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

合集下载

内镜下卢戈氏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体会

内镜下卢戈氏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体会

内镜下卢戈氏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体会早期食管癌的确诊和定位比较困难,常规内镜检查也时有漏诊发生。

1996年1月至1997年2月我们在常规内镜检查基础上应用色素卢戈氏液进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法在普查食管早期癌的应用。

方法:按要求普查2 5 7例。

先在内镜下观察食管粘膜有无异常后,用1.2 %卢戈氏液涂布染色,对呈现碘染色或碘不染色的不同案例,分别做指示性活检送病理检查。

并观察分析内镜所见、碘染色有无与活检病理的关系。

结果:内镜下正常,碘染色正常,活检正常率占 6 7.32 % ,而碘不染例中多为食管慢性炎和不典型增生,活检正常率占2 8.2 9% ,较前者明显低(P <0 .0 1)。

内镜下异常且碘染例中,查出鳞癌2例,不典型增生 2 2例,食管慢性炎等81例(39.5 1% )。

后者同碘染色正常10例(19.2 3%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均在碘不染例中发现。

结论:卢戈氏液染色法可提高食管早期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现率,值得在临检和普查中应用更多还原行食管粘膜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取得满意【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不同浓度的碘溶液在食管黏膜染色中的诊断价值。

选择食管黏膜接近正常(稍粗糙、小片状充血、糜烂)。

方法:排除明显的食管占位、溃疡、糜烂病变,且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470例,随机分成A、B 两组。

A组给予2%的复方碘溶液10ml~20ml,进行胃镜直视下食管黏膜喷洒染色。

B组给予5%的碘化钾溶液10ml~20ml,进行胃镜直视下食管黏膜喷洒染色。

观察两组食管黏膜的染色程度、褪色时间、以及患者的感受。

对不染、浅染、染色不均等染色异常区行黏膜活检,手术切除的标本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行连续切片检查。

结果:A组31(14%)例有染色异常,其中早期食管癌3例,不典型增生9例,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慢性炎症19例。

B组47(18.8%)例染色异常,其中早期食管癌5例,不典型增生13例,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慢性炎症29例。

超声内镜相关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相关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176 .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年3月第48卷第3期J Int Oncol,March 2021,Vol. 48,No. 3•综述•超声内镜相关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郑臻1朱兆峰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泰山医院肿瘤内二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泰安271000; 2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二科271000通信作者:朱兆峰,Email:zhuzfl8206386133@163 •com【摘要】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分期是其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主要依据。

准确的分期对于适当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和良好的预后至关重要。

超声内镜相关技术可以明确肿瘤浸润深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使食管癌的诊断更为精确,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食管肿瘤;超声内镜;诊断;治疗DOI :10. 3760/cma. j. cn371439-20200630-00035Application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esophageal cancerZheng Zhen, Zhu Zhaofeng^'Second. Department o f Oncology, Ta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Academy o f Medical Sciences, Tai'an 271000, China;2Second Departmento f Oncology, Taian Central Hospital o f Shandong Province, Tai'an 271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u Zhaofeng,Email: zhuzfl8206386]**********【Abstract】Esophage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linic,and its morbidityand mortality are always high. Staging is the main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Accurate staging is essential for proper diagnosis,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good prognosis. Relatedtechnologies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can determine th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and local lymph nodemetastasis, which makes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more accurate,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 esophageal cancer.【Key words】Esophageal neoplasms;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Diagnosis;TreatmentDOI :10. 3760/cma. j. cn371439-20200630-00035食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致命性的恶性肿瘤,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EEC)通常无症 状,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1],整体预后较 差,5年生存率为45.7% [2]。

最新:染色内镜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最新:染色内镜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2024染色内镜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要点(全文)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食管癌为全球发病率第7位、病死率第6位的恶性肿瘤。

早期食管癌患者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对于后期出现食管恶性狭窄且无法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发现早期肿瘤性病变,对于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早期病变面积较小、与周围黏膜色差不明显,白光内镜(WLI)下容易漏诊。

随着染色内镜的出现,食管早癌检出率显著提高。

染色内镜包括化学染色内镜及电子染色内镜,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病变黏膜的可视性,帮助内镜操作者识别早期微小病变。

本文就不同染色内镜的镜下特点及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化学染色内镜化学染色内镜,指检查时通过对消化道黏膜上皮染色,进而提高对病变的识别、诊断能力。

目前Lugol′s液染色内镜(LCE)在食管早癌的诊断及术前评估方面应用甚广。

1. LCE镜下特点:肿瘤细胞由于过度消耗糖原,碘染色后镜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染、拒染表现,黏膜着色程度可反映其内含糖原细胞层的厚度,并且染色后的病变边缘锐度可以预测含糖细胞层向不含糖细胞层的转化是突变还是逐渐过渡。

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癌变黏膜可出现“粉色征”(PCS)。

2. LCE的临床应用:LCE可显著提高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PCS 的出现与HGIN及食管癌密切相关,其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尤其是染色1 min内出现的PCS对于诊断HGIN及食管癌的准确率高达88.6%。

鉴于LCE的高灵敏度,目前指南及共识均推荐白光联合LCE用于食管癌的筛查。

但由于食管黏膜在炎症背景下也可出现淡染表现,LCE 特异度仅有52%~94%。

LCE在食管癌病灶边界判断方面具有优势,但Lugol′s染液可破坏黏膜上皮细胞,对于短时间内拟行ESD手术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病变边界判定。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相关试题及答案
1、小AVA的直径是()
A、直径≤0.5mm
B、直径≤5mm
C、直径≤0.3mm
D、直径≤3mm
2、异时性多原发食管癌的定义()
A、内镜治疗后12个月以内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外发现的新食管癌病灶
B、内镜治疗后12个月以内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内发现的新食管癌病灶
C、内镜治疗后超过12个月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内发现的新食管癌病灶
D、内镜治疗后超过12个月在原切除部位1cm以外发现的新食管癌病灶
3、食管碘染色时常用的碘液浓度是()
A、1.0%~3.0%
B、1.2%~1.5%
C、1.5%~2.5%
D、1.5%~2.5%
4、早期食管癌的定义()
A、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浅层,不伴淋巴结转移
B、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浅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C、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D、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浅层,不伴淋巴结转移
5、食管癌变时碘染后相应部位呈不染区,其原理是()
A、细胞内糖原含量正常或减少
B、细胞内糖原含量正常或增加
C、细胞内糖原含量正常
D、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
答案:ADBAD。

食道癌检查首选胃镜

食道癌检查首选胃镜

说起胃镜检查,我们一般认为是胃部出现了什么疾病才需要做这类检查,但其实如果食道出现病变,也是可以做胃镜检查的。

而且早期发现食管癌应该首选胃镜检查,甚至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凡年龄在5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要及时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小病变,同时可以方便地钳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食管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一般来说胃镜检查食管癌很少漏诊,如果胃镜照片清楚,即使是在小医院做的胃镜,检查报告说食管没病变,一般就不会有事,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反复做胃镜。

但如果在小医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病变而又不能证明是否是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则要找有经验的医生会诊。

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小病变,同时可以方便地钳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食管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但是一般不容易判断其是早期癌,抑或是晚期癌,因为癌肿的早晚期并不是看肿瘤的大小,并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那样肿瘤大就是晚期,而是看肿瘤在食管壁的浸润深度而定。

肿瘤浸润超过了食管壁的一半时就是进展期了,如果做超声内镜应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浸润深度,因此,为了确定治疗方案,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再做次超声内镜检查。

而且如果检查发现食管有肿块或溃烂,并不能说明就是恶性肿瘤,因为一些良性病变也可能会出现相似的症状。

治疗上,临床上多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药含量超过16%的人参皂苷Rh2辅助西医治疗,增效减毒,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顺利完成整个治疗。

但如果肿瘤较大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适合做胃镜检查话,还可以采取其他检查方式,比如钡餐造影、CT等。

中囯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

中囯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

内镜精查(检查技术——色素内镜)
碘染色: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富含糖原,遇碘可变成深棕色;而
早期食管癌及异型增生组织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不同
程度的淡染或不染区。该法不适用于碘过敏、甲亢患者。
甲苯胺蓝染色:因肿瘤内遗传物质相对较少,遇甲
危险因素
其他因素:
1)胃黏膜萎缩患者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2 倍;
2)头颈部及上呼吸道鳞癌与食管鳞癌同时或异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 14%、3%,对头颈部鳞癌患者常规内镜筛查可提高食管癌的早期 诊断率; 3)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展为食管鳞癌的风险是常人的16~33 倍; 4)胼胝症患者食管鳞癌风险显著升高; 5)1%~4% 的食管癌患者有吞服酸、碱等导致的食管腐蚀性损伤病史。
标本。
水平/垂直切缘阳性:内镜下切除的标本固定后每隔2 -3mm垂直切
片,若标本侧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称为水平切缘阳性,若基底切 缘有肿瘤细胞浸润则称为垂直切缘阳性。
完全切除(complete resection/R0 resection) :切除标本的水平和垂直
切缘均为阴性。
治愈性切除(curative resection) :切除标本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为阴
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 蓝激光
成像技术(BLI)在食管癌筛查和精查中的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内镜精查(检查技术——其他)
放大内镜:可将食管黏膜放大几十甚至上百倍,有利于观察
组织表面显微结构和黏膜微血管网形态特征的细微变化。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可将组织放大至1000 倍,从微
将食管鳞癌的癌前病变分为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建议病
理报告中同时列出两种分级标准的诊断结论。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癌症早期食管癌筛查与内镜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1、本文概述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早期食管癌症通常无症状,难以及时发现。

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处于中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我国食管癌症早期筛查及内镜诊治的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本文首先综述了癌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及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内镜检查在食管癌症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内镜检查的适应症、操作技巧、诊断标准和并发症的处理。

本文还探讨了食管癌症的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总结了癌症早期筛查和内镜诊治的专家共识,并就筛查策略、内镜检查流程、治疗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这些共识对于提高我国早期食管癌症的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推进食管癌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癌症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癌症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癌症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

在中国,食管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很高。

特别是在河南、山西等地区,食管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多发于中老年人。

癌症食管癌的发生与地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地理分布来看,癌症高发区多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南、山西、河北等省。

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

吸烟和饮酒: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患食管癌症的风险。

酒精可能会破坏食道黏膜屏障,从而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以及过量摄入腌制、烟熏、烧烤等加工食品,都与食管癌症的发生有关。

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颈动脉和头臂静脉内对比剂浓度较高,容易出现下颈段出现叫者管出,管管&对CTA检度的者,病,检查准确性。

640层螺旋CT对的诊断价值:引管,的性是引起管主因素。

640层螺旋CTA够清呈出,尤其是呈现其溃疡程度,在临床诊断中重[10]o CTA够从多个角度观察,VR MIP等后处理,够调节管成像透明度,分离管壁和管腔,相比于,更全面地呈,能够观察到不规则及面溃疡$01%&本研究,CTA呈溃疡性,根据像,够指导手开展。

同时CTA能够提供更开阔,够更清晰显示组织围,为科医生设计手供全面信息,为手术治疗奠良好的基础$12%&,CTA在特征上也具有较大潜力,够利用后处理观察,显示出度,在上突出优势。

CTA供CT,通过测算对比CT值,能够量特征。

有研究指出,斑块稳性和其率直接关联,根据CT测算率,从评估稳性,根据稳性对患者危险等级进行级回&CTA够根据斑块CT为、纤维斑及软&CTA软对纤维结组织、进行,进稳性,用于者病情,便于随访治疗。

上,CTA检性度,在诊中&用640层螺旋CTA检,够观察,呈出多角度、立体式影像,于医生深入,观察病情,用&参考文献[1]陈青,李合华.高分辨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研究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3):286-289.[2],马迪,陈,等•超在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6):336-340.[3],,李,等.128层CT像在冠状动者中用[J]•中CT MRI, 2020,18(7):63-65.[4].多排螺旋CT与MR诊[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9):243-244. [5],,•多层螺旋CT与MR诊动脉狭窄和粥临[J].临医研究与,2019,4(24):155-157.[6],张家乾•多排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中诊评[J].像研究与医用,2019,3(15):250-251.[7]赖剑华,袁庆城,曲雅梅,等•多层螺旋CTA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与相关性分析中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2018,27(8):2696-2697.[H]李•研究多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147-148. [9].多螺CT与MR对诊断研究[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81.[10]黎燕飞,刘华敢•高频彩超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对照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8):116-117,42.[11]张兴锐•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多排螺旋CT与MR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104-105. [12]姚成斌.16螺CT对检出率的结果分[J].像研究与医用,2018,2(13):150-152.[13]李.16螺CT与320CT对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对[J].医信息,2018,18(26):178.(收稿日期:2020-0H-2H)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宋敏乔永芳谢延峰恶性肿瘤类型诸多,其中食管癌属于常见疾病类型,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细胞浸润深度常在邻近部位,如食管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并未超肌层、淋巴结转移及侵袭,这使得早期及癌前病变属于食管癌治疗的关键时期[1]&对食管癌早期DOI:10.11655/zgywylc2020.24.011作者单位:043000山西省侯马市人民医院内镜室及癌前病变的检出通常是采取传统白光内镜检查,但是这种检常型,引起误诊及漏诊情况,智能(FICE)镜得的,管、食管黏膜结,超镜对于食管层.可的,对肿瘤浸润情况 ,这于制出对性的治疗,通FICE镜同超声内镜进行结合,有助于提高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发布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肿瘤5 年生存随访数据,17 个 肿瘤登记地区超过1. 6 万例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标化5 年相对生存 率仅为20.9%,早期食管癌所占比例低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 因[27]。
编辑ppt
2
• 发现一例早癌, • 拯救一个病人, • 挽救一个家庭!
编辑ppt
3
定义:
表浅型食管癌:指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或无淋 巴结转移的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断治疗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 专家共识意见(2014 年,北京)
编辑ppt
1
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食管癌居恶性肿瘤 死亡率的第4 位,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位。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年生存率>95%。
进展期食管癌术后 5年生存率 8-30%,10年生存率5-24%。
碘染色:正常鳞状上皮内富含糖原,遇碘成深棕色
甲苯胺胺蓝染色: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富含核酸类物质易着色(国内不常用)
联合染色:
编辑ppt
21
碘染色
• 碘染色: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富含糖原,遇碘可 变成深棕色,而早期食管癌以及异型增生组织内 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不同程度的淡染或 不染区[58]。 根据病变着色深浅、范围以及边缘形态进行指示 性活检,可提高高危人群早期鳞癌和异型增生的 检出率[59-60]。如出现不染色区/浅染色区, 特别是在此区见到糜烂、斑块、粘膜粗糙、细小 结节时,于此处取活组织极易发现早期食管癌。
Ⅱa 和0-Ⅱa+Ⅱc 型;凹陷和轻微凹陷结合的病灶根据凹陷/ 轻微凹陷 比例分为0-Ⅱc +Ⅲ和0-Ⅲ +Ⅱc 型。
编辑ppt
8
病变侵润深度
编辑ppt
9
病变侵润深度
编辑ppt
10
病变侵润深度:
编辑ppt
11
病变侵润深度
• 早期食管癌分为黏膜内癌(M)和黏膜下癌(SM )
• 病变仅局限于上皮内(epithelium,EP),未突 破基底膜者,为M1(原位癌/ 重度异型增生;Tis )。M2 指病变突破基底膜,浸润黏膜固有层( lamina propria mucosa,LPM),M3指病变浸润 黏膜肌层(muscularis mucosa,MM);
• 黏膜下癌通常为0-Ⅰ型和0-Ⅲ型,病灶表面 呈不规则粗颗粒状或凹凸不平小结节状[ 73]。
• 应用上述标准,可初步预测病变所达深度
编辑ppt
13
食管癌高危人群
• 符合下列①和② ~ ⑥中任一项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 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 ①年龄>40 岁;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③有上消化道症状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⑥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 呼吸道鳞癌等,40%咽喉癌合并食管癌)。
编辑ppt
7
病变内镜下分型
• 病变内镜下分型:依照2002 年巴黎分型标准和2005 年巴黎分型标准 更新版[72-73]
• 表浅型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 Type 0)分为隆起型病变(0-Ⅰ)、 • 平坦型病变(0-Ⅱ)和凹陷型病变(0-Ⅲ). • 0-Ⅰ型又分为有蒂型(0-Ⅰp)和无蒂型(0-Ⅰs)。 • 0-Ⅱ型根据病灶轻微隆起、平坦、轻微凹陷分为0-Ⅱa、0-Ⅱb 和0-
• 黏膜下癌分为SM1、SM2 和SM3,SM1 指病变 浸润黏膜下层上1/3,SM2 指病变浸润黏膜下层 中1/3,SM3 指病变浸润黏膜下层下1/3[11]。
编辑ppt
12
病变内镜下形态与侵润深度的关系:
• 黏膜内癌通常表现为0-Ⅱb 型、0-Ⅱa 型和 0-Ⅱc 型,病灶表面光滑或呈规则的小颗粒 状;
Ⅱc 三个亚型。 • 0-Ⅰ型与0-Ⅱa 型病变的界限为隆起高度达到1. 0 mm(与张开活检钳
单个钳片厚度1. 2 mm 比较)。 • 0-Ⅲ型与0-Ⅱc 型界限为凹陷深度达到0. 5 mm( 与张开活检钳单个
钳片厚度的一半0. 6 mm 比较)。 • 同时具有轻微隆起和轻微凹陷的病灶根据隆起/ 凹陷比例分为0-Ⅱc +
我国食管癌病理学类型以鳞癌为主,比例超过90%。
编辑ppt
5
早期食管癌大体分型
• 充血型 • 糜烂型 • 斑块型 • 乳头型 (国内分类)
• 0- Ⅰ型:隆起型 • 0- Ⅱ型:表面平坦型
Ⅱa型:轻度隆起型 Ⅱb型:平坦型 Ⅱc型:轻度凹陷型 • 0-Ⅲ型:凹陷型 (巴黎分类)
编辑ppt
6
病变内镜下分型
• 对高危人群需要内镜精查
编辑ppt
14
内镜精查
• 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 癌的金标准。
• 白光、染色、电子染色、放大、共聚焦、 超声内镜等内镜检查。
编辑ppt
15
内镜筛查技术——普通白光内镜
红区:边界清楚的红色病灶,底部平坦 糜烂灶:多为边界清楚、稍凹陷的红色糜烂状病灶 斑块:多为类白色、边界清楚,稍隆起的斑块状病灶; 结节:直径在1cm以内,隆起的表面黏膜粗糙或糜烂状的结节病灶 黏膜粗糙:局部黏膜粗糙不规则、无明确边界的状态 局部黏膜上皮增厚的病截断等特 点。
早期食管癌:目前国内公认定义是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 黏膜下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
编辑ppt
4
• 食管癌前病变。一项随访13. 5 年的队列研究[11]提示 ,食管鳞状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癌变率分别为25%和 50%左右,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约为75%。
• 食管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指与食管癌相 关并有一定癌变率的良性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 Barrett 食管、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 反流性食管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良性狭窄等。
编辑ppt
22
碘染色
• 王国清等 应用卢戈氏液染色法在高发现场对3022 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发现食管癌131 例,其中浅表食管癌111例,检出率为4.33%。认 为内镜检查加碘染色和在不着色区活检,成为食 管癌高发区的高危人群普查的最佳技术组合,若 正确使用这组技术,敏感率可高达95%~100%, 大大降低漏诊率。
编辑ppt
16
黏膜色泽偏红、分枝血管网消失
编辑ppt
17
分枝血管网消失
编辑ppt
18
分枝血管网消失
编辑ppt
19
黏膜粗糙、色泽偏红、分枝血管网 消失
编辑ppt
20
内镜筛查技术——色素内镜:利用各种染料散布或喷洒在食管黏膜表面,
使病灶与正常黏膜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可清楚显示病灶范围 常用染色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