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11070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导管扩张,它不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而是导管内的脂肪堆积,导致大量浆细胞溃烂。
同时也可能是乳头发育不良引起。
近年来这种疾病在女性中发病率逐渐上升,很多女性担心患病后治不好,那么,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一起来了解这种疾病吧!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疾病是可以治好的,要先查明病情再做针对性的治疗,在急性期要消炎,由于不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所以没有必要使用抗菌素,可以使用消肿散结以及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但是不要过重的苦寒,越使用凉药的话,肿块就会越不消,而在慢性期间的时候,要使用温热药,如阳和汤加减。
当然有些浆细胞性乳腺炎疾病的患者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是选择手术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发作间期,也就是伤口愈合期是最佳的手术时机,可是有些人认为病好了就不用做手术了,等到再次发生红肿、破溃后再做,如此耽误了很长的时间。
发作期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中药外敷来使疼痛的症状有所缓解,同时与头孢类静滴消
炎,破溃期间要积极换药,或乾是采取挂线疗法。
如果伤口没有愈合,等着急性炎症消退,伤口最浅表时手术,术后就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
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翻转乳晕,对于病灶要彻底的清除,清洁所有的创面,手术的技术关键是使外形的完美保持好,必须要做乳头内翻的整形术。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大家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存在一些担忧,其实在目前的情况下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可以治好的,但一定要根据病情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在以上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浆细胞性乳腺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病因
该病主要与乳腺的感染、堵塞及免疫反应有关。
细菌感染、乳腺管阻塞及激素变化均可能导致该 病的发生。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症状
患者常出现乳房肿胀、疼痛、发热及乳汁中带血 等症状。
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严重时可能影 响哺乳。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通常使用抗生素及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治疗?
手术干预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
手术后需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确保恢复。
如何治疗?
定期复查
治疗后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复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
谢谢观看
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
确保乳腺不被堵塞,定期喂奶,避免长时间 不喂奶。
哺乳时保持良好姿势,有助于乳汁顺畅排出 。
如何预防?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尤其是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更需关注 。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病。
浆细胞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 5. 如何治疗?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定义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炎症,主要由浆细胞 浸润引起。
这种疾病通常影响哺乳期的女性,但也可在非哺 乳期女性中出现。
哺乳期的女性是最常见的受影响人群。
此外,乳腺手术史或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也 更容易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因素
浆细胞性乳腺炎

诊断
病史 体征 辅助检查
1.乳腺钼靶:表现病变区密度与周围腺体相仿,毛刺甚细 导管周围的钙化灶呈小圈或杆形,导管内的 钙化灶呈均匀的针状或线状.钙化灶分布稀疏。
2.乳腺B超:病灶位于乳晕后或乳晕周围,肿块内部呈不均 匀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导管呈扩张, 尤其是串珠样扩张。
3.乳管造影:导管可见不同程度的柱状、囊状或梭状扩张。 4.乳头溢液检查:可见到浆细胞和其他上皮细胞。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主要应用于和炎性乳癌鉴别。 6.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切:诊断该病该病的可靠依据。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化脓溃破后脓液中 夹有粉刺样物质,故中医将其命名为粉刺性 乳痛。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先天不足,七情内伤, 冲任失调,外感邪实所致。
中医治疗
清热活血法 肝清胃法方 化痰为肝气郁结,痰瘀交阻,结聚成块,郁 久化熟,蒸酿肉腐而成局部红肿,破溃流脓,乳管及创口可 排出豆渣样物,辨证当属痰,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活血为主, 辅以化痰。
乳腺小叶切除术
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术式,适用于肿块较大,或超出 乳晕区以外及反复发作者,应切除病变所累及的整个 乳腺小叶;手术开始前,可从病灶远端向乳头方向轻轻 按压肿块,观察乳头有无溢液,循溢液的乳管口向管腔 内缓慢、低压注入少量亚甲蓝,使病变乳腺小叶着色, 便于完整切除又不伤及邻近正常腺叶组织。近端乳 管应从乳头根部切断,以避免复发和未发现的乳管内 微小肿瘤残留。此外,切面如有小导管少量点状牙 膏样脂性溢液不影响疾病的治愈,乳头内陷者可加 行乳头成形术。
小结
• 其病因是多因素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终 的确诊仍需冰冻病理切片。对其治疗多认 为手术治疗疗效可靠。但应根据不同的临 床表现而进行分型,分型不同,手术原则 不同,但治疗的要点均是手术彻底切除病 灶,以求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技术是关 键,切除病变导管及所有的炎症坏死部分 直至正常腺体。有脓肿形成时则作切开排 脓,有瘘管者切除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 有一定的“自限性”,应尽量避免单乳切 除。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原因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炎的类型,其主要特征是乳房内存在大量浆细胞浸润。
虽然浆细胞一般是免疫调节的一部分,但在一些炎症情况下,它们的增加可能导致乳腺炎症状的出现。
以下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原因的讨论: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可以通过哺乳过程中的乳房裂口或乳头裂口进入乳腺组织,引起乳腺感染和炎症反应。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乳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 未能完全排空乳房:乳房堵塞是导致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乳房没有完全排空时,乳汁在乳腺内积聚,导致滞留物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从而引发炎症。
3. 哺乳方式不当:不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例如,乳房未被充分排空或婴儿吸吮不足,会导致乳汁在乳房内滞留,从而引发炎症。
4. 乳房受伤或挤压:乳房受到外伤或过度挤压也可能导致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细胞的炎症反应会增加,并引发浆细胞性乳腺炎。
5.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是一种导致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潜在原因。
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异常增加,使浆细胞大量聚集在乳腺组织内。
6. 情绪压力:长期的情绪压力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当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使得体内的炎症反应加剧,从而导致乳腺炎。
总结起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乳房堵塞、哺乳方式不当、乳房受伤或挤压、免疫系统异常和情绪压力等。
预防和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关键是保持乳房的清洁、正确哺乳姿势和方法、及时处理乳房裂伤、避免乳房受伤或挤压,并保持心理健康等。
在出现乳腺炎症状时,及时就医、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进行适当的乳房按摩和热敷等措施也是必要的。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医学养生常识】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文章导读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导管扩张症。
俗称导管炎,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浆细
胞性乳腺炎对女性身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这种疾病也是能治好的,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前后的护理也很重要。
1.其实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旦患有精细胞性乳腺炎这一类疾病的话不应该过分的
着急,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的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要根据部床的临
床表现来决定的,这种疾病是可以通过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但治疗的手法要通过切
除有病的乳腺导管来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时候患者的疾病逐渐的好转,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能够起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所以患有浆
细胞性乳腺炎的女性其实选对方法是可以治疗好的。
2.其实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棘手的乳腺病,所以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必须的,
因为目前没有较好的药物进行治疗,所以手术的方法是可以使患者在疾病得到治愈的,另
外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的是,手术过后应该格外的护理自己的身体,只有选择正
规的大医院要好的医生来进行手术,在术后经过细心的护理疾病才能够彻底的好转和治愈,所以这类型的病情想要治愈的话是要有前提条件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手法,患者的心态,以及术后护理这些原因都能够决定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否能够治疗痊愈。
3.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女性朋友一旦患有浆细胞性乳腺炎这类疾病的时候,也不要
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手术过后要使用一些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疾病,这样浆细胞性乳腺炎才能够早日的康复和好转。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症)Plasma cell mastitis(ductal ectasia syndrome)[病症特点][disorder characteristic]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综合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Plasma cell mastitis names ductal ectasia syndrome too.It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is a kind of nonmalignant breast diseaes .The major clinicalmanifestations include acyclic breast ache ,nipple discharge,Sagging breasts,lump of areola mammae,mammary abscess of nonlactation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
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and fist of nipple .The morbility is 4%~5% or so in nonmalignant breast diseaes . 病的4%~5%。
古代中医文献对本病并无明确记载,现代中医学者根there were not clear cut record of this diease in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s.Morden scholar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ongs it to据其临床症状将其“mammary abscess”category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symptom.归属“乳痈”范畴,因常有乳头粉刺样物溢出又被称为“粉刺性乳痈”。
It also names acne mammary abscess because of nipple overflowing acne matter.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经常导致误诊误治。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赵传庆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
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
临床表现复杂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其误诊率可高达56.9%~73.1%;同时还易误诊为一般性乳腺炎症,从而反复切开引流,伤口经久不愈、疾病反复,最终导致窦道形成,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一.命名与定义其命名目前尚未统一,该病的命名经历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其认识的不同。
1.1925年,Ewing首先提出,该病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晕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疾病,称为:管周性乳腺炎;2.1933年Adair 发现,在该病的晚期阶段,扩张导管中的刺激性物质可溢出管外引起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同期,尚有一些描述不同症状的名称,如粉刺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3.1951年Haagensen根据病理特点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
1959年卢于原首次在国内报告了浆液性乳腺炎。
近年来有人认为,管周性乳腺炎是该病最初的基本特征,乳管扩张症是必有的病理阶段,而浆细胞性乳腺炎是该病的后期表现。
因此,耿翠芝等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涵盖以上命名。
其定义应为:一种由于乳管阻塞、扩张、导管壁炎症、纤维化,管壁周围脂肪组织内浆细胞浸润而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可以导致乳房肿块,也可出现皮肤粘连、乳头回缩、局部水肿以及腋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二.病因与病理浆细胞性乳腺炎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
大多数患者发病并无明显病因,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推测其原因有:1.大乳管阻塞导致入关引流不畅。
引起乳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良、哺乳期有乳汁潴留或哺乳困难,炎症、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积乳管,乳房退行性变致乳管肌上皮细胞退化而致其收缩无力。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MDE),多为无菌性炎症,好发于30~40岁非哺乳期经产女性,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其发生可能与乳头内陷、乳管开口畸形异常、外伤性脂肪坏死、大乳管阻塞和扩张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导管内脂肪性物质堆积及外溢,在导管周围产生化学性刺激、免疫性反应等,导致浆细胞浸润,进而引发浆细胞性乳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有的患者症状并不明显,仅可触及乳腺肿块,容易与乳腺癌混淆。
左乳PCM,不规则的低回声区,边缘可见分叶与毛刺,靠近乳头部位低回声区延伸至皮下并形成脓肿↑左乳PCM,可见低回声区由腺体内延伸至皮下,呈“V”字,CDFI显示内部血流较为丰富↑左乳PCM,腺体内低回声肿块,内部可见脓肿形成区,不结合病史与乳腺Ca并不好区分↑PCM分期、分型及超声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相对较易诊断,慢性期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超声图像不典型,血流信号较弱,甚至检测不到血流信号,误诊率较高。
有学者将PCM分为单纯导管扩张型、肿块型、脓肿型及囊实混合型4种类型;①导管扩张型为PCM早期阶段,表现为乳晕处扩张导管,管壁增厚,回声减低,内部透声差,管腔内可见点状低回声或絮状低回声,局部血流无改变或较丰富;②肿块型病理表现为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肉芽肿,形态不规则,可呈分叶状、哑铃状或梭形等,内部可见虫蚀状低回声区,肿块与正常腺体组织分界尚清,但边缘可见角状突起,常可见向体表延伸至皮下,急性期血流丰富;③脓肿型可表现为囊壁增厚,内部透声差,其内充满点状低回声,加压探头可见脓液流动,病理检查为存大片液化坏死病灶,周边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④囊实混合型内部回声不均匀,呈混合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晰、囊壁不整齐,肿块内部出现,多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中出现部分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大多数为Ⅰ~Ⅱ级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临床表现:1.多见于30-40岁左右非哺 乳期妇女,常以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为首 次就诊症状。
▪ 2.乳房肿块:位于乳晕深部,急性期较大, 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缩小成硬结。
▪ 3.乳头溢液:淡黄色浆液性,血性少见。
▪ 4.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软,压痛明显。
▪ 5.乳头回缩,乳晕区皮肤橘皮样改变,炎 症反应所致。
▪ 6.口服药物:地塞米松,1.5mg tid,一周后 0.75mg tid,3天后0.75mg qd,2天后停药。
甲硝唑,0.4g bid,一周后停药。
谢谢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七、鉴别诊断:与乳腺癌、急性乳腺炎、 乳腺结核、乳管内乳头状瘤鉴别。
▪ 八、治疗:
▪▪ 手术方式:a.乳管切除术,适用于单纯乳头溢液 或乳晕下大乳管扩张者。b.乳腺区段切除术,适 于较大肿块及切除术后复发者,切除肿块及周围 至少0.5cm正常组织。C.病灶切除联合乳头整形 术,适于乳晕旁小脓肿、瘘管合并乳头内陷、内 翻者。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主导管病灶,乳头外翻
▪ 六、诊断:1.临床表现:如上述。
▪ 2.辅助检查:A.钼靶:乳晕后区腺体结构 紊乱,夹有条索样及囊样透亮影,晕区皮 肤增厚,深部一模糊肿块,密度不均匀。
▪ 有时可见周围假“毛刺征”,及粗颗粒圆 形钙化。
▪ B.彩超: 1.低回声实质型 2.囊性包块型
▪ 彩超特点为肿块位于乳晕后或者乳晕周围,肿块 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导 管呈囊状或串珠样扩张。
▪ 4.厌氧菌在乳管内滋生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 总之:乳腺导管阻塞和激素的异常刺激是该病发 生的病理基础,而早已存留于导管内的细菌滋生 是继发感染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
▪ 三、病理:早期表现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 生,导管扩张,管腔扩大,管腔内有大量 含脂质的分泌物聚集,导管周围组织纤维 化,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后期可见导管壁 增厚、纤维化,导管周围出现小灶性脂肪 坏死,周围可见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尤以浆细胞显著, 所以称浆细胞性乳腺炎。
▪ 2.哺乳障碍、乳房外伤、炎症、内分泌失 调及乳房退行性变是引起乳腺导管引流不 畅、阻塞、分泌物瘀滞等症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导致管腔内中性脂肪刺激管壁,纤 维组织增生,进而破坏管壁进入间质引起 剧烈的无菌性反应。
▪ 3.异常刺激可使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导管明 显扩张,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单纯的阻塞不 会引起导管扩张,但导管排泄不畅可使本病由溢 液期发展到肿块期。
3.急性感染形成脓肿者,先局麻下切开引流, 刮除病变的导管,术后全身抗生素治疗一 周。
4.瘘管型则手术切除瘘管及周围部分正常组 织,一期塑性缝合。
▪ 5.局部封闭(适于肿块型):2%利多卡因2ml, 阿米卡星0.2g,曲安奈德40mg,配成混合液510ml,于肿块周围正常皮肤1cm处进针,先行 肿块周围多点注射,治疗一次无明显变化者,一 周后重复治疗,4次以上无效停用。
▪ 6.后期可出现肿块软化而形成脓肿,久治 不愈者可出现通向乳管开口的瘘管。
▪ 五、分期:1.急性期:约2周,乳房肿块伴 有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急性乳腺炎的 表现,但全身反应轻,无明显发热。
▪ 2亚急性期:约3周,炎样症状消失,出现 肿块,并与皮肤粘连。
▪ 3慢性期:乳房肿块可缩小成硬结,乳头 回缩,乳晕区皮肤及乳头可见瘘管。
▪ C.螺旋CT:早期乳晕区皮肤增厚,主乳管区软 组织影增宽;后期病变周围有类圆形结节,且结 节间有桥样连接(PCM特有征象)
▪ D.纤维乳管镜:导管扩张,管腔内有炎性渗液及 絮状沉淀物。
▪ E.病理学诊断: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坏死 物和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残核。
▪ F.术中快速冰冻是诊断此病,鉴别乳腺癌 的可靠依据。
整形。d.乳房单纯切除术,适于久治不愈的 多发性瘘管或伴有乳房严重变形者。e.乳 房皮下切除+假体植入术,适于乳晕区小 肿块或非乳晕区大肿块术后致乳房变形者, 患者要求保留乳头、乳晕并乳房重建者。
2.急性炎症性肿块,往往合并细菌感染,可 行抗炎治疗、局部理疗,待肿块缩小或皮
肤肿胀消退后行手术治疗。若抗炎无效,考 虑为非细菌性炎症,则行中西医结合的办 法,内服外敷。
浆细胞性乳腺炎11070
▪ 一、定义: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称 乳腺导管扩张症(MDE),是一种好发于 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 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粉刺 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管周性乳腺炎)
▪ 二、病因:1.大多数患者发病并无明显诱 因,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