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分析

合集下载

浅议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

浅议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

浅议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善状况,这种完善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这种健康概念揭示了人类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几千年前形成的藏医学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保健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关键词:藏医学,预防,保健1 预防保健是藏医学的主要内容藏医学的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和诊治疾病,而且藏医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预防保健学贯穿整个理论体系,很难从中把二者分开。

它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

但主要从行动起居、饮食适度、药物补益三个方面为保持人体机能平衡积累了独特而行之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法。

2 行动起居与预防保健藏医养生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发育和健康。

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休戚相关。

藏医起居行为一般分为:季节性起居行为和.临时起居行为,所谓季节性起居行为指的是,在季节更迭期时按照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每年分为;孟冬、季冬、孟春、季春、署季、秋季等六个季节,从初冬开始每两个月为一个季节。

每个季节的更换使人体内各种疾病诱因的磨增成度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隆”、“赤巴”、”培根”的盛行、减少及紊乱情况,概括一点讲“隆”、“赤巴”、“培根”是指藏医学中”三因”学说或五源学在医学当中的术语,所谓的“隆”也就是人体内运行的气或风的之意,“赤巴”近似于热、火或者烫,“培根”里的“培”是“根”乃是指土或钝的意思,它们的紊乱可以诱发热症或寒症。

3藏医将一年分春季、热季、夏季、秋季、冬季、严冬六季。

藏医认为,人体是以气(隆)、胆汁(赤巴)、粘液(培根)以某种特定的联系而组成的,这三种体液以某种形式发生改变,人就会生病。

《四部医典》“时令之行”中讲到冬季人体处于“初冬严寒使得毛孔闭,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

浅谈藏医药学的健康保健

浅谈藏医药学的健康保健

浅谈藏医药学的健康保健发布时间:2022-06-01T02:09:59.59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6期作者:丁争热杰[导读] 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藏医药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民族文化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丁争热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藏医院治未病科摘要: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藏医药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民族文化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藏医药学有着完善的理论观点支撑,同时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疗效。

在藏医药学中,其中针对健康保健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本文在观点论述的过程中,针对藏医药学中的健康保健知识进行了观点的阐释和分析。

通过本文的观点论述,促使我们能够对藏医药学的健康保健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并能够让藏医药学的健康保健知识能够为人们的健康保健提供相应的知识指导和支撑。

关键词:藏医药学;健康保健;观点阐释和分析藏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创造的一门自然学科。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进程中,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源泉,在大量的劳动中,也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不同药用植物、动物以及矿物的性能,才能够更好利用这些事物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并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掌握了更丰富的医药知识。

一、藏医药学的发展从藏医药学的发展来说,藏医药学从最初的用白水治疗消化不良之症到迄今为止有3872年的发展历史。

随着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藏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更好发展。

就当前藏医药学的发展来说,骑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西博赤西、玉托尼玛云丹贡保、素卡娘尼道吉、强巴南杰扎桑、帝斯桑杰加措等德修深厚、医术高明的藏医药学者。

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可知,藏医在为百姓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复杂流程,只需要面对对方,就能够了解患者的病症所在。

藏医药学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种体质,七种体质有着七种不同的饮食起居,根据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变化一年分为六个季节,六个季节也有着不同六种饮食起居养生疗法。

藏医科感控内容

藏医科感控内容

藏医科感控内容
中国的藏医科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医学传统,它综合运用中医药学、本土民族医学以及藏族独特的医疗经验和技术,对藏族地区的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

在感控方面,藏医科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辨证施治的方式,结合脉象、舌诊等诊断方法,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中药治疗:藏医科学注重使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对一些传染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 养生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感染病毒等严重传染疾病时,及时就医、听从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有具体的感控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藏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建设发展探讨

藏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建设发展探讨

藏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建设发展探讨作者:多杰才让松太吉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7期【摘要】在藏医理论体系中,藏医预防保健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涉及范围广,属于独特保健方法,可以使人体机能保持平衡状态。

在藏医预防保健中,治未病的建设以及发展非常重要,本次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藏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建设发展藏医预防保健不仅涉及到行动起居、药物调节,还涉及到精神心理以及饮食适度等相关内容,可以使人体机能保持平衡状态,进而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藏医预防保健有上千年的经验以及理论支持,从人体出发,探究天地人和,阐述了在疾病防治过程中,人体各个系统的作用[1]。

因此藏医预防保健更加注重整体保健,最终实现预防疾病的效果。

1 藏医预防保健理论知识的传承以及挖掘藏医《四部医典》中对藏医预防保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首先在《总则本》内提出学习医学的原因,即预防疾病、健康长寿,这也是预防保健的中心和主旨。

其次在《论述本》中提出饮食、起居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在《密诀本》中指出预防保健相关理论知识,如滋补、防老等,另外在儿科学相关内容中,提出了新生儿疾病预防知识;在人体形成相关内容中,提出了孕期饮食相关知识[3]。

从总体来看,人体内脏疾病的产生关键在于胃火,如果控制好胃火,则会产生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药物学相关内容中,对酥油丸等保健产品的制作材料以及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在藏医经典文献中也包含了与预防保健治未病相关的内容。

藏医四部医典以及诸多藏医经典文献均将预防保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此则需要传承以及挖掘,使其为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2 藏醫预防保健相关人员的培养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治疗的重视程度远超预防保健,多数人认为没必要病前就医,发病之后就医才是天经地义,在此种思想观念影响下,我国少有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而现阶段我国将健康保健提上议事日程,提出强化健康理念,同时因人们对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使得医学模式出现转变,从以往的治疗向现阶段的预防转变。

藏医疾病保健

藏医疾病保健

藏医疾病保健一.肺炎的食行防治肺炎是热邪犯肺,恶血充斥肺部,致使发炎、咳嗽、发烧的一种疾病。

主要以药物、饮食、起居行为等防治。

饮食防治:宜进食性凉、轻的饮食;禁忌辛、酸饮食、葱蒜、陈酥油、烧焦烤糊食品、过咸食品以及吸烟饮酒。

起居防治:禁忌久坐浓烟灰尘飞扬之地、剧烈活动和劳累,积极治疗身体寒热交攻和疫厉感冒等疾病,宜在凉热适中、空气新鲜的地方悠闲静养。

二.喉蛾的食行防治喉蛾是疫病病侵犯咽喉和小舌,出现痘疹,阻塞咽喉的一种喉病。

要以食行疗法和药物疗法并治,这里所说食行疗法适应一切喉症。

饮食防治:宜进食面糊、开水中调和少许糟把等性凉容易消化的饮食;要禁忌辛酸、性热有营养的饮食。

起居防治:行动宜缓慢悠闲,切忌剧烈运动。

三.流感的食行防治流感是病毒传染的疫病病,一般分为八种。

宜白昼在凉爽流感初期,如同未成型热病一样治疗,药物治疗和食行治疗并治。

饮食防治:宜多喝热开水,宜进食黄牛奶和山羊奶做的酪和势酪汁、野兽肉、新鲜牛肉、白花地丁菜、蒲公英菜、麦片面粥等性凉和容易消化的饮食• 起居防治:在流感流行时,首先要十分注意预防,注意畏夏的食具不要和其他食具混放,不要被患者的秽气熏染,经常搞好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饮食,起居行为不要颠倒,不喝凉水,房事不要过度,不要烟熏火烤,不随地吐痰,特别要不使鼻孔被灰尘脏物病毒污染,多喝开水,总之要防止诱发疫病的外缘。

四.麻疹的食行防治麻疹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病,流传快速,多发于冬春季节,儿童患者较多。

一般轻症,注意食行疗法就可以了;重症或有后加病的,需要药物疗法和食行疗法并治。

饮食防治:在疹粒未出前,首先要喝热开水、米粥、青棵面糊等性轻容易消化的饮食,同时喝芫婪子独味汤、怪柳独味汤,促使疹粒快速出齐。

疹粒和热退后,为了恢复体力,应进食新鲜肉、牛奶、淡酒等热性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饮食,不宜进食辛酸饮食。

起居防治:首先是予防麻疹传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并要注意不要被火烤烟熏和焦臭味熏染、尘埃污染,不要接触麻疹患者,不要被麻疹患者的秽物气毒熏染。

藏医季节养生防病秘法分享

藏医季节养生防病秘法分享

藏医季节养生防病秘法分享藏历中以两个月为一季,将一年分为六个季节,分别为前春、后春、夏季、秋季、前冬、后冬。

季节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内发生变化,因此,每个季节都各有其养生的原则。

前春前春是指藏历的二月和三月。

这时天气由严寒转暖,人体表面毛孔也开始张开,体内的热能逐渐散失,因此培根病(“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土”)比较容易发作。

饮食调养宜吃苦、辛、涩三味较多的食物,比如陈年的青稞面、旱地鸟禽的肉、蜂蜜、开水、姜汤等粗糙的饮食。

起居调摄宜多到户外散步,宜在芬芳阴凉的园林中居留。

要多运动、禁止熬夜、睡眠充足,对养生延年很重要。

外治防病宜常用豌豆粉擦身祛除培根病,常健身、泡药浴,以防病与养生。

后春后春指藏历的四月和五月。

这时阳光逐渐强烈,人体所积聚的能量开始散失,体力逐渐被消弱。

因此饮酒要与凉水混合。

饮食调养宜吃轻、润、凉的饮食。

忌食含有咸、辣、酸味的食品,饮酒要与凉水混合,由于冬季蔬菜品种较少,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

在后春的饮食方面,应多食一些新鲜蔬菜,多食绿色食品,少吃高脂肪食物。

起居调摄穿衣宜薄,喝淡酒增加运动,坚持锻炼,宜在清凉芬芳得环境中居住。

忌在阳光下久晒。

外治防病宜涂摩健身,以消除疲劳,使身体轻快、肌肉丰满和延缓衰老。

常洗澡,则能壮阳、健身、美容,消除体臭甚至延年益寿。

夏季夏季指藏历的六月和七月。

这时雨水丰富、空气潮湿,在这种情况下,胃中阳气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适宜进食热性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躲避寒气的目的。

饮食调养宜食辣、涩、苦味以及油腻的事物,多喝旱谷所酿的酒。

起居调摄宜居住在干燥的楼房或房间,坚持锻炼,宜穿绵软而温凉适合的衣服。

多在树下乘凉、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可祛邪健身。

外治防病宜常洗澡、游泳,则有壮阳、健身、美容、消除体臭、延年益寿的作用。

秋季秋季指藏历的八月和九月。

由于夏季风雨的凉性压住了赤巴病(相当于中医的火邪,但意义更为广泛)的势头,使积蓄到一定程度,到了秋天强烈阳光下便会引起赤巴病。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藏医养生保健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辩证而科学地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

为人们保护身体,养生防病提供了科学独到的理论基础,对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指导作用。

标签:藏医保健;日常起居;四时饮食;整体养生藏医养生保健具有如下特色:1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人和环境,人和宇宙或周围的动物都是相互作用的,对此藏医认为,作为医生要学天文历算,掌握好季节,时辰星相的变化,因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寒署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藏医的著名典籍《晶珠本草》载”十方宇宙聚毒精,渗入太阳火轮中,毒气化着各种病,危害有机体生命”。

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先民对人体健康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独特的医学思维和认识。

藏医养生学认为: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自然的统一,人和环境,人与宇宙,人与周围的动植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

除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寒署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好健康外,还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念。

认为疾病是人体内环境及自然界的平衡打破所致。

藏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生、老、病、死的影响。

藏医将人体与自然界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以”天人和一”的整体观医学理论指导医药实践活动。

人生存在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失调,就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引起生理的病理的变法,导致生心状态异常或疾病。

藏医药学尊重生命法则与生态规律,采用绿色食品、天然药物、心理行为、传统物理疗法治疗疾病、保养身体。

2 顺应”四季”变法,调节日常起居藏医认为”龙病”多发生在夏天,”赤巴病”多发生在秋天,”培根病”多发生在春天。

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四部医典》中的”时令之行”讲到;”彻冬严寒使得毛孔闭,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饮食应”进辣涩苦三味,芝麻油擦肉汤油食添”。

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

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

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摘要:藏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古以来在高原地区的常见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分析
藏医是我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3000多年。

藏医认为人体内有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三大因素维持体内的平衡,如果打破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藏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养生保健、防治疾病,还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标签:藏医;养生保健;疾病的预防
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生活,长期经受自然灾害与疾病对抗,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以及对抗病毒的方法。

例如用热水治疗胃病,用酥油止血。

养生保健是一种以调养为主要方式来防治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本文分析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具体内容如下。

1 藏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据历史资料记载藏医药学起源公元8世纪,藏医吸收了中医、印度医学的理论精华。

藏医保存的较为完整,医学典籍浩瀚,最具出名的是宇妥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

书中涵盖的医药体系较为全面,从理论到实践内容丰富。

包括人体的解剖、致病原因和原理、治疗手段和方法、医治药物和医疗器械等。

宇妥云丹贡布为藏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雪域医圣宇脱王”。

2 藏医的养生
2.1 藏医不同年龄的养生
在婴儿时期,刚出生时食用母乳,4个月后可适量喂食白蜜、融酥等可以增强婴儿的体质促进发育。

6个月后可以喂食煮烂的羊肉或者牛肉等防治皮肤问题。

采用干姜、藏菖蒲、白山羊奶、阿魏、荜拨、酥油、大青盐和诃子等制成的药酥,少量食用可增加免疫力;采用川木香、光明盐、白芥子、紫茉莉、藏菖蒲在酥油中煎熬,少量食用增强体质;少年时期正处于第二生长期。

应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除了主食外要补充大量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含蛋白较多的食物有牛奶羊奶、动物肝脏、瘦肉等,含维生素较多得有芹菜、苜蓿、白菜等;青壮年时期,青年时期需注意日常饮食,到了中年期为了防止过早衰老,根据自身工作和身体可适当调整饮食。

选择保护生理功能促进正常新陈代谢的食物,如牛肉、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选择提供人体正常活动能量的食物,如粮食、糖类、油脂等;选择促进细胞代谢抗衰老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类、菌类、蜂蜜等;老年时期就更应该注重食养,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身体的代谢免疫力大不如前,采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制成药油涂抹身体或沐浴滴加可增强免疫力,采用马钱子、酸果、蜂蜜等煎服可延缓衰老[1]。

2.2 藏医中的饮食养生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

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等是西藏人民传统的食物,是藏族人民的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牛羊肉的热量很高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人们可以很好的抵御寒冷。

酥油主要是从牛奶中提炼,酥油茶就是由酥油制成的,酥油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面色红润使皮肤光滑。

牛奶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饮品,藏医认为牛奶能够治疗气类疾病[2]。

牛奶中含有使大脑兴奋的物质,消除疲惫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牛奶可以降低胆固醇,提高骨质密度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免疫力。

藏族人民还喜欢饮用清茶和甜茶,《四部医典》中记载茶能够强身健体,对藏族人民来说茶不光有强身健体保健的作用,还可以解腻顺食。

在公元前6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藏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医食同源,药膳同功”一词说明当时的医药和饮食互相交融,以医学理论为基础,综合与饮食有关的植物动物的药理和功效。

使得藏医饮食养生迅速发展[3]。

2.3 藏医的季节养生
藏医将一年分为6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生方式。

前春:此时天气渐渐变暖,人的皮肤毛孔张开身体的热量流失,为了防治疾病,应多运动、泡药浴、保持充足睡眠,多食用青稞面、姜汤、蜂蜜等粗糙的苦涩味较多的食物;后春:阳光逐渐充裕,人体内能量流失,为了防止疾病,应坚持锻炼,多吃绿色食品补充维生素;夏季:雨水较多,人体胃部易受寒,此时应该食用热性食物,坚持锻炼,可适当游泳,多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持体内温度;秋季:宜多食用蔬菜水果,泡药浴等;前冬:人的皮肤毛孔闭合,适宜外出晒太阳,多食用肉汤、乳制品等;后冬:天气更加寒冷,应食用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用芝麻油涂抹全身,延缓衰老[4]。

3 对疾病的预防
藏医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在古代记载中藏药药物剂型分为:汤剂、散剂、丸剂、药油等八大剂型。

但是由于高原地势特殊,渐渐的趋向于散剂和丸剂。

藏医药方一般少则两至三种,多则上百种。

其中一种为主药,其他为辅药。

日常所食用的也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如稻米、青稞能增强体力疏通肠道;绵羊肉、耗牛肉性温热治疗寒症;酥油、牛奶等增强阳气。

青稞酒可以生热,帮助睡眠[5]。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藏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

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以及对抗病毒的方法。

从藏医学养生保健角度分析預防疾病,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藏族人民的身体素质,更好的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 扎西东主,索南卓玛.名老藏医养生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思路[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1).
[2] 周毛吉,多杰,卡着杰.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8).
[3] 杨卓玛.藏医起居养生观略论[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