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发挥影视资源的辅助作用
浅谈影视作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浅谈影视作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随着影视资源的不断丰富,其为中学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影视资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影视资源可以作为中学语文课堂的一项有效的辅助手段,能够有效的补充语文教材。
关键词:影视作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影视资源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快捷、明了的表现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十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将影视作品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影视作品能够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在影视作品中,很多国外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选取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经典影视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海伦·凯勒作者的事迹被改编成了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又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文《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中,分别选自于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名著曾多次被翻拍为电影或电视剧,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很多中学语文课文都与影视作品息息相关,例如《西厢记》、《雷雨》、《茶馆》、《孔乙己》、《哈姆雷特》等等。
可见,与中学语文教材相关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影视作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相关研究表明[2],很多学生都通过观看影视剧的方式了解名著,占所有途径的45%,可见,影视作品对于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是当前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对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1. 视听感统一影视资源能够将文字与图像、声音相结合,通过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方式呈现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
在《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展现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作品内涵,增强对作品的感知。
2. 增强趣味性影视资源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动画片、电影、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诠释。
这些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审美和趣味,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名著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辅助理解对于名著中的古文句式和文化内涵,学生往往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
影视资源能够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展现,更加生动地演绎和诠释名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内涵,缩小与作品之间的文化差距。
1. 结合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名著的重要章节或内容,配合影视资源进行展示和讲解。
在《三国演义》的阅读教学中,可以用影视剧的片段演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以及关键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背景和人物关系。
2. 课外拓展活动可以设置名著相关的影视作品欣赏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动画等,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和思考。
3.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名著的相关影视资源制作成PPT、视频等形式,进行课堂辅助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的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名著的情节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提倡学生创作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改编等方式,利用影视资源进行名著相关的创作活动。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影视资源逐渐成为了我们学习和娱乐的重要途径,而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影视资源也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资源。
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探索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一、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往往由于作品过于古老,语言过于高深,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这时,通过展示与作品相关的影视剧或电影,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了解作品中的情节、角色及其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初中生学习《水浒传》时,可以让学生以观看《水浒传》电视剧或电影的形式来感受这部作品的魅力,对其中的情节、人物及其性格更加深入地理解,增强对作品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影视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种语言技能在影视资源的学习中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资源来学习名著中的单词、短语以及语法结构,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收获更大的收获。
另外,影视资源也会促进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剧或电影,能够更加准确地感受文化艺术中的情感和审美,同时也能够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最后,影视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深刻的文化认知,而影视资源具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和认知文化差异和多元性。
例如,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革命年代的风貌及其背景,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强对作品文化内涵的认识。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始终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有关。
1、加强学习记忆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能够直观感受到作品的情节、人物及其性格,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上述已提到,影视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资源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影视资源,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影视资源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感受名著中的内容。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可以看到人物的真实形象和细腻表情,感受到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更容易入戏,增强对作品的感知和体验。
影视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许多名著中的情节和细节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较为晦涩难懂,而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得到更直观的解读。
教师可以在观看影视资源后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影视资源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互动平台。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扩展对于名著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
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有相应的互动素材,如剧本、演员访谈和影评等,可以作为教学辅助材料使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探索作品的更多内涵。
影视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影视资源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们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和趣味,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提高,并且培养了学生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运用影视资源,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拓展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思考,并且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影视资源,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研读和领悟名著,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浅析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浅析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方面,影视资源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影视资源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影视资源能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将文学作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视听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影视资源还能够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精彩场景和细节,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品情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影视资源中的演员形象和语言表达也可以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而影视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维度和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
通过影视资源的呈现,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背景、角色性格以及情节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影视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窥探”的机会,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情感体验。
影视资源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应答,而影视资源的应用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影视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词句用法、修辞手法等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影视资源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对名著进行深入解读和呈现,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进行深入探讨。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传统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讲解和学生课外阅读相结合,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局限于文字层面。
由于名著的语言和情节较为古老,学生对于名著的理解和共鸣度都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
如何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当前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资源是一种非常直观且生动的形式,通过画面、声音、氛围等方面的营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名著的情节、人物性格和背景设置,满足学生对名著丰富多彩的想象和阅读需求。
通过影视资源,学生可以在视听的感染下,更加全面和立体地认识名著,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来辅助教学。
这些影视资源不仅要与名著内容相符合,还要贴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欣赏习惯。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名著改编影视剧,或者一些质量较高的纪录片,甚至可以邀请专业的演员和导演,根据名著内容进行精准还原和呈现。
2. 融入影视资源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将影视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名著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影视资源,可以设计相关的观影任务或者深度解读任务,让学生在影视资源的帮助下更加深入地了解名著的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使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醒他们在影视资源呈现过程中,观察和思考名著中的细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名著通常内容繁杂,人物众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而通过观看与名著内容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学生可以看到故事的连贯性,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名著的内涵。
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著中的描写往往只是文字,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通过观看电影或电视剧,学生可以看到场景的具体呈现,听到角色的声音表情,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影视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名著往往反映了某个历史时期、某个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
通过观看与名著相关的影视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影视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名著中的文字虽然优美,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
而通过观看精美的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我们也要注意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明确影视资源与名著本身的关系,避免让学生只停留在看电影的表面,而忽略了名著中的深层意义。
教师应该挑选合适的影视资源,确保其与名著的内容一致,避免给学生带来混乱。
教师还要进行适度的引导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影视资源中的细节和隐含的含义。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起到了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们在应用影视资源时也要注意合理的引导和选择,以确保其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一直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名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出发,探讨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一、影视资源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1. 选取合适的影视资源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选取合适的影视资源。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于名著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精彩片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根据名著的内容特点和教学重点选择相应的影视资源。
对于《红楼梦》这部名著来说,可以选取与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并发生故事的片段,或者林黛玉放风时与宝玉对峙的片段等。
2.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好影视资源之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观看影视资源来导入名著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结合名著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名著的核心内容与文学价值。
也可以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巩固,例如通过影视资源的细节呈现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对名著的整体理解。
三、影视资源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效果评价通过以上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影视资源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显著效果: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资源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现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名著作品,从而更有动力去阅读原著,提高对名著的阅读积极性。
2. 帮助学生理解名著内容名著作品的内容往往较为丰富深刻,学生常常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意蕴。
而影视资源的应用可以因地制宜地呈现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名著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教学:发挥影视资源的辅助作用
影视资源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文化信息丰富,而且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小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影视资源,就会进一步提升教师语文教学理念、丰富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①。
但是,利用这些影视资源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情况目前在中小学尚不多见,中小学教师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也好像也不够深入。
那么,究竟该如何发挥影视资源对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索。
一、适时呈现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经典名著或因语言的艰涩或因思想的精深或因不同时空的文化隔阂,常常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阅读障碍,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但是,学生对影视作品往往有非常强烈的兴趣,甚至常常因此而产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
以现行人教版九上教材的教学为例,如果抓好影视资源的呈现时机,将会较好地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1. 课前铺垫激趣。
课前铺垫,是指在学生没有接触文本之前,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源,若时间宽裕可以欣赏比较完整的影片,主要目的或是对文本描写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或是对文本表达的情感有真切的感受,或是对文本刻画的形象有更多的理解等。
比如上《杨修之死》,可以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关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的影视片断,
让学生了解曹操杀杨修的背景,再播放若干曹操杀人(如杀董卓、杀吕伯奢、杀吕布、杀华佗)及哭典韦、煮酒论英雄、厚待关羽、横槊赋诗等影视片断,让学生对曹操形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杨修的死因有较为客观的理解,更对曹操身上丰富而多样的人格特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欲望。
2. 课初导学激趣。
在新课导入或初步感知文本的时候,介入合适的影视作品,也能起到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能更好地引导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这种做法是通过影视作品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从影视中获得情绪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产生对文本或原著的阅读兴趣。
比如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执教《香菱学诗》的初始环节,播放了《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相关的连续剧片断,影片中香菱与黛玉品味王维的诗句时说到”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
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说这话的时候,剧中的香菱表现得很入神,就在这一刻,这位老师将视频片断中止,屏幕上人物沉醉的表情也定格了,然后老师问学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香菱此时的神态,你会用哪个词语?文中有哪些文句可以印证香菱的这个特点?“这个视频片断出现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既让学生对香菱学诗的痴迷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极妙地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课文走进文本的语言中去。
3. 课中援引激趣。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穿插相关的影视资源很有必要。
教师要善于厘清情感激发点、想象激发点、审美关键点、知识关键点和心理作用点,进行适当地点拔、启发,恰当地提出审美、思维或想象的要求,引领学生进行感悟、品味、体验或讨论,使学生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或潜在智慧的启迪②。
比如上《范进中举》一文,在引导学生认识范进形象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停留于范进的可怜可悲这个层面,对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深意无法理解。
这时如果播放《儒林外史》影片中范进与张静斋去汤知县家打秋风的片断,通过范进借母死丁忧的借口不用银镶碗筷也不肯用瓷杯象牙筷,最后却用竹筷在燕窝碗里夹了一个大虾元子的动作,一下子就将范进的假仁假义本性给揭露了出来。
此时学生或许才真的明白,原来范进满口子曰诗云举业文章,在名利面前,眼睛也亮了,口水也流出来了,礼义廉耻统统不要了,这是个多么具有讽刺意义的形象啊!
4. 课后拓展激趣。
笔者曾对九上教材“名著导读”材料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内容进行阅读指导,在引导学生感知节选材料的主要内容、品读“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经典场面、认识鲁达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形象之后,让学生观看了“醉打蒋门神”和“血溅鸳鸯楼”的电视剧片断,然后引导学生:你觉得鲁达与武松比,哪个更称得上英雄?你还能在原著中找出更多的理由来证明吗?这一课后拓展性的影视片断的呈现,给了学生很大的争论的空间,也激起了他们浓厚的阅读《水浒》原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