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补写出以下古代诗文名句。

(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鹏之背,___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杜甫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6)《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誓死报国、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不少网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

从“西方龙”到“中国龙”,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龙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文化内涵,和西方龙都有天壤甲(A.rǎng B.rǎn)之别。

中国龙,①(téng)云驾雾,飘逸洒脱。

几千年来,它的体态变化无穷,体现了华夏儿女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承载了中华民族②(yuán)远流长、璀璨多元的文化。

中国龙,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新时代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今天,“枭龙”号战斗机一飞冲天,“蛟龙”号载乙(A.zǎi B.zài)人潜水器探索深海,“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南极凯旋。

中国龙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新的光彩。

loong的使用,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2024.5).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寻访汉字之源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冲破时间、空间的,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汉字记录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与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禁锢suíyì相辅相承B.禁锢suǐyì相辅相成C.禁固suǐzhǐ相辅相成D.禁固suí zhǐ相辅相承任务二:鉴赏汉字之美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一撇一捺、扭转提按,行云流水....,无不直见风骨,扬显气韵。

汉字那么美,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的汉字便这样滋养着每....。

浩如烟海一个中国人。

闲暇之余,让我们拿起笔,沉淀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美不胜收....吧!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云流水B.休戚与共C.浩如烟海D.美不胜收任务三:感悟汉字之魂①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一定归汉字莫属。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箴言(zhēn)C. 倔强(jué)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捉摸。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话言之凿凿,让人信服。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

B.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锲而不舍。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百折不挠。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13. 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4分)14.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简述。

最新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最新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一、知识与运用。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

(纵然/无论)谄媚....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①;马革裹尸狼烟,②;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③。

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物欲横流(淌尽/流尽)了血汗,歌舞生平迎合了庸人。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金弋..志向,“要..铁马去”的慷慨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需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造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虽九死而犹未悔!(1)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怡然歌舞生平B.蒙蔽.(bì)刚健阿谀逢迎C.谄.(chán)媚慷慨躬耕陇亩D.泽畔.(pàn)金弋马革裹尸(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流尽造就B.纵然淌尽造就C.无论淌尽铸就D.纵然流尽铸就(3)文中三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这是豪壮的选择②这是执着的选择③这是高雅的选择B.①这是执着的选择②这是豪壮的选择③这是高雅的选择C.①这是高雅的选择②这是执着的选择③这是豪壮的选择D.①这是执着的选择②这是高雅的选择③这是豪壮的选择2.(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节奏、他的理念,超越了大多数人,所以容易产生争议;有争议,说明受关注;有争议,说明他人气旺。

B.他说他的改变来自学校温暖的关怀:“让我感激的是老师们对我那么好,现在我对学校很有感情,因为我在这里能够时时感到成长的力量。

”小杰说。

C.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所以清早起来第一口食物最好选择温热的,应该享用热稀饭、热黑米粥、热牛奶、热豆浆和芝麻糊……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0分)临夏回族自治州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准备组织以“我为临夏做导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临夏的景观概括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7 分)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

临夏州的旅游资源良好,当你想 huái gǔ shāng jīn 时可以去 bài yè 以伊斯兰经典为代表的宗教历史文化城、景古城红军长征纪念馆,也可以去游览炳灵寺石窟,莲花山,松鸣岩,刘家峡水库等地方,这些人文和自然风景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临夏州的秀美山川。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2 分)huái gǔ shāng jīn(2)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 分)璨( ) 嵌(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A. 我们如果要寻求红军长征的足迹,可以在上面文段的某一风景区中得到有用的资料。

B. 本学期所学诗《月夜忆舍弟》可能是杜甫在甘肃省天水市写的。

C.“这些自然和人文风景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临夏州的秀美山川。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从以上文段看出临夏州的地形大部分是平原。

◆临夏的人文景观3.为了庆祝长征胜利 85 周年,学校准备去红军长征纪念馆实地导游,学校要求给这次主题活动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上联,请你从下列 8 个短语中选出 4 个组成下联。

(3 分)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齐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4.有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下了一幅书法作品,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信笔而成,不作停顿和回锋,有力大气沉之势。

B. 体式变化多端,章法上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在率意中显出天然之美。

C. 每一个字都亭亭玉立,如仙鹤独立,高傲洁净;布局严谨,工整,有韵味,有意境,有视觉冲击力,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D.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即使细笔也是在飘逸中显出笔力的沉着,像“深嵌”纸中。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含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兼葭萋萋,。

所谓伊人,。

(2分)2、,西北望,射天狼。

(1分)3、《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但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4分)4、“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出自鲁迅的《》中一句。

(2分)5、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划上横线,然后改正在横线上。

(2分)忍俊不禁销声匿迹稍纵既逝同舟共际查无消息锐不可当根深底固岿然不动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让人一见就笑。

B.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做任何工作,如果一味循规蹈矩,没有开拓精神,那将一事无成。

7、苹果电脑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万有引力,从苹果开始。

”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3分)8、名著阅读。

(4分)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9、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2分)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古诗赏析(6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2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或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分)在布谷鸟的叫声与春风的轻f ú里,竹梢儿轻曳.,在这雨后的山乡显露出万千娇媚,甜了大地,醉了天空,温柔了神秘空濛的大山。

在这万物竞妍.的时节里,雨后翠竹的风姿就更加chu ò约更加娇妩了。

——(摘自老弦《竹韵》)2.默写。

(每空1分,共9分)⑴蒹葭凄凄, ▲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⑵苟全性命于乱世, ▲ 。

(诸葛亮《出师表》)(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5)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为山九仞, ▲ 。

(《尚书 旅獒》)⑺ ▲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证》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 ”。

3、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⑴“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⑵我国是“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和倡导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

⑶“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⑷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

4、综合型学习。

(5分)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汉字听写大赛”也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宫殿,去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活动一:拆汉字,析内涵。

请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任选1个进行解析。

(2分)示 例:您——心上有你。

表示尊敬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贪——今天的宝贝。

表示如果把眼前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会走向贪婪的深渊。

备选汉字:腐、从、相、闷▲活动二:辨汉字,讲故事。

下列汉字都曾与一个故事有关,你知道吗,请选择其中之一,把与之相关的故事简要概述一下。

(3分)字例:阔绿敲▲第二部分(42分)二、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5~9题。

(12分)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4分)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8、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

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

(2分)①孙权:▲②益州:▲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8分)①蝙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

不论是在茫茫暮色之中,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的岩洞里,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

蚊虫如果不迅速逃跑,想凭借黑暗隐身,那它一定逃脱不了被吃掉的命运。

这是因为蝙蝠有一双特别敏锐的夜视眼吗?不是的。

因为即使将其双眼完全封死或弄瞎,蝙蝠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人们终于搞清楚,蝙蝠的视力是很差的,它之所以有接近于“明察秋毫”的本领,是因为它有一套优异的“回声定位”的声纳系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声纳,是海军侦察潜水艇的有效装置,后来又应用在测量海深、探测鱼群等方面。

声纳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它是英文缩写字的音译,原意是“声音导航和测距”。

蝙蝠也生有类似的天然声纳系统,它比人造声纳更小巧,性能更优越。

③蝙蝠的喉咙可以发出很强的超声波,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出来。

当遇到物体时,超声波便被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听到回声,就能判明物体的距离和大小,是食物还是敌人,或是障碍物。

我们把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物体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

蝙蝠的耳朵很大,内耳特别发达,能够接收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和低密度的回声。

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竟能在一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声,同时也发出同一数目的超声波。

蝙蝠声纳的分辨本领很高。

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线织成的网,并能根据网洞大小而收缩两翼敏捷穿过。

它能把昆虫反射的声信号与地表、树木等反射的声信号区分开来,同时探测出几个目标的形状、外貌和位置。

它能区分十字形与圆形物体,能区分是虫子还是纸片。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能做到这些,靠的只是分析极其微弱的回声,那些回声甚至用极灵敏的人造微音器也收听不到。

蝙蝠声纳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

即使人为地去干扰蝙蝠,哪怕干扰噪声比它发出的超声波强一二百倍,它仍能有效地工作。

千万只甚至上亿只蝙蝠同住一个岩洞,它们都使用声纳,但互不干扰。

而人造声纳,却难于排除声波折射和水下反响的干扰,抗噪声能力比蝙蝠差了很多。

而且,蝙蝠声纳系统最多也不过几克重,它的小巧程度真要使上百千克笨重的人造声纳或雷达的设计者们瞠目结舌了。

④正是凭着这独特的本领,蝙蝠在捕食昆虫时,有着惊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时一分钟之内竟能捕食十几只蚊子,简直可以做到“无一漏网”。

10、揣摩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①②小题。

(3分)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

①这句话说明蝙蝠飞行的哪两个特点?a. ▲ b. ▲②该句表意很准确,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b特点?11、文中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请在本段中再找一例。

(3分)说明方法:▲例句:▲ 12、下面有关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主要说明了蝙蝠有一套优异的“回声定位”的声纳系统,从而使它具备夜间飞行和捕食昆虫的独特本领。

B.第③段中“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线织成的网,并能根据网洞大小而收缩两翼敏捷穿过。

”一句主要是为了说明蝙蝠反应敏捷这一特点。

C.第②段用人造声纳与蝙蝠的天然声纳作对比,是为了突出后者更小巧,性能更优越。

D.第③段中介绍蝙蝠回声定位的过程是:发射超声波→超声波被反射→接收回声→分辨物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0分)《淡定是做人的需求》①在生活中,人们时时都在为理想、信念、追求、欲望、诱惑所累。

有时会荡气回肠,有时会黯然失色,有时会乐不思蜀,有时会遍体鳞伤。

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为之奋不顾身的寥寥无几,总是在“芝麻、玉米、西瓜”之间犹豫、徘徊、旋转。

“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时有发生,“狗熊掰玉米”之态常常存在,什么原因?无外乎是人生缺少一份淡定与洒脱。

②淡定是一种顿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事事春风得意,那必然不是生活而是白日做梦。

试想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多少能够如愿?人生的痛苦,“得不到的东西想要,得到后觉得不过如此,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有多少在生活中上演?人生就如一杯清茶,淡定之人才能品出其中的青甜香郁。

人生千回百转,蓦然发现,独抱荒凉,倚水清歌,反倒是一种淡雅与真谛。

③淡定是一种坦然。

世间追逐名利,总只是来回转手的戏法,楼兰古城的繁荣那只是从前,海滨的渔村而今成为现代化城市。

尘世纷繁的浮扰,缺少的是坚守与淡定,只有淡定,才能认清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淡定才能抵制繁杂的诱惑与邪念。

人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

一个是苍鹰,一个是蜗牛。

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没有翅膀却能登顶因为它有一种淡定与宁静。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下云卷云舒”,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④淡定是一种精神。

灯红酒绿的绚烂让人们遗忘了返璞归真的宁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良言,依然是黄钟大吕,警示后人。

⑤心中与世俱来的那方净土却被外界的喧嚣所淹没,今天所在乎的名利在时间面前都是过眼烟云,放不下,便痛苦,放下了,便释然。

一位诗人说过:“只要梦想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如果能找回心中的那份淡定,便找到了人生的姿态,一种精神的皈依,一种价值的高度。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4.文章第①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5.第③段画线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16.第⑤段画线不能证明论点,请你说明理由。

(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本色贾拓①一声梆子震落了槐树上的雪,场院里五色的彩旗交相辉映,插在土墙上,温老汉和他的戏班子在自搭的简易舞台上表演着秦腔。

一把板胡,一把二胡,一对锣儿,一组鼓,再夹杂少许自制的土乐器,就是温老汉的全部家当。

戏服是自个儿扯了料子缝的,倒也有模有样。

女人们扯开了嗓子吼,一折戏罢,都哈啦啦说笑成一团,不见一丝吃力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