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情概况

衢州市情概况

衢州市情概况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现辖龙游、开化、常山3个县,柯城、衢江2个区和江山市,地域面积8844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

1.古城新市。衢州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衢州从金华地区分设,复建地级市。衢州府城是江南保留最好的古代州级城池之一,衢州府城墙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复建后的天王塔院、文昌阁等是衢州古城悠久历史的见证。

2.南孔圣地。衢州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孔氏南宗家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衢州是伟人毛泽东的祖居地,江山清漾村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以及毛泽东嫡孙一致确认为毛泽东祖居地和“江南毛氏发祥地”。衢州历史上儒风浩荡、人才辈出,自唐以来,共有文武状元8人、进士1096人。衢州还是围棋文化发源地,烂柯山有“围棋仙地”的美誉。

3.交通要地。衢州历来有“四省通衢”之称,区位交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齐全。浙赣铁路、沪昆高铁、九景衢铁路横贯全境,衢(州)宁(德)铁路正在建设。杭金衢、杭新景高速公路和黄衢南、龙丽温高速公路形成“两横两纵”路网框架。衢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深圳、厦门、青岛、昆明航班。衢江航道即将通航。杭衢高铁已获工可批复,建成开通后,衢州到杭州仅需40余分钟。

4.人居福地。衢州是浙江的生态屏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的地区之一和全国12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5%,地表水质绝大部分达到一、二级饮用水标准。衢州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在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四。

5.旅游胜地。衢州居于黄山、三清山、武夷山、千岛湖等著名景区交汇带,是首个国家休闲区,拥有江浙沪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钱江源国家公园、国家5A级景区开化根博园和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世界之谜龙游石窟等风景名胜。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基本情况介绍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基本情况介绍 一、开发背景 2008年4月,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部署,高新区(滨江)围绕“完善北部、拓展南部”,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正式启动了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 二、基本情况 1.四至及面积:北至彩虹大道,西至浦沿路,东南接萧山区界。 20平方公里(山体、水域面积330万平方米), 2.核心区:北至白马湖路,西至时代大道,东、南至萧山界。 8平方公里(含白马湖湖区1.36平方公里) 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3640人。 3.规划定位:“一级、二业、三特、四区”、“宜业、宜居、宜游、宜文” 一级——打造滨江区乃至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二业——培育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及生态旅游产业。 三特——建立一个具有时代特点、杭州特色、钱塘江特征的生态新城。 四区——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白马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杭州城市美学和建筑美学示范区、杭州和谐创业示范区。 4.产业布局:“一主多副” 一主:以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产业为主 多副:兼顾大旅游产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 5.开发建设时序:两年形成框架:即两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农居拆迁安置及土地整理工作;启动项目白马湖三角地创意产业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引进综合性大型创意研究机构;拆迁整治陈家村,打造动漫小镇;先行改造柴家坞、章苏自然村、孔家里等自然村;整治白马湖周边环境及旅游资源;整治狮子山、癞子山一带周边环境,综合改造南部塘子堰村、汤家井村,形成旅游集散中心。四年初具规模:即四年内引进境内外知名创意企业10家;集聚动漫、游戏、多媒体数字等文化创意企业100家,原创作品累计达到4万分钟;整合历史人文环境,完成冠山寺及长河古镇及其它文化碎片的保护及整理;产业制造联盟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与创意产业中心联结的功能带;综合改造傅家峙村、张家村、山一村、马湖村以及毛家沿,提升村庄面貌。六年基本建成:即六年内完成北部产业园区的改造升级,继续引进一批境内外知名创意企业、IT企业;建成北部以冠山及长河古镇为核心的商业中心,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完成园区内居住区整合。 7.资源优势:白马湖是滨江区、萧山区目前最大的湖区,白马湖又称排马湖、白茫湖。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在此排马布阵,进攻被困于傅家峙山顶之越王,因而得名排马湖,后世传为白马湖。白马湖周边拥有越王城、固陵港、西陵渡、冠山寺、西兴运河等大量历史遗迹,历史上是浙东地区的西大门,南北往来的渡口,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区块内有山北河、石荡河、龙塘河等二十多条河道,冠山、狮子山、回龙庵山等多处盆景型山体,还有冠山寺、湿地、老街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规划区域内的主要山体有:冠山161米,回龙庵山84.7米,紫红岭107.9米,美女山161米,狮子山120米,越王城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特产有冠山杨梅、桂花茶等。

西安市情概况

一、西安市情概况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5.29万人,户籍人口795.98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安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交通畅达、区位重要。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交通网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 科技发达、创新力强。西安的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

衢州概况

历史沿革 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考古资料表明,远在五、六万年前,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丛林密布,是一个鸟语花香、马嘶鹿鸣、猿啼虎啸、野牛成群、野猪结队的 原始天地。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西周三代这里属于越之地。春秋初 为姑蔑国,后为越国西部姑蔑地,县治即今龙游。东汉初平三年(192)析太末置新安县,衢县自此而建。南朝陈永定三年(559)一度置信安郡,为衢地设领县建制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置衢州,旋废;垂拱二年(686)复置,此后千余年,止1949年解放,衢城历为州府路道区的治署所在。1949~1955年是浙江省衢州专员公署驻地,1985 年建为省辖市。1994年衢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入选中国特 色魅力城市200强。 地理位置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l′一119°20′,北纬28°14′~29°30′。东西宽127.5公里,南北长140.25公里,总面积8841.12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245.6万人。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 衢州交通十分便捷,陆、水、空交通网四通八达。公路国道、省道纵横境内,市区到各县(市)的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衢州民航已开通北京、深圳、广州等航线;杭(杭州)金(金华)衢(衢州)高速公路衢州段已经全面建成,黄(黄山)衢(衢州)南(南平)高速公路衢州段、杭(杭州)新(新安江)景(景德镇)高速公路衢州段、龙(龙游)新(新安江)高速公路、龙(龙游)丽(丽水)高速公路已经开工,浙赣电气化铁路横贯东西,九(九江)景(景德镇)衢(衢州)铁路的衢州至常山段已经开工建设,衢州到四省边际各中心城市之间已形成两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市政府所在地离省会杭州距离250 公里,离首都北京直线距离1440公里,距上海港450公里,距宁波港366公里,距温州港350公里,距义乌——中国小商品城140公里。 行政区划 衢州市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2005年底,全市行政区划调整合计为13街道、47镇、46乡、72社区居委会、2599行政村。 柯城区辖府山、信安、花园、白云、荷花、新新、双港7个街道办事处,姜家山、万田、黄家、石室、华墅、沟溪、九华、七里8个乡,航埠、石梁2个镇,30 个社区居委会,310个村委会。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40.4万,区人民政府驻西安路24号。 衢江区辖云溪、太真、双桥、周家、灰坪、黄坛口、举村、山今洋、横路9个乡,高家、莲花、峡川、杜泽、上方、廿里、后溪、湖南、大洲、全旺10个镇,浮石、樟潭2个街道办事处,512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48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区政府驻樟潭镇衢江新城。 江山市位于衢州市西南,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西接江西省玉山、广丰县,北与常山县相交。总面积2019.48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2个街道、13个镇、

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城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本年征用土地面积,城市人口密度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 态势,客观反映当前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城区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城区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区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城区面积占全国城区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城区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城区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区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区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城区面积同全国城区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建成区面积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建成区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建成区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建成区面积占全国建成区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建成区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建成区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建成区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17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7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浙江省及杭州市旅游经济平稳发展 (2) 二、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优势逐渐建立 (3) 三、杭州旅游市场供需结构日趋合理,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4)

一、浙江省及杭州市旅游经济平稳发展 根据浙江省旅游局发布的《2016 年浙江省旅游业基本情况》:2016 年,全省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全省共接待游客5.84 亿人次,同比增长9.16%,实现旅游总收入8,093.23 亿元,同比增长13.3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20.3 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4.31 亿美元,同比增长9.46%;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25.6 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28 亿元,同比增长3.76%;接待国内游客5.73 亿人次,同比增长9.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99.66 亿元,同比增长13.09%。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245.96 万人次,同比增长8.38%。 作为浙江省最为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发布的《2016 年杭州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数据显示,2016 年,杭州市旅游经济运行总体发展良好:2016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71.84 亿元,同比增长16.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62.64 亿元,增长16.98%;旅游外汇收入31.4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接待国内游客13,695.85 万人次,同比增长13.75%;入境游客363.23 万人次,同比增长6.34%;接待中外游客14,059.08 万人次,同比增长13.54%;全年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较去年分别上升0.28和0.21 个百分点。2016 年杭州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均列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前三名。

西安市概况

西安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

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公里,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5.39亿立方米。 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

杭州市(市辖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杭州市(市辖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数据研究报告对关键因素地 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数据研究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 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三、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 四、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杭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

西安市土壤概况

西安市土壤概况 西安市境内土壤母质种类复杂,植被类型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下水位悬殊,历史上人类影响程度不一,因而土壤构成复杂多样。经1980~1986年土壤普查,根据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境内土壤可分为褐土塿土、潮土、水稻土、黄绵土、红粘土、新积土、紫色土、棕壤、暗棕壤、沼泽土和亚高山草甸土等12个土类。根据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层厚度、盐渍化程度及土壤耕层厚度、质地、生产性能,各土类又分若干亚类、土种,共有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 由于农耕历史悠久,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发展影响深刻,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人工培育而成的农业土壤分布广泛塿土、潮土、水稻土都是在褐土或黄土基础上,经自然淋溶粘化作用和几千年耕种熟化后形成的农业土壤。 [土壤分布规律] 西安市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水平地带性】渭河平原广泛分布多种农业土壤,多在自然土壤基础上熟化形成,呈水平地带性分布。 河流的河漫滩土壤受河流冲积物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低河漫滩距河床近,易受洪水影响,以新积土和水稻土为主;高河漫滩距河床较远,地形稍高,以潮土为主。 河流的一、二、三级阶地,在褐土基础上演化形成塿土。由于耕种时间与水文条件的差异,渭河以北多灰塿土,渭河以南多黑塿土。在人口密集的西安城郊周围,由于人类长期生产活动频繁的用土、填土和人工搅动,土壤以黄绵土和发育较晚的塿土性土为主。 山麓洪积平原的洪积扇顶部以褐土、黑塿土为主,中、上部则为红立茬土和黑立茬土。洪积扇前缘排水不畅的洼地,形成各种水成土壤或半水成土壤,如潮塿土、水稻土等。 黄土台塬塬面土壤多为黑塿土或立茬土。塬坡沟谷因水土流失,土壤遭受严重面蚀与沟蚀,以黄绵土为主。 【垂直地带性】秦岭山地与骊东南丘陵区,山势峻峭,山岭与深谷交错相间,海拔愈高,气温愈低,随着植被、气候带的变化,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骊东南丘陵沟深坡陡,地形破碎,因长期受水蚀、风蚀及重力侵蚀作用,不少地方黄土母质侵蚀殆尽。成土母质除黄土外,包括古红土、紫砂岩、页岩、花岗片麻岩风化碎屑等,分布褐土、红粘土、紫色土、黄绵土等多种土壤。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基本概况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基本概况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是衢州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平台,项目集聚的新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也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其中,经开区是199年成立、2011年获批的国家级开发区;高 新区是2002年成立、2013年升格的国家高新园区。2012年下半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合改革为一个平台、一张蓝图、一套班子、多块牌子”。2013年11月24日,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挂牌成立。2016年4月1日,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正式开园。 全区规划控制面积306平方公里,由一核三片”组成,包括市本级(一核”)198平方公里和江山、龙游常山(三片”)1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核心区重点区块面积148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开发建设35平方公里,下辖三个街道,现有职工8万人,居民21万人,现有韩国晓星、华友钻业、美国艾森、台湾明旺、立昂集团等企业501家,其中规上企业119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8家、总部上市在集聚区投资的企业21家,咼新技术企业112家,其中国家级咼新企 业56家。2017年,集聚区市区核心区重点区块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8%,其中规上工 业总产值同比増长40% ;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2%,其中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4.4%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 当前,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正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机遇,紧扣干好?一三五' 实现超百千”的奋斗目标,坚持建设创新型高端化的绿色产业新区、开放型国际化的衢州东南新城两个定位,把握国际化、高新化、产城融合三大趋势,坚定不移打好产业培育、招大引强、改革创新、平合优化、队伍建设五路组合拳。重点打造五大500亿级产业集群,即以韩国晓星、巨化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化学品产业;以华友钻业、立品集团为龙头的氟硅钻新材料产业;以中来集团、乐叶光伏为龙头的光伏产业;以艾森药业、康德药业、普洛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以开山、红五环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衢州市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 点和新的特色亮点,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高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安徽省情概况

省情概况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5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27万人,比上年增加77.9万人;常住人6195.5万人,增加51.9万人。城镇化率5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11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67.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66.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83.6亿元,增长10.9%。2016年,全省就业人员43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44.6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1.7千公顷;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6758.1亿元,比上年曾长11.7%;全省财政收入437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人2673亿,增长8.9%;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

大地。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公里。长河、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安徽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铁路密度居华东前列。武汉—合肥—南京铁路客运专线将合肥到上海、武汉的行程缩短到3个小时和2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使合肥到北京的行程缩短到4小时左右。2016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294公里、一级公路667公里、铁路营业里程62.3公里。到2016年末,全省高速公路达4543公里、一级公路达383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4124.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354公里。合宁高速东达宁沪,芜宣高速南连杭,合安高速西接武汉,合徐高速北通徐州,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28种(计算到亚矿种为16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4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种6种,金属矿种22种,非金属矿种94种,水气矿种2种。安徽煤、铁、铜、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16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省级)158项,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1种(镍矿)。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衢州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报告

衢州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现在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的、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最终方向,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集群的指导下,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的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看,各种产业园区确实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企业和运营商的经验不足,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税收、缺乏对园区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产业进驻等问题,容易引发区域集聚效应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忽视构建产业环境、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等诸多问题。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衢州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对产业园区投资规划研究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决策参考资料,中商产业研究院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做好产业园区投资规划研究分析,对充分发挥衢州市产业园区比较优势、科学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湖北主要大型超市特点概述以及分布情况

湖北主要大型超市特点概述以及分布情况 发布时间: 2008-03-27 19:36 来源: 进入电子报 中百超市:湖北省内451家门店,服务网点多,进驻社区,方便到家 武汉中百便民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是中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市政府确定扶持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目前,中百超市已有分店400家,遍布武汉三镇。中百超市本着“服务社区、贴近生活”的经营宗旨,为顾客提供日常必需的生鲜冷冻商品、副食品、日用品,为社区提供送货上门、微波加热、彩扩、干洗、零售报刊杂志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中百仓储:湖北省内有52家门店,2005年,中百仓储进军重庆,实现跨省发展。 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是中百集团全资子公司,下辖56家大型仓储式购物广场,主要经营食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家居用品、文体用品、服装鞋帽等十一大类商品,突出了“放心肉、放心鱼、无公害蔬菜”的经营。中百仓储以其“低价无假货”的经营宗旨,成为武汉市连锁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仓储式购物场所,业已成为民族超市的品牌象征。 武汉麦德龙:目前在武汉有两家门店(分别位于汉口的古田四路和武昌的徐东路)。 超市和仓储合而为一,省掉了传统零售企业独立的仓库和配送中心,经营中实现了快速补货,保证了超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 商品内容丰富,品种齐全,通常在20000种以上,可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如麦德龙商品种类中食品占40%,非食品占60%。食品类商品以时令果蔬、鲜肉、鲜鱼、奶制品、冷冻品、罐头、粮食制品、饮料、甜点为主,品种相对稳定。非食品领域的商品则按季节和顾客需要定期调整,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还包括小型机械工具类产品。仓储式超市摆设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捆绑式或整箱销售,除家电类、机械类产品外很少有单件摆设展示的商品。 沃尔玛:“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目前在湖北有三家门店(武汉两家,襄樊一家)。 沃尔市场比一般的超级市场面积略大一些,每家平均约占地45000平方尺,经营的商品品种齐全,举凡一个家庭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都能买到,又称“家庭一次购物”。从服饰、布匹、药品、玩具、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珠宝化妆品,到汽车配件、小型游艇等等,一应俱全。商品陈列干净利落。 易初莲花:属于泰国正大集团,目前湖北省内有三家门店。 1997年6月23日其第一家商店在上海浦东开张以来,易初莲花已在中国开了75多家购物中心。依靠最先进的现代购物理念,易初莲花已经被看作是可以信赖

浙江省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浙江省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从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年末在岗职工数量,年末其他就业人员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占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比 重统计 (3) 四、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杭州市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同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年末就业人员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杭州市年末在岗职工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国有控股企业) (7) 一、杭州市年末在岗职工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在岗职工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市年末在岗职工数量占全省年末在岗职工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杭州市年末在岗职工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杭州 中国塑料之乡——余姚中国化纤织造名镇——杭州萧山党山镇 中国化纤名镇——杭州萧山区衙前镇中国机械制造之乡——杭州桐庐富春江镇 动漫之都——杭州女装之都——杭州 中国茶都——杭州市电缆之乡——杭州临安 中国造纸之乡——杭州富阳市中国花边之乡——杭州萧山 中国制笔之乡——杭州桐庐分水镇世界羽绒之都——杭州萧山 全国通信器材行业重要基地——杭州富阳市“中国女装之都”生产基地——杭州余杭区 中国丝绸织造基地——杭州余杭区中国家纺布艺生产基地——杭州余杭区 全国球拍生产基地——杭州富阳上官乡 金华 中国拉链产业基地——金华义乌中国塑料软管基地——金华磐安尖山镇 中国最大废旧塑料集散地——金华东阳画溪镇中国香菇之乡——金华磐安 浙江中药材基地——金华磐安中国最大的滑板车生产基地——金华永康 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金华永康中国挂锁生产基地——金华浦江县 水晶之都——金华浦江县中国最大的饰品产销基地——金华义乌市 浙江袜业商标品牌基地——金华义乌浙江衬衫商标品牌基地——金华义乌大陈镇 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金华义乌全国最大无缝内衣生产基地——义乌 中国最大的气筒生产基地——金华永康市中国防盗门生产基地——金华永康市 五金之乡——金华永康市中国箔王——东阳横店集团 浙江IC芯片生产基地——金华东阳中国木雕之乡——金华东阳 建筑之乡——金华东阳木线之乡——金华东阳 草席生产基地——金华东阳中国缝纫机配件集散地——金华东阳虎鹿镇 中国三大皮具产地之一——金华东阳千祥镇中国磁都——金华东阳市横店镇 宁波 草帽之乡——宁波慈溪长河镇浙江省船舶修造、交易基地——宁波象山 浙江服装商标品牌基地——宁波市鄞州区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集散地——宁波慈溪天元镇建筑之乡——宁波象山全国微型轴承生产基地——宁波慈溪 中国消防器材之乡——宁波余姚黄家埠中国水暖之乡——宁波余姚陆埠镇 中国灯具之乡——宁波余姚梁弄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宁波宁海县 中国文具生产基地——宁波宁海县中国草编基地——宁波鄞州区 全球最大的欧式插座基地——宁波师桥中国针织名城——宁波象山县 中国最大的压铸模制造基地——宁波中国模具之都——宁波 中国文具之都——宁波全国最大塑壳打火机生产基地——宁波慈溪掌起镇

湖北省省情压缩版(地理、人文)

湖北省省情压缩版(考试专用) 一、概况 湖北省简称鄂。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武汉。 二、自然地理 1.地理概况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东邻安徽,南界江西、,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六省)。占全国总面积的 1.94%。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 2.河流与湖泊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3.植物及动物资源 全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湖北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 4.矿产资源 5.气候特征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C,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五、风景名胜 1.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229个自然保护区(小区)中,国家级的只有8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实现零的突破。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区)27个,总面积36.46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3.4%。结束了湖北省林业系统无湿地保护区的历史。5个湿地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洪湖湿地恢复和重建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2.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丰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誉。 全省已查出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5000处,已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3127余处,其中省政府审定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 Edited by CHENG.DA.XIA ※初识西安 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 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 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 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000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 面积:10752平方公里 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 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 车牌代码:陕A、陕U 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 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 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 人均生产总值:85114元(2018)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124722元(2017)

建成区面积:700.27平方公里(2018) 国际友好城市:33个 ※自然地理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2)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 0℃~ 13. 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 2℃~ 0. 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 3℃~ 26. 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 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22. 4~ 719. 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年日照时数1646. 1~ 2114. 9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为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 (3)水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