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27张PPT)

)
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唯一对
外通商的城市是( C )
A.杭州
C.广州
B.香港
D.泉州
至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 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们垄断 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
3.影响
正方:闭关锁国利国利民。
反方:闭关锁国误国误民。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 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 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 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 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嘉庆帝的敕谕
2.措施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 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 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 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 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 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 律处分。
2.表现
(1)出现了财政危机。 (2)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 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3.影响
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 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一 四 一 探究点:闭关锁国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康熙时期: 开放宁波、漳 州等地,作为 对外通商口岸。
顺 治
康 熙
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乾 隆
江 浙
粤广州 闽
四口 通商
一口 通商
广州十三行(洋货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4 影响
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 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问问他们
弊: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 有好打东! 西 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要不要? 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敲 不了 开半 门天 , 不 咋给 办开 ?
四、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
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200公 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1/10,不 及英国1/40。
以史为鉴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 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4 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
纪
晓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岚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 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 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 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 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 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练习巩固
C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中书省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
B 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共47张PPT)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 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 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 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二、(旁白:雍正皇帝正在上朝)
• 大臣A:启奏陛下,近日臣听闻徐骏写了一首诗,“明 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大臣B:陛下,微臣以为徐骏分明是蓄意诽谤朝廷。这“ 明月”是怀恋明朝,“清风”是影射大清。
• 皇帝:岂有此理!来人,徐骏居心不良,依大不敬律斩 立决。
(旁白:大臣A带着一众衙役去徐骏家抓人)
相关史事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 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 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 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 籍贯等;船只 预先规定往返 日期,每人每 日只许带米两 升。
广州十三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 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 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 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 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 闭塞[sè] ,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 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危害: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 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 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3-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教材102页,回答:什么是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文字狱?2、案例用表格显示一些文字狱的案例,小组讨论:以下官员或文人如何“得罪”了皇帝?3、后果阅读材料,思考:清朝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李祖陶《迈堂文略》材料二: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咏史》(二)文化专制政策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出示《纪晓岚》和《四库全书》图片,显示鲁迅的评价:鲁迅评价《四库全书》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2、开展禁书、毁书活动。
社会危机的加深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根据教材和材料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出示材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流传的民谣出示和珅图片得出结论:①政治:官场腐败出示文字:嘉庆皇帝南巡杭州,目睹了旗兵表演骑字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案。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后果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许多人才。
后果2: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进步。
依据教材和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总结社会矛盾加深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技能。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不及英国1/40。
出示材料: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至少在过去150年里,(中国)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马戛尔尼以史为鉴学习完这课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君主专制加强和闭关锁国政策等为出发点考虑)课堂小结:利用框架图进行总结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专制导致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必须实行民主的制度。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共43张PPT

机构作用
中央权力归属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亲贵大臣会议,决
清初
定一切军国大事的中
央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康熙 南书房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 分割议政王大臣会议
处理奏章
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雍正 军机处
辅助皇处理政务的最重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
要的中枢机构
皇帝手中
(4)特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5)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
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 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 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名师点拨: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1)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 和反抗,稍涉嫌疑,即刀斧随之,严加镇压。 (2)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 际上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处处贯彻“首崇满洲”的原 则,对广大汉族人民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为防范汉 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就特别注意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 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
名师点拨:议政王大臣会议被裁撤的必然性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
处理国政的制度,创建于皇太极时。随着国家的逐渐 统一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象征着贵族政治权 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与皇权产生矛盾。雍 正、乾隆时期,皇帝专政集权体制已经发展到顶峰,作 为军事民主合议制残留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当然已 无存在的必要。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 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过程。 2通过比较中国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及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培 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比较间题、分析间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得 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 的后果,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

案名
事由
株连人数
庄廷龙《明 史》案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 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戴名世《南
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70--120 300多人
吕留良案
反对清朝统治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 指为侮辱清朝。
株连族人 祸及师友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
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斩首
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 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抄家死于狱中
清朝文字狱事例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诗人 沈德潜《咏黑牡丹》
(开棺戮尸,仆其墓碑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翰林学士 徐骏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2. 文化专制政策
(1)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编纂图书文献 (2)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检查,销毁禁书
C.满洲贵族手中 D.皇帝手中
C 2.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C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D 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1.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3)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一、军机处的设立
2. 军机处
(1)设立时间:雍正时期 (2)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3)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8.(史料实证)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之一。通过解读以下图片你能获得的信息是,清朝后期( B )
A.各级官员结党营私 B.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C.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 D.政府存在财政危机
★知识点四:闭关锁国政策 9.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 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 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C )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闭关锁国 D.重文轻武
★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4 . ( 2022 黑 龙 江 ) 清 朝 翰 林 官 徐 骏 在 奏 章 里 把 “ 陛 下 ” 的 “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 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 )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牙、玳瑁、银等 草 画 将 不 同 种 鱼 的 代表格兰特 。1868年,
不同材质雕刻制 细节都一一清晰描 美国船长阿门在广州
作而成的名片盒,绘 , 非 常 写 实 。 很 定制一套餐具送给格 讲解词
具有中外合璧的 多欧洲人对中国的 兰特将军夫妇。当这
外销风格,深受 动植物物种非常感 套餐具抵达美国时,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历史解释)
素养目标
(2)通过《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广州十三行等图文史料, 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当时中
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闭关自守必然导
致落后。(家国情怀)
(1)清朝初期,__议__政__王__大__臣__会__议____作出的决定,连
人教(部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28张PPT)

1.下列机构的设置,能体现清朝制度创新的是
D A.六部
( ) C.内阁
B.中书省
D.军机处
2.“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
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 这
B A.设立特务机构
主要反映了清朝(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
3.1793 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书写到:“天朝物
此可知中国(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
B)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
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 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 , 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 , 株连杀 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
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D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6.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对象是
(
A.督抚大员
C
)
B.王公贵族
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7 .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
D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其含义是( )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8 .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2020·深圳】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 “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
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 A.大兴文字狱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八股取士 D.焚书坑儒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表现。
实行严厉的海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此政策的实行产生了哪 些消极影响。
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 不安;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 伍。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B.灾荒严重
C.党争严重
D.军备废弛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6.《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
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州十三行的公行
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
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B)
A.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
朝( A )
A.文化专制加强
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5.清朝嘉庆年间,洪亮吉的奏折上提到:吏治一日不肃,则
民一日不聊生……十余年以来,督、抚、藩、臬之贪欺害
政,比比皆是。该材料集中反映( A )
A.吏治腐败
C.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B.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5.【核心素养:史料实证】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到避暑 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当马戛尔尼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 时,大臣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 地方,他们感到的不是疑惑,而是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 得这么小!这表明清朝官员( C ) A.对西方工业文明持排斥态度 B.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C.对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无所知 D.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
(1)材料一反映的是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广州十三行 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闭关锁国政策。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 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 国商人。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二 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生 活,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规定:出海 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 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凡外来的一切人 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海 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 产。
人教版 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D 2B
5A 6B
3A
7B
4A
8 见习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D
5C
2D
6 见习题
3B
4A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
1.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
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史纲》《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
《“文字狱”的研究》等书。下列最可能成为论文标题的是
(D) A.浅议清朝的民族关系
B.试论清朝的对外关系
C.简论清朝的文化专制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 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 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D )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清代的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 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 细看。”由此可以判断该大臣( B ) 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怨恨 B.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办事非常仔细
八股取士,定期考试,考试程序严密。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 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 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 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 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清朝乾隆时期规定:外国商船进出港必须遵守规定时间,
且不得在广州过冬;外商上岸后,必须入居特定馆区内;
外商不许自行雇佣翻译、仆役。这些规定的意图在于( )
A.限制中外贸易
B.抵御外国侵略
C.禁止外商来华
D.抑制衰落趋势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据题干材料中的“外国商船进出港必须遵守规定时 间”“必须入居特定馆区内”等可知,当时对外商来华贸易 有严格的限制,但并没有禁止外商来华,A符合题意,C不符 合题意;“抵御外国侵略”是客观上起到的一定作用,而不 是主观意图,排除B;据“清朝乾隆时期”可知当时属于康乾 盛世时期,清朝还未出现衰落趋势,排除D。 【答案】A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据“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只设了一 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军机处的设置 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D符合题意。A、B、C选项内容题 干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 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B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八股取士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 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 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 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科举制的特点。
变化:由主动交往到闭关锁国。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 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廷 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 进程。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四 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 后一个黄金时期……而在康乾盛世后期逐渐开始显露的 各种社会危机,到嘉庆、道光时期也变得愈加严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职能。
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商讨国是;提出建议;记录旨意;起草谕旨。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三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到图二对外交往发 生的变化。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社 会危机”的表现。
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吏治 腐败,财政危机严重;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