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知识教案

合集下载

汉教语法教案大全初中

汉教语法教案大全初中

汉教语法教案大全初中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

2. 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学生能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增强对汉语语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

2. 词类、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

3. 常用句型和句式。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汉语语法的了解程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语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讲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词类、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常用句型和句式的构成及用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填空、改写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汉语语法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一些特殊句型的构成和用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填空、改写等。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汉语语法的掌握情况。

以上教案根据我国初中汉语教学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汉语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第四章语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

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

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二、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一、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结构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内容:(1)句子结构的基本成分(2)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定义及用法(3)句子结构的分类: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3. 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通过一个句子引出句子结构的概念(2)讲解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3)讲解句子分类: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4)举例说明:用典型例句展示各种成分的用法(5)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5. 作业布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句子,运用所学的句子结构知识二、现代汉语语法之词类1.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汉语主要词类的特点及用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2. 教学内容:(1)词类的定义及特点(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的用法(3)词类的分类及相互关系3. 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通过一个词语引出词类的概念(2)讲解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3)讲解词类关系:词类的分类及相互转化(4)举例说明:用典型例句展示各种词类的用法(5)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5. 作业布置:结合所学内容,自选一个词类,进行造句练习三、现代汉语语法之词组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汉语词组的概念,掌握词组的类型及用法。

2. 教学内容:(1)词组的定义及类型(2)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的用法(3)词组的结构特点及分类3. 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通过一个词组引出词组的概念(2)讲解词组类型: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等(3)讲解词组的结构特点: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动补词组等(4)举例说明:用典型例句展示各种词组的用法(5)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5. 作业布置:结合所学内容,自选一个词组类型,进行造句练习四、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分析1. 教学目标:掌握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句子成分。

汉语语法教案英语初中

汉语语法教案英语初中

汉语语法教案英语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子结构、语法功能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2. 句子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3. 语法功能: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三、教学方法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法应用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汉语语法知识。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汉语对话,引起学生对汉语语法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讲解词类:介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词类的特点和用法。

3. 讲解句子结构:讲解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句子结构的特点和用法。

4. 讲解语法功能:讲解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语法功能的作用和用法。

5. 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的语法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语法练习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汉语语法知识。

2. 练习题:设计各种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

3. 教学视频:播放一些汉语语法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现代汉语语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2. 掌握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常见的语法用法;3. 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主谓宾结构的基本规则;2. 现代汉语的状语和补语的用法;3. 其他常见的语法现象,如被动语态、倒装句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

教学步骤与方法:1. 导入:用一段对话或文章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性和用途,激发学习语法的兴趣;2. 讲解主谓宾结构的基本规则和常见的语法用法,如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宾状结构等;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句子进行主谓宾结构的分析,并加以运用;4. 讲解现代汉语的状语和补语的用法,如方位状语、时间状语、目的状语等;5.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句子进行状语和补语的分析,并加以运用;6. 讲解其他常见的语法现象,如被动语态、倒装句等,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练习;7. 总结:复习所学的语法知识,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8. 练习演练:给学生提供一些语法题目,让他们进行归纳、分析和解答;9. 小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汉语语法教材;2. 辅助教学资源:PPT、教学视频等。

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汉语语法的掌握程度;2. 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语法学习中的问题;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见的语法用法,提高他们的语法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汉语打下基础。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语法结构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语文语法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量词。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3. 语法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性、句子成分、语法结构。

2. 难点:句子成分的判断和运用,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词性、句子成分、语法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句子,让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语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词性:介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区分。

3. 讲解句子成分:讲解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分析具体句子让学生掌握。

4. 讲解语法结构:介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语法结构的特点和运用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做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案:句子成分(学生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案:句子成分(学生版)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句子成分★1、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为:(定语)主语[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2、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3、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一、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表示“什么人”、“什么事物”或“哪里”。

1.名词作主语:(1)天空很蓝。

(2)部队参加演习。

2.代词作主语:(1)他曾经是我们的班长。

(2)这里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的时候,一般由动词充当;说明怎么样的时候,一般由形容词充当,有时候是一个短语来充当。

1.动词充当谓语,例如:(1)刘翔赢得了冠军。

(2)春天来了。

(3)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

(4)我们都是好孩子。

(5)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6)我们要保护环境。

2.形容词充当谓语,例如。

(1)天空很晴朗。

(2)西瓜很甜。

(3)教室里很热闹。

3.短语充当谓语,例如:(1)田野里的庄稼一望无际。

(2)沙漠地区阳光充足。

(3)张明个头很高。

(4)我们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5)我肚子疼。

(6)这本书我没看过。

(7)我坚决反对他不公平地对待我。

(8)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中(2)(3)(4)(5)(6)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叫“主谓谓语句”。

(2)(3)(4)(5)中如果“沙漠地区”“张明”“我们学校”“我”后面加了结构助词“的”,那么“的”前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就变成了定语,后面的“阳光”“个头”“课外活动”“肚子”就变成了主语,“充足”“高”“丰富多彩”“疼”就变成了句子的谓语。

比如:(1)我的额头很热。

(主干是“额头热”。

(完整)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

(完整)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概说教学内容】1、语法的定义2、语法的性质:抽象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稳固性、民族性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语法学及其分类5、语法体系: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6、结构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7、功能单位: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知识点及考核】1、基本概念:语法、语法学、语法体系、语素、词、短语、句子、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2、领会掌握语法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法体系及其类型【教学建议】1、重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2、难点:语法的性质(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语法(一)语法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包括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二是指语法研究者对语法结构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抽象概括,即语法学。

(二)语法的内容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1、词法词法主要是指词的结构方式、词形变化和功能分类的规律。

2、句法句法主要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句法结构规则句类、句型复句、句群等内容。

(三)语法的分类从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语法分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两类:1、普通语法普通语法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都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等特点。

2、个别语法个别语法是指某种特定语言的语法.汉语语法、英语语法、俄语语法、日语语法等。

个别语法出了具有普遍语法的“共性”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例如:汉语语法依靠虚词和语序实现各种语法功能;印欧语法具有丰富的形态等等。

二、语法的性质语法同语音、词汇、修辞、语用等相比,具有(一)抽象性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案教学目的要求:讲解现代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词组的构成及其类型,句子分析、句类和句型,语气及标点符号;使学生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掌握用词造句的基本规律,并具有分析语法想象及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词组的构成及其类型,句子分析教学难点:用词造句的基本规律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课件演示,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二)、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一)、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

(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二)、偏正短语: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

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

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三)、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四)、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五)、主谓短语: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

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六)、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七)、“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三、单句:(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

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

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四、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单句)(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

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

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

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

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

)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五、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1.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①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枝叶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