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五章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原理引言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分析中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添加滴定液到待测液体中,从而测定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应用领域酸碱滴定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食品分析:可以用于测定食品样品的酸度、碱度,以及酸碱物质的含量。

2.环境分析:可用于监测水质中的酸碱物质,例如测定河水、湖水等的酸碱度。

3.医药化学:可以应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分析,测定药物中的酸碱度。

4.教学和科研:酸碱滴定法是化学实验室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也是学生了解和掌握酸碱反应原理的重要方式。

基本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过程来测定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它基于下列原理: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当酸和碱混合时,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可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滴定液通常是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待测液体中含有未知浓度的酸(或碱)。

通过滴加滴定液,当两者完全中和时,可以根据滴定液的初始体积和滴定点的变化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2.指示剂原理:为了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通常要添加一种指示剂。

指示剂会随着滴定反应的进行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指示滴定反应已经完成。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酸碱指示剂、酸碱敏感纸等。

实验操作步骤酸碱滴定法的实验操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准备工作:准备待测液体和滴定液,并准备好玻璃仪器和试剂。

2.滴定前操作:用试剂瓶装满滴定液,并用移液管将滴定液分装到滴定瓶中。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体放入容器中。

3.滴定过程:将酸碱指示剂加入待测液体中,滴定液缓慢滴加至滴定瓶中,同时轻轻摇晃容器。

4.终点判断: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终点判断通常是指示剂颜色的突变。

5.记录结果: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待测液体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结论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医药化学等领域。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指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基本原理
(1)强酸强碱的滴定
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

滴定突跃范围大小与浓度有关。

(2)强碱滴定弱酸
突跃范围小,计量点在碱性范围内,不能选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只能选择酚酞或百里酚酞。

(3)强酸滴定弱碱
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计量点在酸性范围内,指示剂只能选择甲基橙或溴甲酚绿等。

酸碱滴定原理

酸碱滴定原理

酸碱滴定原理
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其原理基于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即当等量的酸和碱混合时,生成盐
和水。

滴定过程中,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如NaOH或HCl)来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在进行滴定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物质:待测溶液、指示剂和标准溶液。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滴定过程中变色的物质,通常选择与所测物
质相反性质的指示剂。

例如,在测定强酸(如HCl)时,可以使用甲
基橙作为指示剂;而在测定强碱(如NaOH)时,则可以使用苯酚ftalein作为指示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2.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并记录初值。

3.将标准溶液缓慢地加入待测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直到指示剂变色。

4.记录滴定管中标准溶液的终值,并计算出所加入的标准溶液体积。

5.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摩尔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滴定时,应该保证实验条件稳定,并严格控制标准溶液加入的速度。

此外,在选择指示剂时,也要根据所测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总之,酸碱滴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通过合理选择指示剂和控制实验条件,可以获得较为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OH-+HA H2O+A-
二、pH的计算(以强碱滴定弱酸为例)
滴定前:c(H+)=
cKa (c为弱酸的浓度)
pH= =-lgc(H+)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pH=pKa+lg
溶液中的弱酸根离子的浓度 未反应的弱酸
化学计量点时:c(OH-)=
cKb c Kw Ka
(c为弱酸的浓度)
(再由pH=-lgc(H+)和KW=(H+)(OH-)就可以算出pH了!)
3.5.3多元酸的滴定
多元酸多数是弱酸,它们在溶液中分级离解。二元弱酸能否分步滴定,可按下列原则大致判断:若cKa≥10-8, 且Ka1/Ka2≥105,则可以分步滴定至第一终点;若同时cKa2≥10-8,则可继续滴定至第二终点;若cKa1和cKa2都大于 10-8,,但Ka1/Ka2<105,则只能滴定到第二终点。三元弱酸、四元弱酸分步滴定的判断,可以作类似处理。
3.5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3.5.1强酸(碱)滴定强酸(碱)
一、基本原理
强碱和强酸在溶液中是完全离解的,酸以H+存在,碱以OH-形式存在。滴定的基本反应为:H++OH=H2O
二、pH的计算
1、酸过量:c(H+)混=
c(H+)V酸—c(HO-)V碱 V酸+V碱
2、恰好中和:pH=7
3、碱过量:c(OH-)V混=
pH的计算:c(H+)=
Kan×Ka(n 1)
pH=-lg c(H+)
多元作用生成的盐,强酸滴定多元 碱的情况与强碱滴定多元酸的情况类似,只要将计算公式中的Ka换 成Kb即可
3.5.5酸碱滴定可行性的判断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这可有意思啦!你看啊,酸碱滴定法就像是一场酸碱之间的奇妙“战斗”。

酸和碱就像是两个对手,在一个特定的“战场”上相遇。

这个“战场”呢,就是我们的滴定容器啦。

想象一下,酸是个急性子,碱呢,比较沉稳。

我们就拿着一种特殊的“武器”,叫做指示剂,来观察这场“战斗”的进展。

当酸和碱慢慢靠近,逐渐反应的时候,指示剂就会像个机灵的“小裁判”一样,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告诉我们到了什么阶段。

比如说,一开始可能是酸性的环境,那指示剂就是一种颜色。

随着碱的慢慢加入,酸碱逐渐中和,这时候环境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啦。

就好像原本是“酸的天下”,碱慢慢攻进来,一点一点改变局面。

指示剂看到这种变化,立马就“喊”出来啦,“嘿,到这啦!”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变化,可能一开始不明显,但慢慢积累,就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就能了解整个过程的进展。

而且啊,酸碱滴定法还特别实用呢!它可以帮我们确定一些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呀。

我们就像侦探一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找出这个溶液的秘密。

你说这多神奇呀!我们能通过这么简单的方法,搞清楚那么复杂的化学世界。

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方向,能不兴奋吗?在进行酸碱滴定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哦!要认真选择指示剂,要准确控制滴加的速度,就像走钢丝一样,要小心翼翼但又充满信心。

你想想,如果不仔细,那得出的结果不就不靠谱啦?就像建房子,根基没打好,那房子能稳吗?所以呀,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

总之呢,酸碱滴定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化学世界中很多奥秘的大门。

它简单却又充满魅力,让我们能在化学的海洋中畅游。

大家可别小瞧了它哦,好好去探索,一定会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呢!这就是酸碱滴定法,有趣又有用,真的很棒!。

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酸碱中和反应。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未知浓度的溶液中,直到两种溶液完全中和。

通过计算所消耗的已知浓度的溶液体积,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

酸碱滴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试剂和仪器:准备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

2. 标定滴定管: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滴定管的准确浓度。

3. 准备未知浓度的溶液:按照实验要求准备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溶液。

4. 进行滴定: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加入到滴定管中,然后逐滴加入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记录每滴入的体积和相应的pH值或颜色变化。

5. 记录数据:记录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已知浓度的溶液的体积和pH值等数据。

6. 计算结果: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计算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

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浓度的溶液的准确浓度,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组成。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计算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计算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计算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和化学反应的等当量关系。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酸碱滴定的原理酸碱滴定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的。

在酸溶液中,存在H+离子;而在碱溶液中,存在OH-离子。

当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时,H+离子和OH-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分子。

根据化学反应的等当量关系,滴定的终点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PH计的读数来确定,从而可以推算出酸碱物质的浓度。

酸碱滴定的实验操作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滴定仪器和试剂:包括滴定管、容量瓶、酸碱溶液、指示剂等。

2.准备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取一定体积放入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3.滴定操作:将标准溶液滴加入待测溶液中,直至观察到颜色或PH值的变化。

4.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所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二、酸碱滴定的计算方法酸碱滴定的计算主要包括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两个方面。

1.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1V1=C2V2其中,C1为标准溶液的浓度,V1为标准溶液的体积,C2为待测溶液的浓度,V2为待测溶液滴加的体积。

2.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A/V1=nB/V2其中,nA为标准溶液中酸碱物质的物质的量,V1为标准溶液滴加的体积,nB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物质的量,V2为待测溶液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酸碱滴定计算时,应确保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结果,避免误差的产生。

为了提高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重复滴定,取平均值来计算。

三、示例应用下面以酸碱滴定计算酸的浓度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已知标准溶液为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待测溶液为盐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消耗了20mL标准溶液。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可以知道,标准溶液中酸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第五章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基本内容及重点要求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内容、酸碱离解常数;了解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及各种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掌握酸碱滴定曲线(包括滴定终点、突跃范围)的计算方法、滴定终点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各种酸碱溶液准确滴定的条件;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典型应用。

本章提纲§5-1 酸碱质子理论§5-2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5-3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5-4 酸碱缓冲溶液§5-5 酸碱指示剂§5-6 弱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5-7 多元酸碱的滴定§5-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5-1 酸碱质子理论一、基本概念质子酸碱理论:酸: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共轭酸碱对一种碱B接受质子后其生成物(HB+)便成为酸;同理,一种酸给出质子后剩余的部分便成为碱。

酸与碱的这种关系可表示如下:B + H+=HB+(base) (acid)共轭酸碱对:酸与碱是彼此是不可分的,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即HB+与B是共轭的,HB+是B的共轭酸,B是HB+的共轭碱,HB+—B称为共轭酸碱对.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用相应平衡常数大小来衡量。

如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为:HA + H2O = H3O+ + AA- + H2O = HA + OH-反应的平衡常数(活度常数)分别为:§5-2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分布一、处理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方法(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分析浓度: 指在一定体积(或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亦称总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

通常以摩尔/升(mol·L-1或mol·dm-3)为单位,用c表示。

平衡浓度: 指平衡状态时,在溶液中存在的每种型体的浓度,用符号[ ]表示,其单位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已知0.1mol/LNaOH滴定同浓度 HAc(Pka=4.74)的突跃范
围是7.74~9.70,则滴定同浓度某弱酸HB(Pka=3.74)时的突跃
范围是多大?
6.74~9.70
结论:若果弱酸pKa增加一个单位,那么突跃范围起点也 会上升1个pH单位,相当于突跃范围减少1个pH单位。
3.弱酸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基本概念
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
以被测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以滴入的滴定剂的体积V 或滴定分数a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 P142 图5-8 滴定分数(fraction titrated) a:
被测物被滴定的百分数,衡量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
n(中和的被测物) a
n(起始的被测物)
Kb =KKwa = 5.6×10-10
说明:此时溶液呈弱碱性。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化学
计量点pH都为7
④ SP之后
溶液组成:NaAc+NaOH,由于过量NaOH的存在,抑制了
Ac-的解离,认为溶液的pH由过量的NaOH决定。这个阶段
pH的计算就和强碱滴定强酸相同。
0.1000 (VNaOH 20.00)
1 基本概念 2强酸碱的滴定 3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4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多元碱的滴定 5 酸碱滴定中准确滴定的判据
研究酸碱滴定曲线的意义:
1.了解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 2.估计被测物可否被准确滴定 3.选择合适指示剂
计算滴定曲线的一般方法
① 将滴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滴定开始之前2.开始到 sp 3.sp 4. sp之后。 ② 根据不同阶段溶液组成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式,应用这 些公式计算出加入一定体积滴定剂之后溶液的pH值。 ③ 计算出足够的数据,用pH对滴定剂体积V作图,既可 得到滴定曲线。
如果滴定剂与被测物反应系数是1:1
如果C =C 则 a

n(加入的滴定剂)
CNaOH
VNaOH
n(起始的被测物) CHCl VHCl
NaOH HCl
VNaOH VHCl
解释:因为在滴定中分母不变,滴定剂的体积V增加,a就 增大。所以 滴定曲线横坐标V,也可以改成a,滴定曲线形 状不变。
2.7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第二计量点:溶液组成Na2HPO4,酸式盐, CKa3<10Kw,
C ≥ 10Ka2,判断选用近似式II
[H ]sp2
Ka(2 Kw Ka3Csp2 ) Csp2
109.66 (mo l/L)
Csp2 0.033 (mol/L )
pHsp = 9.66
说明:酚酞(8.0~9.1 ~ 9.6),pHsp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内。可以选用百里酚酞(无9.4~10.0 ~ 10.6蓝),滴至浅蓝, 误差约为+0.3%。
①滴定前 溶液组成:HCl 说明:约定俗成用最简式,或者是很难见到近似式的情况。 一般就不要再用判断标准选择公式。 [H+] = 0.1000mol·L-1 pH = 1.00
②滴定开始到SP之前 溶液组成:NaCl + HCl 溶液pH值取决于剩余的HCl
[H+] = 0.1000 (20.00 VNaOH)
2.影响突跃的因素: ①Cb , Ca越大 ②Ka 越大 P145 图5-9
突跃越大.
例题1. 用 NaOH滴定以下弱酸体系, 填写下表
NaOH (mol/L) HAc (mol/L) 突跃范围
0.1
0.1
7.74---9.70
0.01
0.01
7.74~8.70
结论:弱酸(碱)的滴定,浓度改变10倍突跃改变1个PH单位. 增加形式是在突跃范围结束点上升1个pH单位。
提问:结合P387页表6,给上述体系选取合适 的指示剂
C (mol·L-1) 滴定突跃 指示剂
0.1000 4.30 ~ 9.70
(先看有没有变色点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如没 有再根据变色范围找),甲基红(5.2)和酚酞(9.1) 变色点都合适,如用甲基橙(3.4)则需要滴定到完 全现碱色(4.4)(黄色),此时溶液pH=4.4,符合要 求。
pH
=
pKa
+
lgCAc CHAc
VNaOH
= pKa + lg 20.00 VNaOH
例如:特殊点VNaOH = 19.98 ml时 Et = -0.1% pH =7.74
③ SP时
溶液组成:NaAc, NaOH与HAc中和反应,产物 为NaAc,按一元弱碱计算。
CNaAC 0.1000 mol·L = 0.05000 mol·L 2 [OH-] = C Kb pH = 8.72
例题1解:
第一计量点:溶液组成NaH2PO4 ,酸式盐,CKa2≥10Kw, C<10Ka1,判断选用近似式I
[H ]sp1
K a1K a2Csp1 10 4.71 (mol/L ) K a1 Csp1
Csp1 0.050(mol/L )
pHsp =4.71
说明:没有计算滴定突跃范围,选指示剂时尽量使化学计量点 pH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甲基红(4.4~6.2)、溴甲酚绿(3.8~ 5.4),如以甲基橙(3.1~4.4)为指示剂,滴到黄色,误差-0.5%。
第三SP: 前面已判断出,用常规方法不能准确滴定,需要采用特殊的手 段。可以加入CaCl2于溶液中,则发生如下反应
2HPO42- + 3Ca2+ = Ca3(PO4)2↓ + 2H+ 生成沉淀,H+被释放出来,这样第三个H+也可以滴定了。应该 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曲线形状 p145 图5-10
pH ≥0.2 时所引起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肉眼才能 感觉到.故用指示剂确定终点时要求pH ≥0.2 ~ 0.3.
即突跃范围: 2 pH ≥0.4~ 0.6
P145 图5-9
指示剂确定终点时准确滴定的可行性判断:
CKa 10-8
(Et≤±0.1%)
推导在后面
5.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滴定曲线形状: ①大概向左的阶梯。 ②四个区域,依次是共轭缓冲区、突跃区、酸缓冲 区, 碱缓冲区很小.
C (mol.L-1) 1.000 0.1000
滴定突跃 3.30 ~10.70 4.30 ~ 9.70
0.01000
5.30 ~ 8.70
结论: 对强酸碱的滴定,浓度增加10倍,突跃增加 2个PH单 位。分别是滴定突跃的起点下降1个和终点上升1个pH单 位。P142图5-8
3.指示剂的选取原则
1.选择在突跃内变色的指示剂. 2.使指示剂的变色点 pHep尽量接近pHsp.
[OH-] =
0.1000 (VNaOH 20.00) VNaOH 20.00
例如:仍计算一个特殊点 VNaOH = 20.02 pH= 9.70
有关数据P141表5-2
a = 100.1% Et = +0.1%
2. 滴定曲线形状及特点 P142图5-8
滴定突跃:终点误差Et在±0.1%之间被测溶液pH的变化范围 称为滴定突跃,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段曲线呈现近似垂直的
H2A = H+ + HA- Ka1 HA- = H+ + A2- Ka2
1.多元酸 Cmol/LH2A 分步滴定条件: Ka1/Ka2
准确滴定条件:
10 5 (Et≤0.5%)
C0·Ka1≥10-8 可准确滴定至HAC1·Ka2≥10-8 可准确滴定至A2-
说明:先计结论,具体的数学推导过程终点误差再讲。这
20.00 VNaOH
例如:当滴入NaOH溶液18.00ml时,可计算出pH =
2.28。又如特殊点,当加入
19.98ml时,pH=4.30, 此时a = 99.9%
Et
=
19.98 20.00 20.00
=-0.1%
③SP时
溶液组成:NaCl 溶液pH=7.00
④SP之后
溶液组成:NaCl + NaOH,溶液的碱度取决于过量的NaOH
[H+]= C Ka
pH = 2.87
② 滴定开始到SP之前 溶液组成: HAc+NaAc 滴入的NaOH与HAc反应生成
NaAc, 溶液中还有剩余的HAc,所以这是一个缓冲体系。
CAC-
=
0.1000 VNaOH 20.00 VNaOH
CHAC =
0.1000 (20.00 VNaOH ) 20.00 VNaOH
影响突跃的因素: ① Ca, Cb②Kb 越 大 , 突跃越大.
弱碱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Cb·Kb≥10-8 (Et≤±0.1%)
2.7.3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问题: 1、滴定的可行性判断:分步滴定及准确滴定.
2、化学计量点pHsp的计算.
3、指示剂的选择。 多元酸的滴定 设二元弱酸为H2A,则H2A解离反应可以表示为:
例如:特殊点VNaOH = 20.02ml时
VNaOH 20.00
pH = 9.70 Et = +0.1%
总结:7.74---8.72---9.70
提问:对于这个滴定体系,选择那种指示剂合适?
(注意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甲基红等不能 使用,可以选择酚酞 8.0~9.6 pKHIn = 9.1。还有百里酚蓝 第二变色点8.9也可。百里酚酞变色点10.0不在突跃内。)
解:∵ ≥ 10 C = 0.10×10 > 10 Ka1 10 2.12 Ka 2 10 7.20
5
K H 3PO4
a1
-2.12
-8
第一第二个H+可分步滴定,并且第一个H+ 能
准确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