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细胞损害与肾小球硬化
肾脏病足细胞损伤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酸糖 蛋 白, 参与 维持 肾小 球滤 过膜 电荷 选 择屏 障 的 是 物质 基 础 。足 细 胞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可 分 泌 G M 的 B 主要 成 分 Ⅳ型 胶 原 和纤 维 连 接 蛋 白 ( N) 在促 肾 纤 F , 维化 因子等 刺激 下还 能分 泌具 有 降解 G M 作 用 的基 B
突和 足 突 。细胞 表 面覆 盖 有 一 层 带 有 负 电荷 的 唾液
1 np r :ehi 足细 胞裂孔 膜 上发 现 的第 1 . e hi np r n n是 种似 黏附 分子 的跨 膜 蛋 白 , 于免 疫 球 蛋 白超 家族 , 属 可 以与其 他裂 孔 膜 成 分 , C 2 P p d c 如 D A 、 o oi 作用 , n相 也与 一些 紧密 连 接 的 蛋 白及 细 胞 骨 架 相 关 蛋 白如 : Z O一1 肌动 蛋 白 、 、 辅肌 动 蛋 白相 作 用 , 们 之 间相 互 它 作用 对维 持 足 突 的 完 整 性 及 裂 孔 膜 功 能 非 常 重 要 。
的表 型改 变 。损 伤早期 的形 态学 改 变为 足突 融合 , 即 指 突交错 状 的足 突 回缩 、 个足 突 的消失 。随后 发 生 整
一
乎 不 表达 。D u l r研 究 证 实 并 发 肾病 综 合 征 的 o bi e 糖 尿 病 患者 肾小 球 n p r e hi 色 明显 减 少 , 色 呈 点 n染 染 状到 点线 状 。G gi dn E发 现 IA 肾病 的 n p - al rii a g e h r ,o o i、o o l i 表 达 减 少 。 在 氨 基 核 苷 肾 i p d c p d p nm n n a 病 ( A 大 鼠模 型 、 y a n肾 炎 大 鼠模 型 、 ni P N) Hem n at— A A大 鼠模 型 、 尿 病 大 鼠模 型 中均 证 实有 np - P 糖 eh r i 达 的下 降 。 n表 2 P d cn P dcn是 近年来 研究 的一 个 热 点 , . o oi :o oi 它 可 通过 其 C O O H末 端 与 n p r 、 D A ehi C 2 P相 互 作用 形 n 成 np r ehi 合 体 , 裂 隙 隔膜 的正 常滤 过 功 能 发挥 n复 对 关 键性 作用 。有 资料 表 明 ,5 ~ 5 的家 族性 肾病 4% 5% 和 8 ~ 0 的特发 性 肾病 中存 在近 5 % 2% 0种 N H 2突 PS 变 , 伴有 3种 变异 和 3种非保 守 型 多态 。细胞 实 验 并
复方积雪草防治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P o d o c y t e I n j u r y i n F o c a l S e g me n t a l Gl o me r u l o s c l e r o s i s R a t s Y U A N B o h a n, Z HU X i a o l i n g, W AN G Y o n g ] u n
・
4 8 0・
中国中西 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0 1 3年 6月第 1 4卷第 6期
C J I T WN, J u n e 2 0 1 3 , V o 1 . 1 4。 N o . 6
复方 积 雪 草 防治 局 灶节 段 性 肾小 球 硬 化 模 型 大 鼠足 细 胞 损 伤 的实 验研 究
j e c t i o n t w i c e . T h e C A C— t r e a t e d r a t s w 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r e a t e d w i t h l o w、 m e d i u m a n d h i 【 g h d o s a g e o f C A C u n g u e n t u m w h i l e h t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b e n a z e p i f l s u s p e n s i o n .A t t h e e n d o f t h e mo d e l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p oc r e s s , t h e 8 t h we e k ,t h e 2 4 h u r i n a r y p r o t e i n t h e a n d he t s e l a l m l e v e l s o f S c r , B u n, T c h, T G a n d A l b we r e d e t e c t e d .T h e c o r t e x t i s s u e i n t h e i f g h t k i d n e y wa s p r e s e r v e d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l a c h a n g e s b y HE s t a i n i n g t h ou r g h l i g h t mi c os r c o p e a n d t o d e t e c t he t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n e p h i r n nd a p o d o c i n i n mRNA a n d p r o — t e i n l e v e l s u s i n g es r p e c t i v e l y RT—P CR a n d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me ho t d s . Re s u l t s: C o mp a r e d w i t h t h e mo d e l r a t s ,t h e l e v e l s o f 2 4 h u r i n a r y p ot r e i n S c r 、 Bu n 、 T c h a n d T G we r e i mp ov r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n a l l C AC —t r e a t e d g r o u p s , a n d t h e r e wa s n o ma rk e d d i fe r e n c e b e —
足细胞发育异常及相关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足细胞发育异常及相关肾脏疾病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7-07T16:09:27.6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霍文杰[导读] 遗传、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肥胖等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肾脏疾病是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
霍文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内蒙古026000)【摘要】遗传、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肥胖等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肾脏疾病是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足细胞发育异常可以导致肾脏损伤、功能障碍,本文就足细胞生理形态和发育情况,以及参与应激反应机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足细胞;肾脏疾病;病理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等。
1960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成立,上世纪70年代我国仅个别医院对肾脏病有专科研究、诊治工作开展,因此我国肾脏病学科发展较晚。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多因素导致、维持3 个月以上的肾脏结构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以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高血压、水肿等为主[1]。
肾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家庭、工作均造成很大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了足细胞发育异常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有关[2],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足细胞发育异常及相关肾脏疾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足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发育异常1.1 足细胞的生理形态足细胞(podocyte)是一种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细胞呈星形多突状,由胞体和足突组成,是一种体外原代细胞不能增殖的终末分化细胞。
相邻足突之间的裂隙称为裂孔,裂孔上面有一层蛋白称为裂孔隔膜,可以阻隔小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蛋白通过分子屏障[3]。
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形成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
1.2 足细胞的发育异常机制1.2.1遗传基因NPHSl和NPHS2会导致足细胞基因表达异常,其中NPHSI基因缺失是足细胞发育不良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破坏裂孔隔膜结构,或破坏足突结构使足突数量减少,导致足突和裂孔隔膜形成障碍,临床表现为早期的蛋白尿甚至可致死。
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一、足细胞结构足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分化上皮细胞,也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选择滤过蛋白质大小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细胞具有复杂的细胞形态,即复杂的细胞极性组织——细胞体和广泛的突起网络——足突。
它的初级足突逐渐延伸形成次级足突,并与相邻足细胞的次级足突连接形成SD,参与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
早期有研究发现,初级足突和次级足突具有独特的细胞骨架特征和成分。
细胞体和初级足突主要的细胞骨架成分是微管(microtubule,MT)和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IF)。
其中,MT 主要以a/β微管蛋白亚基为基本元件构成,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结构,参与多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以及纤毛的形成;IF 主要由波形蛋白和结蛋白构成,在孤立肾小球中,已证实IF可调节细胞弹性。
次级足突的主要细胞骨架成分是微丝,它主要是由F⁃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聚集组成。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广泛分布于次级足突中,是导致足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成分。
足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可由不同的代谢紊乱引起,使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蛋白尿和多种肾脏疾病。
二、足细胞损伤原因1. 先天性因素母源性同种免疫性肾小球病是一种新的器官特异性母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缺陷导致母亲孕后产生针对胎儿的抗体,该抗体穿过胎盘,与胎儿肾小球足细胞结合,引起足细胞破坏,从而导致肾功能障碍。
有研究者在检测膜性肾病患儿及母亲的血液样品时,发现了一个90 kDa 的抗原,即中性内肽酶(neutral endopetidase,NEP)。
NEP 抗原缺陷母亲在怀孕时,产生针对胎儿NEP抗原的抗NEP IgG1 抗体,该抗体通过胎盘,在足细胞基底膜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足细胞破坏、蛋白尿的产生,甚至发生终末期肾衰竭。
同时,也发现金属膜内肽酶基因截短突变是孕期同种免疫的诱因,可诱导抗NEP抗体的产生。
足细胞损伤对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中 国 f 医学 临床
20 0 8年 6月 第 1 5卷
第 3期
Cicl d aJ unl f h a2 0 . o.5 N . l i i lo ra o i ,08 V 11 , o3 n a Me 足 细 胞 损 伤 对 IA 肾 病 肾 小 球 硬 化 的 作 用 g
张丽 萍 裴 华颖 王 建 荣 杨 万 霞 严静 霞 杨 林 傅 淑 霞
摘 要 目的 : 讨 I A 肾病 患 者 肾 小球 足 细 胞 损 伤 对 I A 肾病 进 展 的 作 用 。方 法 :4例 经 肾穿 刺 活 检 明 确 诊 断 的 IA 肾病 患 研 g g 4 g 者 , 用免 疫组 织 化 学技 术定 量 肾组 织病 理 并借 助足 细胞 表 面 特 异 性 标 记 物 w i 瘤 蛋 白( T ) 肾小 球 足 细 胞 进 行 准 采 l 肿 ms w 1对 确 的 密度 定 量 分析 。 结 果 : wT1 达 在 正 常 肾脏 肾小球 的脏 层 上 皮 细 胞 , A 肾病 患 者 随 着 病 变加 重 , 化 肾小 球 增 加 , 细 表 I g 硬 足
Ab t a t Obe t e To e po et elso fgo r lrp d c t nt ern l is eo ain swi g n p r p t y Meh src jci : x lr h e in o lme ua o o y ei h e a t u fp te t t IA e h o ah . t — v s h
y ANG Wa x a yAN n x a yANG n FU h x a Da a t n f Ne h oo y, b i dia n i Ji g i Li S u i p rme t p r lg He e o Me c l
足细胞是肾小球损伤中心环节

健康报/2012年/10月/17日/第008版医学论坛足细胞是肾小球损伤中心环节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日前落幕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围绕慢性肾脏病(CKD)及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和治疗及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交流研讨,以期推进我国肾脏病诊断治疗水平。
其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刘志红院士的大会发言关注了足细胞研究这一热点领域。
蛋白尿与足细胞损伤有关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病最重要、最直观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阐明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肾小球滤过膜从内向外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表层、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GBM)、足细胞和足突下间隙五层结构组成,其中任何一层结构发生病变都将影响到滤过膜的完整性。
足细胞不仅参与滤过屏障的构成,还参与维持毛细血管襻正常结构、肾小球基底膜的更新和修复。
此外,在肾小球固有细胞功能调节以及机体免疫应答中,足细胞也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大量研究认为,足细胞损伤是肾小球损伤的中心环节,多种损伤因素(如免疫、炎症、毒物、感染、代谢、环境、遗传背景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足细胞,导致足细胞损伤、蛋白尿形成、肾小球硬化或纤维化等,而所谓的足细胞病也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固有细胞间相互作用足细胞的作用固然至关重要,但同样不可忽视肾小球其他固有细胞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哪种细胞是孤立地发挥作用。
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内皮特异性有丝分裂原,是内皮细胞重要的存活因子。
VEGF主要表达于足细胞的足突,而VEGF 受体则以跨膜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内皮细胞,所以足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方式调节内皮功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接受VEGF 拮抗剂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蛋白尿以及血栓性微血管病(TMAl)样改变。
此外,内皮细胞也可以通过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系膜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出现系膜溶解等表现。
足细胞表达的蛋白分子与肾小球损伤

11 a 1 整 合 素 . 3 l  ̄
足 细 胞 通 过 粘 附分 子 及 at 、 cn i
的培养中, 可能由于足细胞去分化的原因, 其表达消
失 。集 聚蛋 白 ( n 是 分 布 在 成 人 G M 上 的 主要 ) B
ti、i un Qati 为 主 的 细 胞 骨 架 蛋 白 与 an v cl 、 — i n等 l n i cn
G M连接, 附分 子 8 整合 素是 足细胞贴 附于 B 粘 1
G M的主要 受体, B 它主要分 布在足细胞与 G M相 B 连接的基底 部 区域 , 在足 细 胞 与 滤过 的顶 膜 区域也 有分布。通过 Q8 整合素足细胞贴附于 G M 的细 31 B 胞外基质蛋 白上 , 体外实验证 明, 8 整合素可 以 1
被认 为是各 种原发 或继 发性 肾小球 疾病 进展 的关 键 细胞 , 足细胞 是 肾小球最 易 受到损 伤 的细胞 成分 , 在
在 P N的刺激下为保持与 G M之间连接 的稳定性 A B 所做出的反应 。体外实验发现整合素与基质问相 2
互作用的紊乱 , 以导致足细胞结构的破坏。在体 可 内的相应 表 现 为足 突 的 回缩 和 G M 的裸 露 。 因此 B 认为整合素的正常表达对维持正常的足突结构起着
病 的研究 发 现 , 着 大 量 蛋 白尿 的形 成 ,.G和 8 随 aD 一 D G沿 着毛细 血管 壁 出现节段性 的减 少 , 电镜 下可见
维连接蛋 白上。08 整合 素是一种有 两个 膜蛋 白 L1 3 亚单位 的异二聚体 , 包括一条大 的 A链 和一条小 的 B 。B 整合 素连接在 G M的蛋 白上 , 链 1 B 而在胞浆 区的异二聚体则与细胞骨架或细胞骨架相关蛋 白如 ti、i un Q cn 等相互作用。通过对 人与大 an v cl 、— ti l n i a in 鼠的研究表明,31 08 整合素 可能是足细胞上 唯一 的 L B 类整合素 , 1 它在足细胞 中表达 的改变与足细胞 的 丢失可能存 在着一定 的关 系… 在糖 尿病 肾病 中, 1
足细胞参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机制研究

另一方面, N e p h r i n 作 为重要 的信号转导分子 , 起到调节细胞骨架重组及足细胞凋亡等作用。脂筏 位于质膜 , 富含胆固醇 和鞘磷脂 , 是信号转导 、 蛋白 质分选的重要成分。N e p h r i n 作为脂筏相关蛋 白, 通
成, 通 过桥 接结 构连 接相 邻足 突 , 形成 等孔 径拉 链样
膜 状 电子 致 密 结 构 , 构 成 了分 子 屏 障 的最 终 部 位 J , 阻止绝 大部 分 蛋 白漏 出 。近 年 来 已发 现 多个
位于 S D上 的蛋 白, 在F S G S中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1 . 1 . 1 肾病 蛋 白( N e p h r i n ) N e p h r i n作 为 s D上发 现 的第 一个 跨膜 蛋 白, 编 码基 因 肾病 1 ( n e p h r o s i s 1 ,
酶( p h 0 s p h a t i d y l i n 0 s i t 0 l 3 k i n a s e , P I 3 K) 的 p 8 5调 节
1 . 1 S D 相关 蛋 白
S D作 为 肾小球 G B M 的重 要组
亚 基 相互作 用 , 促使 P I 3 K在 足 细 胞 膜 上 的 表 达 , 与 P o d o c i n 共 同激 活 P I 3 K依 赖 性 蛋 白激 酶 B( 中心环节 即是足细胞损伤 。足细胞
在各 种致 损 伤 因 素 作 用 下 首 先 发 生 非 形 态 学 的 改 变, 特别是 裂 孔隔膜 ( s l i t d i a p h r a g m, S D) 相 关 蛋 白的 改变 及肌 动蛋 白细胞骨 架 、 表面 电荷 改变 等 , 最终 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un-Young Lee[3]对体外培养的足细胞研究表明 ,足 细 胞 ROS 表达增加在足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 ROS 诱导足细胞损伤而造成蛋白尿, 其机制可能是 ROS 通 过 化 学 诱 导 基 质 和 黏 附 分 子 改 变 (修 饰 ), 降 解 肾 小 球 乙 酰 肝 素硫酸 盐 、 使 肾 小 球 基 底 膜Ⅳ型 胶 原 富 含 赖 氨 酸 的 NC1 区 域发生交联、 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及活化了转录因子增强血 清蛋白的渗透性等作用,造成蛋白尿。 另 ROS 还可诱导抑制 因子-1 (PAI-1) 从内皮细胞释放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PAI-1
转 化 生 长 因 子 (TGF-β)作 为 肾 小 球 硬 化 的 重 要 介 质 在 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 重 要 的 作 用 。 Ziyadeh FN[14]研 究表明 TGF 可能通过激活其下游丝 / 苏氨酸激酶受体(Smads) 或 丝 裂 原 激 活 蛋 白 激 酶 (MAPK) 家 族 信 号 通 路 而 调 节 多 种 基 因,如Ⅰ型胶原 、c-jun 及 JunB 等 的 转 录 ,参 与 肾 硬 化 的 各 个 环节,使足细胞增生、肥大、凋亡以及调节 ECM 代谢,是促肾 纤维化的重要介质。 Jinhua Li 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研究表 明 : 尽 管 P38 MAPK 和 TGF-β1/Smad2 是 两 个 不 同 信 号 通 路,且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对肾纤 维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 联合使用 P38 MAPK 途径抑制 剂(SB203580) 和 TGF-β 受 体Ⅰ(ALK5) 阻 制 剂(ALK5I)可 明 显 减 弱 P38 MAPK 和 Smad2 的 活 性 , 使 TGF-β1 生 成 减 少 及活性下降,使足细胞分泌 IV 胶 原 及 纤 维 蛋 白 的 表 达 减 少 、 同时抑制纤维细胞聚集 [15]。 Imke Peter 对转基因大鼠研究表 明,TGF-β 还可通过激活 IP3P/AKT 信号通路促使足细胞凋 亡,而足细胞凋亡是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16]。 另 TGF-β 还 可 以 改 变 基 质 金 属 蛋 白 酶 (MMPs)及 其 组 织 抑 制 剂 (TIMPs) 的活性,以及影响 α3β1 整合素的表达。
研究证实足细胞分泌的胶原成分参与了糖尿病肾病 GBM 增厚的病理生理 过 程 。 Xu ZG[9]等 报 道 ,高 糖 可 上 调 足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 酶 抑 制 剂 P27(Kip1)mRNA 和 蛋 白水平,促进足细胞肥大。 Christiane Rüster[10]用终末糖基化产 物 修 饰 的 牛 血 清 白 蛋 白 (AGE-BSA)作 用 与 培 养 的 足 细 胞 后 观 察 其 生 长 及 P27(Kip1)表 达 的 情 况 时 发 现 ,AGE-BSA 诱 导 的足细胞肥大和损伤是通过 P27(Kip1)相关机制介导的,该效
666
表达的上调。 而纤溶酶原活化 PAI-1 在阻碍肾小球细胞外基 质的降解中有重要作用。 ROS 与抗氧化防御机制之间的失衡 是肾病综合征足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有人用抗氧化酶 (AOE)处理 PAN 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发现,AOE 可以明显抑制病变的产生, 提 示 足 细 胞 损 伤 可 能 由 ROS 介 导产生。 Martin F. Bek[4]等研究表明 ROS 分子可减少 integrin 的表达且 呈 时 间 依 从 性 , 而 integrin 对 维 护 足 细 胞 形 态 和 粘 附性起着重要作用。 2.1.2 血流动力学因素
足 细 胞 与 GBM 相 连 的 蛋 白 整 合 素 (integrin)主 要 是 以 α3β1 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足细胞通过整合素与 GBM 相黏附, 在调控足细胞的粘着、迁移、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还参 与足细胞与肾小球基底膜之间的信号传递。 Cachen 等[1]研究 表明在 FSGS 形态学发生改变之前,足细胞表达的 α3β1 整合 素 亚 单 位 就 明 显 减 少 ,α3β1 整 合 素 的 表 达 减 少 与 足 细 胞 丢 失、肾小球硬化密切相关。
位 于 SD 上 的 蛋 白 位 于 SD 上 的 分 子 有 nephrin、 podocin 等。 它们对维持 SD 复合体完整性和足细胞形态是必 不可少的。 Nephrin 是由足细胞合成的跨膜蛋白。 可诱导有 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P38 和 JNKN 的活性, 进而激活 AP-1 转录因子的活性 ,提 示 nephrin 不 仅 是 结 构 蛋 白 ,还 是 信 号 分 子。 Nephrin 作为引起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的致病基因
1 足细胞生理学特性及相关蛋白
1.1 足细胞生理学特性 足细胞位于肾小球基底膜(GBM)的最外层,呈多突状。 按
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三个部分:细胞体、主突和足突。 主突的 微管连接着足突中以肌动蛋白为主的细胞骨架系统来维持 和改变足细胞的形态,调节足突的运动。 足突膨大如足,相邻 足细胞的足突交叉形成 裂 孔 隔 膜(slit diaphragm,SD) ,成 为 肾 小球滤过膜的最后屏障。 足细胞表面覆盖有一层带有负电荷 的唾液酸糖蛋白,是参与维持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的物质 基础。 足细胞通过表面广泛分布的整合素将其与细胞骨架紧 密地连接在基底膜和相邻的毛细血管上,所以具有稳定肾小 球 毛 细 血 管 ,维 持 肾 小 球 滤 过 屏 障 ,调 节 超 滤 系 数 kf 以 及 保 持 GBM 的正常形态的功能。 1.2 足细胞相关蛋白
位于足细胞顶部的蛋白成分 Podocalyxin 是足细胞 表 面 的 主 要 负 电 荷 物 质 , 和 SD 一 起 构 成 了 肾 小 球 滤 过 屏 障 。 podocalyxin 通 过 接 头 蛋 白 NHERF2 及 Ezrin 与 细 胞 骨 架 肌 动蛋白连接,调 节 足 突 结 构 和 功 能 。 Podocalyxin 具 有 阻 止 细 胞-细胞之间或细胞-基 质 黏 附 的 作 用 ,从 而 在 维 持 SD 完 整 性方面起至关重要作用。
作 者 简 介 :吴 永 耀 (1978-),男 ,住 院 医 师 ,硕 士 生
(NPHS1 突 变)的 产 物 ,无 nephrin 表 达 ,电 镜 下 SD 也 完 全 消 失 ,并 产 生 严 重 的 蛋 白 尿 ,提 示 nephrin 与 蛋 白 尿 关 系 密 切 。 Podocin 作 为 膜 脂 的 一 部 分 ,含 有 丰 富 的 胆 固 醇 和 神 经 鞘 脂 , 与信号分子和信号事件有关。 有研究发现 编 码 podocin 的 基 因(NPHS2)突变可以造成足细胞损害。 Farid Nakhoul[2]对阿霉 素 肾 病 模 型 大 鼠 给 予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ACEI) 之 后 发 现 ACEI 具有稳定 nephrin 、podocin 蛋白作用,从而阻止蛋白 尿的发生。
第 6 期 吴永耀等:足细胞损害与肾小球硬化
665
论著
足细胞损害与肾小球硬化
吴永耀 综述,曹 灵 审校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 R6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669(2008)6-0665-04
பைடு நூலகம்肾小球硬化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是以进行 性 的 细 胞 外 基 质 (ECM)堆 积 和 肾 小 球 固 有 细 胞 成 分 的 减 少 为 特征。 机械因素、代谢因素以及多种调节分子等都与肾小球 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足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 分裂增殖能力有限,因此一旦损伤丢失,就很难再生。 近年来 随着多种足细胞标记蛋白的发现,国内外对足细胞在肾小球 硬化中的研究日趋增多,大量研究提示足细胞损伤与缺失与 肾小球硬化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足细胞损伤引起 肾小球硬化发病过程中的机制,作简要综述。
2 足细胞损伤与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损伤在肾小球硬化的起始和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通路。 有研究表明选 择性的损伤肾小球系膜细胞很难诱导肾小球硬化。然而,针对 胚胎和成年动物的足细胞及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可以明显促 使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2.1 足细胞损伤
众多因素可以引起足细胞损伤。这些因素包括:活性氧基 团(Ros)、血流动力学异常(如 AngⅡ、机械应力)、代谢因素(如 高血糖)、细胞因子、足细胞膜抗原的抗原抗体反应(如膜性肾 病 、补 体 激 活)、毒 素 与 药 物 、感 染(如 HIV)及 遗 传 因 素 如 基 因 (nephrin)突变等均可导致足细胞损伤。 足细胞损伤表现为细 胞正常形态消失、胞体肥大或萎缩、空泡化、胞浆脂滴形成,足 突消失,最后 GBM 脱落。 2.1.1 肾小球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