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检查甲胎蛋白的意义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A P升 高 (0~2 0p / 、 F 2 5 . L 互±s为 17 548 5 , 随 g 0 . . ) 并 -
病情 的 进 一 步 加重 、 清 A P呈 上 升 趋 势 , 他 各 血 F 其 项 生 化指 标 的 异 常 更 加 显 著 ( 1 , 血 清 A P升 表 )而 F
维普资讯
中国实验诊 断学
2 生 旦 筮 查
笙
『] 1 任开 佯, 尚莉莉 . 病毒性肝 炎患 者血清 L 胎蛋 白检 测 lO例 [] } j 2 J.
蚌 埠 医学 院 学 报 , S , l5 :5 . l 2 ( ) 3 5
A P均 值与 1 行 A P均 值 比较 , 显 著 差 异 ( F 4d进 F 有 P <0.5 , 其 他 指标 在 7d和 1 0 )而 4d时 的 均值 相 比却
19 9 0年全 国 病 毒 性 肝 炎 会 议 修 订 的 诊 断 分 型 标 准
进行分型 : 急性 肝 炎 2 5例 、 性 重 症 肝 炎 4 慢 4例 、 肝
炎后 肝 硬化 2 0例 , 检 测 病 毒 血 清 学 为 乙型 肝 炎 , 经 无 其 他 肝 炎病 毒 混 合 感 染 。 经 治 疗 , 转 7 好 8例 , 好
愈 高 , 后 愈 差 , 化 组 血 清 A P峰 值 明显 高 于 好 预 恶 F
胎儿 血 浆 A P值 可达 3m / l周 岁末 婴 儿 A P F gm , F
的浓 度 接 近 成 人 , 般 健 康 成 人 A P浓 度 低 于 2 一 F 5 L 【 当 患原 发 性 肝 细 胞 癌 时 , 变 的 肝 细 胞 又 。 恶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最新版)目录1.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范围2.甲胎蛋白的作用和意义3.甲胎蛋白异常值的临床意义4.甲胎蛋白检测的建议正文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期间产生的血浆蛋白,它对成人来说通常处于很低的水平。
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甲胎蛋白的水平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肿瘤。
电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常用的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测量甲胎蛋白的浓度。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范围因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而异,但一般来说,成人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应该在 25ng/ml 以下。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超过 25ng/ml,就称为阳性;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在 25ng/ml 至400ng/ml 之间,就称为低浓度阳性;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超过 400ng/ml,就称为高浓度阳性。
甲胎蛋白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肝癌的筛查和诊断。
当肝脏发生癌变时,甲胎蛋白的水平通常会明显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检测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此外,甲胎蛋白检测还可以用于筛查和诊断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及乙肝等。
甲胎蛋白异常值的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甲胎蛋白的水平。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的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超过 400ng/m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等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对于甲胎蛋白检测的建议,首先应该选择一种准确的检测方法,如电化学发光法。
其次,应该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等。
afp检测指标

afp检测指标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常用于肝癌诊断和疗效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肝脏、卵巢和睾丸产生的蛋白质。
在成人中,AFP的水平通常很低,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尤其是肝癌,AFP的水平会升高。
以下是AFP检测的一些关键指标和相关信息:
1. 正常值:成人血清AFP的正常值通常低于20μg/L。
2. 诊断阈值:当血清AFP水平达到或超过400μg/L,并持续1个月,或者200μg/L持续2个月时,应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3. 动态监测:AFP的动态观察对于病情监测、治疗预后和疗效评价非常重要。
治疗有效的情况下,血清AFP应在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
4. 联合检测:建议将AFP与其他指标如AFP-L3%和DCP(脱羧凝血酶原)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临床分层的准确性。
5. 特异性和敏感性: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之一。
约60%-70%的肝癌患者AFP会升高,但在一些情况下,如肝癌晚期,AFP含量可能更高。
6. 其他影响因素: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
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等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因此在诊断时需要排除这些因素。
AFP是一个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尤其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然而,由于AFP水平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诊断和监测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甲胎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AFP水平在出生后逐渐下降,成年人的血液中AFP水平非常低。
然而,一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会导致AFP水平异常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因此AFP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首先,高水平的AFP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AFP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常常升高。
AFP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监测AFP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肝细胞癌的进展情况和预后。
除此之外,AFP对于诊断肝细胞癌在手术切除前后的评估、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肝移植后的复发风险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AFP在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胎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婴儿脑积水、脊柱裂等疾病,会使AFP水平升高。
通过测量胎儿脊液和羊水中的AFP水平,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此外,在孕妇产前血清中检测AFP水平,也可以用于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此外,AFP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睾丸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AFP在睾丸癌患者中往往升高。
因此,AFP的测量可以辅助睾丸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还有一些其他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AFP水平的升高,如肝炎、肝硬化、何杰金氏病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单独监测AFP水平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和病史,以帮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总的来说,甲胎蛋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测量AFP水平的变化,可以提供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的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的管理。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AFP水平的变化并不是特异性的,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和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甲胎蛋白:治疗肝癌的新靶点

甲胎蛋白:治疗肝癌的新靶点朱明月;李孟森【摘要】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有何功能并不清楚.最近我们的研究发现,AFP具有信息调控分子样作用,AFP不仅能与维甲酸受体-β(RAR-)结合,阻遏RAR-β进入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凋亡信号的传递,更重要的是AFP激活PI3/AKT等生长信号途径,提示AFP具有抗凋亡诱导的功能,靶向抑制AFP表达能增加肝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敏感性,新发现AFP的这些功能,预示它是肝癌细胞耐药的新靶点,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25)00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癌;治疗;新靶点【作者】朱明月;李孟森【作者单位】海南省肿瘤发生和干预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省肿瘤发生和干预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癌症发病谱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过60万新发病例。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由于我国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因而我国肝癌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1]。
由于肝癌发生过程有很大的隐蔽性,且有易发生早期转移、浸润至邻近及更远组织的倾向,所以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至今仍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

肝功能化验单全面解读肝功能化验单是用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它主要通过血液检测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下面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解读。
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AFP水平较低。
如果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肝癌或其他肝脏疾病。
2.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和AST是两种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的酶。
它们的升高通常表示肝细胞受损。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因此,ALT的升高往往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而AST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存在于其他组织中,所以AST的升高可能反映非肝脏疾病的存在。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这三个指标用来评估胆红素的代谢情况。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水平比较稳定。
直接胆红素是在肝脏中形成的废物,如果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胆道梗阻、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
间接胆红素是在肝脏外形成的,如果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表示溶血性贫血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胆红素异常。
4.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蛋白质是肝脏合成最多的物质之一,它们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蛋白是血液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白蛋白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球蛋白则包括了其他多种蛋白质。
如果总蛋白、白蛋白或球蛋白的水平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
5.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常见的肝脏酶,它的升高可能与肝脏胆道梗阻或其他肝脏疾病有关。
6.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另一种肝脏酶,在肝脏疾病和酒精滥用时常常升高。
综上所述,肝功能化验单包含了多个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进而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意义

P C组 的 AF — 3 L PL
敏 感 性 和 中 位 水 平 分 别 为 8 . 2 和 1 . 5 高 于 良性 肝 病 组 ( 4 1% 68 , P< O 0 ) 2 < AF < 2 0n / 时 AF — 3的 敏 感 性 为 .5 。 0 P 0 g mI PL
基金 项 目:福 建省 医学 创 新 课 题 (0 7C -) 2 0 一 XB5 作者简介:陈燕 (93 ) 1 6  ̄ ,女 , 主任 医师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肿 瘤 临 床 研 究 ;E i a s9 s a cr mal n 9 @ i .o :y n n
( ) l . 1 5 1 6
[ ]金 辉 喜 ,李 金 荣 . 田基 黄 对 人 舌 癌 细 胞 株 S C 5 C a细 胞 毒 作 用 的
注 :与 模 型 组 相 比 , * P< O 0 , # P< O 0 ;与 5 F 组 相 .5 .1 -U
比 , △ P< 0 05 . 。
2 05 5 ( ) 9 7 . 0 , 8 2 :6 — 3
表 6 田 基 黄 联 合 5F 组 脾 质 量 及 脾 指 数 的 E 较 ( 士s -U E i )
[]《 2 中华 本草 》编委会. 中华 本草 [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 出 M]
版 社 , 1 9 :5 8 9 9 9.
参 考 文 献
注 :与 模 型 组 相 比 , * P< 0 0 , # P< 0 0 ; 与 5F 组 相 .1 .5 -U
比 , △ P< 0 0 。 . 5
[]MioI efz ,Ka plae ,e 1 C ntei rds l n 1 k ,S roo J p e yr n J t . a a h  ̄u e e pe b rsre ?R sl f2 一ere p r n s[ ] Ma yS b epeevd eut o 0ya x ei t J . s me g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病检查甲胎蛋白的意义是什么
专家指出,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细胞受损、坏死继而增生修复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用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是:AFP>200ng/mL,持续8周;或AFP>400ng/mL,持续4周。
在排除其他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后,结合定位检查,即可作出肝癌的诊断。
但是专家提醒患者,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时,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癌体直径小于2厘米,癌组织分化程度接近正常肝细胞,某些肝细胞癌的细胞株不能合成甲胎蛋白,对于这部分患者,动态观察尤为重要,必要时须借助于其他标记物检测。
由上可知,肝病检查甲胎蛋白在肝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存在,所以甲胎蛋白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癌,还应借助其他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
甲胎蛋白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AFP大于55ug/L持续4周。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除AFP阴性肝癌的可能外,若AFP小于20ug/L者,原发性肝癌基本不可能;在100-300ug/L之间者必须进行随访,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注意可能的小肝癌AFP在350-500ug/L,或含量明显增高者,必须参考其他检查,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如AFP为500-1000ug/L,且含量在短期内不断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很大,但必须建议做活检;AFP大于1000ug/L 者,甚至在近期内AFP含量迅速升高,则原发性肝癌诊断基本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