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十条解析

合集下载

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

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

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1. 概述新国十条作为我国发展现代保险业的指导性文件,强调了发展保险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方向。

本文将对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2. 保险业的基本原则2.1 风险定价的基本原则风险定价是保险业的核心,根据新国十条的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客户的实际风险情况,合理确定保费。

这个原则体现了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高额保费。

同时也提倡保险公司不应将保费确定在过高或过低的水平上,以保证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2.2 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新国十条提出保险公司要开发出更多切实可行、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风险情况,不断创新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这个原则则是保险公司要积极拓展保险业务的也要强调保险产品的专业性和适配性。

3. 总结与回顾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于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倡导和践行这些基本原则,以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现代保险业的从业人员,我深刻认识到新国十条发展现代保险业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为我所服务的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和深度的保险服务。

结语在新国十条的指导下,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水平,努力为保险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也期待着新国十条能够促进我国保险业的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国十条是我国发展现代保险业的重要指导文件,其中包含了许多对保险行业发展和经营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对于保险公司和相关从业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国十条强调了风险定价的基本原则。

保险业的本质就是通过合理的风险定价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共担,同时也需要合理确定保费,以保障客户的利益。

新国十条解析

新国十条解析

㈡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
• 健康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 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 保险。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 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支 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 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 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强化再保险对我国海外企业的支持保障功能,提升我 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
㈦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 业发展水平
• 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市场作用。
不断提升保险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发挥中 介、理赔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保 险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
㈡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
• 养老保险: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 老保障。
• 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开展住房反向抵 押养老保险试点。发展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计划。 探索对失独老人保障的新模式。发展养老机构综 合责任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 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 展。 • 。
㈠总体要求
发展目标: 一是质量目标: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 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 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 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二是数量目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 人。
㈥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 增效升级
•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 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鼓励保险资金利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 和国家重大工程。 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 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型企 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制定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相关政策。

保险业新“国十条”解读-新华

保险业新“国十条”解读-新华

多福的成语(一)福寿绵绵解释:福多寿高。

是祝颂之辞。

典故: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八折:则愿意的哥哥福寿绵绵,松柏齐肩者。

(二)福寿年高表述:存有福有寿,长命百岁典故: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用法并作谓语;用做祝颂之言(三)福寿齐天表述:福寿与天一样低。

就是祝颂之言。

典故: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四)福寿双全解释: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典故:《红楼梦》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聪慧精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要说个个都就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怕未必,大概总存有几位严重不足好去处。

”《书洪范》:“五福,一曰寿。

”《蔡传》:“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

”古人以蝙蝠、桃和双钱,组成“福寿双全”吉祥图案。

以取“蝠”与“福”同音,“钱”与“全”同音,桃象征寿之意。

(五)福寿天成解释: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典故:清·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知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出此祥瑞。

(六)福寿无疆表述: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

就是祝颂之言。

典故: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六十九卷: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元曲选·连环计》:那其间新情旧意屈偏向,愿意太师福寿无疆。

(七)福孙荫子表述:指福荫及于子孙。

典故: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葬公婆》:“这坟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孙荫子也者难料;便荫得个三公,也济不得亲老。

”用法并作谓语、定语;用作书面语(八) 福如东海表述:福气像是东海那样小。

旧时祝颂语。

典故: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

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九) 福齐南山解释:祝颂之辞。

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词语分离表述:南山 :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新“国十条”解析

新“国十条”解析

6
新“国十条” 与寿险相关内容摘要
民生保障 社会治理 支农惠农 经济提质
改革开放
保险监管
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
7
民生保障
创新养老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计划; •失独老人保障; •发展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 •投资养老服务产业。
重要支柱
•为有条件的企业提供 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 •大力拓展企业年金业 务。
3
新“国十条”
一、总体要求 二、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四、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五、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 六、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七、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八、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九、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 十、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 责任保险发展重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
责任保险
9
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 发展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 和公众责任保险。
支农惠农
农业保险大灾 风险准备金制 度 农产品目标价 格保险、天气 指数保险
互助合作保险
与灾害预报部 门、农业主管 部门合作 提供“三农” 保险产品
保险中介
12
保险监管 监管现代化 消费者权益保护 守住风险底线
13
• 加快建设以风险为导向的保险监管制度;加强保险公 司治理和内控监管;完善保险法规体系;推进监管信
息化建设;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利
用保险监管派出机构资源;强基层保险监管工作。 •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保险消费纠纷多 元化解决机制;立健全保险纠纷诉讼、仲裁与调解对 接机制;加大保险监管力度。 •加强保险业全面风险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加强金融 监管协调;完善保险监管与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公安、 司法、新闻宣传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健全保险保障基 金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新国十条

新国十条

【新政下按揭买房五大宝典】《国十条》关键词解读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被业界称为“新国十条”。

新政严格限制购买二套、三套以上住房和异地购房贷款,通过收紧信贷、加大供应,遏制楼市投机、防范金融风险、缓解供需矛盾。

《国十条》也掀开了新政调控第三波的序幕◎关键词一:政府考核问责“新国十条”首度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政府考核问责制。

在以往的历次调控中,中央从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在房产调控中应承担的责任。

这样,在利益驱动及缺乏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对中央调控阳奉阴违,导致中央调控屡成“空调”。

而“新国十条”却鲜明地提出“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关键词二:史上最严厉调控毫不夸张,“新国十条”号称最严厉,且招招致命打中要害:二套房贷首付提高到五成、叫停三套房贷等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投机及投资性购房需求;限制外地人购房及地方政府有权限制购买套数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消费性购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将令绝大多数刚需者者离场观望;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房产商利用土地及项目进行融资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开发商必将不敢再度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投资、投机性购房者的持有成本。

◎关键词三:新政牵涉部门最多“新国十条”是房产调控以来牵扯部门最多、部门责任最明确的一次调控。

此番调控明确了国务院、地方政府、住建部、监察部、央行、银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证监部门、统计部门等十二个部门的相关责任。

降价是新政的终极目的国十条出台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在5月2日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各地的新政细则也先后出台,其中北京更是祭起了限购令的大旗;6月4日,住建部等发出通知,对商业房贷中二套房认定标准进行明确,更为严厉“认房也认贷”,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征物业税或者房产税的舆论效果满天飞,而且有板有眼……从去年年底出台“国四条”开始,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出台的调控政策超过十余条,而且愈调愈严厉,甚至现在看来还没有罢休之意。

新国十条

新国十条

10000
0
26200
30100
34600
398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把商业保险构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商业保险是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
划的承担者,企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的提供者,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参与者。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发展独生子女家庭保 障计划,探索对失独老人的保障的新模式。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 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保险公司要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 损失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支持 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
透过“新国十条” 看行业发展
1984年11月3日,国务院国发[1984]151号文件发布《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保险 公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的报告的通知》,全文4453字,由三部分11项 内容构成。(公司意志)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发[2006]23号文件发布《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 展的若干意见》,全文5547字,由10部分组成。(行业意志) 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国发[2014]29号文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文6308字,由10部分32项内容组成。(国家意志)
保险是用经济手段管理经理的一个好办法,是支持和保障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在我国是大有可为的。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 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 济发展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2014)

新国十条解析

新国十条解析

一、新国十条内容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构筑保险民生保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保险业的发展目标等十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几乎针对保险业的每一个热点问题都有细项说明,从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保险中介到资金运用等,宏观架构的搭建与微观业务的指导合而为一,为今后保险业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奠定基础。

1.总体要求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

2.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主要面向家庭和企业,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2)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独生子女家庭保障、失独老人保障、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3)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保险公司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3.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城乡大病保险、政府购买保险公司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鼓励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

2)发挥责任保险作用。

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3)加快发展旅行社、产品质量以及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4.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5.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1)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2)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

6.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1)鼓励保险资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

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新国十条重点内容解读PPT课件

新国十条重点内容解读PPT课件

重点一:加强保险业风险管理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主体,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强化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确保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 性。
新国十条重点内容解读
• 新国十条概述 • 新国十条重点内容解读 • 新国十条对保险业的影响 • 未来展望与建议 • 结论
01
新国十条概述
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出台了新国十条,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 质。
优化保险监管
新国十条要求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稳健 发展,防范化解风险。
对保险业的展望与期待
创新业务模式
新国十条的实施将推动保险业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 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01
扩大保险覆盖面
新国十条将促进保险业扩大覆盖面,让 更多的人享有保险保障,提高社会保障 水平。
02
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03
推动保险科技应用
新国十条要求保险企业提高服务 质量,加强客户服务和售后保障, 提升客户满意度。
新国十条鼓励保险企业运用科技 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推动保险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对保险监管的影响
加强保险监管力度
新国十条强调保险监管的重要性,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企业 的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的交流与合作。
重点三: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胆创新,多方共赢, 探索阶段艰难, 试点推进面临瓶颈
国家需要保险
《意见》出台,从国家层面设计 并铺展保险业发展宏图,提升保 险业定位,整体布局统筹
全新的功能定位,让保险业的成长,飞跃获得更多能量--发展路径条条畅通,政策扶持声声响亮。此次《意见》
的出台,政策“杠杆”的巨大能量,足以影响在不远的将来,“撬”起一个保 险强国,带给我们的惊喜!
2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四)措施具体
如第二条“构筑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非常清晰地分为三个要点 (四)把商业保险简称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五)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
1、不同群体个性化养老保障
2、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4、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计划等七条 (六)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
3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社会环境明显优化】
新“国十条”指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
要全面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保险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制度、保险机构信 用评价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 要加强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保险业各类风险数据库,为提升保险业风 险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要提升全社会保险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鼓励广播电视、 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开办专门的保险频道或节目栏目,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 险、用保险的氛围。
社会救助体系
将保险纳入灾 害事故防范救助 体系 建立巨灾保险 制度
支持农业发展
积极发展农业 保险 拓展“三农” 保险广度和深度
促进经济提质 增效升级
充分发挥保险 资金长期投资的 独特优势 促进保险市场 与货币市场、资 本市场协调发展 推动保险服务 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保险业支 持企业“走出去” 的力度
1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条出台历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 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 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 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
出台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三)新国十条出台背景
3、是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驱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 即通过老百姓的消费增长驱动经济增长。 现阶段老百姓保障不全面、保障额度不足是安全感、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直接导致了老百姓不敢消费,内需不振。 加快保险业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提振内需至关重要。
中央政府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保险业
进行定位,是十分前瞻,十分准确的。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二)定位清晰
一是让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
二是让保险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渠道 三是让保险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
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
政手段相结合。
出台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三)新国十条出台背景
2、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
现阶段国家追求一定的GDP增长速度的根本原因在于保障充分就业,一个百 分点的GDP增长可带动80—100万的人口就业。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独特优势,为科技企业、 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1970-1990 1950-1970 年平均增长率
16%
寿险保费增长20.5倍
27.60%
寿险保费增长141倍
美国
2007 1959 300.28 年保费(亿)
12296.68亿元
48年间增长了41倍
台湾
20世纪80年代期,台湾寿险业开始了长达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19% 2009年保险深度达到16.8%,位居世界第一 保险总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达到25%以上
8月13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全文刊发了《国务院关于加
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 号),俗称新国十条。 对比2006年版国十条,这是时隔8年,国务院首次以 “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保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
位,将极大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 全感,国家才能稳定发展。 ---李克强
出台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国十条横空出世
目 录
国十条亮点解析
保险业发展转折
从业人历史机遇 消费者最大受益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一)顶层设计
从新的保险国十条可以看出,国务院文件强调的是从国家治 理的角度,设计规划保险业的发展问题,强调保险在国家治 理中的地位,强调保险在民众生活中的作用。 “新十条”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第一次从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保险业进行定位。
3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投资渠道持续拓宽】
新“国十条”指出,鼓励设立不动产、基础 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允许专 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各类基金,探索保险 机构投资、发起资产证券化产品。探索发展债 券信用保险,积极培育另类投资市场。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2013年末险资投资收益 率为5.04%,比2012年增加1.69个百分点,创 4年来最好水平。 长期看,随着另类投资收益的逐步释放,保 险资金运用收益水平长期向好。
2.4% (2011年)
2.4% (1945年) 2.48% (1967年) 2.38% (1966年) 2.4% (1985年)
10.3% (2001-2011)
17% (1941-1945) 10% (1955-1965) 13% (1955-1975) 17% (1965-1985)
18.7% (2001-2011)
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摘自:李克强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1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四)新国十条出台历程
2014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表示,正与国务院沟
通,争取促成国务院发布《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 见》,7月初《意见》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3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业务范围迅速扩大】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 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保 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 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大 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 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 衔接。
客户认为:
交钱容易理赔难,保险是骗人!
从业者认为: 保险只有夸大才能卖出去
监管部门认为: 保险存在销售误导,企业治理结构 不完善!
出台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二)保险业的“定位”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保险需要市场
不断开掘市场、实现发 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最大 化是追求
保险需要国家
1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三)新国十条出台背景
1、是创新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
比如自然灾害管理、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医疗责任、医疗意外等问题,都希望借力于保险机制进行有 效的解决。 政府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职能方式由
3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行业增长即将提速】
新“国十条”提出保险业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2013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1.72万亿元,保险深度3%,保险密度不足 1300元/人。
按照这一目标,2020年我国保险业当年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4.73亿元, 保费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5%,这预示着未来6年保险业保费增长将步入快 速增长轨道,保险业大有发展。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中国寿险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同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20世纪六七十 年代和台湾八十年代的发展情况有诸多相似之处:
经济中占比 (保险深度) 中国 美国 英国 经济发展水平 (GDP年均增速) 寿险业发展水平 (保费年均增速) 产品结构 (健康险和年金占比) 年金8.5% 健康险6.8% (2011年) 年金占比11% (1947年)
这次“新国十条”非常接地气,明显经过多轮行业摸排,汇总表达行业愿景。
2
出台 封面 背景
政策 解析
行业 影响
从业 影响
消费 影响
(五)领域拓宽
社会保障体系
把商业保险建 设成为社会保障 体系的重要支柱 创新养老保险 产品和服务 发展多样化的 健康保险服务
社会治理体系
运用保险机制 创新公共服务提 供方式 发挥责任保险 化解矛盾纠纷的 功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