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0月11日2014超声内镜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金震东)

10月11日2014超声内镜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金震东)

超声内镜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进展金震东胰腺癌是一种病情凶险、治愈率低、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因胰腺的特殊解剖学位置、生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使胰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愈后差,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0% 。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微创性介入治疗已成为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1],早期EUS仅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

随着凸面线阵型内镜超声的诞生,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为基此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近年来EUS 在胰腺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内镜在胰腺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评述。

1. EUS引导下细针注射EUS引导下细针注射(EUS 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 ,EUS-FNI)是在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EUS-FNI是将药物或免疫制剂通过穿刺针对病灶进行局部注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在胰腺肿瘤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目前报道的注射药物主要是病毒载体、化疗药物和免疫细胞。

美国Anderson癌症中心首次应用ONYX-015病毒载体对胰腺癌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接受治疗的2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有2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11例病情进展。

虽然多数患者出现了胰酶升高,但并未出现胰腺炎,患者能较好的耐受该治疗方法[2]。

有研究者报道了1例在EUS引导下行瘤内注射TNFerade联合5-FU静脉化疗治疗胰腺癌,结果发现患者能很好的耐受,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后6周患者胰腺肿块明显缩小,治疗后3月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是良性胰腺组织,伴明显纤维化,8个淋巴结均阴性[3]。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151我国为甲状腺疾病高发区,特别是甲状腺囊性病变近些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

甲状腺囊肿一般无典型症状,大体积甲状腺囊肿会出现出血现象,此时可引发一系列压迫症状,如:声音沙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且跟随着时间推移,甲状腺囊肿肿块不断增大,压迫到气管、食管,严重时,可造成气管软化而产生窒息,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囊肿穿刺无水酒精冲洗联合聚桂醇硬化技术是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新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但目前关于其在甲状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鉴于此,为进一步验证在甲状腺囊性病变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疗法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现对本院30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展开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84岁,平均(47.93±3.41)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治疗:治疗前,评估患者基本状况。

取患者仰卧位,适当抬高其颈部,将甲状腺完全暴露。

常规消毒,用2% 2~4mL 利多卡因实施局麻,在无菌探头上涂抹适当耦合剂,观察囊腔部位;用6F 猪尾巴导管或18G PTG 针于超声引导下置入囊腔。

将囊液抽出,若囊液粘稠难以吸出时,可先予以生理盐水,待稀释后再进行抽吸。

同时,对针头方向进行调整,尽量将囊液抽吸干净。

穿刺针留于原位,用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2次,然后,在囊腔中注入适量无水酒精,冲洗2~3次,无水酒精保留3min 后,抽吸干净。

按照囊腔大小,在其中注入5~10m L 聚桂醇,将针拔出,用敷料遮盖伤口,轻压20m i n。

操作期间,尽量避免聚桂醇、无水酒精溢出至甲状腺组织中。

另外,操作过程中,嘱咐患者禁止做吞咽或咳嗽动作,以免由于腺体移动而划伤组织。

1.3 观察指标观察3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效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5・2019年第23卷第12期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鸿,肖露蓉,宫雪(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仪征,0112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对68例肝肾囊肿患者(69个囊肿)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术后1、3、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囊肿体积的变化及疗效。

结果6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

1月后复查全部囊肿均缩小50%以上,3月后27个囊肿消失,6月后65个消失或几乎消失。

本组囊肿治疗有效率为120.0%,治愈率为94.2%。

63例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余5例中,其中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灼烧感,2例患者出现术后低热反应。

结论聚桂醇作为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的一种新型硬化剂,治愈率高,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超声引导;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中图分类号:R77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33(2012)12-005-03D0I:10.7619/jcmp.201912002 Clinical effect of sclerotherapy by ultrasound-guidedinjection of lauramacragoi foo hepatic and renai cystsFANG Hong,XIAO Lurong,GONG Xue(Department of'Ultrasound,Yizheng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Yizheng,Jiangsu,211900)ABSTRACT:Objective To iavestinaid thd efficaca ani adverse reactious of ultrasouna-ouiCed injectiou of lanromncrouol in tha treatmeai of heratoreaai cyst.Methodc A totai of68padeait (69cysts)with hepdonad cyst were treated with sclerotherany by ultrasouna-ouinea injectioo of lanromncroooi-Chanaac in cyst voluma an-its Vunnu follow-up nt1,3,anV6皿^止)tan scraera were oOsenea.Resoltc Alt thp68patiedi)were scccessfuliy puacturea,an-alt thp cysts were by more thna50%aftea1A totai of26cysts VisanpeareV aftea3months of treai-meai,anV65Visanpearea oe aearty Visanpearea aftae6moutha.Tha eaectivv o-c wns100.0%anV the ctre rate was94.0%.There wen ao oUviou)anversc natmos in63pdtmnm.O u-of tha rest5卩—顷怡,milt bunlina seasatioo occyrrea in3卩—^口怡c V low postooerativv fevan in2卩—^出. Conclusion Ldanmacngot,a t a aew typa of harOeaern foe hepdonad cyst-had sionificyntty I owvo anversc比£1—0,bettee eyre rate c V Vefini-e cyradva eeicycy.KEY WORDS:u u ineV bs ultrasomV;lanromacrouot;scUnthenpy;hepatorenai cyst肝肾囊肿是一种常见良性病变,通常在体检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高,较小囊肿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较大囊肿会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导致患者有一定心理阴影[1]0目前,肝肾囊肿并无有效口服用药,以往本科采用无水乙醇置换冲洗法治疗肝肾囊肿,虽然疗效较好,但大部分患者副反应较大,譬如刺激性疼痛、灼烧感、恶心及醉酒反应等[2]0本科采用新型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取得较好疗效。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儿童精索囊肿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儿童精索囊肿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儿童精索囊肿的疗效观察任丽娟;刘芳;李彦婷;强军涛;孔延亮【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儿童精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精索囊肿患儿在超声引导下抽净液体后,注入适当的聚桂醇注射液并留置囊腔内,观察3、6、1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本组25例精索囊肿患儿常规超声观察囊肿边界尚清晰,形状多为椭圆形或梭形,内部呈无回声区,包膜完整.彩色多普勒观察囊肿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术后3个月治愈率92.3%,6个月治愈率100%,12个月后复查均痊愈.结论聚桂醇微创治疗儿童精索囊肿具有方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及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17)010【总页数】2页(P708-709)【关键词】超声检查;精索囊肿;聚桂醇【作者】任丽娟;刘芳;李彦婷;强军涛;孔延亮【作者单位】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精索鞘膜囊肿是胚胎早期腹膜鞘状突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因积液与腹腔、睾丸鞘膜囊不相通,从而积聚形成囊肿。

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等问题,部分患儿拒绝手术。

目前有部分无水乙醇、四环素等药物硬化治疗的报道,但效果均不理想[1]。

本研究对25例精索囊肿患儿采用聚桂醇硬化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精索囊肿患儿,年龄1.5~6.0岁,平均3岁。

排除结核、性病、肿瘤及寄生虫感染等继发性病变,均无发热、疼痛等症状。

术前签署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同意书。

二、仪器与方法使用Philips iE 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探头频率3.5 MHz。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囊性疾病中的诊治进展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囊性疾病中的诊治进展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赵东强,E m a i l :h b z d q1998@163.c o m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囊性疾病中的诊治进展张丽贤1,秘建威2,赵东强2(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河北衡水053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超声内镜做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在胰腺囊性疾病(p a n c r e a t i c c ys t i c l e s i o n s ,P C L )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内镜在P C L 方面的一些诊治进展进行了整理㊂关键词:胰腺疾病;诊断;治疗;腔内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 5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9-0795-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9.006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t e c h n i q u e i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s t i c l e s i o n s Z h a n g L i x i a n 1,M i J i a n w e i 2,Z h a oD o n g q i a n g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H a r r i s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e a c eH o s p i t a l ,H e n gs h u i 053000,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oD o n g q i a n g ,h b z d q1998@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a s a n e we x a m i n a t i o nm e t h o d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t h e p a n c r e a t i cc y s t i c l e s i o n s (P C L ).W ea i mt o g i v ear e p o r tb y s u mm a r i z i n g t h ea d v a n c e s i nt h e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P C L .K E Y W O R D S :p a n c r e a t i c d i s e a s e ;d i a g n o s i s ;t r e a t m e n t ;e n d o s o n o g r a p hy赵东强,主任医师㊁教授㊁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㊂担任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E U S 学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隧道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河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委㊂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囊性疾病(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s ,P C L )的检出率逐渐提高,不同P C L 需要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治疗或监测随访,因此,关于P C L 的挑战一方面来源于准确的定性诊断,另一方面,如何优化随访策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㊂超声内镜(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E U S )因其探头紧贴消化道管壁对胰腺进行扫查,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是评估P C L 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㊂E U S 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 U S -gu i d e d 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a n db i o p s y,E U S -F N A /B )技术可对囊液进行黏稠度评估㊁病理学检测㊁分子检测等,一些以E U S 为介导的新的诊断技术的出现正在逐渐提高P C L 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足够的决策㊂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内镜在P C L 中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㊂1 分类P C L 是指由胰腺上皮和(或)间质组织形成的肿瘤或非肿瘤性(单发或多发的肿瘤样)含囊腔的病变,一般分为非肿瘤性囊肿和肿瘤性囊肿㊂前者主要为胰腺假性囊肿(p a n c r e a t i c p s e u d o c y s t s ,P P C ),占P C L 的70%~80%[1],后者为胰腺囊性肿瘤(p a n c r e a t i cc y s t i cn e o p l a s m ,P C N )㊂依据囊液性质,P C N 又可分为黏液性和非黏液性㊂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依据P C L 是否为真性肿瘤,以及组成成分源自胰腺上皮抑或间质组织,将P C L 分为20多种,其中P C N 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 e r o u s c y s t i c n e o pl a s m ,S C N )㊁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 m u c i n o u s n e o p l a s m ,I P MN )㊁黏液性囊性肿瘤(m u c i n o u s c y s t i cn e o p l a s m ,M C N )3类,占P C N 的85%㊂2 诊断近年来E U S 介导的F N A ㊁F N B 由于可以获取囊液及囊壁组织,对P C L 的诊断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囊肿壁较薄,穿刺取到的组织量往往较少,诊断效果并不理想[2-3]㊂新的辅助器械,包括细胞学刷和用㊃597㊃‘临床荟萃“ 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20,2019,V o l 34,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于囊肿壁活检的钳子的应用有望改善这一状况,可以提高囊肿液的细胞产量及获得足够的囊壁组织㊂一项纳入56例患者的多中心研究发现[4],在19G穿刺针中增加微型镊子的使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83.9%的患者可获得足够的标本量进行组织学诊断,该项技术安全可靠,成功率100%,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囊内出血,发生率为16.1%,但均为轻度㊁自限性,无需特殊干预㊂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n e e d l e-b a s e dc o n f o c a l l a s e r e n d o m i c r o s c o p y,n C L E)和对比增强谐波超声造影(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dE U S,C E-E U 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两项新技术,在P C L s的鉴别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㊂前者可以对黏膜腺体和血管形态进行显微镜下评估,以区分黏液性和非黏液性病变,后者用于评估囊壁和附壁结节的微血管,区分恶性结节和黏液栓,这些诊断技术的组合可以明显提高P C L的诊断准确性㊂n C L E通过共聚焦探针于囊肿内注射荧光素[5],可在进行E U S-F N A时获取囊壁实时图像,可更加清晰的识别囊肿特征,大大提高了E U S诊断的准确性㊂n C L E总体准确率可达80%,具有特异性诊断P C N的潜力[6]㊂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不同专家对血管㊁绒毛㊁网状结构和碎片方面观察的一致性并不理想,平均准确率仅为46%[7],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因探针到囊壁的目标距离以及n C L E的成像质量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将手术病理做为金标准加以确认显得尤为重要㊂C E-E U S早期多用于胰腺实质占位的鉴别诊断,对于P C L的鉴别经验并不充足㊂用于胰腺占位的鉴别诊断,可提供关于病灶囊壁㊁分隔㊁实性成分的血供信息,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更有助于鉴别不同种类的P C L㊂部分P C L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如I P MN与慢性胰腺炎,大囊性S C N与M C N,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与M C N等,如果经典的放射学和E U S不能定论,可通过C E-E U S提供帮助㊂Z h o n g 等[8]对比了C E-E U S与C T㊁M R I和F B-E U S (f u n d a m e n t a l B-m o d e,E U S)对P C N s的诊断准确性,通过比较P C N的增强模式,评估C E-E U S对P C N的识别能力㊂发现良性和恶性病变在增强模式下存在显著差异(P=0.017)㊂良性病变的增强模式主要为Ⅱ型和Ⅲ型,而恶性病变的增强模式为0型㊁Ⅰ型和Ⅳ型㊂0型㊁Ⅰ型和Ⅳ型增强模式作为恶性病变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㊁65.3%和67.1%㊂与C T,M R I和F B-E U S相比,C E-E U S表现出更高的P C N识别准确率(C E-E U S与C T:92.3%对76.9%;C E-E U S与M R I:93.0%对78.9%;C E-E U S与F B-E U S:92.7%与84.2%)㊂C E-E U S有望成为诊断P C N的另一项重要成像技术㊂胆道子母镜光纤系统(S p y G l a s s系统)首先应用于胆道疾病诊断,近年发现在P C N的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优势㊂其具备新型的外径<1mm的可视化探头,能够通过穿刺针进入囊腔,更直观地显示囊肿内部结构,可为P C N的鉴别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提供信息㊂I P MN的恶性风险为15%~60%,建议囊肿切除指征主要基于囊肿大小㊁主导管是否受累㊁症状以及壁结节的存在㊂对于病变较小且癌胚抗原(C E A)水平正常者,诊断仍然存在困难,需要借助其他的内窥镜检查方法㊂在诊断困难的病例中, S p y G l a s s非常有用,因为该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内窥镜检查胰胆管,甚至直接在异常部位活检,将该技术应用于P C N评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9]㊂囊液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P C L的方法之一, B r u g g e等[10]发现C E A水平>192n g/m l在鉴别黏液性和非黏液性病变中准确率可达79%,在多中心研究中较单纯细胞学检查或E U S形态学检查的准确率更高㊂一项纳入450例患者的汇总分析表明, C E A<5n g/m l提示S C N或P P C(准确率为67%), C E A>800n g/m l强烈提示M C N或黏液性囊腺癌(m u c i n o u s c y s t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M C A C),准确率为79%[10]㊂其他肿瘤标志物如糖抗原C A19-9水平> 2900U/m l时对鉴别黏液性和非黏液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62%,而C A19-9水平<37U/ m l时强烈提示P P C或S C N(敏感性为19%,特异性为98%)㊂E U S还可提供囊液细胞学检测,由于囊液中细胞含量偏低,细胞学诊断的总体准确性很低,一次性细胞刷E c h o B r u s h的出现提高了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和88%㊂为了使细胞学分析更具临床应用价值,P i t m a n等[11-13]提出了一个包括非典型上皮细胞(a t y p i c a l 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A E C)在内的新系统,A E C指独立存在的细胞或细胞团,细胞核与细胞质(n/c)比例相对增加,细胞核不规则增大㊂他们认为,A E C更常见于高度不典型增生或高级别异型增生的患者,而高度不典型增生对于识别高危胰腺囊肿既敏感又特异,并且与㊃69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恶性肿瘤的高风险有关㊂在M C N患者中,A E C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5%㊂与标准分类相比,该系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然而,要达到细胞病理学家可接受的一致性,还需要相当的经验积累㊂3治疗胰腺囊肿引流术分为两种方式,内镜下经胃或十二指肠壁引流术(t r a n s m u r a l d r a i n a g e,T M D)及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t r a n s p a p i l l a r y d r a i n a g e,T P D)㊂前者适用于P P C与主胰管不相通者,若囊肿直接邻近胃壁或十二指肠壁且囊肿壁厚度在3~10mm,可选择经消化道内腔行穿刺引流术㊂后者P P C通常与胰管相通,其中60%与主胰管相通,囊腔内因富含高蛋白质囊液等因素,使水分不断渗入,囊肿逐渐增大,胰管通而不畅,因此多数囊肿难以自行消退㊂T P D是此类情况的首选方法,循自然解剖通道置入胰管支架,早期成功率为96%,远期成功率为82.9%,术后复发率因病因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慢性胰腺炎所致囊肿的术后复发率最高㊂胰腺囊肿消融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肿消融术(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a b l a t i o n,E U S-P C A)单独或联合紫杉醇治疗P C L 已被提议作为胰腺手术的替代方案[14]㊂选择消融的囊肿通常小于3~4c m,单囊或寡囊型(3~6个小囊),与体部主胰管不相通㊂一项随机试验表明[15],在P C A中使用乙醇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标准的乙醇灌洗中加入化疗药物紫杉醇有望改善消融效果㊂紫杉醇的疏水特性被认为可以促进其在囊肿中滞留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囊周渗漏㊂囊肿消退率从33%~79%不等,随着多次乙醇消融㊁或乙醇和(或)紫杉醇联合治疗,囊肿体积减小㊁疗效提高㊂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主要包括腹痛㊁局灶性腹膜炎㊁胰腺炎㊁发热㊁周围溢出㊁脾静脉闭塞㊁门静脉血栓形成等㊂关于消融术效果的可持续时间尚无定论,放射性上皮消融是否能完全消除囊肿以及对囊肿的恶性潜能的影响仍有不确定性㊂F e n g等[16]采用聚桂醇进行P C N囊腔内注入,利用化学作用刺激,使囊壁上皮细胞变性㊁脱水㊁坏死,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使囊腔粘连㊁缩小㊁闭合,逐步缩小㊁消失,临床使用安全性良好,但由于例数较少,还需增加观察例数㊁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观察疗效㊂尽管有研究表明,E U S引导的消融术可以消除胰腺囊性肿瘤中的突变D N A[17],然而,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仍被认为面临导管腺癌的风险,应接受持续的影像学监测㊂J a n g等[18]发现具有危险因素的I P MN患者在E U S-P C A后有8例发生恶变,2例出现腹膜种植,由于消融治疗缺乏肿瘤治疗作用,因此不建议将E U S-P C A作为I P MN的治疗方法,E U S-P C A仅在患者不适合手术时选择,并在特定的中心实施㊂胰腺囊性肿瘤是胰腺疾病领域最常见的发现之一,随着近年来检出率的提高,对囊肿类型进行准确诊断并评估潜在的恶性可能对于确定合适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㊂E U S可以对囊肿进行分类和风险分层㊁囊液分析㊁细胞学检查㊁提供囊壁的实时图像等,有助于明确诊断,是患者的优选检查㊂但是,目前尚无 完善 的检查方法,即使采用 标准 的临床㊁影像学和囊液分析也有可能出现误诊和过度治疗㊂未来诊疗方案的制定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多学科的方式进行,分子标记物的测定和E U S引导的新技术为将来P C N的管理提供了希望㊂参考文献:[1] B r u g g eWR.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s o f t h ep a n c r e a s[J].JG a s t r o i n t e s tO n c o l,2015,6(4):375-388.[2]肖绍树.B型超声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1990,5(12):558-559.[3]朱惠云,蒋斐,金震东,等.内镜超声联合细针穿刺活检术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效果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7):433-436.[4] B a r r e s i L,C r i nòS F,F a b b r iC,e ta l.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t h r o u g h-t h e-n e e d l e b i o p s y i n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l e s i o n s:am u l t i c e n t e r s t u d y[J].D i g E n d o s c,2018,30(6):760-770.[5] K o n d aV J,A s l a n i a nH R,W a l l a c eM B,e t a l.F i r s t a s s e s s m e n to fn e e d l e-b a s e d c o n f o c a ll a s e re n d o m i c r o s c o p y d u r i n g E U S-F N A p r o c e d u r e s o f t h e p a n c r e a s(w i t h v i d e o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1,74(5):1049-1060.[6] K a d a y i f c iA,A t a r M,B a s a rO,e t a l.N e e d l e-b a s e dc o n f o c a ll a s e r e n d o m i c r o s c o p y f o r e v a l u a t i o no f c y s t i cn e o p l a s m s o f t h ep a n c r e a s[J].D i g D i s S c i,2017,62(5):1346-1353.[7] K a r i aK,W a x m a n I,K o n d aV J,e t a l.N e e d l e-b a s e dc o n f o c a le n d o m i c r o s c o p yf o r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s:t h e c u r r e n t ag r e e m e n t i n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6,83:924-927.[8] Z h o n g L,C h a iN,L i n g h u E,e ta l.A p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y o n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d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f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l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n c re a t i c c y s t i c n e o p l a s m s[J].D i g D i sS c i,2019J u l9.[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9] T a n a k aS A,M c K e eJ D,C o n w a y W C.I n t r a c y s t i cb i o p s y a n dd i a g n o s i s o f 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 m u c i n o u s ne o p l a s m v i a㊃79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S p y G l a s s p a n c r e a t o s c o p y[J].O c h s n e rJ,2015,15(4):452-454.[10] B r u g g eWR,L e w a n d r o w s k iK,L e e-L e w a n d r o w s k iE,e ta l.D i a g n o s i s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n e o p l a s m s:a r e p o r t o ft h ec o o p e r a t i v e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s t ud y[J].G a s t r oe n t e r o l o g y,2004,126(5):1330-1336.[11] H o d aR S,L uR,A r p i nR N3r d,e t a l.R i s ko fm a l i g n a n c y i n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s w i t hc y t o l o g y o fh i g h-g r a d ee p i t h e l i a la t y p i a[J].C a n c e rC y t o p a t h o,2018,126(9):773-781.[12] P i t m a n M B,Y a e g e r K A,B r u g g e WR,e ta l.P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a t y p i c a le p i t h e l i a lc e l l s a s a h i g h-r i s k c y t o l o g i cf e a t u r e f o r m a l ig n a n c y i n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s[J].C a n c e rC y t o p a t h o l,2013,121(1):29-36.[13]鲁首男,苏志雷,邰升.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分子机制及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8,17(6):644-648.[14]v a nd e r W a a i j L A,v a nD u l l e m e n HM,P o r t eR J.C y s t f l u i da n a l y s i s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l e s i o n s:a p o o l e d a n a l y s i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5,62(3):383-389.[15] O h H C,S e o D W,S o n g T J,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g u i d e d e t h a n o l l a v a g ew i t h p a c l i t a x e l i n j e c t i o n t r e a t s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n c r e a t i cc y s t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2011,140(1):172-179.[16] F e n g X,L i n g h u E,C h a i N,e ta l.N e w t r e a t m e n to ft h e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i c n e o p l a s m: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g u i d e d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c o m b i n e d w i t hl a u r o m a c r o g o la b l a t i o n[J].T u r k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8,29(1):101-104.[17] D e W i t t J M,A l-H a d d a d M,S h e r m a nS,e t a l.A l t e r a t i o n s i nc y s t f l u id ge n e t i c sf o l l o w i ng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p a n c r e a t i c c y s t a b l a t i o n w i t h e t h a n o l a n d p a c l i t a x e l[J].E n d o s c o p y,2014,46:457-464.[18]J a n g J Y,B y u n Y,H a n Y,e ta l.M a l i g n a n tc o n v e r s i o na n dp e r i t o n e a l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 a f t e r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e t h a n o l a b l a t i o n i n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 m u c i n o u sn e o p l a s m o ft h e p a n c r e a s[J].J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 P a n c r e a t S c i,2019,26(10): 467-472.收稿日期:2019-10-22编辑:武峪峰㊃89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超声引导下两种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下两种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下两种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该院门诊接受聚桂醇硬化治疗的38例肝肾囊肿患者,观察与记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耐受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半年后对有效率进行随访统计,与该院采用传统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40例患者的相关统计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聚桂醇硬化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3%,不良反应率7%,远期治疗效果仍在继续随访中;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7%,不良反应率47%。

结论聚桂醇治疗肝肾囊肿疗效确定、反应轻,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超声引导;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因其微创、简便、价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单纯性肝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1]。

通常选用的硬化剂是无水乙醇,具有价格低、疗效确定的优点,而无水乙醇在注射过程中患者常感觉到胀痛、烧灼感以及醉酒样反应,对老年患者、酒精敏感以及耐受性差的患者治疗时会产生一定的顾虑,其次无水乙醇原料短缺使得此项治疗工作面临困难。

目前不断有报道应用新型硬化剂聚桂醇治疗肝肾囊肿取得满意疗效,为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应用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肾囊肿,在该次研究中,采用聚桂醇对肝肾囊肿进行治疗,聚桂醇不良反应小,不会产生刺激性剧痛,没有醉酒样反应,疗效同无水乙醇无明显差异,且操作简便,对耐受性差的患者较为适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A组:该院门诊接受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1岁,肝囊肿8例,肾囊肿30例,肝囊肿最大109×99 mm,最小47×45 mm,肾囊肿最大87×76 mm,最小42×35 mm;B组:回顾分析该院在门诊采用无水乙醇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岁,肝囊肿10例,肾囊肿30例,肝囊肿最大116×90 mm,最小56×48 mm,肾囊肿最大80×72 mm,最小48×42 mm。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EUS-guided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的优势:相比外放射治疗,该技术具有更高的靶区剂量和 更低的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 泌肿瘤随访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评估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评估肿瘤大小变化
通过超声内镜可以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 ,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超声内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术(EUS-RFA)
EUS-RFA定义
一种在超声内镜引导下,使用射频电极对胰腺肿瘤组织进行局部消融治疗的技术。
EUS-RFA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该技术可用于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或术后复发的肿瘤进行局部治疗,以达到减瘤和缓 解症状的目的。
EUS-RFA的优势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EUS-RF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临床挑战与应对策略
肿瘤异质性
针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异质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01
早期诊断
加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筛查和 诊断,以便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和治疗 。
02
03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包括超声内镜 医师、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等,为 患者提供综合性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超声内镜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EUS-guided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EUS-guided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定义:一种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胰 腺肿瘤组织内进行治疗的技术。
EUS-guided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该技术可用于对无法手 术切除的肿瘤或术后复发的肿瘤进行内放射治疗,以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

【6】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观察

【6】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观察

可以是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正常分泌,并恢复到正常卵巢 周期[4]。造成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因素有很多,如药物因素、催乳素
腺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的衰退、空蝶鞍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完整
等。高催乳血症会造成女性不排卵、黄体功能的不完整,这也是导致
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溴隐亭可以在丘脑或垂体下作用,阻止催
醇,10~30 min后疼痛缓解。治疗过程中囊腔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细
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5(1):28-31.
1例;病灶最大径线5.0~12.5 cm,平均8.8 cm。其中剖腹手术后复发4 例,药物治疗无效10例。术前超声检查排除实性病变。临床症状,月 经不调,下腹坠胀,腰酸等不适,无乙醇过敏史,治疗前测定女性雌 激素水平及血CA125,查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功能正常,治疗时间为月
卵巢囊肿为良性肿瘤,在妇科临床中极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 病,但以生育期更为常见[1],囊肿过大可引起压迫症状易发生扭转。 巧克力囊肿表现为痛经、不孕且手术复发率高[2]。手术是治疗卵巢囊肿 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清除病患的同时保留患者卵巢的生理功能[3]。对
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月经周期第3~5 d上 可以避免酒精穿破囊皮,流入腹腔造成疼痛。我科超声引导下治疗妇
午抽静脉血查血雌激素(E2)、孕激素(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TnRh)、泡刺激素(FSH)、体生成素(LH)。
科囊肿28例,囊肿确诊后,抽取囊液体积1/10~1/4的聚桂醇400 mL注 射入囊腔内,并可留置总量不超过50 mL于囊内,确保在囊内均匀分
头痛和视力减退
[n(%)] 9(8.74) 3(33.33)
催乳素属于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物,经过作用在催乳素瘤细胞 的受体,降低了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细胞内Ca2+与cAMP也在降低,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
疗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的24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桂醇消融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灶体积。

结果:治疗后患者出现2例发热,1例胀痛,不良反应率12.5%(3/24)。

随访6~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

24例的有效率为75.00%(17/24)。

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其中短期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
胰腺囊性肿瘤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是也存在少数病变存在恶变的风险,尽早进行治疗对疾病预后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1]。

聚桂醇是当前较为常用的硬化剂,其具有一定麻醉作用,在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除此以外还被证实在囊性病变的治疗中具有可行性[2-3]。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的疗效,为胰腺囊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的24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本组研究对象男11例、女13例,25~75岁、平均年龄(54.8413.34)岁,体尾部8例、头颈部16例。

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完整,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囊肿直径介于10~80mm,经影像学检查确认胰管与囊肿不互通。

其中不包括对消融治疗耐受性差、存在胰腺癌风险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及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术前进行完善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认具备手术适应证。

由熟练操作的医师完成消融术,选择静脉麻醉,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采用线阵EUS对病变情况进行评估,对胰管形态、病变位置、大小、结节、分隔等进行观察。

从EUS穿刺的孔道将合适的穿刺针置入,经胃壁或者十二指肠壁穿刺,对囊性肿瘤腔体内部的液体进行抽吸,观察并记录抽出物的黏稠度和颜色并送检。

当发现难以诊断时需要取囊壁进行活检。

当综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EUS的表现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等确认具备消融的适应证时,及时进行消融治疗,否则需要等待囊液的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治疗方法。

聚桂醇消融治疗时,将囊壁尽量抽空后将聚桂醇注射液注入囊腔,当囊壁与聚桂醇完全接触后保留或者多次灌洗,持续3~5min后将2/3的聚桂醇抽出,其余的留在囊腔内[4]。

术后给予1d的生长抑素,3d的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静滴。

在1d内禁水,3d内禁食,第二天完善检查。

术后观察便血、胰腺炎、发热、腹痛等并发症的观察。

当患者没有不适症状及感染征象时,停止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静滴,给予3~7d的质子泵抑制剂口服。

术后3个月复查MRI、CT,之后常规随访。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体积。

观察有效率,根据肿瘤体积变化情况评估消融术疗效,当治疗后随访时体积较治疗前缩小超过95%时判断为完全缓解;当随访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介于75%~95%时判断部分缓解;当未达到上述标准时为病变稳定,根据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的和计算有效率。

2、结果
治疗后患者出现2例发热,1例胀痛,不良反应率12.5%(3/24)。

随访
6~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
(8843.644264.88)mm3小于治疗前(26446.8411556.60)mm3,P<0.05。

24例的有效率为75.00%(17/24)。

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较多,不同的肿瘤类别其恶性风险不等。

通常认为浆液
性囊腺瘤属于良性病变,实性假乳头瘤则为低度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黏液性
囊腺瘤则都存在恶性的可能。

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且当前影像学检查技
术进一步发展及普及下,胰腺囊性肿瘤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

当胰腺囊性肿瘤的
细胞学结果为阳性、出现胰管扩张及存在实性成分时都应当进行外科治疗,对其
他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则需要定期影像学随访以了解病情变化。

但是即便是良性
病变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且定期随访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还
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巨大。

对囊性病变治疗时,采用硬化剂治疗的方法应用较多。

该治疗方法将囊腔中
的液体抽尽后注入硬化剂从而破坏囊壁细胞造成细胞脱水,出现无菌性炎症而引
起囊腔塌陷、纤维化并闭合消失。

聚桂醇为十二醇经乙氧基化产生,除了具备乙
醇的硬化作用以外,还具有一定麻醉作用,将其应用于胰腺囊肿性肿瘤的治疗中,在术后可发挥一定减轻患者的疼痛的作用;与乙醇相比,聚桂醇的化学结构出现
一定改变,这造成聚桂醇的硬化效果更加温和,可发挥一定清洁囊壁的作用[5]。

聚桂醇在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理论上将聚桂醇注入囊肿的安全性要高于
直接注射到血管中,因此聚桂醇应用于囊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聚桂醇消融治疗,可确保准确进行穿刺,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
的损伤。

本次研究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主要是采用22G、19G穿刺针,当采用经胃壁
穿刺时可以结合情况选择两种穿刺针,当经过十二指肠进行穿刺时则通常都是使
用22G的穿刺针,针头过粗将可能造成胰液外渗而造成患者在术后感到疼痛。


19G穿刺针相比,选择22G穿刺针的安全性可能更高,除此以外当囊液较为黏稠
时选择22G穿刺针将能更容易地进行囊液的抽吸[6]。

本次研究中, 24例患者经
治疗后仅出现2例发热,1例出现胀痛,其余未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为12.5%,可见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聚桂醇消融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

体积变化在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上应用广泛,本次研究采用体积变化情况来实现对胰腺囊性肿瘤疗效的评估。

就有效率上,本次研究随访6~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经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24例的有效率为75.00%(17/24)。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可明显控制患者的肿瘤体积,其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性肿瘤聚桂醇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其中短期治疗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杜晨,柴宁莉,令狐恩强,等. 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二次消融的疗效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4):267-273.
[2] 杜晨,柴宁莉,令狐恩强,等. 内镜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治疗胰腺囊性肿瘤长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含视频)[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0,37(10):696-701.
[3] 郭庆,万涵.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8):952-955.
[4] 李继升.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消融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1):143-145.
[5] 刘军德,王世鹏,叶君君,等.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9):151-152.
[6] 陈锋,唐小芳.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盆腔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1):157-158,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