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浅谈藏医“五味甘露药浴散”结合“天然温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疗效

浅谈藏医“五味甘露药浴散”结合“天然温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06-16T12:16:07.1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旦增边巴[导读] 探究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应用天然温泉旦增边巴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藏医科西藏拉萨 850000摘要:目的探究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应用天然温泉+五味甘露药浴散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藏医科接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藏药涂擦(隆度散)+口服藏药(如意珍宝丸、八味秦皮丸、二十味沉香丸)方案治疗,观察组以天然温泉+五味甘露药浴散+口服藏药(如意珍宝丸、八味秦皮丸、二十味沉香丸)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33(IL-33)、C-反应蛋白(CRP)、简易McGill疼痛评分得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33、CRP、简易McGill疼痛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易McGill疼痛评分、IL-33、CRP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应用天然温泉+五味甘露药浴散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机体炎症状态,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天然温泉;五味甘露药浴散;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临床疗效前言:藏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被称之为‘真步’,以汉语翻译,即‘痹病’[1],多因久居过于潮湿的环境、胃火衰退所致,治疗历史悠久。
本文即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80例应用天然温泉+五味甘露药浴散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藏医科接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病例,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可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

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作者:格知加尼玛次仁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07期摘要: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向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效数据51篇,对藏药浴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
结果有29篇采用五味甘露药浴进行研究,有13篇采用联合内服药进行研究,有9篇进行联合外治进行研究。
结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有一定的优势,临床运用广泛,但是需进行系统研究,以期筛选最佳治疗方法,为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藏药浴;真布病;文献研究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7-0086-03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1]。
是藏医外治疗法中最常用,疗效最显著,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类治疗方法,也是一种经浸泡给药方式治疗的疾病的藏医特色外治疗法。
具有清洁药物、灭菌、提高药物利用率、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等作用,并对风湿骨病、产后风、牛皮癣及脓疱疮等疾病有显著疗效[2]。
藏医药浴法分水浴和敷浴[3],其中水浴疗法在藏区各家藏医院,以及民间诊所中普遍使用,是以“五味甘露散”为主的配方,加入酒曲使之发酵后制成药液,将病体浸泡于温热药液中洗浴,在水的热能作用下,打开人体毛孔,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透皮渗透吸收[4],在治疗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和妇科病等方面独具特色,显示出优良的效果[5]。
在“真布病”的治疗中疗效尤为显著,总有效率达85%~98%[6-7],在查阅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文献时发现,藏医药浴法的运用特别广泛,但是对于五味甘露药浴散的单用和联合使用未做过系统的总结论述。
藏医特色外治疗法药浴(泷沐)内服综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真布病)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39期 3 藏医特色外治疗法药浴(泷沐)内服综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真布病)的临床效果米玛次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北京)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藏医特色外治五味甘露药浴(泷沐)联合内服综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真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真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五味甘露药浴(泷沐)和风湿加减汤(咔嚓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服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对比观察两组间研究数据可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单纯药浴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联合用药效果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真布病患者给予五味甘露药浴加减联合内服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真布病;五味甘露药浴和风湿加减汤;内服综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9.002本文引用格式:米玛次仁.藏医特色外治疗法药浴(泷沐)内服综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真布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3-4.Clinical Effect of Tibetan Characteristic Exter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Medicine Bath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nRheumatoid Arthritis (Zhenbu Disease)Mimaciren(Beijing Tibetan Hospital of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ibetan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external treatment of Wuwei Manna medicine bath combined with oral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enbu diseas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Zhenbu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8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80).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uwei Manna medicinal bath (longmu) and Rheumatism Modified Decoction (kachaer),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or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ing and observing the research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after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2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Zhenbu disease by adding or subtracting five-flavor mannose bath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Zhenbu disease; Wuwei Manna Medical Bath and Rheumatism Modified Decoction; Oral comprehensive therapy0 引言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在藏医中也被称为“真布”,这主要是因患者生理性的“赤巴”“培根”“隆”不足或紊乱,且在风寒侵袭机体后使得未成熟黄水偏盛,进而侵驻骨肉筋腱引发[1]。
藏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

藏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本文对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真布”)患者用五味甘露汤和藏药口服进行治疗,按照藏医护理规程,观察患者在浴前、浴中浴后的不适反应、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论有效率95.1%。
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洗浴;五味甘露汤;治疗与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藏医归在”真布”病的范畴[1]。
本人现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53例,对藏药洗浴疗法的疗效及护理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有适应症的病例53例,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药浴科2012年3月至今住院病例,且无洗浴治疗的禁忌症。
其中女33例,男性20例,年龄17岁~73岁,平均年龄(45.4±5.1)岁;患者病程为4个月~23年,平均为(8.5±1.2)年。
入选病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出现不同程度肿痛症状,且出现明显的生理功能障碍。
为了保证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要求所有参与研究病例停止服用西药。
诊断标准:目前采用美国风湿协会1987年发布的(ARA)诊断标准: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晨僵至1h≥6w;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w;腕掌指近端关节肿≥6w;对称性关节肿≥6w;皮下结节;关节X线改变;类风湿因子阳性;上述7项具备4项可以诊断。
1.2方法1.2.1藏药配方本文病例均采用五味甘露汤剂,方剂药物组成:阴甘露---藏麻黄;阳甘露---圆柏枝(刺柏);水甘露---水柏枝;草甘露---黄花杜鹃叶(花);土甘露---灰色”坎巴”冷篙。
1.2.2使用方法将五种甘露各取一等分,第一步:将上述药物成分用酒进行发酵处理(2d左右),之后使用时按照患者病症类型及程度情况摄取 1.5kg~1.75kg,将药物成分专人专用沙袋中后放入蒸汽锅中加入250kg水,先侵泡约30min后经高压蒸汽进行沸煮(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最后再将药液取出并倒入浴盆,同时选用青稞酒500g,麝香水(温水500ml加麝香1.0g,浸泡24h 成麝香水)500ml,五根散140g,驱黄水散140g,各14等份,每次浴前各取一份加入药浴液中搅匀[2]。
藏医向·初称江楚治疗“真布病”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食 油脂食物 ,导致机体物质运 输功能紊 乱 ,培根 、隆紊 乱 , 精 微不化 ,饮食 精微 未能成 型 ,引发 体 内黄水 聚 积 ,外邪
久 留;黄水在人 体 关节 内扩 散 或 凝 结 ,腐 蚀 关 节 、肌 肉、 骨骼和筋脉 ,从 而引起 关节 红肿 热痛 等炎性 反应 ,对 关节
就有较 详细的记载 ,称其为 “ 真布病” ,向 ・ 初称 江楚 认为
“ 真布病” 相 似于 现代 医学 类 风湿性 关 节炎 ,属 中医痹 症
范 畴。 1 临 床 分 型
味党参丸 、桑琼 丸等 ,若 疼痛难 忍可 服用 风湿止 痛丸 和三
十五 味沉香 丸。在治疗 过程 中 ,根据 患者 的治疗情 况增 减 药物剂 量 。单纯 靠 药 物 治疗 效 果 不 满 意 时 ,可 以配 合 外
省迪庆州藏 医院创 始人 ,藏 传佛 教红 教宁玛 派活 佛 、藏 医 专家 ,中国近现代南 派藏 医代 表人物 。先后 出版 了 《 藏 医 精要》 和 《 迪庆 藏药 》 两部 著作 ,研究 了七 十 味珍珠 丸 、
二十五味珍珠丸 、仁 青祖 主达西 、二 十五 味绿松石 丸等 1 0
致病 ,热性成分大 。
2 治 疗 方 法
对类风湿关节 炎 的治疗 以干黄 水 、调节 培根 、隆紊 乱 为原则 。采用 内服 、外治 、药浴等相结合 的方法综合 治疗 , 刺蒺藜五味方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总药方 。
种藏成药 。擅长 运用 南派 清热类 药物 治疗 疾病 ,继 承和 发 扬 了藏药学 的药 物理 论和 制备技 术 ,丰 富 了藏 医学 辨证 论
色 ,四肢麻木 ,心肺 不适 ,鼻衄 ,骨 肉有分 离 感 ;骨 真布 病系 “ 风 ”过盛所致 ,症状为 口渴 ,骨头发热 ,身体 消瘦 ,
各种常见病藏医疗法

支气管炎藏医疗法一、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程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
本病为一常见多发病,根据我国70年代全国6千多万人的普查,患病率为3.82%。
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
本病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
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
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中医“久咳”、“喘证”、“痰饮”之范畴。
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肺咳日久或反复发作所致,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并可演变为痰瘀互积致瘀血与痰阻滞伏肺之病变,形成正虚、邪实,虚实错杂或寒热错综的不同变递转化,感受六淫外邪又为本病复发加重之因。
二、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缓慢起病,病程长,发复发作,晨起或冬季加重。
晨间咳嗽较重,排痰较多,晚间睡前可有阵咳或排痰,痰多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性。
吸烟、接触有害气体、劳累过度、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病情加重。
三、甘露藏药对该病的治疗十味龙胆花丸、十五味龙胆花丸、六味丁香丸、七味葡萄丸、四味高山辣根菜汤散、四味高山辣根菜糖浆、十五味邦察丸、苈察丸、苈琼丸、七味螃蟹甲丸、五味清热汤散。
甘露藏药在治疗该病时,一方面通过地道药材止咳、平喘、祛痰治标祛邪,第二产品中在治疗时药材中具有抗炎效果,控制感染,防治疾病进展,另外,产品多从根本上补肺、脾、肾,提高免疫力,对于久病患者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四、预防对吸烟患者,应首先戒烟,并宣传吸烟的危害性。
做好个人卫生及劳动保护,加强锻炼。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消除大气污染,避免有害气体、烟雾粉尘,以降低发病率,减少并预防本病复发。
中风藏医疗法(1)一.【藏医对中风的认识】所谓“中风”,实为脑病,本病的实质为脑神经障碍而发的一种神志疾病,藏医名“萨”。
藏医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疗效

藏医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疗效
痛风病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疼痛、肿胀和红斑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痛风发作的药物,然而长期使用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藏医药及放血疗法成为了一种治疗痛风病的替代方法。
本文将介绍藏
医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疗效。
藏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疗效非常显著。
藏医药认为痛风病是由于内热和风热所致,因此
主要针对调节体内的热气。
根据藏医药理论,治疗痛风病的药物主要分为清热利湿、消炎
止痛、活血化瘀等类型,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炎症,达到治疗痛风病的效果。
藏医药还有一些针对调节体内代谢的药物,能够减少尿酸的生成,对于控制痛风病发
作也具有明显的疗效。
放血疗法对于治疗痛风病也有着独特的疗效。
放血疗法是藏医药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
治疗方法,通过放血来减轻体内的热气和湿气,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治疗痛风病方面,放血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痛风发作时的疼痛症状,同时还可以加速体内热气的排出,缓解炎症。
放血疗法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对痛风病的治疗
产生积极作用。
藏医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疗效是非常显著的。
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了中医学的
理论和临床实践,通过调节体内的热气、湿气和代谢,能够有效地缓解痛风病的症状,并
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藏医药及放血
疗法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利的治疗选择。
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这
种治疗方法,并且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藏医药为何那么神奇?介绍一些藏医的特殊疗法

藏医药为何那么神奇?介绍一些藏医的特殊疗法
导读:青藏高原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便以它独特的方式产生了颇具特色的保养身体、抗拒病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古人云:“病因之始溃于肠,沸水能治矣。
”藏族地区数千年前,在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时,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便开始用开水来治疗肠胃系统的病,用熬化了的酥油来止血。
藏医药为何那么神奇?
藏医依据独特的理论体系“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和体内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髓、精液“七大物质”以及汗液、尿液、粪便等微观具体“三种秽物”相结合的理论指导进行疾病预防治疗。
在正常的状态下,这三部分之间保持的是一种协调和平衡的关系。
这种关系一旦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
藏医在诊治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强调综合分析、辩证归纳、宏观协调,注重“三因动态”的相对平衡和“七大物质”、“三种秽物”以及各器官之间的功能协调。
一句话,保持平衡是藏医藏药的重要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发表时间:2017-10-31T14:20:23.5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谢宝安拥英
[导读] 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不要过度使用,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则要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真布”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对关节有极大的破坏性,久治不愈,藏医称之“真布”即风湿性关节炎。
随寒冷、潮湿、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而发病,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藏医的辩证施治,口服复方藏药,外用藏药药浴等外治手段,消除和缓解局部病变,延迟关节变形,减轻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藏医;治疗;“真布”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13-02
“真布”是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
是黄水淤积破坏关节腔和出现炎症所致,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过程,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是高原寒冷地区常见病之一。
藏医认为“真布”是由于长期在潮湿及水中作业,消化功能下降,食用油腻,饮食之精未能正常生成人体所需精华,而被化为脓水、黄水渗入骨、关节、经脉、筋腱而引起,此外,因内分泌因素、遗传、寒冷、劳累、外伤、精神刺激等与发病有关。
它可侵犯心脏、关节、皮肤、浆膜、血管、脑、肺、肾及虹膜睫状体等组织器官,而以心脏和关节损害最为显著。
“真布”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它所造成的关节损害,虽不会威胁生命,却给人们的机体带来较大的病痛。
“真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疾病至今仍困扰着众多患者。
全球“真布”患者约4亿余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中国患“真布”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
其发病率可达20%,至少有2亿人受此顽症折磨,80%未得到有效治疗,屡治不愈,病情恶化,被逼向瘫痪的边缘。
“真布”俗称不死的癌症,时时刻刻催残着人类的健康,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令患者疼痛,令医生头痛。
“真布”药品的种类繁多,但是传统药物在治疗上只是用药好转、停药复发,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它对关节极大的破坏性以及极高的致残率使大家谈之色变。
1.藏医把“真布”主要分为热症和寒症:
寒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最常见;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累及大关节和全身,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脉、尿诊出现寒象,舌质暗淡。
化验:于活动期患者多数血沉加快,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寒症并非仅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同时出现全身乏力,春夏两季及天气变化,水中作业和潮湿地上居住过久时易发,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2~60岁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而居住在阳光充足及气温干爽处好转,关节没有退行性改变运用藏医药辩证施治疗效显著。
热症是“真布”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
春秋两季易发,夜晚疼痛明显,常同时发生心肌炎,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不留关节强直与畸形。
热症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少见,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复发者不多,脉、尿诊出现热象,舌质红。
2.风湿病的治疗
在治疗上,藏医提出“干黄水”即除湿,同时调节“三因”的平衡。
一般治疗的要点是:缓解关节疼痛、控制软骨及骨破坏,提升机体免疫力、保持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饮食、劳逸结合、防止感染。
藏医通过从药物、外治手段、饮食及日常行为起居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临床上选择口服藏药有生等尼昂、布嘎觉巴、布穷觉昂、穷昂、欧曲仁青觉杰、崩查尼昂、然降多吉、桑培罗布、智布然降切莫、露斗觉杰、然纳桑培等。
根据病因在辩证的基础上,出现的其他病情变化进行辅助治疗,消化不良服仁青芒觉、塞孜昂巴、益柱、嘎布祝觉等,腰痛加阿日觉杰、萨穷、这呷机松等,心慌心累加塞德、灵康得松、阿嘎索昂、布玛拉等。
同时用灸法、熨法、敷法、针刺、角罐、放血等藏医特色外治疗法,并配制酒剂进行涂擦、按摩等相关理疗。
饮食应食易消化及绿色食物,住向阳、通风、干燥的房屋,在身体感觉不劳累的情况下锻炼关节等。
藏医药浴疗法对治疗“真布”疗效尤为突出,是藏医最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之一,以“五味甘露药浴散”为基础方,结合病情配制加味药,将药液放入浴池浴盆或小布袋中,采用蒸气浴法、药水浴法和敷浴法等疗法,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把全身或患处浸于药液中,以及小布袋包好经蒸煮至适合温度,包扎或放置于病患部位,并根据病情辩证补充药量、药味及药液温度,使药液保持恒温,并轻柔搓洗,按摩穴位,发挥药力作用,坚持药浴疗程,7~10天为一疗程,疗效明确。
3.“真布”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感受
3.1 宜居住的房屋应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不宜过软,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不能在风口处睡卧。
3.2 用水要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应能浸至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液流畅。
3.3 出汗较多者,要用干毛巾擦干,衣服被褥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晒,避免受凉受湿;大便秘结者应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4 “真布”患者应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采取少量多餐。
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
3.5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冷时,及时添衣服。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6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不可焦虑急躁、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愉快生活,保持心胸宽广。
3.7 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
3.8 采取口服藏成药制剂及消炎药,控制感染;外用药浴法等藏医外治手段。
3.9 内外结合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或缓解风湿引起各种身体不适。
3.10 “真布”的病人应消除顾虑,对该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神
经、肌肉、骨关节的新陈代谢,如散步、游泳等,应每日坚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时间和活动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其衰老速度,防止僵硬不灵活。
3.11 受累的关节应加以保护,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不要过度使用,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则要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