感器今后的研究主流: ( 1) 根据特定的要求, 通过化学修饰( 接枝、嵌入、复合等) 合成性能优良的导 电聚合物敏感材料, 并从功能设计出发进行材料分子结构的设计; ( 2) 多功能导电聚合物传感器阵 列的研究; ( 3) 采用多样化的检测手段( 阻抗技术、SAW 技术、QCM 技术、SPR 技术、智能化系统等) , 以提高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 4)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在环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例 如: 用于水质监测的 BOD( 生物耗氧量) 、硝酸盐、酚类、汞盐等传感器, 用于酸雨预测的 SOx 、NOx 、 HCl 气体传感器, 用于地球温暖变化的 CO2 传感器, 以及用于大气臭氧层监测的氟里昂、N 2O、O3 传 感器; ( 5) 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用于临床医学检测的研究; ( 6)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微型化的研究。
多报道, 其目的是增加传感器的稳定性、线性度、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如: 聚吡咯微管制成的葡 萄糖传感器具有较宽广的葡萄糖浓度测量范围( 0 1~ 250mmol dm- 3 ) ; [ 6] 聚吡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后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电位低和线性范围广等优点; [ 7] 多层聚合物固 定酶可消除电活性物质的干扰; [ 8] 在酶固定的同时引入电荷传递介质到聚合物膜中可降低传感器 工作电位、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9]
多研究工作陆续开展起来, 先后用各种导电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制作了多类酶传感器[ 1~ 16] 、免疫传 感器[ 17~ 19] 、微生物传感器[ 20] 等( 见表 1) 。其中以酶传感器研究最为广泛, 下面以此为例介绍导电 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的实验室制作方法。
表 1 各种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
类型 单酶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信号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可测信号( 主要是电信号) 的器 件或装置, 它通常由敏感元件( 敏感结构材料和载体) 、转换元件及检测器件所组成。其中敏感元件 是传感器的核心, 它决定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等。因此, 选择并优化敏感材料 以及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传感器研究的热点。
http: china. chemistrymag. org
化学通报 2001 年 第 7 期
40 3
组成和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1 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 2 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的实验室制作 自从 1986 年 Foulds[ 1] 首次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聚吡咯上制成了聚吡咯葡萄糖传感器后, 许
多酶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微生物传感器
被测物
葡萄糖
黄嘌呤脲酸果糖Fra bibliotek青霉素
谷氨酸 胆固醇
半乳糖
抗坏血酸
肌氨酸
H2O2 乙醇
乳酸盐
儿茶酚 超氧化物
NO
3
葡萄糖
脲酸
总胆固醇 O2 、H2O2 Rh 抗原
HSA Biot in 葡萄糖
敏感物
GOD 黄嘌呤氧化酶
UO 果糖脱氢酶
青霉素酶 谷氨酸脱氢酶
COD 半乳糖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肌氨酸氧化酶
HRP 乙醇脱氢酶 乳酸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
SOD 硝酸盐还原酶
GOD HRP U O HRP CHE COD HRP SOD 红细胞( 含 Rh 抗体) 血清白蛋白抗体 Biot in 抗体
酵母
导电聚合物载体 PPY 或 PANI 类
PPY 或 PANI PPY 或 PANI
PPY PPY PPY NADP PMS PPY 或 PANI PPY 或 PANI PANI PPY PANI PPY 硬脂酸 PPY 等多层聚合物 生物素化的 PPY PPY PPY PPY 聚邻氨基苯酚 PPY 双层 PPY PPY PPY PANI PPY 琼脂糖
2 导电聚合物离子传感器
离子传感器也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 可选择性地检测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活度) , 其结构
为:
( - ) 参比电极| 测试液| 敏感膜| 内部液| 内电极( + )
一般测试装置如图 2 所示。 董绍 俊等[ 12] 最早 发现, 掺杂 NO-3 、Cl- 、Br- 、
I- 、ClO4- 的聚吡咯膜的电极电位分别对这些离子
自 70 年代末导电聚合物出现以来,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倍受各领 域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导电聚合物在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 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上有着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将导电聚合物材料应用于传感器的研 究始于 80 年代末。以聚吡咯( PPY) 、聚苯胺( PANI) 、聚噻吩( PTH) 为典型的导电聚合物, 由于具有 较低的成本、较好的导电性、光电性、热电性、可以方便地沉积在各种基片上、可与其它功能材料共 聚或复合、可在常温或低温使用等优点, 因而受到传感器研究者的青睐。综合各类文献看出, 用导 电聚合物作为传感器的基体材料或选择性包覆材料可制作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 湿敏传感器等。
参考文献
[ 1 ] Foulds N C, Lowe C R. J. Chem. Soc. , Faraday Trans. I, 1986, 82: 1259~ 1264. [ 2 ] Shinohara H, A izawa M . Sensors and Actuators, 1988, 13: 79~ 86. [ 3 ] Mu S L, Xue H G, Qian B D. J. Electroanal. Chem. , 1991, 304: 7~ 16. [ 4 ] Yang Y F, Mu S L. J. Electroanal. Chem. , 1997, 432( 1~ 2) : 71~ 78. [ 5 ] Wang H Y, Mu S L. Sensors and Actuators, 1999, B56( 1) : 22~ 30. [ 6 ] Koopal C G J, Feiters M C, Nolt e, R J M et al. Synthetic Metals, 1992, 5( 1- 3) : 397~ 405. [ 7 ] Faruque K G, Wernet W. J. Electrochem. Soc. , 1996, 143( 100) : 3336~ 3342. [ 8 ] Krawczynski velDraw czyk T, Trojanowicz M , Lewenstam A et al. Biosensors & Bioelect ronics, 1996, 11( 11) : 1155~ 1165. [ 9 ] Cosnier S .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1999, 14: 443~ 456. [ 10] Pal P, N andi D, M isra T N . Thin Solid Films, 1994, 239( 1) : 138~ 143. [ 11] Mesaros S, Vankova Z, M esarosva A et al . Bioelectrochemistry and Bioenerget ics, 1998, 46( 1) : 33~ 37. [ 12] 董绍俊, 车广礼, 谢远武. 化学修饰电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28, 350. [ 13] De Benedett o G E, Palmisano F, Zambonin P G.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1996, 11( 10) : 1001~ 1008. [ 14] Miland E, M iranda Ordieres A J, Tunon B P et al. Talant a, 1996, 43( 5) : 785~ 796. [ 15] Yon Hin B F Y , Lowe C R . Sensors and Actuators, 1992, B7( 1~ 3) : 339~ 342. [ 16] Lvovich V , Scheeline A. Anal. Chem. , 1997, 69( 3) : 454~ 462.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传感器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 in biosensor, ion sensor, gas sensor and humidity sensor. In the end, the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field are also proposed.
检测方法
电位法 电位法 电位法 流体注入、安培法 电位法 电位法 电位法 电位法 QCM 法 阻抗法
4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展望
表 3 各种导电聚合物气敏、湿敏传感器
类型
被测物 敏感材料
检测方法
气体传感器
醇类 NH3 NO x H2S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