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一分钟》课堂实录(特级教师谭静)
《一分钟》(课堂实录)

2.语言表达:训练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3.思维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时间观念的认识,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间的珍贵和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珍惜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完成的事情。
例:针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一分钟有多长,能做什么”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如一分钟内完成口算题、写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分钟的价值。
-写作技巧的运用: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学会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学生可能难以将时间主题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写作。教师可提供写作框架,如“一分钟内,我在……,感受到了……”,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例:分析故事中“一分钟,六十秒,一秒都不能浪费”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语言表达技巧:学习并运用故事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描述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2.教学难点
-情节理解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从中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一分钟》课堂实录(特级教师谭静)

《一分钟》课堂实录(特级教师谭静)谈话师示范,教学生将纸对折,再分别将一半对折,展开,将最外部的两面重合,将自己的名字大大地写在纸上。
(学生开始写)(这样老师就能知道学生的名字了)教学过程: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出示钟表: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生1:16秒生2:60秒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
(课件演示)谈感受: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生1:60(板书)生2:97(板书)生3:88(板书)生4:12师:老师帮你测一测。
只测10秒就能推出。
78下。
(学生:啊?)生5:96下。
(板书)生6:70下。
(板书)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生1:90生2:60生3:80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计算拍球数小棒读字画画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
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生1:我拍了122生2:我拍了50个生3:我小棒数了50个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拍球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先估计:生1:50个生2:30个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开始写。
汇报: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一分钟》课堂教学实录

一分钟课堂教学实录引言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时间变得尤为珍贵。
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效率,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一分钟课堂教学模式。
一分钟课堂教学旨在通过紧凑的时间安排和精炼的教学内容,快速传递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记录一节一分钟课堂的教学实录,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式和效果。
一分钟课堂教学实录时间:9:00 AM地点:教室学科:数学教师:王老师学生:小明、小红、小李等王老师:上课了!大家请坐好。
学生们:好的,老师。
王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分钟课堂中的数学题目。
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第五页。
学生们迅速翻开书本到指定页面。
王老师:请看第五页上的题目。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运算题,请大家用纸和笔计算,然后在纸上写出答案。
学生们迅速计算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王老师:好,时间到。
现在请大家交换纸张,检查对方的答案。
学生们互相交换纸张,开始检查对方的答案。
王老师:请停止检查,我来检查答案。
学生们:奇偶验算交换检查,老师。
王老师:首先,我们来看小明的答案。
小明,你的答案是多少?小明:我的答案是12,老师。
王老师:(核对答案)嗯,小明的答案是正确的。
请大家鼓掌鼓励小明。
学生们鼓掌鼓励小明。
王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小红的答案。
小红,你的答案是多少?小红:我的答案是16,老师。
王老师:(核对答案)很抱歉,小红的答案是错误的。
请问谁认为自己答案是正确的?学生们出现多人举手。
王老师:好,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请让答案为16的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小李:我的计算方法是把7和9相加得到16。
王老师:小李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请大家再次思考问题。
学生们开始重新计算问题。
王老师:时间到,停止计算。
现在请大家举手,谁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学生们出现多人举手。
王老师:请那些举手的同学上台解答问题。
一些学生上台解答问题。
王老师:很好,其中有几位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
请大家鼓掌鼓励他们。
学生们鼓掌鼓励正确的同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分钟》课堂实录

《一分钟》课堂实录教材分析《一分钟》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小学生自己身边极为平常的事。
主人公元元以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元元就是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带来了20分钟的迟到。
这个故事足以告诫同学们: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从小形成分秒必争的意识。
重点是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句话所反映的元元的心情和想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到时间的宝贵,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很难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师;课件出示动画钟表,问:这是什么?生:闹钟师:闹钟有什么作用?生:闹钟告诉我们时间。
师:秒针转一圈是多长时间?生:一分钟。
师:让我们一起看着钟表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吧。
你认为一分钟长吗?生:不长。
师:你们别小看这短短的一分钟,用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感受一下一分钟的果实吧。
一组同学体验一分钟读几个字;二组体验一分钟能写几个字;三组体验一分钟能数多少页码,四组同学体验一分钟计算多少道数学题。
生:我们组王淑涵同学一分钟读了63个字,是我们组最多的。
赵乐存一分钟读了42个字,是我们组最少的。
生:我们组一分钟写字最多的同学是王丙润,写了45个字,王一鸣只写了31个字。
生:我们组车煜潇一分钟数了156个数,杨清然数了120个数。
生:我们组付振旭一分钟做了67道数学题,张丽欣做了45道题。
师:通过体验,你有什么感受?生:没想到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
生:一分钟还挺重要的。
生:今后我得重视1分钟。
师:课件出示图片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一分钟在不同行业的重要性。
二、讲授环节第一部分:字词教学纠正字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抽一小组开火车读。
2023年《一分钟》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整理

2023年《一分钟》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整理课题:一分钟(二年级上册)执教:钱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元元因多睡1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懊悔,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
学习重点:自主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元元因多睡1分钟而产生的一路上的叹息与懊悔,从而体会时间的珍贵。
一、导入1、板书:1=20这个等式对吗?(……)可是你们信任吗,在特别的时候,这1就与20,甚至比20还大呢?不信,咱们打开书,翻到31页。
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分钟》,在文中你会找到答案。
2、请同学读学习要求一(……)3、同学按学习要求边读边思索。
二、识字1、大家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熟悉的生字,轻声念念,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2、生字全都记住的请举手。
同学沟通识记方法,并口头组词。
老师归纳: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换偏旁……齐读生字。
3、和同桌一起小声读词语。
相互订正读错的地方。
读准“丁零零”“哈欠”“闹钟”。
小组开火车读。
三、学文(1、5、6)1、初读了课文,谁知道了“1”在文中是什么?(……)结合同学回答板书:多睡1分钟=202、元元多睡1分钟时,他是怎么想的?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人读)“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同学们做做这两个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不想起床,还想睡,懒洋洋的)谁能学着懒洋洋的样子,读读这段的其次句话。
(指名读、齐读)3、谁又知道了“20”在文中是什么?(……)结合同学回答板书:多睡1分钟=迟到20分钟4、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讲到了元元迟到了20分钟呢?谁能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
(……)同学们看课文插图,看到元元了吗?他什么表情?元元为什么是这个表情?元元一开头认为自己多睡1分钟是不会迟到的,结果呢?(结果他迟到了,而且是迟到了20分钟,都过去半堂课了。
)所以“元元红着脸,低着头。
”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懊悔)懊悔什么?--懊悔自己不该多睡那1分钟。
二年级语文:7《一分钟》(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二年级语文:7《一分钟》(教学实录)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二年级语文:7《一分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准备: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
(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板书课题:一分钟3.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 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一分钟》教学实录模板5篇

《一分钟》教学实录模板5篇《一分钟》教学实录1【设计依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我感悟”是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拓宽、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4、通过学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组织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你觉得一分钟长吗?2、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什么?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学生质疑。
三、合作探究,感悟课文1、思考:迟到一分钟怎么变成二十分钟呢?认真读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3、集体交流:你们小组都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
5、读完课文,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四、结合实际,自主学字1、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给生字找朋友、自学生字笔顺,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2、教师板演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3、将学生写的生字展示评比。
五、深化认识,实践拓展1、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⑴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⑵在你的生活中,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动手试一试。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一分钟》教学实录

《一分钟》教学实录一、游戏导入1、游戏感知一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是很长还是很短?生:很短。
师:大家觉得一分钟很短,接下来老师让大家玩个游戏,大家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
请全体同学起立,双臂在身体两侧平举,与肩膀齐平,老师给大家计时一分钟。
(游戏开始,大概二十秒之后学生已经开始感觉吃力。
)(一分钟时间到)2、揭题师:大家感觉到了吗,其实有时候一分钟也可以很长。
一分钟内也可以干很多事情,一分钟其实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16课《一分钟》,看看关于课文里边讲述了一个关于一分钟的怎样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出段号。
(2)自由大声读课文,圈出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多字,不少字。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指生汇报。
3、师:请大家自由大声读课文,圈出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多字,不少字。
4、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需要会认的生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展示汇报+精讲(一)学习会认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需要会认的生字。
师:这些字是这篇课文中我们需要会认的生字,请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学生自由认读。
3.指生认读。
师:有那一位小朋友愿意起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呢?请注意,小老师读一遍,其他同学跟读两遍。
生1读第一行。
生2读第二行。
师:刚刚他有没有读的不对的地方?生:他把gang读成了gan。
师:好,你听的真认真。
请大家跟老师再读一读这个字。
4.学生齐读生字。
5.师:知道了它们的读音,大家愿意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吗?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你的识字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识字方法。
6.指生交流生字方法。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了“钟”字,金字旁加上中国的中就是一分钟的钟。
生2:我用形声字识字法认识了,迟到的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一分钟》课堂实录(特级教师谭静)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谈话
师示范,教学生将纸对折,再分别将一半对折,展开,将最外部的两面重合,将自己的名字大大地写在纸上。
(学生开始写)(这样老师就能知道学生的名字了)教学过程:
刚才老师教大家折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谁知道?
生1: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1分钟,1分钟有多少,能干什么。
课件出示钟表:
师:谁知道有关1分钟的哪些知识?
生1:16秒
生2:60秒
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分针?
师:分针走1格是1分种,那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远呢?
生3:60格。
师:那1分钟到底有多长啊?感受下。
(课件演示)
谈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长。
生2:我也觉得很长。
生3:我觉得很短。
生4:很快。
师:有的觉得长,有的觉得短,……
测一测1分钟内自己的脉搏。
汇报:
生1:60(板书)
生2:97(板书)
生3:88(板书)
生4:12
师:老师帮你测一测。
只测10秒就能推出。
78下。
(学生:啊?)
生5:96下。
(板书)
生6:70下。
(板书)
师:根据这些数字,你能估计其他同学的心跳大约在多少下吗?生1:90
生2:60
生3:80
小结:每个的…………不一样,所以心跳也不一样。
师:老师带来了一组活动,活动内容:
计算拍球数小棒读字画画
要求:每小组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活动。
并记录下相应的次数。
汇报:
生1:我拍了122
生2:我拍了50个
生3:我小棒数了50个
生4:我小棒数了30个。
生5:我1分钟读66个字
将活动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表格,当场填入数字)
拍球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
师:我能看出,1号1分钟拍90个,我能推算出2分钟拍几个。
提问:4号2分钟大约能拍几个?
做实验:1分钟你能写多少个字?
先估计:
生1:50个
生2:30个
生3:90个。
验证到底写几个(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开始写。
汇报:
生1:我猜想的是10个字,我写的就是10个字。
生2:我猜的是30个字,只写了13个字。
师:刚才猜90个字的同学呢?
生3:我也只写了十几个字。
通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感想?
生1:只会说是没有用的,得做出来。
师:你能猜测2分钟写多少个字吗?
师: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