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ppt
合集下载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

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 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 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 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 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 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 设计主题的执着。
式样的转换
书籍
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 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 现性的视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创造 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 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 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土豆系列作品
图中的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 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 式。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 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 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 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 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 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 同凡响的效果。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 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 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 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 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 体"之中。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 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黑 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 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 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 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形成 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 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续往下探寻 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 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 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 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唾 手可得。
冈特·兰堡 优秀作品
"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 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 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冈特·兰堡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背景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目录
1.背景 2. 冈特·兰堡简介 3.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 结语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 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 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 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 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 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 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它反对所有传 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 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 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 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 纵观冈特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 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 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 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 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 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 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 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 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 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 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 的作品中。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目录
1.背景 2. 冈特·兰堡简介 3.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 结语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 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 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 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 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 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 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它反对所有传 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 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 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 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 纵观冈特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 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 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 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 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 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 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 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 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 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 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 的作品中。
冈特·兰堡招贴设计页PPT文档

•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 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 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 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 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4](P.97)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 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整体性更强。通过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 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 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 似乎唾手可得。
•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上色,可以在 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将对土豆的深度分 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积极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 度分离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dolcn
• 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是偶然为之的。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很多招贴都运用了 这种深度分离的手法。那是因为当一个平面因为深度分离而显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时, 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这种简化的形式。
冈特·兰堡招贴设计
冈特·兰堡简介
• 冈特·兰堡(Gun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1958~1963年 (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 术。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 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 人设计事务所。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 (AGI)。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 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 授、副校长。2019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 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 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 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是偶然为之的。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很多 招贴都运用了这种深度分离的手法。那是因为当一个平面因为深度分离 而显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时,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这种简化的形式。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2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创 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 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 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3冈特·兰堡设计风格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 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2.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3.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 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 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上作品 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 样,手、笔、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 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 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 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 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 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 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如上所述,深度的分离、式样的转换和张力的凸显都是兰堡寻求视 觉效果的设计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使简单的平面变换成复杂的空间, 使呆板的平面具有膨胀的视觉张力。人们的眼睛总是倾向于理解这些 复杂的空间和形式,将它简化成自己能知觉的东西。这就使人们能够 适应各种式样的转变,并能理解和探寻兰堡作品的视觉层次。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2 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创 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 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 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3冈特·兰堡设计风格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 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2.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3.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 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 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上作品 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 样,手、笔、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 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 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 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 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 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 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如上所述,深度的分离、式样的转换和张力的凸显都是兰堡寻求视 觉效果的设计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使简单的平面变换成复杂的空间, 使呆板的平面具有膨胀的视觉张力。人们的眼睛总是倾向于理解这些 复杂的空间和形式,将它简化成自己能知觉的东西。这就使人们能够 适应各种式样的转变,并能理解和探寻兰堡作品的视觉层次。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 纵观冈特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 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 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 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 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 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 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 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 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 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 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 的作品中。
•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 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 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 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 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 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 面效果的突破。
冈特·兰堡简介
• 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 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 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 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 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冈特·兰 堡被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 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 设计师"。
•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他往往把 平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在兰堡眼中,书 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 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 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 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 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下作品中,背景是第 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 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 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 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 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冈特兰堡作品解析ppt课件

冈特·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 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 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 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平面效果的突破。
精选课件
2
冈特·兰堡的设计风格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 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14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 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 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事实上,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 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 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 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精选课件
3
60 兰堡60年
年 代的绘画
代 绘
图形广告 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
画 深刻,注
图 形
重画面整 体设计意 念的把握,
广 尽可能摆
告
脱纯绘画 艺术中直
时 观的写实
期 表现。
精选课件
4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精选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2
冈特·兰堡的设计风格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 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14
张力的凸显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兰堡追 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是兰堡尝试的又一种方法。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 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事实上, 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 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 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兰堡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 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精选课件
3
60 兰堡60年
年 代的绘画
代 绘
图形广告 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
画 深刻,注
图 形
重画面整 体设计意 念的把握,
广 尽可能摆
告
脱纯绘画 艺术中直
时 观的写实
期 表现。
精选课件
4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精选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精选课件
16
冈特·兰堡招贴作品分析

这 些 生 活 在 城 市 边 缘 的人 描 绘 出来 , 人们 去 关注 , 尊 重 。 让 去
冈 特 ・ 堡 ( ne a b w ) 生 于 德 国 , 兰 Gu t rR m o 出 是
国 际 著 名 设 计 大 师和 教 育 家 。 曾就 读 于 卡 塞 尔 造 他
型 艺 术 学 院 学 习 绘 画 和 实 用 美 术 , 业 后 担 任 了 多 毕
术 博 物 馆 已将 他 的 几 幅 作 品 作 为 永 久 藏 品 珍 藏 。
二 战 结 束 时 冈特 ・ 堡 年 仅 8岁 ,他 的 童 年 是 兰 在 战 争 和 饥 饿 中度 过 的 , 时 处 于 难 捱 的 饥 饿 a  ̄ 当 - ' t 的 德 国 人 发 现 , 美 国 引 进 的 土 豆 经 过 短 暂 二 十 天 从
前 卫性 , 的价 值 取 决 于精 神 深 度 和 广度 的开 拓 。 它
4 结 论 、
贴 以及 1 6 — 18 96 9 8年 系列 个 展 招 贴 作 品 中 , 们 我 都 能 看 到 他 通 过 三 维 化 处 理 , 得 土 豆 形 象 展 现 出 使 非 同 寻 常 的 视 觉 效 果 , 被 赋 予 深 刻 的 内 涵 和 生 命 并 力 。 兰 堡 的 土 豆 招 贴 设 计 令 人 称 道 的 不 是 土 豆 本
了 重 要 的 生 活 基 础 。 在 他 为 “ g it 杂 志 所 作 的 招 E os ”
生 存 命 运 和 精 神 的 东 西 , 体 意 识 不 是 个 人 主 义 , 近 现 实 个 切 更 需 要 艺 术 家 的 道 义 感 和 责 任 心 , 术 不 能 丧 失 精 神 发 展 的 艺
赵 晓东 在 塑 造 农 民工 形 象 的 时候 重 的笔 触 给 人们 留 下 深 厚 刻 的 印 象 。 他 们 的 作 品 一 方 面 具 有 强 烈 的 环 境 意 识 及 人 文 关
冈 特 ・ 堡 ( ne a b w ) 生 于 德 国 , 兰 Gu t rR m o 出 是
国 际 著 名 设 计 大 师和 教 育 家 。 曾就 读 于 卡 塞 尔 造 他
型 艺 术 学 院 学 习 绘 画 和 实 用 美 术 , 业 后 担 任 了 多 毕
术 博 物 馆 已将 他 的 几 幅 作 品 作 为 永 久 藏 品 珍 藏 。
二 战 结 束 时 冈特 ・ 堡 年 仅 8岁 ,他 的 童 年 是 兰 在 战 争 和 饥 饿 中度 过 的 , 时 处 于 难 捱 的 饥 饿 a  ̄ 当 - ' t 的 德 国 人 发 现 , 美 国 引 进 的 土 豆 经 过 短 暂 二 十 天 从
前 卫性 , 的价 值 取 决 于精 神 深 度 和 广度 的开 拓 。 它
4 结 论 、
贴 以及 1 6 — 18 96 9 8年 系列 个 展 招 贴 作 品 中 , 们 我 都 能 看 到 他 通 过 三 维 化 处 理 , 得 土 豆 形 象 展 现 出 使 非 同 寻 常 的 视 觉 效 果 , 被 赋 予 深 刻 的 内 涵 和 生 命 并 力 。 兰 堡 的 土 豆 招 贴 设 计 令 人 称 道 的 不 是 土 豆 本
了 重 要 的 生 活 基 础 。 在 他 为 “ g it 杂 志 所 作 的 招 E os ”
生 存 命 运 和 精 神 的 东 西 , 体 意 识 不 是 个 人 主 义 , 近 现 实 个 切 更 需 要 艺 术 家 的 道 义 感 和 责 任 心 , 术 不 能 丧 失 精 神 发 展 的 艺
赵 晓东 在 塑 造 农 民工 形 象 的 时候 重 的笔 触 给 人们 留 下 深 厚 刻 的 印 象 。 他 们 的 作 品 一 方 面 具 有 强 烈 的 环 境 意 识 及 人 文 关
德国风格及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PPT文档共21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德国风格及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德国风格及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应该是80年代左右,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除了表现出一种非凡的想象力之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在当时还 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用暗房手法来完成,是我们今天难以想 象的。
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 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土豆中红绿黄 蓝两对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 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轮 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 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 而是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 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括元素的分离,整 体和部分的分离。兰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就具有明显的深度分离特 征。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 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 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 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2冈特·兰堡简介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1959~ 1962年(21岁~24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 术。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 工作室,1963年(24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 年在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 联盟会员(AGI)。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2年(54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 长。
1.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 整体设计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表现;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2.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 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 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设计的系列招贴 作品表现了兰堡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 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注重把一种元素的 叠合视感作为强烈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其虚幻的写实 性摄影图形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综合艺 术效果。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是摄影艺 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存在。
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 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 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 化机构收藏。 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 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 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 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3.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90年代,当一批设计师陶醉于摄影招贴时,兰堡的思维又一次起了 变化,单纯、简洁、明了、注重视觉力度又成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
冈特·兰堡
Gunter Rambow
1 背景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 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 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 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 诗人”派。它反对所有传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 实存在的东西与想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 平面设计达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 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 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 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 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 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 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 想--冷静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 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 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3冈特·兰堡设计风格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 中,创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2.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 3.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 理方式。
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 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 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