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血糖质量管理

合集下载

1POCT血糖质量管理

1POCT血糖质量管理

1.分析前的质量管理2 .1.1 行政管理POCT 血糖仪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均有便携式血糖仪,有的科室还有好几台,而且品牌还不同.这给POCT 血糖仪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由于检验科跟临床科室均是同一级的科室,而POCT 血糖仪的管理应是医生、护士、检验三方共同参预的事情, 因此,必须由医院出面,成立一个POCT 管理小组, 由医务部、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共同组成,并出台医院的管理文件,分清各自职责.共同把POCT 血糖仪管理起来.1.2 人员培训POCT 血糖仪的操作者主要是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 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医生和护士对检验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对POCT 血糖仪的测定原理、影响因素等了解不深,对检验质量管理内容更是了解甚少.POCT 普通由非检验专业人员在监护病房、手术室、患者床边不同环境执行测试,测定的时候普通不做质控,检验结果很难保证.有报告也指出,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血糖仪检测结果间差异明显.非专业人员结果的不许确度偏倚大,重复性差;非专业人员间的结果不一致性显著.经培训后的非专业人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提高. 因此, 必须对使用血糖仪的非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加强日常血糖检测质量管理.1.3 标本种类正确的标本采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目前临床上做POCT 血糖检测多用末梢血,也有用静脉全血,检验科普通是用静脉血浆或者血清.末梢血与静脉全血、静脉血浆的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末梢血的干扰因素较多,用力挤压、瘀血、HCT 过大过小、血量过多过少、滴血不均匀等均会造成结果的不许确. 因此,临床POCT 血糖仪一定要与检验科的静脉血浆血糖进行比对.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5]对葡萄糖POCT 的管理要求,规定POCT 血糖仪的结果与实验室血糖结果相差小于±20%的范围.2002年颁布的《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要求的采血部位是指尖和足跟两侧,普通不采用静脉或者动脉血.2.分析中的质量管理2.1 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常规操作,保证检测质量.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GT2-A2文件要求,操作规程包括如下内容:操作原理、校准与校准验证、质量控制程序、样本采集与处理、操作程序、结果报告范围、医学紧急值、线性范围、参考文献、试剂与相关物品的准备、失控时的纠正步骤、参考区间、样本的贮存与保管条件、检验系统浮现故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等.2.2 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POCT 血糖仪的质量, 以决定检测报告是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室内质控的建立,防止了检测结果因环境因素、仪器故障、试剂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临床由于对室内质控图的应用不多,对质量图与质控方法缺乏了解是也是他们缺乏质量意识的重要原因.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均合用于POCT 血糖仪的质量控制.POCT 质控结果可以画在控制图上,Y 轴为浓度,X 轴为日期或者分析批次,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均值、均值±2倍标准差、均值±3倍标准差.每一分析批的控制物必须与患者样本一起进行分析,分析批在控时方能报告患者样本的测定结果.当判断分析批为失控时,则说明测定过程存在问题应予以解决,然后重复检测该分析批.分析批失控时,不能报告患者标本测定的结果.2.3 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可以评价POCT 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同时可判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医院的POCT 室间质评活动可以由检验科组织,定期发放统一的稳定样本到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测.检测时必须与当天患者样本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检测,这样才干反映出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检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院内网络传给检验科,检验科经过对所有科室血糖仪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评价后再返回给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得到回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改进.3.分析后的质量管理3.1 结果报告检测结束后,应与时报告给临床医生.但是应该认识到,POCT 血糖仪只可作为血糖检测的筛选,不能替代检验科葡萄糖定量检测.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发布的葡萄糖POCT 的应用准则指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要求血糖仪测定值大于4.2mmol/L 时,与医院检验部门之间的差异应<20%;血糖仪测定值小于4.2mmol/L 时,差异应<0.83mmol/L.根据这个标准,一年前的比对,医院25台血糖仪有7台不符合要求,经过一年来的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血糖仪已降为2台.25台POCT 血糖仪与检验科RochePPI 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葡萄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加强医院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快速血糖仪检验质量.见附表.3.2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制度,防止二次发生相同的错误.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提出了称为"EP18"的质量管理体系,使用"错误源"表格描绘出所有可能潜在影响实验结果的错误,该体系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 由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仪器创造商共同协作实现对错误的管理.根据已完成的错误源表格,POCT 质量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1>标准操作流程:每一个POCT 检测项目都应有书面的操作流程,覆盖检测过程的各个方面;<2>培训和资格认证:NCCLS 建议可以用传统的液体质控来评估操作员的资格.频繁操作人员<至少每星期执行一次检测>需要每周至少执行一次液体质控.非频繁操作人员<每周执行检测少于一次>需要每次检测时执行液体质控.这些建议可以根据科室以往的数据和经验修改调整;<3>检测进行中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是确认系统各部份<操作员、仪器、试剂、样品、环境等>按创造商的设计标准运行, 同时保证在用户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上;<4>错误和事故报告:变异、错误以与检测过程中报告的问题的回顾性评论可以提高产品设计并阻止错误;<5>考察;检测过程中提前考虑可能浮现的问题,可以提高质量或者纠正操作.POCT 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必须由医院统一布署,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医生与护士经过分析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才干确保POCT 血糖仪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022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22〕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22〕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合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 管理的一部份.〔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与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2.血糖检测规程.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与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与报告方法.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者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与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与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与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合用范围与特性、仪器、试纸条与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与有效期、仪器编号与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者仪器与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4.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与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三〕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 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 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3. 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附件1〕.〔四〕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 〔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五〕操作简便, 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 1-27.7mmol/L,低于或者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七〕合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者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八〕末梢毛细血管血合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常见的干扰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 以与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物质〔附件2〕.三、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一〕测试前的准备.1.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与条码是否符合.3.清洁血糖仪.4.检查质控品有效期.〔二〕血糖检测.1.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2.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者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3.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4.严格按照仪器创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求和操作规程<SOP> 进行检测.5.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6.浮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采取的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四、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一〕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者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者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摆布,餐后或者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糖较接近.〔二〕由于末梢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交汇之处,既有静脉血成份,也有动脉血成份,因此其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是不同的.〔三〕由于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 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 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四〕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 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GOD 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GDH 血糖仪无需氧的参预,不受氧气干扰.FAD-GDH 和NAD-GDH 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 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等糖类物质与葡萄糖,经突变改良的Mut.Q-GDH 原理的血糖仪无麦芽糖、木糖等糖类物质干扰.〔五〕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如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见干扰物.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六〕pH 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糖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比对方法可根据条件选用以下方案之一,样本量均为50 例.样本数葡萄糖浓度范围〔mmol/L〕2 <2.88 ≥2.8且<4.210 ≥4.2且<6.715 ≥6.7且<11.18 ≥11.1且<16.65 ≥16.6且<22.25 ≥22.2使用静脉全血样品,轻轻倒转,使其充分混匀,并将静脉血样的氧分压p<O2>调节至8.67 kPa±0.67kPa <65mmHg±5mmHg>,先取适量全血样用于血糖仪检测,剩余血样15分钟内离心分离血浆,4℃保存,30分钟内用实验室参考分析仪完成血浆葡萄糖测试.每台血糖仪测试的静脉血结果或者由创造商提供的换算公式得到的静脉血浆结果与参考分析仪测试的静脉血浆结果之间的差异即为偏差.血糖浓度在2.8mmol/L-22.2mmol/L 范围内的样品应当由原始静脉血样品获得.可按如下方法对样品中的血糖浓度进行调整, 以获得两端的极限浓度样品:将静脉血样品采集在加有适当抗凝剂的试管中,将其在温箱中孵育使血糖酵解,即可获得血糖浓度<2. 8mmol/L 的样品. 获得系统要求的样品需要的孵育条件〔例如温度〕应当由创造商确定.将静脉血样品采集在 加有适当抗凝剂的试管中,然后加人适当的葡萄糖,即可获得血糖浓度>22.2mmol/L 的样品.空腹状态,先取指尖末梢全血用血糖仪按照创造商使用说明的方法进行测试.随后即将采 取抽静脉血,抗凝,15分钟内离心分离血浆,4℃保存,30分钟内用实验室参考分析仪完成血浆葡 萄糖测试.每台血糖仪测试的末梢血糖结果或者由创造商提供的换算公式得到的静脉血浆结果 与参考分析仪测试的静脉血浆结果之间的差异即为偏差.注: 1.必要时,为了保证完成检测,需要进行第二次皮肤针刺采血.2.两端极限浓度的血样可用实验室血样替代,方法参照方案一.:注: "+"表示有干扰,"-"表示无干扰.GOD :葡萄糖氧化酶;NAD-GD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 PQQ-GDH :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Mut.Q-GDH :经改良的无麦芽糖干扰的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一、 POCT 常用技术:尿液分析十一项干化学血液分析:肝功能、血脂、淀粉酶免疫层析实验:尿毒品、传染病 生物传感器:电解质与血气分析二、 与实验室比较比较项目实验室Poct糖类物质麦芽糖 木糖 半乳糖 - - - + +干扰物质血糖仪酶分类GOD NAD-GDH FAD-GDH PQQ-GDH Mut.Q-GDH氧气+ - - - -- + + + -- - - + -检测时间标本鉴定标本处理标本样品校准与质控次数试剂耗材检测仪器操作者成本花费结果质量三、质量控制:慢复杂需要血清、血浆、尿液等频繁随时配制少复杂专业技术人员低高快简单不需要全血、尿液等较少随时即用多简单医务人员高普通1. 患者准备检验原理对患者的要求:光学法仪器会受溶血、脂血的干扰;化学显色法仪器会受外源性氧化还原物质的影响;情绪紧张激动、剧烈运动导致测量的偏差;药物干扰现象;毛细管、动静脉的含氧量差异导致结果的差异.2. 仪器和试带的保存使用:温度、湿度、ph 值、强光、电磁场等都会导致测试的错误.必须保证试带的干燥,不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仪器试带都要放在阴凉防潮的环境中.3.坚持厂家提供的质控物进行质控,原则每周应进行校准.。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

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规定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P O C 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床边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是利用便携式装备(包括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床房血气分析仪)直接在最贴近病人的地点完成标本采集、检测和结果报告等整个流程的检验。

POCT具有检验周转时间短和方便实用的优点,但由于是分散检测,若操作不够规范和质量控制把握不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受影响。

为此,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全国临床检验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制定本制度。

各临床科室开展的POCT,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一、规定:1、开展POCT必须按照国家、地方及医院有关临床检验及特定规定要求进行。

2、从事POCT操作的人员应是同时满足下列三项条件的护士、医生、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医务人员:(1)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2)经专门的POCT 培训并考核合格;(3)由所在POCT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做好相应POCT检测工作的专业能力。

3、使用POCT方法必须和医院检验科的血糖检测方法学对比,被认可后方可使用。

另外,一个医院只能有一个POCT血糖的方法(即一个牌号一个型号的仪器,一种规格的试纸条等)。

(1)POCT仪器生产厂家每月携质控物到医院对每台仪器进行质控,质控结果记录留存检验科备查,并对失控的POCT仪器及时调换。

(2)病人结果的比对比对仪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仪比对周期:至少半年一次比对结果:高、中、低三个标本,比对通过。

作好比对记录。

(3)线性范围:L可报告范围:L,样品中GLU浓度超过L,则报告>L,并建议抽静脉血复查。

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02

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02

插入精益质控文件
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使用科室:
便携式血糖仪质控记录表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时间: 年 月
日期
时间 (时分)
试纸批号
试纸效期
质控液1 (mmol/L)
质控结果
是否在控
质控液2 (mmol/L)
质控结果
是否在控
失控后复测 结果
(mmol/L)
操作者
备注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3
4
5
6
7
注:1号质控液批号:
质控液范围:
手工法绘制 EXCEL绘制 专业软件 Westgard官网 我院LIS系统
质控图的绘制---(1)手工
质控图的绘制---(2)EXCEL
质控图的绘制---(3)软件
质控图的绘制---(4)软件
官方网址:https:///
质控图的绘制---(4)软件
质控图的绘制---(5)LIS系统软件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均适用于POCT血糖仪的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图和质控规则
Westgard多规则质控法
Levey-Jennings质控图
X轴为日期或分析批次,Y轴为质控物浓度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均值、均值 ±2倍标准差、均值±3倍标准差。
Levey-Jennings质控图
质控图的绘制
1 2 3 4 5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卫办医政 发〔2010〕209号
操作注意事项
艾科®·精益血糖仪只能与艾科®·精益血糖测试条配套使用,取出测试条后 应随手盖紧筒盖以防测试条受潮失效。 质控测试时,只能使用和血糖仪及测试条配套的艾科®·精益控制液. 检查测试条和控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确认您所使用的控制液和测试条的 使用时限是在第一次开封后 3 个月内。请丢弃过期的测试条和控制液。 确认测试时的温度是否在 15-40℃之间。 测试前,如控制液从低温环境中取出,须复温 30 分钟以上再进行操作。 核对血糖仪显示屏显示的编码数值(CODE)是否与测试条筒标签上的编 码数值一致。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最新版】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最新版】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POCT(Point-ofCareTesting)是指在病人旁边分析病人标本的一种分析方法,它能在床旁、护理部、病房或其他主实验室之外的地方进行。

便携式血糖仪由于具有体积小、快速方便、操作简单、用血量少等突出特点,目前大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糖尿病人的血糖随机监测。

但由于POCT血糖仪本身易受外界因素(如仪器性能、环境温度、湿度、取血方法等)干扰,不同型号之间所用原理又不尽相同,并且受测定范围限制,过高或过低,均不能显示其测定值。

况且目前在医院内的血糖仪操作者绝大多数为非检验专业人员,大多由医生、护士等各类当班人员进行操作,他们未接受过相关培训,更无具体考核要求,质量状况如何,值得关心。

因此,加强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迫在眉捷。

本文结合我院对POCT血糖仪的使用情况,就如何加强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进行讨论。

1.分析前的质量管理1.1行政管理POCT血糖仪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就我们医院而言,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均有便携式血糖仪,有的科室还有好几台,而且品牌还不同。

这给POCT血糖仪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由于检验科跟临床科室均是同一级的科室,检验科根本管不动临床科室,而POCT血糖仪的管理应是医生、护士、检验三方共同参与的事情,因此,必须由医院出面,成立一个POCT管理小组,由医务部、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共同组成,并出台医院的管理文件,分清各自职责。

共同把POCT血糖仪管理起来。

1.2人员培训POCT血糖仪的操作者主要是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医生和护士对检验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对POCT血糖仪的测定原理、影响因素等了解不深,对检验质量管理内容更是了解甚少。

Nichols指出,POCT一般由非检验专业人员在监护病房、手术室、患者床边不同环境执行测试,测定的时候一般不做质控,检验结果很难保证。

有报告也指出,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血糖仪检测结果间差异明显。

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02

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02

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02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即时检验(POCT)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的重要部分。

其中,血糖仪由于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保证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探讨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及常见问题。

二、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不准确的结果可能导致误诊或治疗不当,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实施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三、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1、仪器校准:使用配套的校准液对血糖仪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2、室内质控品的使用:采用室内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监控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3、比对试验:定期将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的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血糖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环境条件的控制: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确保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四、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仪器故障:如仪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停用并维修人员。

同时,应使用备用仪器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工作的连续性。

2、操作不规范:如发现操作不规范,应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室内质控品失控:如发现室内质控品失控,应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比对试验发现问题:如比对试验发现问题,应立即对血糖仪进行调整或维修,以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POCT血糖仪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仪器校准、室内质控品的使用、比对试验等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控血糖仪的性能和质量。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及意义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及意义

P C 血糖 仪 的 管理 , 能 有 效 地 提 高 P C 血 糖 仪 的 检验 质 O T 才 O T 量 , 能 获 得 符 合 临 床 要 求 的 准 确 可 靠 的 检 测 结 果 , 患 者 带 才 为
来 福音。
( 稿 日期 :0 91 2 收 2 0—12 )
同 一 规格 的试 剂 , 而停 用 了 另 一 厂 家 的 血 糖 仪 , 今 后 的 统 从 为

6 6 .6 5. 4 3
质 量 管理 的临 床 意 义 由 于 常 规检 测方 法从 标 本 抽 取 、 送 、 检 验 科 提 供 的 血 运 到
管 理 、 量 控 制 、 家 售 后 服 务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 质 厂 3操 作 人 员 的培 训 . 医 院 P C 管 理 小 组 分 批 对 全 院 O T
糖结果至少需要(. ~20 h而 P T 血糖仪 仅需 (~3) O5 .), OC 1
a n即 ri 可 得 到结 果 , 且 采 用 指 尖 血 , 血 量 少 , 受 医师 和 患 而 用 深
所 有 P C 点 的操 作 人 员 以理 论 讲 课 和 示 范 操 作 相 结 合 进 行 O T 培 训 , 训 对 象 包 括 全 院 所 有 护 : 、 分 医师 。培 训 的 具 体 内 培 ± 部 : 容 可参 照 《 便携 式 血糖 仪 血 液 葡 萄 糖 测 定 指 南 》 对 操 作 人 员 进 ,
类 降糖 药 , 有 准 确 可 靠 的 检 测 结果 才 能 为 临 床 医 师提 供 正 确 只 治疗 糖 尿 病 的方 案 。血 糖 仪 可 为 临 床 提 供 快 速 、 1d多 次 的 血
能、 日常保 养 维 护 和 试 剂 的保 存 、 样 步骤 和具 体 操 作 、 本 采 采 标 集 的 注意 事 项 、 果 的影 响 冈素 、 验 结果 的报 告 及 书写 方 式 、 结 检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比对及血糖仪的质量管理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比对及血糖仪的质量管理

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比对及血糖仪的质量管理2010年4月部各基本功能空间.人机工程学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医疗行为数据库,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基本工艺流程,计算建筑空间大小的方法.根据上述所分析之设备装备数量及尺寸,以及人员配置数量及人体基本尺度,得出人机协同工作模式下的建筑空间面积大小,即医院建筑第六层级建筑子系统的面积大小,之后向上综合各基本活动空间,从下向上进行计算,得到各建筑空间数据.在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空间量化之前,需要收集三种资料数据:①部门内基本工艺流程;②人机工程学:包括设备工作性能,配置数量,尺寸及人员工作能力,配置人数及人体基本尺度;③工艺行为数据:包括部门内各工作环节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周转速度等.之后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人机工程学数据为基础,工艺行为数据为附加值,得到基本活动空间的数据,最后得出消毒供应中心的总面积.4消毒供应中心规模与模式关系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平面布局模式主要是根据物品在供应室内的作业流程所设计的.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中明确要求:为免除消毒灭菌器材的污染,供应室应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布置为单向流程,不准逆行,工作人员辅助用房自成一区,与工作区域严格分开目.供应室平面应能保证物品由污到洁的工艺流程,相互不能有交叉,因此由污染区到清洁区,再到无菌区,需单向通过,三区依次单向联系,但又分区严格.平面布局至少要有三个出人口,即污染物品回收人口,无菌物品发放出口与工作人员出入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设置清洁物品人口,即接受由各科室清洗消毒打包之后的待灭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平面布局模式有直线式与环路式两种形式.消毒供应中心的平面布局模式遵循内部工艺流程而设计,不会随供应部规模大小而改变,但是在房间设置与人口设置上可能会有所区别.不同规模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有着不同要求.小型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医院门诊量,住院人数及手术量都会相对较少,所以所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及供应的物品量相对较少,且由于面积有限,故相对来说平面布局应着重强调实用性,可进行同区域工作间的合并,如回收间与清洗间合并,打包与手套制作合并.且在工作人员流线及各物品流线的设计上,规模小的供应部由于面积较小,流程简单,人员及物品一般只有一个进出方向,即进出方向单一.大型综合医院由于门诊量,住院人数及手术量相对都较多,所以所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及供应的物品量较多,无菌物品制作和供应种类广泛,设计上应考虑多一些工作间,比如一次性医疗用品库房,就按医疗用品的使用情况,设体表,体腔,静脉3个分类存贮房间;综合库房的设立是考虑到供应室需要充足的物资储备;质检室的设立,则为供应室把好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质量提供保证.在工作人员流线及各物品流线的设计上,大型综合医院由于供应部规模较大,各分区占地面积较大,路线相对较长,且房间设置较多,所以人员及物品一般会有多个进出方向.中型医院视医院具体情况,在大型及小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计基础上灵活取舍,适当合并建筑空间或房间.5消毒供应中心建筑空间的统计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35.763手术室数量+483.24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面积=|D-3101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一89.681消毒供应中心清洁区面积=0.292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96.583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区面积=0.1653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_J0.0708消毒供应中心辅助区面积=0.2331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_7.1769从上述线性方程中,就本次研究所选样本所能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床位与建筑面积之比为1:0.7~0.9,100张床以下医院最小面积大于70平方米,有条件医院可留50~100平方米扩展空间.去污区占总面积的30%,检查包装区占40%,灭菌物品存放区占20%,办公区占10%.以上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关于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及内部各区域面积的线性方程,只是作为医院建设的参考建议,在进行具体的医院建筑设计的时候,在确定了医院手术室数量之后,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工作制度,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对消毒供应中心总面积大致进行确定,之后根据线性方程给各个分区赋予面积.参考文献【1】丛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医疗装备,2007,20(8):42—43.『2]g,J,铁钢,王胜燕,奕景林.基层医院消毒灭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8.【3】廖玉联,陈琼芳.创建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叶玉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进展.中国卫生工程网,2008.[5】刘承军,邹佩珍,邱玲玲,等.现代医院中心供应室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9.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比对及血糖仪的质量管理樊雪英韦君丽王君’关键词:POCT.~.糖仪;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8—0051—02 POCT血糖仪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容易使用和结果快速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糖尿病的即时监控和治疗过程用药剂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如何保证分散于各科室的POCT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本科室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校准和内部比对要求,定期对全院各病区POCT血糖仪与本科室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制定POCT血糖仪质量管理制度,以保证各科室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和试剂: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朗道公司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全院各科室都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OCT血糖仪共26台及其配套试纸条,高,低两浓度质控品.1.2方法:①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JsI)方法对比的评价方案,取3O份血糖浓度为3.58~17.80mmoFL的标本,用本实验室的葡萄糖氧化酶法与参考方法(己糖激酶法)测定其结果,测定2次取平均值以确定本实验室方法的准确性;测定血糖浓度为3.48mmoYL和11.Ommol/L的血浆标本20次,计算变异系数以西安市第四医院(710(0)2010年2月9日收稿判断本室方法的精密度.②按文献口要求配制5个不同血糖浓度的全血标本.收集红细胞压积在40%~50%正常人EDTA—K2抗凝混合全血标本两份,一份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血糖浓度并分成4份,每份5ml,在每份标本中加入0.25ml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使其终浓度在2.9~6.1ml/lol/L(水平2),6.2~8.3mmol/L(水平3),8.4~13.9mo1]L(水平4),和14.0~22.2mmol/L(水平5)4个范围内;一份放置冰箱过夜,作为1.9~2.8mmol/L低浓度标本(水平1).③用生化仪器和各病区POCT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上述5个浓度标本在30分钟内完成测定.根据CLS12002年发布的POCT的应用准则,要求当血糖仪测定值&gt;4.2mmol/L,与检验部门的差异应&lt;2O%;血糖仪测定值&lt;4.2mmo1]L,差异应&lt;O.83mmol/ L,据该标准判断POCT血糖仪偏倚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计算均值,标准差,偏倚.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2结果2.1按照美国CLSI方法对比的评价方案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52内蒙古中医药糖激酶法测定3O份标本血糖值做回归方程为Y=1.004X一0.063;相关系数r=O.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gt;O.05).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分别为3.48mmoYL和l1.0mmol/L的血浆标本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9%和1.3%.本生化室参加卫生部,省上,市上各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均获优秀,显示本实验室血糖测定结果准确,稳定.2.2POCT血糖仪4次比对试验结果合格睛况和偏倚见表1和表2.表1血糖仪4次比对试验结果合格情况(台)表2POCT血糖仪4次比对试验的偏倚3讨论通过比对试验,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血糖仪7台,其中有1台血糖仪4个水平测定结果都不符合要求,经仔细回顾和分析整个操作过程,确定这一台为使用时间过长;其余几台原因为维护不当,试纸发潮,操作不规范等,通过及时纠正,均符和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保证我院POCT血糖仪的检测质量:①首先成立POCT治理小组,由质控科,检验科,护理部人员组成,各病室指定专人负责仪器的使用,保养和质量控制,全院只使用同一厂家的血糖仪及配套试剂条和质控品.②由检验科人员制定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包括POCT血糖仪的操作,维护保养,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此SOP需发放到使用POCT血糖仪的每一个病室,并对各病室使用者进行专门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病人标本测定及发放报告.每6个月要对使用者进行抽查及能力评估,不合格者停止其继续测定工作.③天天由各病室经过培训的人员做高,低两个浓度的室内质控,如有失控及时处理,在控后才能进行临床标本测定.每月底对当月的室内质控进行评估,监视均值及标准差的变化趋势,发现均值偏移或精密度明显增大,应及时查找原因.④每6个月由检验科对各病室的POCT血糖仪进行一次评价及对比,包括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不合格的仪器由检验科和病室操作人员共同查找原因,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⑤每年由POCT仪器厂家对各台仪器进行一次校准,并提供校准合格报告,对校准不合格的仪器应及时更换.天天由操作者在完成测定后进行保养,并填写使用及维护保养记录.总之,POCT血糖仪有简便,快速,不受场所限制等优点,但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及治理,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方便.参考文献[1]1EP9一A..MethodcomparisonandbiasestimationnusingpatientSamples,approvedguideline.CLSI,1995.『2】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量检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3]C30-A.Ancillarybloodgh,cosetestinginacuteandehronicefa—eilites;approvedguidelineCLSI.2002.医院人文环境与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与对策牟唯省武丽娟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疗机构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团体,在新的形式下,只有不断努力该进服务质量,以形像战略来赢得病人满意,才能赢得市场,所以抓好医院人文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措施.而病人满意度可较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也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11.因此,用病人满意度采评价医院人文环境的建设,将有助于医院改进自己的管理工作,完善自己的人文环境建设.关键词:住院患者;满意度;医院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8—0052—03随着医学新模式的确定,医院的功能将从单纯医治疾病的场所向具有诊疗,预防,康复等多种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演变,人们对医院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已经是医院不可缺少的外在条件.医院环境代表者医院形像,人文环境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医院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管理水平12/.”优美的环境”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无疑会提升医疗质量而且目前医疗基构正面临者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使之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131.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满意的患者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再通过这些忠诚顾客的E1碑影响其他患者,提升医院的形像.1满意度的概述1.1满意度研究的起源:在2O世纪70年代的早期,美国开始对顾客满意度(CUSTOMERSA TISFACTION)进行大量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企业开始将顾客满意度引进企业的经营之中,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和研究也成为这些企业整体质量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O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病人观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管理理念和社会运动促使政府和服务提供者重视病人作为顾客的看法和体验.20世纪9O年代初,学术报告中开始把病人称为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第二干休所(100011)2010年2月2613收稿费者.更有一些管理专家对为生服务对象赋予泛意和中性的称呼:客户和服务使用者.服务领域中重视顾客满意度并且用来检验服务缺陷的方法引入医疗为生行业,顾客满意度被称之为病人满意度[q.在国外顾客满意度调查研究较广且深入.1994年,国家顾客满意度调查工具(SWEEDES’CUSTOMERSA TISFACTION BAROMETER,SCSB)被引入美国并加以改造,用于构建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CUSTOMERSA TISFACTIONINDEX. ACSIo近年来,在日本,韩国,加拿大,巴西等国也有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㈣.1-2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基于这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的评价.他是医疗保健接收者对其医疗经验包括结果,内容等各方面的反映,是同主观性感受相关联的,包含对过去接受的医疗服务的平均感受,病人有经验值形成他认为医疗服务应该达到的水平.1.3病人满意度信息的利用:病人满意度信息作为评价医院服务质量和改进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医院管理中发挥者重要的作用.医院要全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落到实处,要将患者满意度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医院服务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rio-”I.在病人满意度调查方面, 国外根据被调查对象的范围,量表一般分为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急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社区满意度调查表,病种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多涉及总满意度,人院过。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POCT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制度1.引言POCT(Point-of-Care Testing)血糖检测仪为一种能够在患者的床边或近患者身边进行血糖监测的便携式仪器。

为了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在临床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其使用。

2.负责人2.1指定专人负责POCT血糖检测仪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操作培训、日常维护等。

2.2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的医学和技术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POCT血糖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3.设备采购与验收3.1根据实际需求,负责人负责选择适合的POCT血糖检测仪,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购买。

3.2在接收POCT血糖检测仪后,需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附件配备、功能检测等,确保设备符合规定要求。

4.操作培训4.1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包括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4.2培训内容应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样本采集技巧、结果解读等,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考核,并颁发证书。

4.3全员培训周期不超过1年,持证上岗。

5.仪器操作规程5.1使用仪器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5.2操作人员应正确安装试纸片,校准仪器,设置所需测试项目和参数。

5.3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样本采集,避免污染和误差。

5.4操作人员要注意仪器的正确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5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电源,保持仪器整洁。

6.质量控制6.1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POCT血糖检测仪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2使用标准质控品检测仪器准确度,比对仪器测试结果。

6.3记录质控结果,及时纠正测试误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7.仪器维护与保养7.1定期对POCT血糖检测仪进行维护,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7.2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池电量,进行更换和充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CT血糖质量管理1.分析前的质量管理2.1.1 行政管理POCT血糖仪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均有便携式血糖仪,有的科室还有好几台,而且品牌还不同。

这给POCT血糖仪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由于检验科跟临床科室均是同一级的科室,而POCT血糖仪的管理应是医生、护士、检验三方共同参与的事情,因此,必须由医院出面,成立一个POCT管理小组,由医务部、临床科室及检验科共同组成,并出台医院的管理文件,分清各自职责。

共同把POCT血糖仪管理起来。

1.2 人员培训POCT血糖仪的操作者主要是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医生和护士对检验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对POCT血糖仪的测定原理、影响因素等了解不深,对检验质量管理内容更是了解甚少。

POCT一般由非检验专业人员在监护病房、手术室、患者床边不同环境执行测试,测定的时候一般不做质控,检验结果很难保证。

有报告也指出,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血糖仪检测结果间差异明显。

非专业人员结果的不准确度偏倚大,重复性差;非专业人员间的结果不一致性显著。

经培训后的非专业人员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提高。

因此,必须对使用血糖仪的非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加强日常血糖检测质量管理。

1.3 标本种类正确的标本采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目前临床上做POCT血糖检测多用末梢血,也有用静脉全血,检验科一般是用静脉血浆或血清。

末梢血与静脉全血、静脉血浆的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

末梢血的干扰因素较多,用力挤压、瘀血、HCT过大过小、血量过多过少、滴血不均匀等均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临床POCT血糖仪一定要与检验科的静脉血浆血糖进行比对。

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5]对葡萄糖POCT的管理要求,规定POCT血糖仪的结果与实验室血糖结果相差小于±20%的范围。

2002年颁布的《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要求的采血部位是指尖和足跟两侧,一般不采用静脉或动脉血。

2.分析中的质量管理2.1 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常规操作,保证检测质量。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GT2-A2文件要求,操作规程包括如下内容:操作原理、校准及校准验证、质量控制程序、样本收集及处理、操作程序、结果报告范围、医学紧急值、线性范围、参考文献、试剂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失控时的纠正步骤、参考区间、样本的贮存及保管条件、检验系统出现故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2.2 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POCT血糖仪的质量,以决定检测报告是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室内质控的建立,防止了检测结果因环境因素、仪器故障、试剂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临床由于对室内质控图的应用不多,对质量图及质控方法缺乏了解是也是他们缺乏质量意识的重要原因。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均适用于POCT血糖仪的质量控制。

POCT质控结果可以画在控制图上,Y轴为浓度,X轴为日期或分析批次,画出的水平线相当于均值、均值±2倍标准差、均值±3倍标准差。

每一分析批的控制物必须与患者样本一起进行分析,分析批在控时方能报告患者样本的测定结果。

当判断分析批为失控时,则说明测定过程存在问题应予以解决,然后重复检测该分析批。

分析批失控时,不能报告患者标本测定的结果。

2.3 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可以评价POCT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可判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医院的POCT室间质评活动可以由检验科组织,定期发放统一的稳定样本到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测。

检测时必须与当天患者样本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反映出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检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院内网络传给检验科,检验科经过对所有科室血糖仪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评价后再返回给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得到回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改进。

3.分析后的质量管理3.1 结果报告检测结束后,应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

但是应该认识到,POCT血糖仪只可作为血糖检测的筛选,不能替代检验科葡萄糖定量检测。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发布的葡萄糖POCT的应用准则指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要求血糖仪测定值大于4.2mmol/L时,与医院检验部门之间的差异应<20%;血糖仪测定值小于4.2mmol/L时,差异应<0.83mmol/L。

根据这个标准,一年前的比对,医院25台血糖仪有7台不符合要求,经过一年来的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血糖仪已降为2台。

25台POCT血糖仪与检验科RochePPI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葡萄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加强医院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快速血糖仪检验质量。

见附表。

3.2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制度,防止二次发生相同的错误。

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提出了称为“EP18”的质量管理体系,使用“错误源”表格描绘出所有可能潜在影响实验结果的错误,该体系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由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仪器制造商共同协作实现对错误的管理。

根据已完成的错误源表格,POCT质量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1)标准操作流程:每个POCT检测项目都应有书面的操作流程,覆盖检测过程的各个方面;(2)培训和资格认证:NCCLS建议可以用传统的液体质控来评估操作员的资格。

频繁操作人员(至少每星期执行一次检测)需要每周至少执行一次液体质控。

非频繁操作人员(每周执行检测少于一次)需要每次检测时执行液体质控。

这些建议可以根据科室以往的数据和经验修改调整;(3)检测进行中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是确认系统各部分(操作员、仪器、试剂、样品、环境等)按制造商的设计标准运行,同时保证在用户可接受的质量水平上;(4)错误和事故报告:变异、错误以及检测过程中报告的问题的回顾性评论可以提高产品设计并阻止错误;(5)考察;检测过程中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高质量或纠正操作。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必须由医院统一布署,检验科及临床科室的医生及护士经过分析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POCT血糖仪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

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

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

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

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

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

4.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

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

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三)准确性要求。

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3.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附件1)。

(四)精确度要求。

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

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

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

(七)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

(八)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

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

(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