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纤维面料简介26页PPT
功能性纤维

3、抗菌剂的选择
抗菌涤纶和抗菌丙纶物理机械性能
抗菌涤纶和抗菌丙纶抗菌性评价
(六) 其他功能纤维
1、负离子纤维
2、甲壳素纤维
甲壳素混纺纱和成纱质量
甲壳素混纺面料的性能
3、高吸湿纤维
▪ 高吸放湿聚氨酯纤维
日本旭化成公司首创,其特点是吸湿量大,且放湿速度快。在 运动或高湿环境纤维从皮肤吸收水分,在静止或低湿度环境可以 迅速放湿,因此被称为“能呼吸的纤维”。
▪ 实验原理:在液体中通过长时间振荡,增加微生物与 抗菌产品内抑菌药物的接触以显示其抑菌作用。
▪ 本试验适用于非溶出性抗菌产品。 ▪ 抑菌率的计算
抑菌率=
样品振荡前平均菌落数— 样品振荡后平均菌落数 ×100%
样品振荡前平均菌落数
▪ 评价规定:试验样片的抑菌率与对照样片抑菌率的差 值>26,即可认定该样片或纤维具有抗菌作用。
功能纤维的研究开发现状:
(二)有机导电纤维
使用碳黑复合或金属化合物复合有机导电纤维是 生产永久性抗静电纺织品的合理途径。从纺织产品的 抗静电功能要求来看,无尘、无菌、防爆、抗静电工 作服等特殊功能纺织品需要采用碳黑复合(碳黑涂覆) 高电导有机导电纤维。常规民用纺织品据其色泽深浅、 织物组织、导电纤维可否显露等具体要求,可采用碳 黑复合或金属化合物复合有机导电纤维。
5、氨纶包芯纱疵点
6、氨纶包芯纱特有纱疵的消除措施
(四) 防紫外纤维
1、紫外辐射
2、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
防紫外线纤维性能 纤维质量
功能性指标
穿着舒适性分析
3、影响纺织品防紫外线的因素
(五) 抗菌防臭纤维
1、概述
2、抗菌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抗菌纺织品检测方法—振荡烧瓶实验
新型纤维织物及功能织物ppt实用资料

过滤效率高;运行阻力低;过滤速度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可 以减少运行费用,节约能源,延长使用寿命。
Modal纤维织物
莫代尔(Modal)是奥地利兰精公司开发 的高湿模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采用 欧州榉木,先将其制成木桨,再纺丝加工 成纤维,是100%的天然纤维,对人体无害, 并能够自然分解,绿色环保。
Modal纱线织物的特点: 1、柔软、顺滑、丝质感强; 2、有丝般的光泽; 3、反复洗涤依然柔顺; 4、极好的吸湿透气性; 5、色彩艳丽; 6、不会产生原纤化。
高性能膜织物
织物服装用膜: 织物用PTFE双向拉伸膜,薄膜厚度约为 25~35μm ,气孔率为82%,平均孔 径为0.3μm ,孔径范围0.2μm 0.5μm ,小于轻雾的最小值(20μm100μm),而远大于水蒸气分子直径 (0.0003μm-0.0004μm),使水蒸气能 通过这些永久的物理微孔通道扩散,而 水滴不能通过。同时PTFE薄膜是拒水 的,因而这样的薄膜具有优良的防水透 湿性能;同时,该薄膜又具有较强的防 风性能。经与其他面料复贴后,成为用 途广泛的服装面料。 经PTFE双向拉伸膜复贴后的服装面料, 广泛应用于运动服装;防寒服装;雨具 织物;消防、防生化、防毒、浸水作业 等特种防护服;军用、医护用服装;鞋、 帽、手套等辅料;睡袋、帐篷等材料。
竹纤维织物
产品编号:TZBW007 产品名称:竹纤维五趾袜 详细说明:
成份:85%竹/15%氨纶 克重:45g/双 袜子说明: 竹纤维的特殊纤维结构决定了用它 制造的袜子具有极佳的导湿排湿功能, 再加上类似丝绸般的滑爽感穿着行走 倍感舒适。竹纤维袜的特别之处是它 具有特异的抗异味性。用户反馈的大 量信息中90%以上的使用者确认竹纤 维袜具有确切的抗臭功能。其中部分 使用者还反映穿着后脚汗减少明显, 足癣症状明显改善。此优点缘于竹纤 维的天然抗菌性。根据权威部门的检 测竹纤维对白癣菌等细菌具有抗菌性。
功能性面料简单认识

功能性面料的简单认识1.行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对于环境和自身的生活品质要求也在显著关注。
近年来,纺织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也一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指导和督促地方企业,去产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以创造自己的国民品牌为目标进行发展。
同样,在2018年Alibaba也推出了“五新战略”,其中新制造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企业家也非常认同“新制造”,认为是新制造工业发展方向。
纺织品面料发展多年,在染织上,我们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中国纺织企业在面料革新方向,一直走的是“高能耗,低产出”的老路子,而且大多数企业生产面料的越来越趋同,这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异常激烈,也导致企业效益越来越困难。
这一系列的大环境下,随着纺织材料科技的日新月异的进步,促使国内企业更多的投入开发功能性面料。
目前发达国家的功能性纤维(含特殊性能)发展很快,功能性纺织品占比也越来越高。
总体来看,日本在纺织品和医药卫生领域功能纤维研究开发上,欧美在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功能纤维研究上,分别居领先地位。
国内功能性面料相对于国外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外巨头公司,掌握着纺织材料的核心技术,和面料市场的整体发展方向,使我国纺织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所以在后期企业发展中,需要坚持技术为核心,通过不断迭代,早日在新材料上取得突破。
2.功能性面料开发现状2.1.当前常见的功能性面料模式:2.1.1浸轧法(定型机)【背景简介】在以前纺织材料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使面料具备某一种特殊的属性或者特殊的功能。
一般我们利用化学催化剂或者相关的功能性助剂,在面料后整理(定型机)中加助剂,通过浸轧,高温烘干等工序赋予产品所需要的功能。
此种方法比较便利,基本上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梭织和针织面料。
在市场上,常规面料可以通过免烫整理,三防整理,吸湿排汗整理,抗菌防霉整理等【产品劣势】此类通过生产过程的后整理添加的各种功能性助剂,使面料具备某种特殊功能,以满足人们日常对面料使用的需求。
功能纤维及纺织品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面料FABE知识》课件

3 弹性
弹性面料能够提供舒适的穿着感,如弹力纤 维和弹性牛仔布。
4 耐磨性
耐磨性好的面料能够经受日常使用和洗涤, 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
面料的应用领域
1
时尚服装
面料在时尚服装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丝绸面料常用于高级定制。
2
家纺用品
面料在床上用品、窗帘等家纺用品中广泛应用,如柔软舒适的棉质床单。
3护服、过滤材料等,具有特殊的功能性能。
主要面料的介绍与比较
棉织物
棉织物是一种天然面料,具有柔软透气的特点,适 合夏季穿着。
丝织物
丝织物具有光滑柔软的手感,常用于高级时尚设计。
毛织物
毛织物具有保暖性能,适合冬季穿着,如羊毛和羊 绒。
化纤织物
化纤织物具有耐磨性强、易清洗等特点,广泛用于 日常服装。
3
功能性设计
一些面料具有特殊功能,如防水、防UV等,可以用于特定设计需求。
面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1 可持续发展
面料行业越来越关注环境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 绿色面料的发展。
2 智能面料
3 定制化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面 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可穿戴技术。
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 求增加,面料行业将更加 注重定制化生产。
常见的面料分类有棉织物、 丝织物、毛织物、化纤织物 等,每种面料都具有独特的 特点。
面料纹理与质感
面料的纹理和质感对衣物的 外观和手感有重要影响,如 亚麻纺织品的自然质感和丝 绸的光滑手感。
面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
1 透气性
面料的透气性影响着衣物的舒适度,如棉质 面料的透气性较好。
2 吸湿性
一些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帮助 人体排汗,保持干爽。
纺织材料学——生活用功能性纤维

第三节 防紫外线纤维
紫外线(UV)是波长为200 ~ 400 nm的 电磁波。按波长范围区分,紫外线又可分为紫 外线A、B、C。到达地面的主要为紫外线A。 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杀菌与光合作 用。有害方面表现在损害皮肤、降低免疫功能 和不利于植物及海洋生物的发育等。紫外线遮 断纤维是在成纤聚合物中掺入防紫外线物质。 目前的防紫外线纺织品包括衬衫、运动服、工 作服、制服、窗帘以及遮阳伞等。其紫外线遮 挡率可达95%以上。
远红外纤维是低温(接近体温)下辐射远红外线, 的纤维称之为。医学领域,一般把3μm以上的 红外线作为远红外波段看待。远红外线具有增 强人体新陈代射、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 能、消炎、消肿、镇痛等作用。远红外纤维和 众多的远红外治疗仪不同,不需要热源,对时 间和场所都没有限制;远红外纤维可将保健结 合在使用中,作用时间长。
氨纶丝
聚氨酯弹性纤维最早由德国拜耳(Bayer)公 司于1937年试制成功。1958年美国杜邦公司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最初的商品名为Spandex, 后来更名为Lycra(莱卡),意为象橡胶一样 的纤维。氨纶丝的收缩力比橡胶丝大1.8 ~ 2 倍,只要加入少量氨纶丝就能得到加入大量橡 胶丝同样的效果。氨纶不仅具有橡胶丝那样的 弹性,还具有一般纤维的特征。橡胶丝较氨纶 丝的弹性恢复速度快,价格低于氨纶丝。
第九节 空调相变纤维
空调相变纤维是指能起到调温节作用的纤维。 相转变材料在相转变过程中,温度恒定,起到缓 冲温度变化得作用。
将相转变材料加进中空纤维中,或制成微胶囊, 混入纺丝液中纺丝。
可以制作空调鞋、空调服、空调手套,也可制 成床上用品、毯子、窗帘、汽车内装饰、帐篷等。
思考题(6)
1、功能性纤维? 2、抗静电纤维与导电纤维? 3、阳光纤维与远红外线纤维? 4、紫外线及利害? 5、极限氧指数? 6、弹性纤维的条件? 7、空调相变纤维
常用纤维结构和主要性能ppt课件

68
最新课件
69
最新课件
70
最新课件
71
最新课件
72
最新课件
73
作业
1、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来分析一下 棉麻丝毛四种天然纤维的主要性能。
2、根据纤维的化学结构来分析一下涤纶、锦纶、 腈纶的主要性能。
最新课件
7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47
(2)超卷曲羊毛: 又称膨化羊毛,粗羊毛卷曲少,成纱手蓬松 度低。 粗羊毛经拉伸、加热松弛后收缩,外观 卷曲, 线密度降低,可纺性提高。
最新课件
48
(3)丝光羊毛和防缩羊毛: 两者皆通过化学处理将羊毛的鳞片进行剥蚀, 产品都具有防缩绒、可机洗效果。
。 丝光羊毛有丝一般的光泽,手感更滑糯,被誉为纺羊绒的羊毛
最新课件
75
最新课件
49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最新课件
52
最新课件
53
最新课件
54
最新课件
55
最新课件
56
最新课件
57
最新课件
58
补充:涤纶吸湿性和染色性能很差
最新课件
59
最新课件
60
最新课件
61最新课件62来自新课件63最新课件
64
最新课件
65
最新课件
66
最新课件
67
最新课件
第一章、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 主要性能
最新课件
1
第一节 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主 要性能
最新课件
2
最新课件
3
最新课件
特种功能性纤维

SOOCHOW UNIVERSITY
抗菌防臭纤维
加工方法
共混纺丝法:
将抗菌剂混入纤维中的方法,有在聚合阶段、聚合结束 后、熔融作业线上纺丝喷嘴之前,将抗菌剂混人聚合物 中和混入纺丝原液等方法。
SOOCHOW UNIVERSITY
抗菌防臭纤维
加工方法
三种加工方法比较
后整理法 抗菌效果 耐久性 适用范围 抗菌范围 使用方法 产品手感 颜色 好 稍差 各类纤维 最广泛 纯纺或混纺 稍有影响 白色 化学改性法 好 好 特定的人造及合成纤维 广泛 混纺 很少影响 绿色 共混法 好 好 合成纤维 广泛 混纺 很少影响 白色
SOOCHOW UNIVERSITY
抗紫外线纤维
紫外线屏蔽剂
紫外吸收剂: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进行能量转换, 将紫外线变为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对 人体无危害。如: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 、水杨酸 酯系 等。 紫外反射剂:没有光能的转化作用,而是利用陶瓷或 金属氧化物等细粉或超细粉末与纤维或织物结合,增 加纺织品的表面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以防止 紫外线透过织物,损害皮肤。这些粉末包括高岭土、 碳酸钙、滑石粉、氧化铁、氧化锌和氧化亚铅等。
SOOCHOW UNIVERSITY
抗菌防臭纤维
抗菌防臭机理
纺织品上抗菌剂的活性部位与细菌细胞接触而形成接触杀死 效果。如利用季按盐表面吸附而使细菌组织发生变化,阻碍 溶菌酶作用,酶蛋白质和核酸夺性,从而杀灭细菌。 在银锌等离子作用下,电子传达体系受阻,细胞内蛋白质的 构造遭破坏,引起代谢阻碍,或与DNA(脱氧核糖核酸)反应而 抑杀细菌。 纤维接枝的抗菌基团带正电荷,而细菌类结构一般带负电荷, 抗菌基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上的膜蛋白,使之变性损坏原有 的膜内物质运输功能、代谢功能。细菌由于膜组织结构受损 变性而出现空洞,失去生存条件,导致内部组织外露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