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合集下载

《山海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山海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山海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山海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山海经》是以山和海为纲,广泛辑录上古时代乃至远古时代的山川、天文、气象、动植物、矿产地质、医药疾病、民族考古、神话巫术的资料汇编;是中国古籍中瑰伟瑰奇之最者(《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是以山和海为纲,广泛辑录上古时代乃至远古时代的山川、天文、气象、动植物、矿产地质、医药疾病、民族考古、神话巫术的资料汇编;是中国古籍中“瑰伟瑰奇之最者”(《山海经校注·序》)。

国学经典《山海经·海内东经》原文译文

国学经典《山海经·海内东经》原文译文

【导语】《⼭海经》是中国⼀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所作。

也是⼀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经典《⼭海经·海内东经》原⽂译⽂。

欢迎阅读参考! 《海内东经》 【原⽂】 岷三江,⾸⼤江出汶⼭,北江出曼⼭,南江出⾼⼭。

⾼⼭在城都西,⼊海,在长州南。

浙江出三天⼦都,在其东。

在闽西北,⼊海,余暨南。

庐江出三天⼦都,⼊江,彭泽西。

⼀⽈天⼦鄣。

淮⽔出余⼭,余⼭在朝阳东,义乡西。

⼊海,淮浦北。

湘⽔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

⼊洞庭下。

⼀⽈东南西泽。

汉⽔出鲋鱼之⼭,帝颛颁葬于阳,九嫔葬阴,西蛇卫之。

蒙⽔出汉阳西,⼊江,聂⽿西。

温⽔出崆峒⼭,在临汾南,⼊河华阳北。

颍⽔出少室,少室⼭在雍⽒南,⼊淮西鄢北。

⼀⽈缑⽒。

汝⽔出天息⼭,在梁勉乡西南,⼊淮极西北。

⼀⽈淮在期思北。

泾⽔出长城北⼭,⼭在郁郅长垣北,北⼊渭。

戏北。

渭⽔出鸟⿏同⽳⼭,东注河,⼊华阴北。

⽩⽔出蜀,⽽东南注江,⼊江州城下。

沅⽔⼭出像郡镡城西,⼊东注江,⼊下隽西,合洞庭中。

赣⽔出聂都东⼭,东北注江,⼊彭泽西。

泗⽔出鲁东北,⽽南,西南过湖陵西,⽽东南注东海,⼊淮阴北。

郁⽔出象郡,⽽西南注南海,⼊须陵东南。

肄⽔出临晋西南,⽽东南注海,⼊番禺西。

潢⽔出桂阳西北⼭,东南注肄⽔,⼊敦浦西。

洛⽔出洛西⼭,东北注河,⼊成皋之西。

汾之出上窳北,⽽西南注河,⼊⽪⽒南。

沁⽔出井陉⼭东,东南注河,⼊怀东南。

济⽔出共⼭南东丘,绝钜⿅泽,注渤海,⼊潦阳。

虖沱⽔出晋阳城南,⽽西⾄阳曲北,⽽东注渤海,⼊越章武北。

漳⽔出⼭阳东,东注渤海,⼊章武南。

(有些打不出来的字) 【译⽂】 内由东北⾓向南的国家地区、⼭丘河川依次如下。

⼤燕国在海内的东北⾓。

在流沙中的国家有埻端国、玺■国,都在昆仑⼭的东南⾯。

另⼀种说法认为埻端国和玺■国是在海内建置的郡,不把它们称为郡县,是因为处在流沙中的缘故。

在流沙以外的国家,有⼤夏国、竖沙国、居繇国、⽉⽀国。

《山海经》中的主要内容

《山海经》中的主要内容

《山海经》中的主要内容《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遗产,它是一部记载了丰富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和民间传说的文献。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首先,《山海经》主要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记载了古代中国的山川地貌、河流湖泊、荒芜之地等自然景观。

它将中国的地理分为九州,每个州都有详细的地理描述,包括山脉、河流、湖泊、草木、动物等。

这些地理描述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地理环境,还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山海经》也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神兽传说。

其中包括了许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揭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对生命起源的探索。

同时,《山海经》中还记录了各种神兽的形象和特征,如龙、凤、麒麟等,这些神兽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一些民间传说和传统习俗。

它记录了古代人们对山川地貌的崇拜和敬畏,描述了一些祭祀仪式和祭祀对象,如山神、水神等。

这些传说和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山海经》还包含了一些医药知识和物产记载。

它记载了一些草药的功效和用途,以及一些特殊物产的产地和特点。

这些医药知识和物产记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利用,对于研究古代医药和经济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山海经》是一部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和医药知识的文献。

它不仅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想象力。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国学经典《山海经·海内北经》原文译文

国学经典《山海经·海内北经》原文译文

【导语】《⼭海经》是古代南⽅(即古巴蜀和楚)⼈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为⾸,后⼈也多袭其说。

下⾯是分享的国学经典《⼭海经·海内北经》原⽂译⽂。

欢迎阅读参考! 《海内北经》 【原⽂】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上有⼈操柸⽽东向⽴。

⼀⽈龟⼭。

西王母梯⼏⽽戴胜杖。

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

在昆仑虚北。

有⼈⽈⼤⾏伯,把⼽。

其东有⽝封国。

贰负之⼫在⼤⾏伯东。

⽝封国⽈⼤戎国,状如⽝。

有⼀⼥⼦,⽅跪进柸⾷。

有⽂马,缟⾝朱鬣,⽬若黄⾦,名⽈吉量,乘之寿千岁。

⿁国在贰负之⼫北,为物⼈⾯⽽⼀⽬。

⼀⽈贰负神在其东,为物⼈⽽蛇⾝。

蜪⽝如⽝,青,⾷⼈从⾸始。

穷奇状如虎,有翼,⾷⼈从⾸始。

所⾷被发。

在⽝北。

⼀⽈从⾜。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台,台四⽅,在昆仑东北。

⼤蜂,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

蟜,其为⼈虎⽂,胫有【綮⽷换⽉】。

在穷奇东。

⼀⽈状如⼈,昆仑虚北所有。

阘⾮,⼈⾯⽽兽⾝,青⾊。

据⽐之⼫,其为⼈折颈披发,⽆⼀⼿。

环狗,其为⼈兽⾸⼈⾝。

⼀⽈蝟状如狗,黄⾊。

袜,其为物,⼈⾝⿊⾸从⽬。

戎,其为⼈,⼈⾸三⾓。

林⽒国有珍兽,⼤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名⽈驺吾,乘之⽇⾏千⾥。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三百⾥。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乘两龙。

⼀⽈忠极之渊。

阳污之⼭,河⼭其中,凌门之⼭,河出其中。

王⼦夜之⼫,两⼿、两股、胸、⾸、齿,皆断异处。

舜夷登⽐⽒⽣宵明、烛光,处河⼤泽,⼆⼥之灵能照此所⽅百⾥。

⼀⽈登北⽒。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

倭属燕。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南。

列阳属燕。

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

西南,⼭环之。

⼤蟹在海中。

陵鱼⼈⾯,⼿⾜,鱼⾝,在海中。

⼤鯾居海中。

明组⾢居海中。

逢莱⼭在海中。

⼤⼈之市在海中。

【译⽂】 海内由西北⾓向东的国家地区、⼭丘河川依次如下。

蛇巫⼭,上⾯有⼈拿着⼀根棍棒向东站着。

另⼀种说法认为蛇巫⼭叫做龟⼭。

山海经最经典的5篇

山海经最经典的5篇

山海经最经典的5篇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地理著作,记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

这部古籍的内容繁杂,包含了很多篇章,但其中最经典的五篇为《大荒北经》、《海外南经》、《西山经》、《大荒东经》和《中山经》。

1.《大荒北经》《大荒北经》是山海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它讲述了北方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外,《大荒北经》中还介绍了很多神话生物,如麒麟、凤凰、龙等。

2.《海外南经》《海外南经》是山海经中介绍南方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篇章。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夸父追日的传说,夸父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追逐太阳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海外南经》中还介绍了南海的神话生物,如海龙、海马等。

3.《西山经》《西山经》是山海经中介绍西方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篇章。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伏羲和女娲的传说,他们是中国神话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创造了人类和文明。

此外,《西山经》中还介绍了西方的神话生物,如麒麟、凤凰等。

4.《大荒东经》《大荒东经》是山海经中介绍东方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篇章。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东皇太一的传说,他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重要神祇,掌管天空和天气。

此外,《大荒东经》中还介绍了东方的神话生物,如龙、凤凰等。

5.《中山经》《中山经》是山海经中介绍中部地区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篇章。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黄帝和蚩尤的传说,他们是中国神话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战斗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此外,《中山经》中还介绍了中部地区的神话生物,如龙、凤凰等。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成书确指说对《山海经》一书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吴越春秋》中: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

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其后,东汉时期的王充、赵晔等也都在其著作中将《山海经》的定为伯益,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增删修改。

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奢侈大博级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花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清朝毕沅在总结前代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山经》是大禹、伯益创作,《海外经》、《海内经》为秦人所作,《大荒经》则在刘秀修订时产生。

进入二十世纪,又有学者提出《山海经》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发端于刘师培,他在《西汉今文学多采邹衍说考》中,根据《墨子》所记神仙家言,亦以齐邦为盛推断,他主张《史记·大宛列传》与《山海经》并提的《禹本纪》疑亦衍书。

另外《山海经》的还有学者认为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

泛指说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的北人与南人之争。

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

顾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的籍贯同《山经》一样,可能是秦国人。

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

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

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

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

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

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简介_百度百科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山海经》是中国先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奇书,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山水物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相关的信息,一起来看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原共22篇约32650字。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
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内容介绍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
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

《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精卫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
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流传版本
《山海经》传本较多,除各种单行本外,收入丛书者有:《道藏》本
《四库全书》本
《格致丛书》本
《二十二子》本
《百子全书》本
《四部备要》本
《龙溪精舍丛书》本等
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璞的《山海经注》。

清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别为《订论》一
卷,贡献甚大。

今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集诸家之长而又时有新见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书籍特点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

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

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马昌仪(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
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

《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

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

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

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

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

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

一曰在君子国北。

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

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

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

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