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最新整理)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图文排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图文
排版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调整图片大小和给图片加边框的方法。
3、能够灵活地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word排版知识,已经能够熟练利用word进行文字排版,对word的学习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是学生缺乏系统的练习,对如何将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缺乏经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在文档的确定位置插入图片
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
教学难点:
文字与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3.2移动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的学习平台,发布关于移动应用的基础知识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移动应用的使用和分类”,设计问题,如“你常用的移动应用有哪些?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1. 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检测题,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查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移动应用的分类、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移动应用的使用场景和安全性问题。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实时解答,澄清概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聆听讲解,思考移动应用的实际应用和潜在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探讨移动应用的使用体验和安全问题。
-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讨移动应用的使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存在主要问题:
- 部分学生对移动应用安全意识不够,可能存在随意下载和使用移动应用的情况。
- 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
- 加强对移动应用安全性的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拓展建议:
- 阅读拓展书籍:建议学生阅读《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和《数字化生存》,了解移动应用背后的技术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表格的使用及设计》教学设计

-自动排序: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类型进行自动排序。
-自定义排序:掌握如何根据自定义条件进行排序。
-数据筛选:学会使用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筛选,以便快速查找和分析特定数据。
4.表格数据的汇总与计算:
-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函数:掌握如何使用这些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
其次,在教授表格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快速填充数据和进行数据编辑感到有些困难。他们对于复制、剪切、粘贴等基本编辑操作不够熟练,导致他们在处理数据时效率不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置更多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的技巧。
另外,在教授表格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根据特定条件进行排序和筛选感到有些困惑。他们对于排序和筛选的选项不够熟悉,导致他们在处理数据时无法快速找到合适的方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技巧。
5.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设置边框、底纹、字体等格式,使表格更加美观。
6.插入一张图片作为表格背景,插入一个图表(如柱状图或折线图)展示学生年龄分布情况。
7.打印并导出表格,将其保存为PDF格式。
作业反馈:
1.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创建表格并输入数据,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2.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数据填充功能,是否能够快速填充表格。
(2)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1)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表格的使用及设计知识点和技能。
(2)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3)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字的编辑与美化》教学设计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文字编辑与美化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字编辑与美化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文字编辑与美化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文字编辑与美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6. 审阅和修订
a. 拼写和语法检查:检查文档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b. 批注和修订:对文档进行批注和修订,提高文档质量。
c. 比较文档:查看文档的修订历史,了解文档的修改过程。
7. 打印设置
a. 页面设置:调整页面大小、方向、边距等。
b. 打印预览:查看文档的打印效果,进行调整。
c. 打印文档:选择打印机,设置打印份数和打印范围,开始打印。
1. 文字输入: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字输入方法,如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本节课将进一步介绍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文字输入。
2. 文字编辑: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文字编辑,如复制、粘贴、剪切等。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介绍更多的文字编辑技巧,如撤销、恢复、查找和替换等。
3. 文字格式设置: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字格式设置,如字体大小和颜色。本节课将介绍更多的格式设置技巧,如加粗、斜体、下划线、删除线等。
4. 段落设置: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段落设置,如对齐方式。本节课将介绍更多的段落设置技巧,如段落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1. 信息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文字编辑与美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意识。
粤教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文字处理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异同点。
教学过程:1、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
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3、选择文字处理软件简单:记事本、写字板微软的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教学评价:本节着重在于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比较。
因而,本节的教学评价着重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三点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二节文字的编辑与排版知识与技能:1.熟悉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2.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和保存文稿;3.懂得打印文稿的方法。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2章 第2节 建立电子表格教案 粤教版

第二节建立电子表格
知识与技能:
讲授法、演示法、上机实践操作
2.能熟练进行单元格的插入、删除操作;
3.掌握单元格序列自动填充操作;
4.能进行表格的格式设置;
5.能保存或另存工作簿到指定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
能参照word中绘制的表格,用excel制作一份相同的表格,从而学习用不同的工作完成相同的工作,既可借助旧工具的操作方法学习新工具的操作方法,又可感受新工具带来的方便和优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和比较不同软件间的异同点。
2.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
1单元格的输入操作;
2.表格的格式设置。
教学难点:
1.利用填充柄实现单元格序列自动填充;
2.单元格的清除、单元格的删除之间的区别;
3.单元格文本对齐方式的设置。
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实践操作四、评价
软件是如何启动的?接着师演示数据的录入和修改个别生生思考,操作。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章 第5节 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教案 粤教版

第五节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知识与技能: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2.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3.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运用所掌握的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和编辑。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会电子报的制作流程,养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帮助其他学科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培养学生合理有效地管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2.能规范地进行信息的管理;3.能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连网应用的普及,网上的电子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电脑制作小报需要用来介绍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从哪儿可以收集到这些文字、图片呢?2、像这样从因特网上把有关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的过程就叫信息的下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了制作小报从Internet上下载信息的方法。
学生先自由读这段文字,再说出“信息的下载”的定义。
二、新授1、制作小报的第一步新建一个Word文件,保存,文件命名为小报,保存在各自的文件夹中。
2、师:网上去找资料,打开IE浏览器,进入“百度”搜索引擎,假如我们需要一段文字,我们在“百度”中打上需要的文字。
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段文字放到“小报”文件中呢?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内容相似?教师示范,学生随后完成。
3、教师按照学生讲述的方法操作,复制网上的文字到“小报”文件中。
4、你们是不是想过要把这张图片也下载到“小报”文件中呢?能不能按照下载文字的方法来下载图片呢?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练习,证实猜想。
5、教师请学生讲讲各自不同的、成功的下载图片的方法。
6、小结下载图片和文字的情况。
三、实际制作1、有时候,为了快速地将需要的图片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往往采用书上介绍的另一种下载图片的方法。
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1.1 认识计算机硬件1.1.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硬件的定义•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中央处理单元、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1.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硬盘•显卡•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1.1.3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1.2 计算机主机的认识和操作1.2.1 计算机主机的组成和功能•计算机主机的组成(中央处理单元、主板、显卡、内存、硬盘等)•计算机主机的功能(进行数据运算和控制)1.2.2 计算机主机的开启与关闭•如何启动计算机主机•如何关闭计算机主机1.2.3 计算机主机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计算机主机无法开机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计算机主机频繁死机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计算机主机无法正常关机的解决方法1.3 存储设备的认识和操作1.3.1 存储设备的种类和特点•存储设备的种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等)•不同存储设备的特点与适用场景1.3.2 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如何使用硬盘进行文件存储•如何使用光盘进行数据备份•如何使用U盘进行文件传输•如何管理固态硬盘的性能和寿命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2.1 认识计算机软件2.1.1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软件的定义•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1.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2.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2.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桌面和任务栏的认识和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系统设置和控制面板的使用2.2.2 Mac O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菜单栏和Dock的认识和使用•Finder和Spotlight的使用•系统设置和应用程序管理2.3 常见的办公软件2.3.1 Microsoft Office套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格式设置等)•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公式运算等)•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幻灯片制作、演示播放等)2.3.2 其他常见的办公软件•WPS Office的使用•Google Docs的使用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3.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优势3.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3.2 网络硬件设备的认识和配置3.2.1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作用和特点•路由器的作用和特点•交换机的作用和特点3.2.2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如何配置路由器的无线网络•如何设置交换机的端口和VLAN 3.3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保护3.3.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和意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3.3.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密码的设置和管理•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和更新第四章:信息安全与法律知识4.1 信息安全的意义和基本原则4.1.1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意义•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4.1.2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保密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用性原则4.2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4.2.1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目标•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个人信息保护的目标4.2.2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4.3 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的措施4.3.1 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强密码的设置和管理•不泄露个人信息的注意事项4.3.2 网络安全的措施•安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上为《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的纲要,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信息安全与法律知识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字处理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字处理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2.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若干实例;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从铅字排版到计算机排版的变化,初步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2.通过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界面及功能菜单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培养自学新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感受文字处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感受现代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的自觉愿望,增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其应用方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体会文字处理是人们从古到今都存在的进行信息记载和传播的需要,知道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2.让学生经历观察与发现的思维过程,探讨应用以往软件使用经验学习、了解新软件的方法,逐步培养软件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难点:1.领会模拟人工工作过程以及实现其需要的功能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2.初步从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观察、比较中发现它们的一些功能异同点。
教学过程:1、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
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 2、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3、选择文字处理软件简单:记事本、写字板微软的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教学评价:本节着重在于对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比较。
因而,本节的教学评价着重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三点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二节 文字的编辑与排版知识与技能:1.熟悉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方法;2.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和保存文稿;3.懂得打印文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体会文稿修饰前后信息表达效果上的变化,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的传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操作过程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主动探索软件可以产生的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的各种效果,追求理想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学会页面和格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设置“边框和底纹”增强版面的表达效果,达到和谐、美观的要求。
教学过程:1、WORD的启动与关闭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2、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4、文本的基本制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方法一: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汉字输入法方法二: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的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完整汉语拼音;例如新世纪:xinshiji输入声母。
例如计算机:jsj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例如信息:xinx。
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 -”键翻页。
拼音中ǔ用v代替;如女同学:nvtongxue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 数字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
4)标点符号的输入:中西文标点选择:, . 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顿号、—\书名号《》— <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7)打开文件:文件→打开→查找范围、文件名→打开。
5、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
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
本届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写作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世纪学生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面貌。
第三节 表格的设计与制作知识与技能:1.理解表格中的行、列、表头、单元格的概念;2.了解运用表格整理信息的过程,能绘制简单的表格;3.能根据需求装饰表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校园小歌手初赛报名表的制作,体会表格在表现信息方面的优势,学会用表格来恰当表达生活中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报名表,逐步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表格中的行、列、表头、单元格的概念;2.能绘制出简单的表格并进行修饰。
教学难点:1会运用表格上的各项选定操作;2.斜线表头的绘制。
教学过程:一、建立表格的三种方法1、制作简单的表格在“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上,用鼠标向下拖动。
2、手工绘制表格右击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绘制表格”按钮,在文本面上画出矩形框,表格内部画出直线和斜线。
单击“擦除”按钮,可以擦除线条。
3、使用菜单命令建立表格用光标定位表格位置→“表格”菜单→“插入表格”→选择行数和列数以及格式→确定二、表格的美化与编辑1、表格的美化与修饰1)单击表格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表格”菜单→“表格自动套用格式”→选择格式→要应用的格式→将特殊格式应用于→确定2)“视图”菜单→“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来设置表格格式:字体、底色、字体颜色、对齐、线条粗细、边框颜色、边框设置、底纹。
鼠标右键单击表格,选择“边框和底纹”也可设置2、表格的编辑1)增加行、列定位→“表格”菜单→“插入行、插入列”2)删除行、列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删除行、删除列3)移动行或列的位置:选定→剪切→定位→粘贴4)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选定→“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输入行数、列数)、合并单元格5)绘制斜线表头:表格→绘制斜线表头→表头设置 6)调整行高和列宽手工调整行高和列宽:用鼠标拖动调整整个表格底行高和列宽: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平均分布各行、平均分布各列 7)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选定区域→“表格”菜单→将表格转换为文字、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择“文字分隔符”(选择列数、分隔文字的位置)→确定三、上机操作:按照所示表格的效果实现表格课程表星期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语文第二节数学外语数学数学外语第三节物理音乐计算机化学生物上午第四节化学历史地理自习地理第五节英语语文外语美术数学第六节计算机语文外语物理历史下午第七节自习体育物理物理生物制作要求:1、标题为隶书、42号;2、格内的文字为方正舒体、小四号;3、表格内的文字格式要求水平、垂直居中。
第四节 图文混排的设计与制作知识与技能:1.能按照设计的需要在文档的合适位置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文本框等对象;2.能对插入的对象属性进行设置;3.理解不同的环绕方式的设置效果并能熟练运用对象的不同环绕方式的设置来完成文档的图文混排效果;4.能完成图形对象的组合;5.能根据需要调整对象的叠放次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来体会图文混排作品的一般制作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制作图文并茂作品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设计水平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体会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3.使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1.设置对象的环绕方式;2.各种对象的插入和属性的设置;3.让学生学会对操作中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对象的环绕方式和叠放次序的设置来实现图文混排的效果;2.尝试总结各种对象的插入和设置的一般操作规律。
教学过程:一、艺术字的插入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
方法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图片格式的设置:选定→格式→图片→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自选图形” →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
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四、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
页码的设置: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页面格式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型→纸型小三角选型号五、上机操作:㈠文件要求:1、在C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重命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高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新建word文档,文件名为“班级+学号”(例如:3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
㈡设计板报: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
使用适当的艺术字体并居中。
2.版面要求:设置纸张大小为16K,页边距上下各2厘米,左右各为1.5厘米;并是图文并茂。
3.段落设置:把本文分为三段,将文章段落设置为四号楷体字,并进行合理的排版;4.图片设置:Word剪贴画中找一幅合适的图片,并插入到右上角适当的位置,并将该图片设置为四周型环绕;㈢文字材料:一直以来,我都坚定——我是一名环保主义者!这样的想法,很早了吧,应该是在上小学时吧!那个时候,我老在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总是有很多人在往家乡那条叫西江的河里灌清水……做了那个梦,我就想我要环保,我是环保的,一直都是!肇庆—四会—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正如你所想,比起别的城市,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个美丽的地方。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座美丽的城市正慢慢失去她昔日的风采:污染问题已不再是新闻,市中心的空气也越来越污浊……目睹这些总是我让我心痛不已——我想我是该做些什么的——是时候了!第五节 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知识与技能: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2.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3.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信息,运用所掌握的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