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言语的发展任务二幼儿言语发展
幼儿的言语发展课件

幼儿的言语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主要针对大班幼儿。
教材章节为《幼儿的言语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1. 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2. 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和规律;3. 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自信心,敢于在集体面前说话;3.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重要性,以便在家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幼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言语表达技巧,如轮流说话、清晰发音等。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言语发展的阶段规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言语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言语交流场景,让幼儿初步感受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2. 讲解教材内容: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阶段规律以及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3.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幼儿在言语表达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言语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幼儿言语发展基本特点1. 阶段规律2. 方法与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观察孩子在家庭中的言语表现,记录下孩子的言语特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答案:家长需对孩子的言语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为下一步的教育提供依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增进家长对幼儿言语教育的认识。
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言语活动,如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激发幼儿对言语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幼儿言语发展的年龄特点,如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词汇积累、句子结构发展等。
第十四讲幼儿言语的发展

第十四讲幼儿言语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言语功能的发展;2、理解幼儿自言自语现象;3、领会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丰富幼儿的词汇以及使幼儿说话完整、连贯的方法.重点:幼儿言语功能难点:使幼儿说话完整、连贯的方法教学步骤:导入: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幼儿言语功能的发展,以及培养幼儿言语能力提高的方法。
新授:一、幼儿言语功能的发展(举例、讲授法)(一)交际功能:第一阶段—3岁前,这个阶段言语的交际功能主要是请求、回答和提问。
第二阶段—3-6岁,这个阶段的言语功能,除了请求和回答外,还有陈述、商量、指示和命令,对事物的评价等。
(二)概括功能:言语的概括功能使得幼儿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
实验:要求4-7岁幼儿分辨蝴蝶翅膀上花纹的细微差异。
9只蝴蝶分为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又分为带斑点的花纹、条状的花纹和没有花纹的三种。
实验结果表明,用语言说出花纹的名称,则幼儿辨别花纹的成绩明显高于不用语言时。
(三)调节功能:幼儿言语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最初是受成人语言调节的。
以后幼儿会用自己的言语活动进行调节,一开始使用的是出声的言语‚自语自言‛,再往后幼儿开始用内部语言进行自我调节。
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形态。
1、自言自语的特征:既有外部语言的特征(出声),又有内部语言的特征(不是用来交流,只说给自己听,进行自我调节)。
出声的自言自语,大约出现在4岁左右。
2、自言自语的形式:(1)游戏言语。
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
例如:一个幼儿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幼儿一边做各种游戏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2)问题言语。
比较简短、零碎,常常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出现,或表示困惑、怀疑、惊喜等。
例如,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四五岁儿童的‚问题言语‛最为丰富。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习得过程中,最初出现的是主谓不分的单词句(用一个词代表的句
子),如“狗狗”,可能指的是所有的四脚动物。后发展为双词句
(有两个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有三个词组成,又称为电报
句),如“妈妈,饭饭”,它可能表示“饭是妈妈的”,也可能是
指“妈妈在吃饭”。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语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如“我叫小明,我爱画画”。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
可编辑课件PPT
15
3.句子的理解
幼儿对句子的理解总是先于句子的产生,他们 在会讲正确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够听懂这种句子 的意思。早在前言语阶段,他们已开始表现出能 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母 亲抱着婴儿问“爸爸在哪里”时,幼儿就会把头 转向父亲。对他说“拍拍手”、“摇摇头”,他 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可编辑课件PPT
7
二、言语的发生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 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们产 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 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 行两方面的准备。即语音发生的准备和 前言语的交流。
可编辑课件PPT
8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的特点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最初的6星期内,婴儿通过哭叫、打喷嚏和咳嗽等展示着自己的发音
天分。这一阶段的婴儿处于反射发音阶段。
2~4个月时,他们开始“叽叽咕咕”地发音了,并且出现了持久的
笑声和咯咯的笑声,这些声音反映了他们的舒适状态。四个月左右时, 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已经成熟 。
随后的2个月里,婴儿开始了咿呀学语,他们会把辅音和元音结合起
来并连续发出,比如把辅音b和元音a结合起来,形成ba—ba—ba、 ma—ma—ma的重复的多音节的发音,类似于“爸”、“妈”等单音节语
《幼儿心理学》——第七章-幼儿的言语发展(原创)课件

14
任务二、幼儿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七章 幼儿语言的发展
情景引入
奶奶去幼托班接 2 岁多的贝贝。在帮贝贝穿鞋子时,贝贝一直 用手指着鞋子上的图案,眼睛盯着看,还 一直踢着脚。老师见 了说 : “ 呀,贝贝的新鞋子好漂亮啊! ” 贝贝很开心,看看老师 又看看奶奶,小脚踢得 更起劲了。奶奶说 : “ 别动别动,奶奶 给你把漂亮的鞋子穿上。 ”但是贝贝还是一边指着鞋子一边踢着 脚。老师 说 : “ 哦,原来是小花猫啊,真好看呢!我们把小花 猫穿在脚上吧。 ”贝贝听了就安安静静地让奶奶穿鞋子了。
8
一、认识语言和言语
2.言语的种类 (2)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在进行思
维时所伴随的言语活动。
内部言语在结构上比较松散,往往不连贯,不完整, 不一定遵守语法规则。
9
二、儿童是如何获得言语的?
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儿童语言的获得进行了解释。到目前为止,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一种则强 调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最后一种观点则主张先天的能力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种理论都针对言语获得是如何获得的进行了自圆其说的解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称得上 完美的理论。
12
三、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3. 调节心理活动及行为
儿童的言语是为交际而产生的,
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
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
2. 参与认知过程的发展
曾今,为了学发声,失去了听力的她要用触觉来领会发音时喉咙的颤动 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为此,海伦不得不反复练习发音,有 时为发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失败和疲劳使她心力憔悴,一个坚强的 人竟为此流下过绝望的泪水。可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她始终没有退 缩,夜以继日地刻苦努力,终于可以流利地说出“爸爸”“妈妈”“妹妹”了,全 家人惊喜地拥抱了她,连她喜爱的那只小狗也似乎听懂了她的呼唤,跑到 跟前直舔她的手。最终,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 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7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2.语音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 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 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 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 义”。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2)语词理解的准备 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 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 一般到了11个月左右,语词才逐渐 从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 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到这个时 候,儿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个别词的意 义。
探寻一 解析言语
一、认识言语和语言
1.言语和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 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 会想象。
一、认识言语和语言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但是,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 存在。
。
一、认识言语和语言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1.言语发音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 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
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2个月以后 ,
婴儿已能发出ai,a,ei等音。 从前元音发音图的舌位高低和牙床开 口度,我们可以看出,发这些音不需要 较多的唇舌运动,气流自口腔冲出,音 也就发出了。
言语则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既指运用 语言的行为,又指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 即说出来的话语。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 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 态。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使用一定语言 的 人,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作 为交际 过程的言语现象,是一种个体现 象。
幼儿言语发展

幼儿言语发展幼儿言语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期间,幼儿语言能力的逐渐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幼儿通过听、说、看、模仿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从最初的单词到句子,再到日常对话和表达能力的增强。
幼儿言语发展对于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交交往以及学习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幼儿言语理解的发展幼儿在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觉感知来理解语言信息。
他们通过倾听周围的声音和语调,逐渐对语言进行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理解越来越复杂、抽象的语言信息,从简单的指令到复杂的问题,都能够逐渐理解和回应。
二、幼儿语音发展的过程1. 语音辨别能力:在幼儿2岁左右,他们能够开始区分和辨认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并能正确发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辨别能力会逐渐提高,能够发现和纠正自己发音的错误。
2. 语音表达能力:随着幼儿的语言发展,他们逐渐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音素,组合成单词和短语进行语言表达。
刚开始时,他们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确的问题,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会逐渐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三、幼儿词汇和语法的发展1. 词汇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词汇量会逐渐增加。
从最初的几十个单词到4岁时的几百个单词,他们会逐渐掌握并运用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时,他们也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抽象词汇。
2. 语法发展:在语法发展方面,幼儿会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例如主谓宾的搭配、时态的使用等。
在2-3岁时,他们可能会有一些语法错误,但随着练习和模仿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语法表达能力会逐渐提高。
四、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是指他们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的能力。
从出生后的早期感知互动,到出语言,到用语言进行交流,幼儿的交际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和其他成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通过和幼儿的对话、朗读、互动游戏等方式来促进幼儿的交际能力的发展。
总结:幼儿言语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听、说、模仿和互动交流来实现。
幼儿言语的发展讲课稿

• 【例如】“张老师被小华 背着去教室,他的腿跌 伤了”
• 幼儿以为“张老师背小 华”
• 5、语句功能的发展
• 6、句子的理解
• (1)从混沌一体到逐 步分化
• (2)句子结构从松散 到逐步严谨
• (3)句子结构由压缩、 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 (2)内部语言更突 出表现了自觉的分析 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
• 自言自语
• 说出声音的自言 自语,是内部语言发 生过程中的一种过渡 形态。它既有外部语 言的特点,又有内部 语言的特点。
•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 种形式:
• (1)“游戏语言” • (2)“问题语言” • 自言自语在功能上也
带有过渡的性质。
• 争论焦点: • 先天还是后天; • 主动还是被动; • 思维语言与发展的关
系等。
• 一、强化说
•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和 斯金纳
(一)言语的获得就是条 件反射的建立。
(二)强化特别是强化依 随在婴儿言语行为的形成过 程中起决定作用。
• 强化依随是指强化的刺激 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它有 两个主要特点:
• 一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偶 然发生的动作。
• 【如婴儿偶然发出 [m]声,母 亲就笑着上来抱他,并应答 他。反应和强化之间是一种 时间上的关系,并非目的或 意志的作用。】
•
• 二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 当婴儿说出稍微接近某句话的 句子就给与强化,然后再强化 更加接近该句的话语,通过这 种逐步接近的强化方法,婴儿 最终能学会非常复杂的句子。
• 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 与年龄增长成正比
• 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为3-4岁
婴幼儿言语发展

• 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程度看,儿童最初使用的都是在认知方面和社会交往方面与他们关系最 密切的词。
三、句法表达
(一)句型的发展
不完整句阶段(1~2岁)
• 单词句阶段(1~1.5岁),特点:以词代句;单音重叠;联系情境 • 多词句阶段(1.5~2岁),多词句是由两个单词句组成的不完整句子,
• 10~12个月的婴儿随着发音器官的发展,能够发出更多的音节。并且,能够将不同的
二、词义知觉
6个月,婴儿处于语音理解阶段,依靠听觉对语音进行感知和 辨别,能分辨妈妈和其他人的声音。并有了对话语理解的萌芽, 可以对简单词汇作出反应。
8~9个月,婴儿处于情境性理解阶段,虽然还不会说话, 但能借助一定的情境听懂成人的话语,并对此作出反应。
如果婴儿时期手语丰富,那么日后其词汇量就更大,入学后其语言能力也更突出。
(二)手势语的特点
交流的目的性 交流的指代性 交流的约定性
• 婴儿在9个月时开始出现有目的或有计划的交流,其标志是 “原始请求”和“原始肯定”行为的出现。该行为显示了儿 童前语言交流的目的指向性。
• 婴儿出生后第9周就出现了类似指示动作的姿势。这种指示 动作的出现是前语言交流指代性的典型外在表现,在前语言 交流过程中手势语出现得越多,后期发展的语言能力则越强。
• 对于音位的组合规则,儿童则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体验。类似这些音位的组合规则,儿童 最初并不懂得,而是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得以掌握。
(二)语音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无意义发音到有意义章节 从元音到辅音 从单音节到多音节 从不准确到逐渐准确
二、词义表达
(一)词义理解
• 0~3岁儿童对语言的理解有三种水平:对单词的理解是初级水平,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 中级水平,对说话人意图或动机的理解是高级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岁 2 2.5 3 3.5 4
5
6
句子长 2 3.8 4.6 5.2 5.8 7.9 8.4
度(词 .
数)
9
图3-1儿童词汇量的发展 表3-3 2-6岁儿童简单陈述句句子长度的发展
表5 2-6岁儿童各种词类比例(%)变化表
年龄/岁
2
2.5
3
3.5
4
5
6
名词
32.8 29.6 26.0 22.4 22.9 22.5 22.3
2.6 0.3
0.4
0.2
0.1
0.1
0.1
助词
2.2
2.6
3.2
3.0
2.6
3.1
3.5
助动词
1.0
1.7
2.3
2.3
2.4
2.2
1.0
叹词
0.8
0.3
0.7
0
0.3
0
0.1
量词
0.7
1.2
1.9
3.9
3.3
4.9
5.9
数词
0.6
1.0
1.3
2.1
2.7
4.1
4.6
介词
0.3
1.2
1.1
2.0
2.1
儿童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如拼图作业或修 理玩具),有两种自言自语的形式:
1. 游戏言语 这是一种行动的伴奏,即一 面动作,一面嘀咕。
2. 问题言语 这是困难在言语中的表现。 它由一些压缩的词句组成,表示惊异、困惑等等。
四、幼儿的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句子。认 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句子属于 表达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 的言语活动开始的。
幼儿口语的训练
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 2、讲究教法,儿童学习语言 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 3、鼓励言语创造性 4、培养“前读写”兴趣 5、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6、家长和教师的榜样作用
谢谢大家!
幼儿识字的特点
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字大、 清楚;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 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字形结 构简单;多次重复;与情绪和兴 趣相联系。
幼儿的阅读
0-3岁是培养儿童对于阅读兴 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36岁则更侧重于提高儿童的阅 读和学习能力。
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 题及教育措施
音准差 不能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幼儿口吃
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语义的发展 幼儿语法的发展 幼儿书面言语的发展
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 问题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主要表现
1.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 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
2.从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言语表达能 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无 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
幼儿口吃及其训练
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 复的表现。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 是心理原因所致。 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 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口吃 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 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解除紧张是矫正口 吃的重要方法。
1.9
2.8
连词
0
0
0.2
0.2
0.2
0.3
0.7
二、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 达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也表现在语法的掌握和言语 表达能力的发展上。
表1 2-6岁儿童肯定陈述句中单、复句比较表
句子类型 年龄/岁
2 2.5 3 3.5 4 5 6
总计
简单句/%
96.46 90.00 82.57 78.45 76.60 59.95 62.85
第一,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 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分析综合的机能。
第二,内部言语跟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有更 多联系,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内部言语是从学前期开始产生的, 它是在儿童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它的 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 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 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75.57
复合句/%
3.54 10.00 17.43 21.55 23.40 40.05 37.5
24.43
三、内部言语的产生
1. 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 2. 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 3. 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 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部言语的新的机能
动词
29.8 27.3 29.5 27.4 26.2 25.2 24.4
语气词 12.8 9.3
8.6
7.9
7.7
7.2
6.6
副词
6.4
7.0
7.1
8.5
8.3
9.7
11.6
代词
5.7 13.6 13.7 14.8 15.6 14.1 12.8
形容词
4.3 5.1
4.2
5.5
5.8
4.8
3.7
象声词
儿童言语的发展
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言语与语 言概念、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特点,理解言语培养在儿童 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掌握言语发展中常出现的问 题,熟练掌握不同年龄儿童 言语的训练方法。
学习任务
任务一 言语概述及婴儿言语发展 任务二 幼儿的言语发展及训练 任务三 小学生的言语发展及训练
学习目标
一、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的数量增加很快。
(二)词汇内容的丰富和加深 不仅词汇数量增多,而且词汇 内容丰富和加深。逐步掌握一些抽象性、概括性较大的词。
(三)词类范围的扩大 所掌握的词类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名 词、动词、形容词外,逐步掌握和应用关系词。
(四)积极词汇的增长
(五) “造词”现象 在3-5岁儿童词汇的发展中,可以看 到一种自造新词的现象,这跟词汇的贫乏和误用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