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老年痴呆病人14例家庭置胃管鼻饲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病人14例家庭置胃管鼻饲护理体会
临 床 护 理
:H 1 E C O M M N l D 0 C T IS N SE L J TY O  ̄
脑 干 出血 的护 理体 会
日 ,o ’ I1 J 日 " 2H u 纠 势

八 , Βιβλιοθήκη 月 T 函 皿 删 思 自 低 饥 1 I 肛 ¨ 什 仕 心 、,
出口腔 内 的分 泌 物 , 意 无 菌 操 作 ( 注 拍
好, 夹子夹紧 。鼻饲管每 2 周更换 1 次。 做好 口腔护 理。 口腔 是 消化系 统 的 第一关 , 也是呼吸系统 的关 l之一 。由于 Z l
预防呼吸道感 染 、 腮腺 炎 、 口腔炎等 并发 症 。每 E为病人 口腔护理 2次 。 l 加强尿管护理 , 预防泌尿系感染 。每 日用 0 5 . %的碘伏 棉球 消毒尿道 口2次 ,
血患者 2 例 , 行头部 C , 4 均 T 确诊 为脑 干 出血。其 中 出血量 小 于 2 m 5 l的患者 1 4 例, 经治疗及 康复护 理 , 全部得 到 了较好 的恢 复 , 好转 出院 。出血量大于 5 l m 的患 者 1 , 4 时死 亡 的 8例 , 好恢 O例 在 8小 较 复出院的 2例 。
困 : 0 囚 上 日 {J强 L 』U J胜 J t , 弓不U 1 了
160 32 0辽源市 中心 医院神经 内科
不超过 l , 于吸痰前后给予 吸氧 。 5秒 并 饮食的护理。脑干出血的病 人 , 如果 资料与方法 我科 于 2 0 05—20 0 7年共收治 脑干出 神志清楚 , 可令 患 者 坐起 , 者半 坐 位。 或 给以饮 5 l 3次 , m水 观察有无 呛 咳、 噎塞 ,
的症状 、 体征 , 以期 尽早 发现或 预见病 情

NICU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及护理体会

NICU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及护理体会

NICU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及护理体会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针对危重病情的新生儿提供的专门治疗和护理的急救设施,是为了确保这些弱小生命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在NICU中,有些患者需要接受鼻饲来满足其营养需求,而适当的体位对鼻饲的成功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NICU患者鼻饲体位的重要性及护理体会。

首先,适当的体位是确保鼻饲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NICU中,许多患者都很小,身体弱小,鼻饲管容易造成不适。

正确的体位可以使患者舒适地接受鼻饲,减少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是需要长时间接受鼻饲的患者,合理的体位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提高饲管的顺畅度和有效性。

其次,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

在NICU中,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适合的体位。

有些患者需要侧卧位,有些需要仰卧位,有些需要头低脚高位,有些需要头高脚低位。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制定适当的体位计划,并及时调整体位以确保鼻饲的顺利进行。

此外,适当的护理也是确保鼻饲成功的重要环节。

在给患者进行鼻饲前,护士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鼻腔情况,选择合适的鼻孔进行通道。

在插入饲管时,护士需要轻柔而快速地完成操作,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在鼻饲进行过程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饲管的通畅和正确位置,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

最后,护士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护理体会。

通过与患者亲密接触和不断实践,护士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患者的需求和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护士们知道如何正确选择和调整体位,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插入饲管,如何观察并处理饲管的并发症。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护理流程,保证每一个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促进他们的康复和成长。

总而言之,NICU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及护理体会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体位可以确保鼻饲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体位,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来提高护理质量。

鼻饲操作心得体会

鼻饲操作心得体会

鼻饲操作心得体会鼻饲操作心得体会篇1短短两个月的ICU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特别感谢在此期间带教过我的老师们以及和我搭班、交接班帮忙过我的全部老师们,感谢大家的不吝带教!在没来ICU 之前,我以本身在科室专科工龄较长的经过享受着科内同事们对我“老师”的尊称,我坦然的引导着同事,乐观的带教着学生,进入ICU培训后,方知本身理论、临床护理技术还有很多要学的地方。

虽然我工作多年,但是第一天进入ICU还是被大量的仪器设备、各种报警声、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所震撼到。

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急救本领、危重病人的管理本领,以及各种仪器使用的娴熟程度,令我受益匪浅。

现将这两个月来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共享:1、团队紧密协作这是我在ICU第一周感受最深的体会,让我迫不及待的回本身科室向护士长、向同事宣扬,我们需要向你们学习。

ICU的护理工作模式是管床责任制,上班时虽然每人都有本身管的病人,但是只要有同事忙不过来,不用要求都会有同组同事自动过去帮忙。

到下班时间,从不会有人做完本身的工作后直接下班离开,肯定会去问同组同事是否需要帮忙,大家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下一班接班都会提前,交完班之后都会说一句令我很感动的话“交完班没什么事赶快下班回家吧”,交班的护士也肯定会尽量做完本班的工作,并会为下一班加好准备静滴的药、快要续的泵。

相互协作,事半功倍,这正是我们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

2、坚固结实的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

ICU设有特地的护士负责布置落实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工作,什么时候讲课提前通知,讲课者、学习者都可以提前查阅资料,这样学习效果更好。

参加过几次业务学习和查房让我觉得不管年资高的还是新护士都有坚固结实的理论知识,值得学习。

3、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亚南老师是我的主带教,她坚固结实的理论和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令我敬佩,跟着她使我初步掌握了ICU常见护理技术,如:ICU常见药品的使用及适应症、各类仪器的使用及报警的处理、动脉采血、密闭式吸痰、心排的测量、各类管道的护理、血气分析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等等。

鼻饲的总结与体会

鼻饲的总结与体会

鼻饲的总结与体会
鼻饲的总结与体会
鼻饲是一种给药技术,它通过鼻腔将药物以液体的形式给予药物本身,省去了针刺的痛苦,使患者在接受疗程中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鼻饲的技术,以及相关的药物管理,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安全性等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鼻饲的技术要求相当高。

操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技术技巧,确保药物注射时的准确度、均匀性和速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药物给药的速度,以及治疗前后的药物血液浓度,以及药物给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等。

此外,有关鼻饲的技术要求还包括操作者的手部洁净、鼻孔的灌注技术、药液灌注的速度、注射器的清洁和消毒、及注射器的重复使用等。

其次,针对鼻饲的药物管理也相当重要。

一般情况下,药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患者接收到的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首先,在选择鼻饲药物时,应考虑药物性质、服用剂量、同类药物的有效性及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

其次,在给药时,应根据药物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

最后,要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安全,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和药物有效性的监测。

总之,鼻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技术,在因病需要连续给药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技术要求和药物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给药过程中无法有效管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因此,护士应掌握鼻饲的技术要求和药物管理,以确保患者接
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鼻饲术心得体会

鼻饲术心得体会

鼻饲术心得体会鼻饲术是一种通过鼻孔将营养物质导入胃部的操作。

作为一名护士,我有幸参与了多次鼻饲术的实施,并深深体会到了它对病人康复的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对鼻饲术的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一、术前准备鼻饲术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的关键。

首先,我们必须确认病人是否适合接受鼻饲术,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病人的胃肠功能、鼻腔畅通度以及饲料的类型和配方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告知病人和家属术前的注意事项,并对饲料的使用和存储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操作技巧在进行鼻饲术时,操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首先,我们需要在操作前先给病人进行彻底的口腔清洁,并确保鼻孔的通畅。

然后,将鼻饲管插入病人的鼻孔,并通过轻轻旋转的方式将其导入到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鼻腔或胃部的损伤。

插入完成后,饲料的流速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吸收。

三、护理措施鼻饲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观察病人是否有任何不适症状。

同时,还需要每天清洗鼻腔和饲料瓶,并定期更换饲料管。

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我们还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并采取一系列的无菌技术,如穿戴手套和口罩等。

四、护士角色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在鼻饲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病人的饮食需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病人的观察指标,如体重、尿量和粪便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饲料的配方和流速。

此外,我们还需要与病人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和担忧。

经过多次的实践和反思,我逐渐掌握了鼻饲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更是对病人康复的一种有力支持。

通过鼻饲术,我们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他们恢复体力,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鼻饲术也为我们护士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体现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化道 出血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 因丘脑下 部 一脑干 、 物神 经功能 障碍 , 植 胃肠血 管 痉挛 , 黏膜 坏死 , 发生神 经源性 溃疡 引起 消化道 出血 。主要表 现为 胃管 内抽 出咖 啡色液体和柏油样 大便 , 严重者血压下降
颅脑损伤患者 8 0例 , 均作 气管 切开 。其 中男 5 5例 , 2 女 5例 ; 龄 1 7 年 7~ 9岁 ; 脑 干伤 2 6例 , 脑挫 裂伤 2 7例 , 内血肿 2 颅 7
注重语言交流技巧 : 护理工作有一大 部分是通过与患者沟通来实现的 , 语言交 流贯穿整个护患沟通过程 , 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同一件事 , 同的说法就会引起 不 患者 的不 同反应 , 出现不同的结果 。良好
1 4 中 国社 区 医师 ・ 4 医学专业 2 1 年 第 5 期 ( 2 总第 20 00 第1卷 3 期
再 吸痰 , 吸氮时动作 要轻 柔 , 吸氮管插 入 不宜过深 , 避免 呛咳 , 吸痰后数 分钟应 行 气囊放气 。出现反流 时尽快 吸净气 道和 口鼻腔 内的反 流物 , 暂停 鼻饲 , 记录反 流 理, 做好 口腔 护 理 。翻 身应 在 鼻饲 前 进 行, 以免搬 动患者时引起食物反流 。④消
6 50 2 30四 川雅 安 汉 源 县 人 民外 科
关键词
( . 8 ) 1O 5
脑伤
鼻饲
护理 体会
di 1. 9 9 j i n 10 —6 4 . 00 o:0 3 6/.s . 0 7 s 1x 2 1.
资料 与方 法 19 9 7年 2月 ~ 0 3年 2月 收 治 重 型 20
褥疮和坠积性肺炎。一旦 出现不 良反应 , 应对症处理 , 并根据血液化验调整营养液
配方 。

鼻饲术心得体会

鼻饲术心得体会

鼻饲术心得体会鼻饲术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导管,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肠道来维持患者营养需求的方法。

作为一名护士,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需要进行鼻饲的患者,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我意识到鼻饲术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鼻饲术对于长时间不能进食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患者由于疾病或手术后需要休养,无法通过口腔进食,而鼻饲术可以帮助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体力和康复进程。

在实施鼻饲前,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饮食历史和消化系统状况,以便确定适当的输注液和剂量。

其次,安全是鼻饲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插入鼻饲导管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标准,以避免感染风险。

同时,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导管是否受到患者的拔除或外力的干扰。

当然,与家属和患者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该受到充分的指导和培训,以确保亲属的鼻饲导管安全。

另外,我们需要注重鼻饲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进行鼻饲的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困惑甚至自卑。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应该表达出我们的关心和关爱,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心理支持和娱乐活动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鼻饲术。

最后,鼻饲术需要我们紧密合作,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医疗团队中,护士应与医生、营养师、心理专家等紧密合作,相互配合,为患者制定最佳的饮食方案和护理计划。

我们需要监测患者的体重、血液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鼻饲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与鼻饲患者交流和观察,我认识到鼻饲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

它不仅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希望和康复的机会。

作为护士,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总之,鼻饲术对于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学科合作等方式,我们可以确保鼻饲术的安全与有效。

鼻饲法心得体会(精品3篇)

鼻饲法心得体会(精品3篇)

鼻饲法心得体会(精品3篇)鼻饲法心得体会篇3鼻饲法是一种为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提供的饮食供给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食物通过鼻胃管输入患者的胃部,以实现营养的补充和维持。

在进行鼻饲法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了解到了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鼻饲法的实践中,我首先感受到了这种方法的高效性。

由于鼻饲法可以直接将食物输入到患者的胃部,因此可以避免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时间过长,导致营养的浪费。

同时,鼻饲法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对于需要大量营养支持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鼻饲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首先,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插入鼻胃管的过程中造成患者的疼痛和伤害。

其次,鼻饲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这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最后,鼻饲法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面部肌肉的发育,因为鼻饲饮食往往较软,缺乏咀嚼的刺激。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进行鼻饲法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鼻饲法是安全可行的。

其次,在插入鼻胃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使用止痛药物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在进行鼻饲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防止食物误入气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总之,鼻饲法是一种为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鼻饲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优点和缺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鼻饲法的顺利进行。

鼻饲法心得体会篇4鼻饲法是一种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或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

通过鼻胃管将食物、药物或其他营养物质直接注入胃部,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

在进行鼻饲法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正确地插入鼻胃管,还深入了解了这一技术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位患有晚期胃癌的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生命体征平稳、无消化道症状和鼻饲禁忌症的128例鼻饲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计划性、随机性、示范性鼻饲操作及相关知
识的宣教,家属掌握鼻饲操作后,让家属协助鼻饲护理。

结果:通过正规全面的
宣教,家属均能正确有效地为患者进行鼻饲护理。

结论: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方
法是安全可行的,既节省了护理人力,又提高了患方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家属协助;鼻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1-0194-02
神经内科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很多,其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45%[1]。


常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有呛咳的患者,为保证营养摄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采取鼻饲方
式进食,而神经内科又是鼻饲人数较多的科室,日常患者的进餐时间大多相同,同一时间段
需鼻饲的患者较多,而当班护士的工作量又很大,往往患者需要鼻饲时,护士没能做到一呼
即到,让患者久等后食物容易放凉,或因与家属有事要做存在时间冲突等原因,造成患者不
能及时进食,家属或患者就容易出现不满意情绪。

再者,有些患者出院后也要居家鼻饲食物,为保证出院后居家鼻饲护理正常进行,家属也应学会鼻饲护理。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教会患
者家属协助鼻饲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的鼻饲患者共128例,年龄30至93岁,疾病诊断:
脑出血、脑梗死、植物人、重症肌无力、脑炎。

其中清醒患者43例,意识障碍患者85例。

2.方法
2.1 鼻饲患者的病情选择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或清醒均可,无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便血等,无鼻饲禁忌症。

2.2 能协助鼻饲的家属选择标准
通过护士的专业指导,懂得鼻饲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懂得食物的配制要求,理解并配合鼻饲护理工作。

2.3 协助鼻饲的宣教实施。

患者病情平稳后,责任护士就可以开始实施让家属配合护士做鼻饲的宣教。

主要通过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

2.3.1计划性教育做好让家属协助鼻饲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患者插胃管进行鼻饲之日起,向家属宣教鼻饲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促进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告知鼻饲流质饮食的食材选用、配制、保存方法,食物的量及温度,鼻饲的方法、次数、间隔时间,鼻饲用的注射器抽吸方
法及鼻饲的速度,鼻饲过程如何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进食反应,有异常如何呼叫医护人员。

2.3.2随机性教育利用一切与家属沟通的机会随时进行常规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如胃管
刻度的观察,防止胃管脱出的方法,防止返流及误吸的方法等[2]。

2.3.3示范性教育
(1)责任护士负责一对一在床边对家属进行鼻饲流程的操作示范及讲解,并现场由家
属模拟鼻饲护理流程,看其掌握程度,直到其熟悉流程。

鼻饲具体步骤:先评估患者病情。

根据需要给予翻身或吸痰。

抬高床头约40~50°。

查看插入胃管的刻度是否和胃管标签上记
录的刻度一致,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任用下列一种方法均可确定胃管在胃内:①先用注射
器回抽胃管,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在胃内;②若回抽无胃液,可用听诊器在剑突下胃区听诊,有气过水声表示胃管在胃内;③胃管外口在水下无气体冒出。

鼻饲温开水20ml冲洗胃管。

鼻饲流质食物及药物。

鼻饲温开水适量。

清洁胃管外口端,妥善固定好胃管。

(2)向家属及清醒患者宣教鼻饲注意事项:鼻饲前后应洗干净双手。

边鼻饲边观察患
者面色、呼吸、主诉或反应。

鼻饲后保持半卧位至少30min,避免剧烈翻身,以免食物返流。

主食的鼻饲间隔时间至少4h,两次鼻饲之间可鼻饲100~200ml的温开水或果汁,鼻饲食物
的温度为38~40°为宜,大约与手背温度接近即可。

鼻饲速度缓慢均匀,忌暴力猛推,给患
者做口腔护理至少2次/d,避免口腔溃疡及感染,硅胶胃管一般使用30d后应重新更换。


下列情况之一,若在家鼻饲者应暂停鼻饲,应去医院就诊或请医生上门诊治。

胃潴留:鼻饲
后4h仍能抽出胃内残留胃液超过150ml。

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血、呼
吸困难等不适。

鼻饲过程有呛咳现象。

抽出胃液呈咖啡样或鲜红色。

管道堵塞。

胃管向外滑
脱超过5cm。

不能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回抽胃管无胃液,或听诊胃区无气过水声,或胃管
外口在水下有大量气体冒出。

2.4 家属协助鼻饲
每次家属准备好食物后告知当班护士,护士到床旁观察患者病情,以确定本餐次是否适合让家属协助鼻饲,如果患者病情平稳,护士确定胃管在胃内,向家属交待鼻饲量,让家属
给患者进行鼻饲,护士利用巡房时随机观察患者鼻饲后情况。

2.5 效果评价方法
家属协助鼻饲后第2天,由责任护士对家属及清醒患者进行询问,并收集家属及患者
的反馈意见,询问的内容主要有:通过实践后,家属对鼻饲护理的熟练程度,患者和家属对
协助鼻饲的满意度,患者有无出现鼻饲并发症。

3.结果
所选患者及家属均能掌握协助鼻饲的方法,患者无鼻饲并发症出现。

对协助鼻饲的临床护理方式均表示理解和配合。

4.讨论
经过临床实践,这种有选择性地让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方式是安全可行的,既节省了护理人力,又提高了患方的自我护理能力,增进了家属与患者的感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护理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4.1 有利于降低鼻饲患者胃肠道的并发症
有效的防止并发症是胃肠内营养的成败之一[3],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多与鼻饲食物的配制、鼻饲的速度、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等有关,通过协助鼻饲,能让家属更熟悉患者的生活
习惯、饮食特点,而且随时能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和观察并发症,而在院期间,护士是先了
解病情及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才给家属鼻饲,这样也大大提高了鼻饲安全性。

4.2 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居家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通常康复期较长,很多患者在院需鼻饲食物,出院后仍需居家鼻饲,为患者出院后的营养及康复能提供更好的保障,家属就需要掌握鼻饲方法以便进行居家鼻饲护理,如果在出院时才宣教,时间仓促,家属难以掌握,在住院的较长时间里实施宣教和让家属具
体实践鼻饲操作,更容易让家属掌握和接受,在鼻饲的过程遇到问题也知道如何应对[4]。

4.3 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量
美国护理学专家认为,护士的责任是帮助而不是替代,护理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我们向家属宣教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家属的
主观能动性,协助护士护理患者,大大减轻了护士临床工作量[5]。

4.4 提高了家属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神经内科患者多,尤其是老年人多,工作需耐心细致,护士工作量很大,往往患者的需求未能及时满足,容易让患者不理解,从而降低护理满意度,而护士通过全面正规的宣教,
让家属掌握了鼻饲护理知识,又能灵活及时地给患者进食,保证了患者的营养供给,又不妨
碍家属的时间安排,从而提高了患方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臻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1(1):869-871.
[2]胡玲利.家属参与型鼻饲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10):34-35.
[3]郭红卫.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3.
[4]焦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5.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6-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