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助产护理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及护理满
意度的影响
崔文霞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及护理
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自然分娩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及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少,自然分娩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
【总页数】1页(P188-188)
【作者】崔文霞
【作者单位】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商丘 47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4
【相关文献】
1.全产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 董书芳;丁兆莉;郑凤
2.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孙敬洁
3.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郑琳
4.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作用评价 [J], 章林;刘兴
5.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李世琼;刘丽娜;宋波萍;杨晓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妊娠结局的果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妊娠结局的果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
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阶段式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较高,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给予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产妇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剖宫产术;阴道分娩;妊娠结局今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100例,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100例。
患者皆为单胎妊娠,头位、足月,允许阴道分娩,排除存在相关禁忌症、前置胎盘或胎位异常、妊娠并发症及全身系统疾病患者。
观察组年龄为22至35岁,平均年龄为(28.6±2.4)岁,孕周为37到40周,平均(39.1±1.2)周,两次妊娠间隔时间为1到6年,平均(3.5±0.6)年。
对照组年龄为21至36岁,平均年龄为(28.7±2.5)岁,孕周为37到40周,平均(39.2±1.1)周,两次妊娠间隔时间为1到7年,平均(3.4±0.5)年。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孕周等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给予常规阶段式护理。
即责任医师负责产前诊断、产房医师与助产士负责产时护理、产后休息区由该区责任护士负责。
现代产科助产服务体系简介(图文版)

附件3(图文版)青岛惠康护理培训学校现代产科助产服务体系二零一六年一、背景分析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科学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随着抗生素、输血及剖宫产等关键技术在产科的应用,一些危害母婴安全和健康的常见疾病,如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和难产等都得到了有效防治,近年来,孕期产检的系统开展,住院分娩的逐步普及,孕产妇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然而,综观产科医疗服务体系,不难发现,其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及挑战。
1.传统服务模式阻碍产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产科的医疗服务,仍实行以医疗干预为主,以助产、护理为辅的工作模式,助产士主要是执行医嘱,为产妇接生,却无暇顾及与产妇的情感交流、心理支持及生活照顾,因此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
在当前,剖宫产率扶摇直上,阴道助产技术在临床逐渐被冷落,医疗纠纷不断上升,客观上拉大了医疗服务与孕妇需要之间的距离,严重阻碍了产科学的发展,如何建立起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的产科服务体系是当前值得深思问题,这不仅是产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广大妇女生殖健康的迫切需要。
2.产科医疗资源供给不充足,分布不均衡:产科医疗资源供给不充足,城乡之间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产科医疗体系的突出问题,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多数医院都存在产科业务用房紧张,产科设备缺乏、落后的问题。
3.医务人员数量不足,流失现象普遍: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衡量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的敏感指标。
产科人员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高,心理负担重,福利待遇低,导致绝大多数优秀的医学生毕业时都不选择产科;长期以来,产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导致产科专业医师培养不足、流失严重,产科医务人员因无法外出培训进修,致使人员结构不合理,致使相当一部分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无法实行三级查房制度。
产科待产和产程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基本医疗工作由助产士和护士完成,护理人员不足将严重影响产科质量。
综合连续助产护理对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综合连续助产护理对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发表时间:2018-04-17T15:43:00.8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张亚楠[导读] 分析综合连续助产护理对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摘要:目的:分析综合连续助产护理对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连续助产护理,将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与产时出血量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给予连续助产护理,不仅能让产妇在稳定身心状态下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少产时出血量,而且还能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关键词:连续助产护理;初产妇;剖宫产率;阴道试产阴道顺产与剖宫产相比,更能够保证婴儿良好发育、产妇顺利康复、降低产后并发症等。
虽然阴道顺产有较多优势,但也存在较多的禁忌症,若产妇生理指标达不到顺产标准,则具有较大的风险。
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将改善产妇身心状态作为工作方向,以降低剖宫产率为主要目的,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
今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00例,以探讨综合连续助产护理在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中的临床效果,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00例,所有产妇具有顺产相对禁忌指征,自愿行顺产分娩,身心状态稳定,胎儿产前发育正常。
产妇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慢性基础性疾病产妇、有精神疾病产妇。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为21至38岁,平均年龄为(27.2±6.4)岁,孕周为37到41周,平均孕周为(39.2±1.4)周,顺产禁忌指征中相对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别为17例、15例、8例、7例与3例。
早产儿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围生医学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逐渐提高,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离院后对生活环境、喂养、疾病预防和皮肤护理等有更高的需求。
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人性化服务模式,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能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实施,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对改善早产儿的疾病预后及疾病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发新生儿延续性护理指南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
关键词: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生存质量随着围生医学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逐渐提高,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潜在疾病较多,容易发生感染,其后机体的生长发育及适应能力较正常分娩儿差[1]。
因此,离院后,对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喂养、疾病预防和皮肤护理等提出更高要求。
医院过渡到家庭的延续性护理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有效手段,保证早产儿出院后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
然而,目前在我国延续性护理起步较晚,并且形式较单一。
尤其对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较少,亟待解决探索有效、规范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
现结合我国开展延续性护理的现状,针对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出院患者的实践研究,对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定义、内容、延续性护理措施及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效果进行综述。
1 早产儿及延续性护理的定义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2]。
延续性护理是国际上自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美国老年病协会将延续性护理定义为: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预防或减少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3]。
2 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支持、喂养支持、营养及生长发育支持、与临床医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等[4]。
浅谈助产专业实践发展现状及启示

综述与进展浅谈助产专业实践发展现状及启示申旭倩,高玉芳,杨靖,高少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400)摘要:加强助产士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已被全球卫生组织强调为优先事项[1],妇女儿童健康是世界全民健康的基石。
在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新形势下,母婴安全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
临床实践是助产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实践基地是助产专业临床教育的重要依托平台,本文以临床实践基地为切入点并结合国外助产专业现状,探讨我国当前助产专业临床实践的挑战及启示。
关键词:助产专业实践实践基地实践能力助产士主导的连续性护理是为妇女提供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期间需要多学科团队适当参与的,由一个助产士或一组助产士主导连续性护理模式[2]。
实践能力从其本质属性来分析是胜任不同实践任务的个体所具备的具有共性特征的能力素质,直接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其功能在于确保个体顺利形成并实施实践观念。
个体实践能力由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4个维度组成[3]。
为不断提高助产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及培养质量,临床实践基地是其临床实践教育的重要依托,需切实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34号)明确提出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增加对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4]。
完善高校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将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根据人才培养规模、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教学需求,加强医教协同,强化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充分发挥医院医教研协同优势,完善各类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严格临床教学基地认定审核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国外助产专业实践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助产专业已经实践了数百年,其特征和特性根据不同的当地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传统观念而有所不同。
我国助产士门诊实践模式的研究进展

我国助产士门诊实践模式的研究进展刘李【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9(017)026【总页数】3页(P3237-3239)【关键词】助产士; 门诊; 实践模式; 研究进展【作者】刘李【作者单位】450001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使得高龄产妇比例攀升,孕期服务需求大量扩张,其中孕产妇对助产士门诊服务需求率为90%以上[1]。
而且,剖宫产率极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首要原因是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剖宫产利弊的认知匮乏[2],产前宣教完善产妇认知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十三五规划”和“2030健康中国”中均提到要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能力,对助产士涉及的服务范围提供了发展机会、平台和挑战。
多家医院积极响应,设立助产士门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助产士门诊模式[3-7]。
因此,有必要梳理现有助产士门诊的实践模式与内容,分析其服务效果,为后续助产士门诊项目形成更规范、系统的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提升生育服务。
1 助产士与助产士门诊国际助产士联盟(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ICM)将助产士定义为接受正规助产学教育,掌握助产实践能力并获得所在国家合法从事助产工作资质认证或注册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场所可包括家庭、社区、医院和诊所[8],职能覆盖整个围生期,形成完整的助产服务模式。
而我国由于人力资源和专业发展局限,长期以来助产士的角色局限于产房工作,承担产前孕期指导和产后的延续性护理较少,助产士门诊开展受到限制。
但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助产士门诊发展再现机遇。
2006年3月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首次建立助产士专科门诊,得到了孕产妇及家属、社会的一致好评[9]。
此后,我国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所医院陆续开展助产士门诊服务,对助产士门诊模式进行探索。
全国开设助产士门诊的医院越来越多。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引言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母婴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合理的喂养方式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其身体和智力发育;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建立积极的母婴互动关系。
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健康和家庭和睦。
“4C”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介绍“4C”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指在产妇出院后,在产后6-8周内为产妇提供持续性的家庭护理服务,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护理活动,如产后随访、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等,来促进产妇的身心康复。
该护理模式的目的在于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她们度过产后身心变化期,促进母婴健康。
多篇研究表明,“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的产后喂养方式有积极的影响。
“4C”延续性护理可以提供专业的产后喂养指导,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喂养观念和技巧,从而减少错误喂养造成的问题。
“4C”延续性护理通过产后随访和健康宣教,帮助产妇充分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的比例。
“4C”延续性护理还可以提供产后心理支持,减少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她们更好地投入到母乳喂养中。
“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的产后心理状态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产后随访和心理支持,护士可以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帮助她们排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从而减少产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
不间断的家庭护理服务可以加强产妇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系统,面对产后身心变化,减少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C”延续性护理还可以为产妇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如合理的饮食、休息和运动等,有助于调节产妇的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4C”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喂养方式和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可以充分利用“4C”延续性护理模式,通过专业的护理技巧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产妇重建自信,建立正确的喂养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为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评价·二
2. 分娩结果国内外研究对比
指标名称
剖宫产率 新生儿窒息率
国 内
降低↓ 降低↓
国 外
逐渐降低↓(AMP模式 )
分娩期干预
降低↓
降低↓(临产前住院、
会阴侧切
、持续性胎心监
护 硬模外镇痛和阴道手 术产)
、
产程时间 自然分娩率
缩短↓ 提高↑
效果评价·三
3.产妇
指标名称 助产士与孕产妇的 熟悉 双方信任 产妇的知情选择 标准模式 陌生 不信任 充分 连续性助产模式 熟悉 信任 不充分
总结
探索发展“以孕产妇为中 心”,助产士自主管理与主导, 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模式,应该 成为连续性助产护理发展的方向。
问与答
感谢您的聆听
--周女士(2013年7月)
产妇、家属反馈
照顾周到,放心,超出预期 。
--王女士(2013年3月)
医生和护士很有亲和力,感觉很温馨!
--张女士(2013年8月)
潘春花工作认真负责,并主动关心,很满意!
-袁女士(2013年8月)
林晓丽接生时非常耐心!
--刘女士 ( 2013年8月)
朱丽萍笑容灿烂与温暖!总体满意!
-张女士( 2013年10月)
非常感谢魏晓霞在本人生产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帮助!
-田女士( 2013年8月)
态度良好,入院后感到备受关怀、温暖。
-李女士( 2013年8月)
助产士/护士心声
朱朱:责任心加强了,交接班更有 条理性和重点了。 周婷:使用无创会阴接生后,比以前 接生轻松了,肩膀不酸痛啦! 周洲:打电话随访,病人就立即听出 我的声音了! 唐洁:病人来到病房入院,立即热情
国外模式-团队助产护理
• 由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医疗中心探索的模 式。由医院的助产士团队组成,成员轮流在 医院诊所和产房工作,负责孕期检查,产程 观察并接生。 助产士提供24H On call 陪伴分娩。 在孕期12-16周、28周、 36周、 41周接受 医生诊查。
• •
国内模式—产时护理
1. 产时连续服务 1999年上海首先引进导乐服务, 并以助产士为导乐开展陪伴分娩。
门诊服务
1. 2. 3. 4. 提供咨询 孕期不适的处理 营养、饮食、运动 入院时机,异常情况处理等 产前检查 胎心监护 孕妇学校讲堂:讲授孕产期知识与育婴技能
增进熟悉,建立信任关系
产前服务
管床责任制 温馨服务 自由体位待产 改革临产产妇进入产房时机
产时服务
助产责任制
≥
统计结果
服务满意度提升:+5% 床位使用率:+ 31% 剖宫产率:-8%
会阴侧切率:- 67% 产后出血率:-75% 奶涨发生率:-67%
产妇、家属反馈
宁艺芳太好了,让我减少了好多病痛,她的态度像 家人一样亲切,非常满意!-王女士(2013-1-16出院) 谢谢你们在住院期间的关照,祝你们工作越做越好!
Departent of Health.Changging Childbirth.Report of the Expert Maternity Group [R].London,UK:HMSO.1993 Freeman L.M. Continuity of carer and partnershis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Women and Birth,2006,19(2):39-44.
Jane Sandall,Jacqueline Davies. Evaluation of the Albane Midwifery Practice Final Repot March 2001 [R].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2001. MeCourt C ,Stevens J. Continuity of care :what does it mean and does it matter to midives and birthing women?[J].Canadian Joural of Widwife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5,4(3):10-20.
社会心理支持
满意度
不关注
未提及
关注
84%
护理的质量与内容
关注
关注(最关注,最 为影响性指标)
效果评价·四
4. 助产士的反应
指标名称
自我满足 体现专业价值
标准模式
未提及 未提及
连续性助产模式
有 体现,自豪
实践与学习机会
家庭生活 薪酬 机构支持
未提及
未提及 未提及 未提及
增加
影响 无特别增加 没有额外支持
个性化护理
人手 前景
未提及
未增加 未提及
体现
额外增加(加剧助产 士不足的矛盾) 不明朗
科室现况
• 科室及护理人员组成
妇产科
护士长1人
门诊
病房
病床24张
产房
助产士1.5人
护士/助产士9人
助产士7人
导医1人
护理员3人
科室现况
• 科室及护理人员组成
妇产科
护士长1人
门诊
病房
病床24张
产房
助产士1.5人
护士/助产士9人
接待,不要怠慢啦。尽快准备 好床位方便病人入住。
小霞:在街上,碰到我接生的产妇,我们互相问候啦。
努力方向
增加人手
门诊服务质量
综合能力
孕妇学校参与度
分娩减痛措施
住院环境
实践启示
1 2 3. 4. 提供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服务延伸: 时段:产前,产时,产后; 区域:从医院走向社区。 管理创新:自主管理,责任结伴制 锻炼综合能力: 独立实践能力; 协调与沟通能力 主动建立与产妇的信任关系。
自由体位待产 温馨服务与生活照顾 无创会阴接生 接生者全程产后随访
产后连续性服务
产后护理:专科护理,母乳喂养指导, 育婴技能指导 特色互动讲座:新手爸妈训练营 出院前指导:助产士个性化指导 简化出生医学证明办证流程 出院后延续性服务:电话随访, 产后上门访视
成效
国内模式—产前、产时护理
• 向孕妇学校和助产士门诊的产前延伸 形成的产前和产时连续性护理模式。 • 产后的连续性护理报道较少。 • 产时助产护理在分娩减痛及情感性心理 支持方面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实质性发展。
效果评价
1.1连续性护理
• Jane及MeCourt 的研究显示: ① AMP助产士与产妇接触的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并不多; ② 运行方式和具体内容增进了服务双方的熟悉和信任; ③ 这正是期望通过连续性护理所达到的重要目标。
国外模式-责任制助产护理
主要分为责任制助产护理和团队助产护理。 • 责任制助产护理(英国奥尔巴尼助产实践, AMP)。
由服务于社区的自雇式助产士团队组成。 每2名助产士结伴,分为责任助产士(primary) 和协作助产士(second).为孕产妇24H 提供联系, 提供孕期检查和产后护理,产时陪伴分娩服务。 发现异常情况转介产科医生。
连续性助产护理简介
• 定义
是指助产士在孕期、产时和产后 (直至产后28天)为孕产妇及新生 儿提供连续性护理。 为孕产妇提供护理的助产士可以是 同一人, 也可以是来自同一团队的 不同人。
Diane M. Fraser,Margartet A.Cooper.Myles Texbook for Midwives[M].14th ed.London:Elsevier,2003:33-36.
实践启示
5. 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结合是
新模式持续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与服务双方的互惠性。 6. 足够的财政、政策和机构支持。 7. 给予助产士适当的转诊范围。
Walker SB,Moore HD,Eaton A.North Queensland midwives’experience with a team model of midwifery care [J]. Aust J Midwifery ,2004,17(1):17-22. 陈改婷,张静涛.连续性助产护理的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11):117-119.
助产士7人
导医1人
护理员3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务开展
•
产科门诊
妇科疾病
妇科门诊
业务
产科
门诊手术 计生门诊
开展情况
背景
现有平台:门诊、病房、产房、人 员一条龙管理 创建与深化优质护理 提高病人满意度 连续性助产护理服务新模式
措 施
1.建立以护长为核心的助产护理团队 2.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与弹性排班 3.孕妇学校:讲授实用知识与技巧 4.病房服务:责任制护理,产前与产后温馨服务 5.产房:责任制助产与产后访视 6.电话热线:24小时提供咨询 7.特色互动讲座
连续性助产护理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陈少平副主任护师 CW16F@
内
容
1. 连续性助产护理简介
2. 连续性助产护理现状 3. 总结
背
景
• 过高的剖宫产率和妇女对分娩服务的抱怨。 • 199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分娩改革》。 提出5年内实现 :每个孕产妇有一位熟悉的助产
士为其提供连续性护理。强调以妇女为中心,基于 社区的、助产士主导的连续性护理,强调孕产妇在 生育和分娩过程中的参与、选择和掌握。
“一对一”陪伴分娩 1999年深圳地区的“全程责任制陪产”。 2008年杭州助产士主导的正常分娩产房研究。 2. 特点。 • 主要针对分娩期产妇,陪产助产士24H On call , 接到通知后到医院陪伴产妇直至分娩结束。 • 仅限于医院及产房助产士。 • 陪伴前双方不熟悉,不能主导产程以及产妇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