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精细化管理范文
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选7篇)

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选7篇)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选7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1安全在我们身边息息相关,时时伴我行,伴随我们终身。
因此,只有一个人处于安全的状态中,他才能挥洒自如。
为加强我院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近一步提升我院学生的安全教育水平,我院于3月20日晚上7点在主B6楼开展了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纷纷展开安全教育班会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个班级的手抄报,仔细一看每个班级的手抄报,都有各自的特色。
同时也体现了在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中深刻的认识,接下来的是每个班级举行的安全主题班会,每个班级都有代表上台讲话,发表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身安全体会,宣讲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在座的同学们也积极配合,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竞答,由问答形式竞争比赛,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它充分的体现了我院同学们在安全教育方面有较好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安全教育活动贴近实际生活,内容生动有趣,大家反响热烈。
今后一定要将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切实做好我院安全工作。
车间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2一、车间管理的含义:生产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以企业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全部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它概属于公司范畴。
狭义的生产管理主要是指以生产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理,可归属于车间管理内容,车间管理实际上就是某阶段生产过程的管理。
其主要内容是使本部人力、上游原材料、车间设备、车间生产成本等生产要素能有效结合起来,完成本阶段产品的生产过程。
如何在每一阶段生产过程中结合本部门的人力、上游原材料的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和公司、厂部下达的成本目标来完成本阶段的生产过程,就是车间主任要做好的工作。
车间精细化管理总结范文

车间精细化管理总结范文一、引言车间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为了全面总结我车间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分析车间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车间精细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生产流程,车间精细化管理能够避免生产环节的重复和浪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使车间能够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的使用和库存,减少资源浪费和过剩,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优化人员配置: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安排和分配人员,能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质量稳定提升:车间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有效减少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稳定产品质量。
三、精细化管理的挑战1.需要精确数据支持:精细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原材料消耗、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工时等等,但是车间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常常不够完善,导致管理者无法准确了解车间运行情况。
2.管理层压力大:精细化管理需要对车间各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和协调,往往需要管理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管理层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大。
3.员工积极性问题:车间精细化管理需要员工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一些员工可能对变革抗拒,缺乏积极性,需要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
四、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1.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车间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掌握生产过程的全貌,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强化管理层培训和支持:为了应对精细化管理的挑战,车间管理层应加强相关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同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3.激发员工参与热情:车间应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优秀员工和举办员工参与的决策,激发员工参与和积极性。
4.持续创新和改进:车间精细化管理不能止步于现有的管理模式,应积极探索创新和改进,寻求更合适的管理方法。
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4篇)

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一、推行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做法2、创建特色精益化管理模式,实行精细管理网络。
皮带工区的精益化管理主要表现在“4E、6S、七个零”的雷厉风行执行态度、严以律己的铁的纪律。
这些都为我们精益化管理提供了管理与执行的可靠依据。
从区长→各分管副职→各班组负责人→员工,在管理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闭合考核模式。
每人都有考核权、参加管理的权力和监督权,使大到工作安排小到厕所卫生,事无巨细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有人管理。
3、日清控制,三项记录封闭咬合。
记录是考核工作的依据,没有记录或记录不清,容易造成考核脱节。
因此我们在记录上采取交接班记录、检修记录、保护实验记录三项,同一工作三项记录封闭咬合。
做到了精益化考核的量化、细化,实现了精益化管理。
二、推行精益化管理取得的效果通过近几个月的精益化管理,使我们管理由粗犷型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转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特别是考核一根标杆,激励了指战员工学习业务技术,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原来没人管的工作有人管了,原来不愿意干的工作主动干了,从而促进了工区各项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通过推行精益化管理,执行力得到了提高。
在精益化管理中,工区把工作分解到各个班组,安排工作时人人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在职工行为规范和制度约束下,完成工作的质量和积极性都很高,使以前工作讲条件搞价钱的现象彻底消失,从而提升了执行力。
以分配杠杆拉开了分配的差距。
推行精益化管理以来,可以说,制度提升了执行力,而考核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实行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打破了大锅饭,铲除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于不干一个样的陈旧思想。
日清制考核用分配杠杆激励了员工的更加精细的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在推行精益化管理,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如我们单位年轻同志和老同志、每个员工之间,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修养高低不同,这些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去教育培训。
四、下一步队精益化管理深化、完善的打算下一步,首先对精益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整改,摸索问题与困难的解决途径,能够使精益化真正体现精益化。
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本人作为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全面负责项目部前方安全管理工作,回顾本人在____年上半年的工作,虽有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本人上半年的工作做一下简要总结:一、思想方面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把公司下发的安全文件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在思想上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行动上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条例及规范执行,履行一名安全员的职责和义务,按时参加项目部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协调会。
另外在闲暇之余,透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资料,收集各类安全案例,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业务。
在工作上坚决服从项目经理的安排,自觉做好各项工作。
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明辨是非,较好的履行了一名安全员的职责。
二、工作方面在充分____上级部门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下,以建立工作为契机实施专项整治为途径,安全和礼貌施工工作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回顾半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提前防范年初,我们就从完善安全生产职责制,落实安全生产、礼貌施工工作职责入手,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及时分析安全生产、礼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沟通和协调,使管理的力度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与施工班组构成了上下互通的管理体系,再加上项目经理及总公司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早抓、真抓、狠抓、实抓。
2、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为了切实增强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礼貌施工意识,根据我们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定期开展了“安全生产协调会”、“安全礼貌施工大检查”等专项会议,并用心利用标语、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标语及礼貌施工奖罚状况,对民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每一个进场施工的工人都务必透过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务必持证上岗,努力提高工人自防自救的潜力,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使我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3、开展专项检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我们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了每周日安全生产、礼貌施工的专项检查,在夏季防高温和冬季消防防火措施上,项目部用心安排好值班人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隐患立即排除。
工厂精细化管理的方案

工厂精细化管理的方案工厂精细化管理方案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工厂精细化管理方案的700字的例子: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1. 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能够按时完成,避免库存积压或产能闲置的问题。
2. 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指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生产单元,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责任。
二、建立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1. 建立和完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工序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 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作业标准和规范操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3. 建立健全的生产调度和生产任务分配体系,合理安排和优化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1. 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和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减少生产中断和损失。
2. 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定期开展生产巡检和质量检验,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稳定性。
四、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培养1. 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提供全面的技能培训和晋升机会。
2. 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五、注重质量管理和产品创新1. 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鼓励创新和技术改进,加强研发与生产的紧密合作,推动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六、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1.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2.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激励供应商提供优质和可靠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七、加强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1. 引入成本管理体系,建立成本核算模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成本降低和资源优化。
2. 优化产能配置,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精细化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精细化管理制度范本为进一步搞好生产技术部精细化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精细化管理细则。
一、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保证矿井安全、高效运行。
二、精细管理抓设计。
每一个巷道、硐室、工作面的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认真研究、分析所设计巷道所在位置、详细地质情况、煤层及岩性情况、所在位置压力、巷道布置情况等,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真科学进行设计,并由采掘、测量、地质、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等相关人员认真进行核算审核,科学、合格后方可报送其他人员进行签字等,保证设计科学、合理、经济。
三、四级精细化管理。
以精细管理为手段,精细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健全矿、队、班组、岗位四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每个岗位工作标准,使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形成“人人讲精细,事事做精细”的安全管理机制。
大力推行以“标准工序、流程+专用工具+单价+责任人”为管理模式的操作法,全面提升矿井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对安全隐患排查实行三级联动、闭合管理,安监科班班查,业务部门天天查,矿上每月一次拉网查,整改的责任、人员、时间、地点当场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权下放,对隐患的处理、“三违”的查处,实行连带责任。
五、抓好一点一面一线精细化安全管理。
采、掘、机、运、通、地、测等____个专业化技术质量小组及自身职责,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实现全方位整体强化、精细管理、上下联动的安全工作格局。
-12345-精细化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绪论1.1 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能够使企业在生产、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实现精细化控制,提高管理效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目的和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对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明确制度的内容、要求和实施方法,为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优秀范文5篇)

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一家企业如同一个人,有着自己的气质与个性。
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这些就是一个企业的气质与修养,一笔笔勾勒着企业的体态,充盈着企业的血脉,描摹出企业的魅力。
而企业的管理方式,无疑最能诠释企业独特的精魄!一旦能够将管理的艺术挥洒自如,企业便能从平庸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辉煌!在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高居不下的成本、日益精明的顾客……让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运作之道。
因为,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它是核心,也是全部!其实,一种精雕细啄的管理方式——精益管理是在中国企业界已经在尝试。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提出了重视细节的理念[1],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和热烈反响。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他指出,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渠成的结果。
细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精的途径,通过细最终达到减损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在汪中求看来,精细化是我国企业(包括有管理属性的公共机构和政府)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不管是何种行业,不论是哪家企业(也许,政府保护的高度垄断的行业和企业除外),离开了精细化,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异于缘木求鱼。
卓越不是坐享其成的。
汪中求在其《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开阔心胸》的文章中说,乡间小道可以直接跨越到高速公路,然而管理的阶段不可跨越。
我们得一步步来,每一步可以快一些,但步子是不能省略的。
我们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但可以借助职业化训练改变人的行为,通过调整行为来达到逐步调整思维的目的。
我们不能省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量化的阶段,管理依赖规则,规则需要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格式化的规则才可以训练,训练提升素质才是改善和完善管理的必由之路。
企业精细化管理体会5篇

企业精细化管理体会企业精细化管理体会精选5篇(一)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细节和效率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从而增强竞争力。
在我实施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 重视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估: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分析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 强化流程管理和标准化:流程管理和标准化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减少人为失误和浪费。
3. 推行员工参与和团队合作: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
通过培训和沟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追求优质、高效的工作结果。
4. 加强供应链管理和风险控制:企业精细化管理不仅关注内部流程,也需要注重外部供应链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降低供应风险和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5. 持续改进和创新: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方法和创新的方向,从而实现持续的提升和变革。
通过企业精细化管理,我的企业在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成本节约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增强。
这些体会让我认识到,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追求优质和高效,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精细化管理体会精选5篇(二)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管理方法,通过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和精确的管理指标,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我个人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些心得体会:1. 重视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只有准确获取和分析数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1 1.1生产能力核定 31.1.1生产能力核定流程 31.1.2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41.2生产计划制订71.2.1年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1.2.2月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1.2.3生产计划编制规定81.2.4生产计划编制方案91.2.5生产计划报告范本11 1.3生产计划执行121.3.1生产计划执行流程15 1.3.2生产计划执行规定16 1.4生产计划控制181.4.1生产计划控制流程18 1.4.2生产计划控制制度19 1.5生产计划变更221.5.1生产计划变更流程22 1.5.2生产计划变更规定23第2章工厂物料采购管理27 2.1采购计划292.1.1采购计划编制流程29 2.1.2采购预算编制流程30 2.1.3采购计划管理制度31 2.1.4物料需求计划方案34 2.2采购合同362.2.1采购合同签订流程36 2.2.2采购合同执行流程37 2.2.3采购合同管理制度38 2.2.4物料采购合同范本40 2.3采购流程462.3.1工厂采购管理流程46 2.3.2采购决策管理流程47 2.4采购制度482.4.1采购作业管理制度48 2.4.2采购招标作业细则51 2.4.3供应商管理作业细则53第3章工厂生产设备管理57 3.1设备购买管理593.1.1生产设备选购流程59 3.1.2设备购买执行规定60 3.1.3设备购买合同范本623.2设备安装管理663.2.1设备安装工作流程663.2.2设备安装工作标准673.3设备保养维修693.3.1设备保养管理流程693.3.2设备点检管理流程703.3.3设备自修管理流程713.3.4设备外修管理流程723.3.5设备点检管理制度733.3.6设备保养管理制度753.3.7设备自修管理制度783.3.8设备外修管理规定803.3.9设备事故处理规定813.4设备备件管理833.4.1设备备件管理流程833.4.2设备备件管理制度843.5闲置设备管理873.5.1设备报废管理流程873.5.2设备报废管理制度883.5.3设备转让管理规定903.5.4设备封存管理规定91第4章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93 4.1生产技术管理954.1.1技术设计管理流程954.1.2技术方案评价流程964.1.3技术引进管理流程974.1.4新产品技术准备流程984.1.5技术改造管理流程994.1.6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004.1.7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024.1.8技术引进管理制度1044.1.9技术改造管理制度1074.1.10技术开发计划管理制度109 4.2生产工艺管理1124.2.1工艺技术管理流程1124.2.2新产品工艺准备流程113 4.2.3工艺标准制定流程1144.2.4生产工艺设计流程1154.2.5工艺改造工作流程1164.2.6车间工艺管理流程1174.2.7工艺定额管理办法1184.2.8工艺纪律管理制度1214.2.9工艺规程管理制度1224.2.10车间工艺管理制度124 4.3工艺技术文件与装备1264.3.1工艺文件编制流程1264.3.2工艺文件管理制度1274.3.3工艺装备管理程序1284.3.4技术任务书设计规定130 4.3.5车间技术资料管理办法131 4.3.6工艺装备检定报告范本133第5章工厂生产质量管理135 5.1全面质量管理1375.1.1生产质量管理流程1375.1.2质量标准制定流程1385.1.3生产质量管理制度1395.1.4质量提案管理规定1425.2设计质量管理1455.2.1试制过程质量管理流程145 5.2.2试制过程质量管理制度146 5.3原料质量管理1475.3.1原材料质量管理流程147 5.3.2原材料进料检验规定148 5.4制程质量管理1495.4.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流程149 5.4.2半成品质量管理流程150 5.4.3质量改进工作流程1515.4.4质量统计管理流程1525.4.5制程质量管理制度1535.4.6质量事故处理办法1545.4.7仪器量规管理办法1565.5成品质量管理1585.5.1产成品质量管理流程158 5.5.2成品质量检验制度1595.6不合格品与质量文件1615.6.1不合格品处理管理流程161 5.6.2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625.6.3质量文件管理办法164第6章工厂作业方式管理165 6.15S管理1676.1.15S管理实施方案1676.1.25S活动检查及奖惩办法173 6.1.3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180 6.26σ管理1826.2.16σ管理推行流程1826.2.26σ管理实施流程1836.2.36σ管理推行方案1846.3准时生产管理1896.3.1准时生产转换流程1896.3.2准时生产转换方案1906.4全面生产管理1936.4.1全面生产管理推行流程193 6.4.2全面生产管理推进方案194 6.5精益生产1996.5.1精益生产管理流程1996.5.2精益生产实施方案200第7章工厂物料成品仓储管理203 7.1物品入库管理2057.1.1物品入库管理流程2067.1.2物料入库管理规定2077.1.3成品入库管理规定2097.1.4入库物品验收规范2117.2物品仓储管理2117.2.1物料仓储管理流程2127.2.2产品仓储管理流程2137.2.3仓储储位管理流程2147.2.4物品盘点管理流程2157.2.5呆废料处理管理流程2167.2.6仓库规划管理制度2187.2.7工厂仓储管理制度2187.2.8库存物资盘点制度2217.2.9呆料废料处理办法2237.2.10仓库温湿度管理制度226 7.3物资出库管理2287.3.1物料领用管理流程2297.3.2限额发料管理流程2307.3.3产品出库准备流程2317.3.4产品出库管理流程2327.3.5物料出库管理制度2347.3.6物料发放管理规定2367.3.7仓库领料管理规定2377.3.8仓库退料管理规定2387.3.9产品发货管理办法2407.4物资库存控制管理2407.4.1物料库存控制管理流程241 7.4.2物资库存量控制流程2427.4.3物料库存控制制度242第8章工厂物流管理2458.1运输管理2478.1.1运输管理工作流程2478.1.2货品运输中转流程2488.1.3运输车辆管理制度2498.1.4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251 8.2配送中心管理2538.2.1配送中心筹划流程2548.2.2配送中心工作流程2558.2.3配送计划制订流程2568.2.4配送中心发货流程2578.2.5装卸搬运工作流程2588.2.6配送工作管理制度2608.2.7货品运输控制制度2618.2.8货品包装管理制度2638.2.9货品装卸搬运制度2658.3物流信息系统管理2658.3.1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流程266 8.3.2物流信息系统改进流程267 8.3.3物流信息系统实施流程268 8.3.4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270 8.3.5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270第9章工厂成本费用管理273 9.1采购成本2759.1.1采购成本控制流程2759.1.2采购成本控制方案2769.2生产成本2789.2.1生产成本控制流程2789.2.2生产成本管理制度2799.2.3生产成本核算办法2839.3质量成本2879.3.1质量成本管理流程2879.3.2质量成本控制制度2889.3.3质量成本控制方案2919.3.4质量成本报告范本2959.4物流成本2979.4.1物流成本管理流程2979.4.2物流成本核算流程2989.4.3物流成本控制制度2989.4.4物流成本预算制度2999.5行政费用3049.5.1行政预算管理流程3049.5.2行政费用控制流程3059.5.3行政费用管理制度306第10章工厂标准认证管理309 10.1产品认证管理31110.1.1产品认证工作流程311 10.1.2产品认证准备方案312 10.2质量标准认证管理31510.2.1质量体系认证管理流程315 10.2.2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流程316 10.2.3质量体系外部审核流程317 10.2.4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流程318 10.2.5质量标准认证准备规定319 10.2.6质量体系建立控制制度322 10.2.7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制度324 10.2.8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规定326 10.3环境标准认证管理32810.3.1ISO14001的建立流程328 10.3.2ISO14001初始评审流程329 10.3.3ISO14001建立实施方案330第11章工厂生产外协管理333 11.1外协计划管理33511.1.1外协计划管理流程334 11.1.2外协计划管理制度336 11.2外协生产管理33811.2.1外协技术管理流程338 11.2.2外协质量控制流程339 11.2.3外协技术管理制度340 11.2.4外协质量管理制度342 11.3外协厂商管理34411.3.1外协厂商管理流程344 11.3.2外协厂商管理制度345第12章工厂生产安全管理349 12.1安全生产35112.1.1委员会组织管理流程351 12.1.2安全生产制度制定流程352 12.1.3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流程353 12.1.4重大安全事故处理流程354 12.1.5一般安全事故处理流程355 12.1.6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56 12.1.7工厂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60 12.1.8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362 12.1.9安全生产检查实施方案36312.1.10安全生产事故救援预案365 12.2消防管理36812.2.1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程368 12.2.2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流程369 12.2.3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70 12.2.4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374 12.3安全警卫管理37612.3.1安全警卫管理工作流程376 12.3.2盘查可疑人员工作流程377 12.3.3保安执勤管理办法378 12.3.4厂区出入管理办法380第13章工厂车间管理38313.1生产计划执行管理38513.1.1车间生产计划管理流程385 13.1.2班组生产任务安排流程386 13.1.3生产进度控制管理办法387 13.1.4车间生产异常处理预案388 13.2班组管理与考核39213.2.1生产计划接收确认流程392 13.2.2班组生产计划编制流程393 13.2.3紧急生产任务处理流程394 13.2.4现场生产问题处理流程395 13.2.5班组评审管理工作流程396 13.2.6班组交接班管理规定397 13.2.7班组文明生产管理制度398 13.2.8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办法400 13.2.9班组长绩效考核方案403 13.3车间规范化管理40713.3.1车间生产目标管理流程407 13.3.2车间生产调度管理流程408 13.3.3车间生产进度控制流程409 13.3.4车间工艺工序管理流程410 13.3.5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流程411 13.3.6工厂车间现场管理制度412 13.3.7工厂车间保密管理规定414 13.3.8安全文明生产处罚条例415 13.3.9车间技术资料管理规定416 13.3.10工具保管发放管理规定417第14章工厂后勤管理41914.1宿舍管理42114.1.1员工宿舍管理流程421 14.1.2宿舍申请管理流程42114.1.3员工宿舍管理制度422 14.1.4宿舍卫生检查方案423 14.2食堂管理43614.2.1员工食堂管理流程428 14.2.2食堂原料管理流程428 14.2.3食堂设备管理流程429 14.2.4食堂卫生管理流程431 14.2.5员工食堂管理制度432 14.2.6食堂卫生管理规定433第15章工厂环境管理435 15.1卫生管理43715.1.1清洁卫生管理流程437 15.1.2卫生检查工作流程438 15.1.3卫生管理制度43915.2环境绿化44115.2.1环境绿化工作流程441 15.2.2草坪养护工作流程442 15.2.3环境绿化管理规定443第16章工厂行政管理447 16.1会议管理44916.1.1会议管理工作流程449 16.1.2会议组织工作流程450 16.1.3办公会议管理制度451 16.1.4会议室管理规定454 16.2车辆管理45616.2.1车辆使用管理流程456 16.2.2车辆维修工作流程457 16.2.3车辆事故处理流程458 16.2.4行政车辆管理制度459 16.3资产管理46316.3.1工厂资产管理流程463 16.3.2固定资产报废流程464 16.3.3工厂资产管理制度465第17章工厂人力资源管理469 17.1员工招聘47117.1.1招聘计划编制流程471 17.1.2内部招聘工作流程472 17.1.3外部招聘工作流程473 17.1.4工厂员工招聘制度474 17.1.5员工招聘计划范本478 17.2员工培训48217.2.1培训计划制订流程482 17.2.2员工入职培训流程483 17.2.3员工转岗培训流程484 17.2.4员工培训管理办法485 17.2.5员工培训实施方案488 17.3员工考核49217.3.1考核标准制定流程492 17.3.2绩效考核管理流程493 17.3.3考核申诉管理流程494 17.3.4生产员工考核制度495 17.3.5质检主管考核方案499 17.4劳动关系50217.4.1劳动合同管理流程502 17.4.2劳动纠纷处理流程503 17.4.3员工辞职处理流程504 17.4.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505 17.4.5员工劳动合同范本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