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四中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

合集下载

教学事故认定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事故认定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事故认定及其处理方法哎呀,教学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呀!就好像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风暴,要是处理不好,那可就麻烦大啦!教学事故,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不该有的差错呗。

比如说,老师上课迟到了,这就像一场比赛,运动员没按时到赛场,那不就乱套了嘛!或者老师讲课的时候讲错了重要内容,就如同给学生指错了路,那学生不就走冤枉路啦!再或者教学设备出了问题,影响了正常教学,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枪却卡壳了呀!那怎么认定教学事故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能说一点点小失误就上纲上线说是教学事故吧,那老师们也太委屈啦!但要是一些明显的大问题都不重视,那也不行呀!这就好比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生病了,不能头疼脑热就说是绝症,也不能病得都快不行了还不当回事儿呀!得有个合理的标准和尺度。

一般来说呢,那些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大概率就是教学事故啦。

像老师无故缺课,这不是明摆着把学生晾在那儿嘛,那肯定不行呀!还有考试的时候出现严重失误,比如试卷印刷错误、监考老师失职,这可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心情呀,能不算教学事故吗?再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评价或处理,这就像给学生扣了一顶不合适的帽子,多难受呀!那要是真的发生了教学事故,该怎么处理呢?这可不能马虎!不能说哎呀算了吧,就当没发生过,那可不行!首先得查明原因吧,就像医生看病得找到病根儿一样。

是老师自己的问题,还是有其他客观原因呢?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呀。

要是老师偶尔犯了个小错,那可以给予警告或者提醒,让老师以后注意就行啦。

但要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那可就得严肃处理啦,该处分就处分,不能姑息呀!处理教学事故,不是为了惩罚老师,而是为了让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呀!就像修剪树木,把那些不好的枝桠剪掉,才能让树木长得更挺拔、更茂盛。

而且,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呀,学生们交了学费,花了时间来学习,总不能因为教学事故而受到不好的影响吧!咱们得重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这件事儿呀!这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呢!老师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马虎大意,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

教学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

教学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

教学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
教学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鉴定事故类型:首先需要对教学事故进行鉴定,明确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教学事故可以分为教师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学生操作失误等多种类型。

鉴定事故类型有助于确定责任方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收集证据:在鉴定事故时,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

这包括事故发生时的记录、目击者证言、事故现场的照片或视频等。

收集证据是为了准确了解事故过程和事实,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3. 确定责任方:根据鉴定结果和收集的证据,确定造成教学事故的责任方。

责任方可能是教师、学生或是其他相关人员。

根据责任方的不同,后续的处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4. 处理事故:根据教学事故的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例如,如果是教师的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如果是设备故障,可以维修或更换设备。

如果是学生的操作失误,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

5. 预防措施:在处理教学事故的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这可以包括加强师生培训、维护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新、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等。

最后,需要对教学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安全管理系统。

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一、学校教学事故的定义学校教学事故是指在教学中发生的任何有害学生安全的事件,其后果可能导致学生受伤或危及学生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二、学校教学事故认定1、学校领导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及时发现学生因学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并且及时上报学校安全相关部门,如安全部、安全处等。

2、学校安全部门应该及时召开安全会议,对发生安全事故进行客观调查,归纳总结原因,并对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整改。

3、学校应及时根据安全情况,制定细化后的教室安全操作规范,明确责任人和相应的操作要求,确保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整改及避免重复发生事故。

4、学校要定期对所有的教室及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三、教学事故处理1、学校要给予受伤学生专业医疗护理,安抚受伤学生情绪,通过心理辅导,减少学生心理压力。

2、立即报告教育行政部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普法教育宣传。

3、对于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校规校纪进行处理。

4、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后续安全事故的发生。

5、根据技术报告,彻底检查教学场所及设施,制定相应安全操作规范,并确保教学环境正常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6、对学校责任人进行教育,尤其是提醒他们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认真完成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学校教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7、根据发生的事故,建立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响应,有效解决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范,落实安全责任,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效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是指对中学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故进行认定和处理的法律规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1. 事故认定:对中学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认定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要求,采取科学、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认定。

2. 事故报告:中学教学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据。

3. 伤害赔偿:对于因中学教学事故导致学生或教职工受伤或死亡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的要求,给予合理的伤害赔偿。

4. 教育救助:对于因中学教学事故导致学生伤残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及时提供教育救助,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帮助和保障。

5. 教育安全责任:中学校长或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学教育安全工作的领导,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

6. 追究责任:对于因中学教学事故造成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总之,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的目的是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和权益,促进中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

教课事故认定及办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护正常的教课次序,尽量减少、实时发现、严格控制和妥当办理教课中的事故,以保证教课质量,特拟订本制度。

二、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学校管理和教课环节中出现的事故的认定及办理。

三、职责1、教师、员工如发现教课事故,在责任向教育处报告。

2、各年级发现今年级教课事故,除向教育处报告外还应进行记录并采纳纠正举措。

3、对二、三级事故应由教育处负责办理。

4、对一级事故应由主管副校长负责办理。

四、工作程序1、教课事故的分级。

教课事故分为:重要事故~~一级;较大事故 ~~二级;一般事故 ~~三级。

2、教课事故的认定。

⑴ 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的事故:①没有做好必备的教课模型、实验、训练、电化教课等准备工作。

~~三级。

②未能在开课前准备供一周使用的教课设计~~二级。

③未按规定编写教课设计 ~~三级。

④未准时编制《讲课计划》(含训练计划)~~三级⑵在讲课环节中的事故。

①未经教育处或教课主管校长赞同 ,私自请人代课~~二级。

②教师上课无正当原由迟到或提早下课 5 分钟之内 ~~三级, 5 分钟以上 (含5 分钟 )~~二级。

③教师无正当原由私自旷课 3 节以上 ~~一级。

④未经教育处赞同,私自改动上课时间~~二级。

⑤未按教课纲领或教课计划讲课~~二级。

⑥教师仪表衣着不切合职业要求~~三级。

⑦不仔细组织教课,讲堂次序杂乱~~二级。

⑧教师在讲堂上发怨言、泄私愤、讲脏话。

~~一级。

⑨上课时带手机,讲堂上发出响声~~三级。

⑩未经教育处赞同,舍弃一门课程内容15%以上 ~~一级。

⑶ 在指导作作业环节中的事故:① 未按规定的次数部署作业,批阅作业,少于总量的三级。

②不仔细部署作业,离开大纲领乞降学生实质,重量和难度不适合~~三级。

③未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指导~~二级。

⑷ 在考试环节中的事故。

①试题严重犯错 ~~二级。

②未按教课大纲领求出命题~~二级。

③在试题的命题、印刷、保存、传递过程中渎职泄密~~二级。

④考前 4 分钟试卷及考需未准备好~~二级。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
是指针对发生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的事故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一系列法规和规定。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相关内容,具体细节可能会因地区和相关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事故认定
1. 事故的认定由事故认定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相关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2. 事故认定应根据相关证据和调查结果进行,确保公正、公平、客观。

3. 事故认定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责任方等相关信息。

二、事故处理
1. 对于因教职工或学生的过失导致的事故,可以进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薪或辞退等。

2. 对于因学校管理不当导致的事故,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补救。

3. 对于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援和应急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4. 对于因故意伤害、虐待、性侵犯等严重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应及时报警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事故报告和通知
1. 学校应设立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并按照相关规定向家长和社会公布事故情况。

2. 学校应建立事故通知制度,及时向事故受害者及家属通知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实施应根据相关地区的法规和规定进行。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处理,可以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办法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办法

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办法为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教学事故的界定教学事故是指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或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违反有关规定,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对正常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并给学校、师生带来一定损失和不良后果的行为。

二、教学事故的分类A、教育教学与考试;B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

三、教学事故的级别根据教学事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

四、教学事故的认定五、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教学事故发生后,责任人或发现者、知情者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或有关部门。

学校设立教学事故投诉信箱和投诉电话,接受投诉。

教学事故一经查实,责任处室、年级需填写《教学事故认定处理表》,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及时报告分管校长、校长。

责任人可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诉,学校核定事实后签署意见。

一般事故:视情况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取消年度评先选优资格。

一学年发生2次一般教学事故即作严重事故处理。

严重事故:责任人作书面检查并按有关章程处理,视后果及影响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全校通报批评。

一学期发生2次严重事故即作重大事故处理,并推迟其评聘高一级职称(职务)时间一年。

重大事故:责任人作书面检查并按学校有关章程处理,全校通报批评,视情况分别予以降级(职)、调离教学工作岗位直至解聘,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事故记录表和认定书应明确列出责任人(一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门集体代替。

分管领导对本部门事故故意隐瞒者,或教学检查人员对执勤中发现的事故拖延不报或有意隐瞒者,应列为责任人。

教学事故的责任人,依照其事故等级,在综合量化评比中按一般、严重、重大教学事故,分别扣除2、4、10分,相应扣减其学期工作量津贴和绩效。

重大教学事故责任者扣减20%;严重事故责任者扣减10%;一般事故责任者扣减5%。

学校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范本

学校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范本

学校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范本学校教学事故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未经预料的意外事件,导致学生或教职员工遭受伤害或财产损失。

对于学校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及时、透明、依法,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校园安全。

一、认定事故责任机制:学校教学事故发生后,应该成立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和认定责任。

事故调查组应该包括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以确保调查的客观公正性。

调查组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1. 收集证据:调查组应该收集事故现场照片、视频、学生笔录、教师证言等相关证据材料,确保事故过程的真实性。

2. 调查记录:调查组应该详细记录事故的发生经过、事故现场情况、现场人员的职务、行为等信息,并对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描述。

3.证据分析:调查组应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材料,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所在。

4.责任认定:调查组根据证据和分析结果,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责任应该分为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两种,同时应该对责任人进行具体名称的指认。

二、事故责任的处理办法:1.对学生的处理办法:(1) 对受害学生的救助:学校应立即启动学生伤害救助机制,为伤害学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心理辅导和合理的赔偿。

(2) 解决学生家长的诉求:学校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认真听取其意见和诉求,并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

(3) 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学校应对相关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提醒他们遵守校规校纪,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对教职工的处理办法:(1) 进行问责:对于责任认定的主要责任人,学校应果断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包括停职、开除等,以示警戒。

(2) 教育培训:对于事故责任的次要责任人或存在工作失误的教职工,学校应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检查管理制度:学校应检查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教师的管理与监督,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莒县第四中学文

莒四中发[2010]12号
教育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试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我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预防并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育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教学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教育教学事故是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因本人主观过错或过失而违反教学规程、岗位职责、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教学保障安全规则等有关规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或违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教学言行。

教育教学事故依据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分为职业道德、教学常规、班级管理、校园安全、教学保障五个方面。

教育教学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三个级别:一般教育教学事故(Ⅲ),较大教育教学事故(Ⅱ),重大教育教学事故(Ⅰ)。

一学年内累计2次Ⅲ级教育教学事故,等同于1次Ⅱ级教育教学事故;一学年内累计2次Ⅱ级教育教学事故,等同于1次Ⅰ级教育教学事故。

三、教育教学事故的认定
1. 教育教学事故由当事人或发现人、知情人在发现后及时告知办公室,办公室作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当事人所在处室(或者级部、学科教研组)。

2. 事故当事人所在处室负责调查、取证、核实,按一事一表的方式填写《教育教学事故记录表》,对事故级别与当事人提出初步认定与处理意见。

3. 事故责任人只能是个人或多人,不得以处室(或者级部、学科教研组)代替。

4. Ⅲ级教育教学事故可由职能处室提出认定意见,Ⅱ级教育教学事故可由分管领导提出认定意见,Ⅰ级教育教学事故须由校
长提出认定意见,最后统一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确认。

5. 有关事故的档案记载一式三份,分别由事故责任人、职能处室、办公室各存一份。

四、教育教学事故的处理
1. 年度内,Ⅲ级教育教学事故责任者,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并由分管领导进行训诫谈话;Ⅱ级教育教学事故责任者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该年度不得评优树先;Ⅰ级教育教学事故责任人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三年内不得评优树先、不予晋升高一级职务。

凡出现教育教学事故的,除按I、Ⅱ、Ⅲ级事故处理外还将在《莒县四中教职工工作考核办法(千分制)》中对教职工的“学期综合得分”每次分别扣除20分、10分、5分,并记入教师业务成长档案。

2. 对年度内多次造成I、Ⅱ、Ⅲ级教育教学事故责任者,调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直至解聘,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3. 任何事故都应明确责任人,不得以处室(或者级部、学科教研组)代替;故意淡化、隐瞒或拖延不报,一经查实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故意以集体名义报送或拖延不报超过一周者,将给予该部门主要负责人III级事故处理。

经查实确属集体责任者,则该处室(或者级部、学科教研组)主要负责人一年内不得评优树先、不予晋升高一级职务。

五、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相关事故认定。

六、本办法解释权属学校。

七、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教育教学事故分类与等级界定表
2.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处理表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附件1:
教育教学事故分类与等级界定表(一)职业道德(A)
(二)教学常规(B)
注:B24—B34所列项目,如果出现在国家或省市大型考试中,除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之外,学校认定为I级事故。

(三)班级管理类(C)
(四)校园安全(D)
(五)教学保障(E)
附件2:
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处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