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
新收入会计准则对外捐赠会计分录

新收入会计准则对外捐赠会计分录说到“外部捐赠”,大伙儿脑袋里第一反应可能是慈善捐款,或者企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团体。
这个是没错的,确实是企业行为中的一种善举。
但是呢,捐赠这事儿,咱们不光要做,还得弄清楚怎么记账,才不会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
特别是根据最新的收入会计准则,捐赠的会计处理也有了新的规定,企业如果不按规则来,后果可不是一般的“麻烦”哦。
先说说什么叫外部捐赠。
这个其实挺简单,通俗点讲,就是企业或组织自愿把钱或者其他资产捐给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
你看,捐赠就是那么个意思,企业掏出点“真金白银”去做点好事,通常这类捐赠也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
不过,咱说到捐赠,最关心的就是捐赠之后怎么记账了,是不是?按照新收入会计准则,捐赠的会计分录是有讲究的。
这可不是随便记记账本就算了。
举个例子来讲,假设某企业捐了100万给一个公益项目,那么企业就要先记一下收到捐赠的资金。
这个时候呢,分录就得记成:“银行存款借”100万,捐赠收入贷”100万。
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捐赠收入放到账上,确认资金到位。
不过话说回来,捐赠的收入要怎么处理呢?有些捐赠可不是“打了水漂”,比如,捐赠的钱是用来特定用途的。
这时候,咱们要细致一点。
要按照捐赠的具体用途,确认收入分摊到不同的账务科目。
比如,这笔捐赠是为某个项目做资助的,那就不能像普通的捐款收入一样直接入账,而是得按项目进展慢慢确认收入。
这个时候,做账就得更加精细一点,不能“随便来,随便记”。
对了,捐赠收入的确认时间可不是随便定的。
按新准则的要求,如果捐赠收入没有附带特殊的条件,企业就可以在捐赠方确认捐赠的时候,直接将其收入确认。
可是,如果捐赠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这笔钱要用在环保项目上”,那就得等条件完成了再确认收入。
这里面也有一些微妙的地方,真不是简单地写个“银行存款借,捐赠收入贷”就能搞定的。
对了,还有一点得特别提一下,那就是对于捐赠的会计核算,不能只盯着捐赠金额。
控股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

控股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
控股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
一、记录捐赠金额
当控股股东捐赠资产或资金给公司时,公司需要记录捐赠的金额。
通常,这种捐赠会以现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形式出现。
在收到捐赠后,公司应立即将捐赠金额记录在账目中。
二、确认营业外收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当公司收到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时,应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因此,当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的捐赠后,应将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具体而言,公司需要按照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来确认营业外收入。
如果捐赠的是现金或实物资产,其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市场评估或协商确定。
如果捐赠的是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可以通过专家评估或协商确定。
三、编制财务报表
在确认营业外收入后,公司需要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具体而言,营业外收入需要在利润表中列示,并影响公司的净利润。
此外,公司还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捐赠资产的增加。
四、税务处理
在税务方面,根据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司收到的控股股东捐赠不享受税收优惠。
因此,公司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营业外收入全额计入。
如果公司收到的捐赠是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则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总之,控股股东捐赠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账目记录准确、完整,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母公司对子公司捐赠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对子公司捐赠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对子公司捐赠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记录捐赠支出:母公司应将捐赠支出计入捐赠支出科目。
在借方记录捐赠支出,同时在贷方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2.记录捐赠收入:子公司应将收到的捐赠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在借方记录其他应付款,同时在贷方记录捐赠收入科目。
3.录入关联交易:母公司需要将捐赠事项认定为关联交易,并在财务报表上进行相关披露。
在母公司的附注中对此进行相应的说明。
4.准备报表:母公司和子公司应准备相关的财务报表,并确保捐赠支出和收入被正确地记录,以及该事项被准确地披露。
注册会计师 关于捐赠的会计分录

注册会计师关于捐赠的会计分录
注册会计师在处理捐赠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捐赠可以分为现金捐赠和非现金捐赠两种情况。
对于现金捐赠,注册会计师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记现金(资产类账户,增加);贷记捐赠收入(收入类账户,增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现金捐赠记录在账上,并确认捐赠收入。
对于非现金捐赠,比如捐赠物品或服务,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捐赠物品或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分录。
如果捐赠物品或服务的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那么会计分录通常如下,借记捐赠物品或服务费用(费用类账户,增加);贷记捐赠收入(收入类账户,增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认捐赠物品或服务的费用,并确认捐赠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在处理捐赠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比如确认捐赠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以及捐赠是否符合公益性质等。
此外,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还需要注意是否需要将捐赠确认为受益人捐赠或非受益人捐赠等问题。
总之,注册会计师在处理捐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并严格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以确保捐赠的会计处理符合规定并能够正确反映捐赠的经济实质。
产教融捐赠会计处理

产教融捐赠会计处理
捐赠的会计分录:对外捐赠现金、银行存款等: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对外捐赠商品: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现金划转捐赠
筹钱:营业外开支—捐献开支
贷:银行存款
自产产品捐献按现行销售价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款:主营业务总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公司汇款捐助:
借: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付款--**机构
贷:银行存款
2.接到的员工捐助:
借:现金
贷款:其他应付款--**机构
捐赠支出税前扣除标准
捐献开支税前计入标准:不少于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准许计入。
其中,年度利润总额,就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排序的年度财务会计利润。
借:库存现金
贷款:营业外总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总计折旧
贷:无形资产。
企业公益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总结

企业公益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总结企业公益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总结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本文对企业向灾区捐赠的财务及会计处理作出简要提示。
会计处理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损失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和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对捐赠的资产,也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支出不分公益救济性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即不管税法如何界定,会计处理都作为企业的支出在当年会计利润中扣除。
2.对外捐赠引起企业的库存商品等资产的流出事项(虽然税法是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企业不会因为捐赠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利润。
因此会计核算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
3.涉及捐出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固定资清理”科目核算,对捐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相关税费等进行归集,然后将其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借方。
4.如果企业对捐出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捐出资产会计核算时,必须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税务处理1.企业所得税(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60号)规定,年度利润总额,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根据新会计准则,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如果企业捐赠前会计利润为200万元,捐赠60万元(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捐赠后会计利润为140万元,可扣除额为16.8万元,应纳税所得额(假设没有调整项目)为123.2万元。
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导读:天灾,比如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是我们人类无法预测的,这些天灾极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
当灾难发生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许多企业通过公益组织向灾区人民捐款,那么,企业发生的公益性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呢?一、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二、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企业采取现金形式进行捐赠的税务处理企业采取现金形式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在利润总额12%范围内的,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利润12%比例的部分,要做纳税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按季预缴,下面拟举例说明在预缴和汇算清缴时对公益性捐赠的所得税处理方法。
A企业于2008年5月通过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现金捐赠100万元。
A企业属于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形式,按税法规定应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
如果A企业2008年7月份累计实现二季度会计利润500万元。
一季度已缴企业所得税50万元。
A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则A企业在二季度时应作如下税务处理:A企业二季度应预缴所得税:二季度按累计会计利润计算的企业所得税额一一季度已缴企业所得税款=500×25%-50=75(万元)(企业所得税预缴时是按照会计利润计算预缴税款,由于二季度发生的捐赠支出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作为一项支出已减除,因此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
)则A企业在2008年终决算时应分别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来进行如下处理:1、2008的企业年终决算实现2008年会计利润100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捐赠支出的账务处理

捐赠支出的账务处理一、什么是捐赠支出的账务处理捐赠支出呢,就是企业或者个人把自己的钱啊、物啊送给别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这种花费。
账务处理就是要把这个捐赠的事情在账上记清楚。
这就像是你把自己心爱的小玩具送给小伙伴了,你得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一下,不然以后都不知道自己送出去多少东西了。
二、不同类型捐赠的账务处理1. 现金捐赠如果是企业直接拿现金捐赠出去,那这个账务处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比如说企业捐了10000元现金给一个慈善机构。
那在账务上呢,就会减少企业的银行存款10000元,同时增加一项叫做营业外支出 - 捐赠支出10000元。
这就好比你从自己的存钱罐里拿出10块钱捐给路边的乞丐,那你存钱罐里的钱就少了10块,同时你可以在心里记一笔,这是做善事花出去的10块。
2. 实物捐赠要是捐赠的是实物,比如说企业捐赠了一批价值50000元的物资给灾区。
这时候账务处理就稍微复杂点了。
首先,要把这批物资的成本从库存商品中转出来,减少库存商品50000元。
然后呢,因为捐赠是一种支出,要增加营业外支出 - 捐赠支出50000元。
就像是你把自己的一本超酷的漫画书送给了朋友,你要从自己的漫画书收藏里把这本书拿掉,同时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慷慨的赠送。
三、捐赠支出账务处理需要注意的点1. 捐赠的合法性在做账务处理之前,一定要确保捐赠是合法合规的。
如果是企业的话,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捐赠,不然这个账务处理可能就会有问题。
就像你不能偷拿家里的钱去捐赠,那是不对的,账务自然也是混乱的。
2. 捐赠凭证无论是现金捐赠还是实物捐赠,都要有相应的凭证。
现金捐赠要有慈善机构或者受赠方开具的收据之类的,实物捐赠最好也有交接的证明等。
这就像你送朋友东西,最好有个小纸条之类的记录,这样以后才好说清楚嘛。
3. 税务影响捐赠支出在税务上也有影响哦。
有些捐赠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但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企业要了解这些规定,在账务处理的时候要考虑到税务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
财政部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
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六、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接受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发生破产重整,其非控股股东因执行人民法院批准的破产重整计划,通过让渡所持有的该企业部分股份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企业应将非控股股东所让渡股份按照其在让渡之日的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所豁免债务的账面价值,并将让渡股份公允价值与被豁免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控股股东按照破产重整计划让渡了所持有的部分该企业股权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该企业也按此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