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局面的形成

合集下载

冷战的形成

冷战的形成

二、“冷战”政策的表现
探究二:美国为达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 具体采取了那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措 施?请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领 域 政 治 经
美国
政策措施 苏联
经互会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土的援助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咨文 中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 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 的经济援助,并指出“这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及宣传海报
英法等16国受援, 对西欧的援助达 132亿美元,其中 90%是赠予,10%是 贷款,因此丘吉尔 把“马歇尔计划” 称为“人类历史上 最慷慨的举动” 。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 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其本质还是 讨 论 遏制苏联。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 “一个胡桃的两半”。如何理解这句?杜鲁门 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杜鲁门主义 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
⑵积极影响: 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本 课 小 结
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经济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

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 第一次柏林危机
①背景:A 战后,德国及首都柏林被分区占领
B 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在德国问题上矛盾日 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②概况: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 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 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③影响: A 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B 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ppt1 人民版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ppt1 人民版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杜鲁门主义
1.提出背景: (1)欧洲的衰落; (2)美国“二战”中实力膨胀,在全球范围推 行霸权主义政策. (3)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 大国. (4)东欧有系列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国际 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增强。 (5)希腊内战和苏土纠纷。(导火线)
一、杜鲁门主义
2. “马歇尔计划”提出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1947年6月提出“欧洲复兴 计划”。 目的是,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爆发,巩固西欧 资产阶级统治;另一方面 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各国 。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自1948年至1952 年,美国用于马 歇尔计划的实际 拨款达130亿美元
美国的“冷战”(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的反击(社会主义阵营) ①揭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政治: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1947.3) 1947.9) ③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47.6) 1949.1) ④军事: 北约的成立( 华约的成立( 1949) 1955) 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3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3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2、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励志名言——lz,)——罗大经《鹤林玉露》 34、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1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华约 北约
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二战后欧 洲出现了两个敌 对的军事集团, 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和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之间的 “冷战”对峙局 面最终形成。
北约
华约
(四)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 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 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 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 各个领域。
(三)苏联的应对— 1、政治方面 苏联的反应强烈,并 于1947年9月成立多个 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 的情报局,协调各国 共产党的行动。
苏联的应对—
2、经济方面
经互会的成立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 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 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 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1949年4月, 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 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 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 经济发展。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一)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冷战的根源.
(二) 形成过程:
1、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 凯南发回电报,
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
锁等方式来遏制苏联。由此遏制理论出台。
⒉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拉开“冷战”序幕
丘吉尔在杜鲁门 陪同下前往富尔 敦发表《和平砥 柱》演说。
铁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 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 的势力范围之内 。

冷战的形成

冷战的形成

2、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
3、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极权政体, 危害美国和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4、美国要援助某些国家复兴,以防 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5、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并派遣军
事人员,援助希腊、土耳其。
这篇国情咨文,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实际上是美国借援助希腊、土耳其之机,
正式宣布了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一
第二,作为民主阵营的兵工厂,通过“租借
法案”向盟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这一方面 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美 国的工业生产,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工业产 量几乎翻了一番,对外出口额也大幅度增长。
1948年的统计: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英国外交大臣贝文
准备。
2、杜鲁门主义
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
到了1947年初,美国认为发动冷战 的理论准备和舆论准备业已就绪,决定 发动冷战。“希土危机”的出现为美国 抛出冷战,即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
很好的时机。
希土危机
1947.2.21,英国照会美国
希土危机:
希腊、土耳其二战期间是英国的势力
范围,是维持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
二、冷战的理论依据 “遏制战略”
乔治·凯南 (1904--2005)
被誉为美国“最睿智”的人 外交家、大战略家、历史学家
8000字电报:
1.苏联对资本主义世界有一种传统和本 能的不安全感 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3.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 4.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对手而不 是伙伴
苏土纠纷:苏联和土耳其的纠纷开始于大战
末期。土耳其在二战中严格奉行中立政策, 但在轴心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也对德、日宣 战,并且获得联合国创始成员国的资格。 1945年6月,苏联向土耳其提出要土耳其归 还土地和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陆海空军基地 等要求,但土耳其没答应,这造成两国关系 紧张。土耳其随即向美国求助,美国乘机向 土耳其提出了开放和联合管制海峡的要求。 接着,美又向土提供贷款,全面支持土耳其, 美国在海峡地区影响不断扩大。

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战争外的一切; (2)表现:以美、苏对峙为首,背后有各自的 政治军事集团,并最终演变为美苏争霸。 (3)地区:欧洲为冷战,亚洲等地为局部热战。 (4)实质:发展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课堂结构
对点训练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 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 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
2.影响:
1.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复兴。 2.西欧国家对美国的依赖加深,在国际事务上 唯美国马首是瞻。 3.美国文化在欧洲扩大了影响。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 “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 间是怎样的关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上 都是要遏制苏联,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杜鲁门主义是 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藏的经 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三、北约和华约——军事争霸
建立北约目的:
1.西欧各国为了防范德国,对付苏联。 2.美国想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建立全球霸权。
北约的建立
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8月,北约正式成立。
北约组织
北约旗帜
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北约组织
影响:
1.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 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 一步。
这是苏联人在冷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揭露了美 国凭借强大的武力威胁世界和平的丑恶行径。
二、马歇尔计划——经济争斗
1.背景:
1.战后欧洲遭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一片衰败。 2.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3.共产党力量在欧洲逐渐强大。 4.美国为了稳定西欧政局,控制西欧,以防止“共产 主义扩张”。

“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战”局面的形成

冷 含义 战 信号
政 策
开始的标志 表现
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药方”的实质是: 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
标志美苏 两极格局 形成
北约
华沙条约 组织
一、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方面 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方面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
5、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这句话的含义是:
(1)它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
(2)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3)它是以美国遏制苏联为目的
第14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起来了。
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你会 采取什么措施?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找出 以下问题的答案。
1、什么叫冷战?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谁? 2、冷战开始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 哪些表现?
1、冷战政策的提出
结合上面材料, “你怎样 看待马歇尔计划?
• 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
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客观上对西欧资本主义 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三、美苏“冷战”的形成
(一)杜鲁门主义 1.背景:“铁幕演说” 希、土危机 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 2.“冷战”宣言:杜鲁门主义 3.影响: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二)马歇尔计划 对欧洲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欧洲为美国 的全球战略服务。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 济上的大规模运用。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四 第一课
敬 进 务 实 爱 生 奉 献冷战”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知识框架:
“冷战”的前夜 美苏 “冷战” 格局的 形成 “冷战”局面的 形成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一、西欧各国的衰落
德国被彻底摧毁 法国一蹶不振 英国成了小“伙伴”
西欧各国无力充当 资本主义世界的主 角,西欧不再是世 界的中心。已经处 在一个新的国际政 治格局之中。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经济: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 备占74.5%;积极筹建以美 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 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 际贸易体系
军事:军队1200万;全球 有480多个军事基地;首先 拥有原子弹
政治:在战争发挥重要作 用,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 围。 军事: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 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 60万平方公里疆土
团结 奋进 严谨 求实
二、美苏的强盛

专题四 二 美苏之间的冷战(详细备课资料)

专题四  二  美苏之间的冷战(详细备课资料)

专题四二美苏之间的冷战(详细备课资料)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这样,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逐渐成为处于支配地位的两极,形成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二战后出现的美苏对抗的格局。

这种对抗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采取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

我们把这种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总称为冷战。

简单来讲,冷战是非战争的对抗,落脚点是对抗。

美苏在二战期间是盟友,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冷战呢?即两国为什么会对抗呢?一、冷战局面的形成原因二战之后,美苏为什么展开对抗?将这一问题分为两层:(1)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合作了?(2)在不继续合作的同时,美苏两国为什么走向了对抗?首先思考二战以后,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保持以前的盟友关系,继续合作呢?①二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二战期间,美国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基础是抗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随着二战结束,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被彻底打败,美国与苏联失去了战争时期结成的那种同盟关系的基础。

这只能解释在二战以后,美苏两国为什么不继续合作呢。

美苏在不继续合作的同时,为什么走向了对抗?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两国对抗的原因之一是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

③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认为苏联是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原因)根据政治学原理,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

美国实力的上升使其政治野心膨胀起来,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与此同时,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并且积极扩大自己的势力。

美国统治集团认为强大的苏联已经成为它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于是美国采取种种措施遏制苏联,苏联针锋相对,采取反击措施,导致出现美苏两国对抗的局面。

所以美苏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栾城五中高效课堂九年级历史导学案(新授课)
编号主备人审核人日期班级姓名
课题:九年级下册第12课冷战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铁幕”演说和“冷战”对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对峙局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重点、难点】
重点:1、战争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2、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
难点:如何理解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双方互有攻守是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变化。
【知识链接】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1)德国被彻底打垮,英法战后沦为二流国家;(2)表明二战后,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地位丧失;
6、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世界各国内政B.帮助欧洲国家走上复兴之路
C.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D.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拓展阅读】
一、二战后,美国是否也对中国采取了冷战政策?为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除了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动,诸如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孤立、不承认政策与粗暴干涉对手的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等。
3、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1)军事上:①战后初期,苏军总兵力接近美国;②苏联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万架;③苏军在欧亚许多地区驻扎;(2)政治上: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
1、美苏在二战中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战争结束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建立标志:
影响:
【自主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当堂笔记】
1、“冷战”的性质:
2、“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时间:
发表者:
主要内容:
影响:
3、“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出台
时间:
发表者:
目的:
实质:
影响:
4、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经济表现
时间:
发表者:
目的:
实质:
5、北约的成立——军事表现
时间:
参与国:
3、为了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达标测评>(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不包括( )
A.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B.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C.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D.德日法西斯覆灭,英法衰落
2、“冷战”政策实施的主要地区是( )
A.欧洲B.全球C.亚洲D.亚太地区
3、“冷战”使用的手段不包括()
A.政治宣传B.发动战争C.意识渗透D.经济封锁
4、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 )
A.金元外交的继续B.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复植东欧各国摆脱并对抗苏联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5、有关美国的“冷战”政策错误的是()
A.始于杜鲁门总统时B.针对社会主义国家
C.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D.美国侵略朝鲜是其实施步骤之一
二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1、二战后,为了独占中国而积极支援蒋介石打内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1949~1972年的24年间,美国对华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特征。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它对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以稳定为主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这应该属于“冷战”。
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和本质是什么?
3、冷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政治、经济、军事)
4、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5、“冷战”政策是何时终止的?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展示提升> (20分钟)
1、美国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您应如何理解“铁幕”一词?应如何评价?
3、1972至现在,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实现关系正常化,期间两国关系出现反复,但美国从没有放弃企图遏制中国的本质立场。主要原因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苏美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侵越战争陷于泥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故改善了对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便开始以中国作为它的主要对手。
二、美苏争霸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苏联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三个阶段:(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3)80年代。
苏联的战略意图:(1)第一阶段: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2)第二阶段:实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3)第三阶段: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三、“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也就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简称“星球大战计划”。这项计划于1984年由美国总统里根批准实施,1985年1月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星球大战”计划,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星球大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对外战略。
2、美国:成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政治上: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军事上: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大国;①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200万军队,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②垄断了原子弹;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3)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①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②1944年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③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