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合集下载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分析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中西药的结合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中西药物之间的特性差异,不当的搭配可能会导致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在中西药联用中,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配伍禁忌1. 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中西药联用中,存在一些特定的药物组合是禁忌的,主要包括:- 中药“三棱”类(如石决明、大黄、甘遂等)与西药利福平、卡巴拉汀等降血脂类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 中药当归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中药甘草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加钾的排泄。

- 中药山楂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可能降低凝血作用。

这些配伍禁忌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不当搭配导致不良后果。

2. 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除了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外,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之间也存在一些禁忌组合,例如:- β受器拮抗剂甲硝洛尔与利福平合用,可能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 抗生素头孢类与头孢类降低或相同类药物合用,可能产生交叉耐药。

- 心脏病患者忌服咖啡因和类似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会刺激心脏,加重心脏负担。

二、相互作用分析1. 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现象。

常见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咖啡因与某些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合用,会影响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导致肾脏毒性反应。

2. 药物之间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药物作用的现象。

常见的药效动力学相互作用有:-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时,不宜同时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导致高血糖。

- 抗抑郁药物与镇静催眠药合用,可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三、预防和处理方法1. 合理搭配在中西药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避免禁忌组合。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三篇

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三篇

文一: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很多时候会产生疗效增强或者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现就对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阐述如下:1.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中药的甘草和西药的呋喃妥因或者链霉素合用,会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的反应,可以减轻链霉素对第8脑神经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三七、人参对西药激素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减轻作用;中药的三七、赤芍和西药的乳酸心可定合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扩张血管,降血及血脂,减轻心脏的负担。

中药的金银花、黄芩和西药的青霉素合用,会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故可以合用,对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的方剂桂枝汤和人参汤与西药的副肾素类制剂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性低下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药的方剂小柴胡汤、清肺汤、竹叶石膏汤与西药的抗生素类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高龄反复感染者或抗生素过敏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的制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山茛菪碱合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的治疗也有较好作用,能提高心率,并且能改善血液的循环,使缺氧缺血的情况得到缓解,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的丹参与西药的维生素C合用,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这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丹参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合用后,在拮抗自由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丹参与西药的环磷酰胺、喜树碱等合用,对抗肿瘤效果有增强作用。

实验表明,中药的丹参能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会破坏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化疗药物及免疫活性物质就容易进入肿瘤的内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乳糖酸红霉素合用,可以加强乳糖酸红霉素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卡那霉素合用,能降低卡那霉素的毒性作用,减轻对耳蜗的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阿司匹林合用,其抗凝效果得到增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起到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硫酸镁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精选ppt
7
(7)大黄、虎杖、茜草等含蒽醌的药物,不 能与碱性药物合用
葸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而降低疗 效。
精选ppt
8
(8)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如人参、 三七、远志、桔梗等不与酸性较强的药物 合用,因在酸性环境与酶的作用下、它易 水解失效,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离子的盐类 药物如硫酸亚铁等合用,因同服后可形成 沉淀。
精选ppt
3
(3)酸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宜与碱酸 性西药同用
中药的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都是 碱性强的药物,这类药不宜与酸性西药, 如阿斯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胃蛋白酶 合剂等同用。相反,含有大量有机酸的中 药及其制剂,如乌梅、山茱萸、蒲公英及 中成药的山楂丸,不宜与碱性的氨茶碱, 胃舒平等西药合用,如果合用会发生中和 反应,降低中西药的疗效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ppt17(9)含有生物碱的中药不宜与生物碱类西药合用 中药草乌、附子、马钱子、乌头等均含有生
物碱,这些药不宜与氨茶碱、阿托品等生物碱类 西药合用。如果合用,会增加毒性,导致药物中 毒。罂粟含有生物碱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 主要用于镇痛,镇咳,能抑制呼吸,有使胃肠道 及其括约肌张力提高、消化液分泌减少的作用, 而西咪替丁对组织胺、五肽胃素、食物等引起的 胃酸分泌都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胃、十二指肠 溃疡及胃酸过多症。如与罂粟同服,会产生呼吸 抑制、神志错乱、定向力消失及全身抽搐等致命 性的不良反应 。
精选ppt
5
(5)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大黄、地榆、石榴皮、 虎杖及其制剂槐角丸、大七厘胶囊、等不宜与助消化酶类、 克感敏片等药同服 胃蛋白酶、胰酶、乳霉生、多酶片等,主要成分是蛋 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或肽键连接起来的 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此二键相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 络合物,则使西药酶类降低疗效,含鞣质的中药疗效也降 低。

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

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

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2008-5-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编辑:信风浏览: 1152中药是以天然草木和虫兽为主,西药是以化学全合成物质为主要原料。

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治疗某些疾病往往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比单一用西药或中药效果更好。

但如果不考虑中西药结合应用的药理、药性和配伍禁忌,就会造成治疗无效或出现其它素性反应。

为了使广大兽医工作者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的使用中西药,现将笔者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在应用四环素、土霉素及金霉素等抗生素类药时,不能与含钙、镁及铝等多种离子的中药合用,因为这些中有牛黄、珍珠属片、明矾及滑石等,这些中药所含的中药离子能与上述抗生素起螯合作,从而抵销西药的抗菌作用,所以不能一起使用。

二、经霉素、西环素、土霉素及利福平等抗生素,不能与甘草及其制剂如甘草片等合用,因为甘草及其制剂可影响这些抗生素的吸收,使疗效下降。

这些抗生素也不能与含鞣酸成份多的中药,下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冰霜梅苏丸及四季青等合用,因为合用后,可发生沉淀反应而致失效。

三、胃蛋白酶、多酶片及胰酶等西药,不能与大黄及含大黄成份的中药,如牛黄解素片(丸)、麻仁丸、及安脑牛黄片等合用,因为大黄对酶类助消化药有抑制作用。

这些药物也不能与富含鞣酸成份的中药紫金锭等合用,合用后可发生沉淀反应。

煅炭类中药如荷叶炭、蒲黄炭等,能吸附酶类制剂,而使其疗效降低,胡也不宜与酶类消化药合用。

四、含朱砂的方剂和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丹等,不能与西药溴化药类和碘化物类同用,如三溴合剂、巴氏合剂、碘化钾合剂及复方磺汞在胃肠道遇到溴、碘化物,可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烈刺激的溴化汞,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

五、含钾离子高的中药,如白茅银、金钱草、泽泻、夏枯草等,不能和保钾利尿药和安体舒通和氨苯喋啶等合用,否则可引起高血钾的素性反应。

六、含糖成分高的中药和中成药,如枸杞子、甘草、川贝枇杷露及各种糖浆,不能同降血糖药合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糖增高,从而抵消降糖药物的作用。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范文一: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
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4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酸化或碱化体液,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

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双黄连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2、药效学变化1麻黄及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可使心肌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2乙醇能增加肝脏药酶的活性,故与含乙醇的酒大黄、酒当归及药酒等乙醇制剂同服,会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此类中药亦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因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甙类中药,如人参、苦参,大黄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等鹿茸制剂与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联用会加重医学专用,抑制呼吸,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祖师麻以及含有瑞香素的中药制剂与维生素联用也
会产生拮抗作用。

4牛黄及牛黄制剂与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合用会对中枢产生抑制。

三、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1、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注射剂混合配伍应用也逐渐增多,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值的变化、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故联用的中西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后的稳定性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双黄连注射液与氧化可的松、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配伍后产生大量棕色黑色絮状沉淀,应分别静滴。

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不宜配伍。

2、影响疗效清开灵注射剂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维生素、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硫酸卡那霉素、维生素6配伍沉淀生成,与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维生素分别配伍8内呈下降趋势,配伍2时紫外吸收度在276处有不同程度下降,故不宜配伍。

结束语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增强已知的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联用中西药时,应特别考虑配伍问题,尽量避
免使用不明的配伍禁忌,并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测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参考文献[1]牟秀珍。

中药与抗生素在胃肠道中的作用【】。

中国药师,199923159——161 [2]刘逢芹。

中药药源性肾损伤机制概述【】。

中国药房,中西药2005,167547——550 [3]梅全喜。

中西药配伍禁忌检索表。

中医药信息,1989,529—33 [4]梅全喜。

不宜配伍的中西药。

中成药研究,1988,121—22 [5]梅全喜主编。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281 [6]梅全喜著。

药海撷菁。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7-305-61 [7]张力群,梅全喜,等编著。

中西医临床用药正误大全中西药合用类。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53-563 [8]谭正清。

浅述几种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55-256 [9]贺德勇,孙秀丽,刘玉兰。

中西药物药理学药动学和药物化学的配伍禁忌。

医药导报,2003,2211778-779 [10]李桂芹。

中西药合用应注意配伍禁忌。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