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临床应用指南

合集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应用研究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应用研究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观察总结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探讨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住院患者,均确诊为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均为C型。

所有患者符合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共42例。

按照患者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術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的愈合时间等,并在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疗效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膝关节HS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可减少术中创伤,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标签:锁定加压钢板;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HSS评分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髁间及单髁的骨折,指距膝关节面15 cm内的股骨骨折。

临床上此类骨折常因直接暴力或垂直压缩暴力等高能量创伤所致,并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等[1-2]。

其中按AO分型中的C型股骨远端骨折复杂,波及关节面和伸膝装置,治疗棘手,术后也存在不少并发症[3]。

近年来,本院骨科对于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住院患者,均确诊为股骨远端骨折,年龄19~59岁,按照患者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

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受伤原因和骨折分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组时均完善了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和(或)膝关节CT三维重建,确诊为骨折,年龄、性别不限。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对四肢骨折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疗法。

结果本组105例患者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0.7±5.8)min;术后随访3~8个月,5~7个月骨折完全愈合,平均完全愈合时间(5.6±0.7)个月,愈合率100%。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不愈合等情况。

通过Johner-wruh功能测评,优47例(44.8%),良54例(51.4%),中4例(3.8%),差0例,优良率为96.2%(101/105)。

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固定性佳,创伤小,效果确切,预后良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固定术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创伤,以往的牵引或石膏固定等传统疗法需较长时间固定患肢,易造成患侧关节僵硬,不利于血运,会影响到骨愈合速度[1-5]。

近年来,锁定加压钢板作为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方法,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开来,该方法不会和骨膜向接触,可最大化减小对骨折部位血供影响,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鉴于此,作者对本院收治的105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的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骨外科诊治的105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通过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其中,男63例,女42例;24~65岁,平均年龄(42.8±3.1)岁;骨折部位:锁骨22例,胫腓骨25例,股骨27例,肱骨26例,前臂尺桡骨5例。

所有患者均在骨折后48 h内入院诊治。

1. 2 方法术前对骨折位进行CT、X线等常规检查。

同时,按常规方法语言牵引稳定,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

对骨折时间较短,骨折部位肿胀不严重的行急诊术,对局部肿胀严重、复合创伤的进行针对性治疗,等患者身体状况好转后择日手术。

锁定加压钢板临床应用指南.

锁定加压钢板临床应用指南.

锁定加压钢板临床应用指南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了LISS和PHILOS的优点,是一种需要适宜的手术技术和对传统内固定钢板概念重新思考的新型钢板。

对于对这种新型内植物概念尚不清楚的外科医生们,需要遵循下列原则以避免手术失败和可能的并发症。

为保证骨的活力不被干扰,需强调复位技术和微创钢板的插入和固定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内固定力学背景,选择合适的钢板长度、螺钉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合理的固定方式——较高的钢板跨越比和较低的钢板螺钉密度。

高钢板跨越比可减少钢板载荷,钢板工作长度较长能够依次减少螺钉的载荷,从而仅需要拧入较少的螺钉,保证了较低的钢板螺钉密度。

理解螺钉的工作长度有助于正确选择单皮质或双皮质螺钉。

根据骨骼质量来选择螺钉类型,尤为重要的是避免骨与螺纹界面有潜在的拔出应力而导致螺钉的移位。

本章最后将讲述固定的关键性原则。

关键词:内固定,接骨板,锁定加压钢板,桥接钢板,微创内固定钢板。

简介基于对骨的生理学、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骨折愈合理解的进步和对先前失败的总结,近来骨折复位内固定发生了革命性进展。

内植物设计的改进在避免潜在并发症,获得骨折手术治疗最初目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全面恢复受伤肢体的功能,恢复骨组织的生物学和力学完整性,将软组织的活力和结构以及损伤骨的刚度和强度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不可能将新型植入物独立于手术之外,新的微创技术已经将该种植入物的潜能最优化,能够满足骨折的力学要求和保留受损组织的生物学完整性。

这些改进影响了我们对目前仍广泛应用的内植物的理解。

该过程需要对外科手术的每个步骤仔细的分析,很多先前认为正确的手术技术和理念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废除。

锁定加压钢板正是内固定钢板中革命性进展中的一种新型植入物。

本文的任务是对该种钢板相关技术的目前状况给出一些指导,同时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很快这些建议会受到批判,然后重新审定,再度校正。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规章知道我们安全的应用各种器械,避免因错误使用而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和危险。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目的对四肢骨折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疗法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期间骨科住院治疗的87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全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法治疗。

结果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在5~7个月之间,并且都未出现骨不连或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其中仅有2例胫骨骨折患者出现轻微钢板及螺钉松动现象,占患者总数的2.3%。

通过对该疗效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达到95.3%。

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方法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适应范围广、愈合效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锁定加压钢板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签: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微创;内固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交通等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因此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如由于坠落或交通肇事导致的四肢骨折患者的数量逐渐上升。

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根本原则在于恢复骨连接,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牵引固定和石膏固定[2],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恢复时间过长,且总体功能不理想,而如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对骨头及软组织的破坏和损伤比较大。

随着近些年骨折患者数量的增加,在固定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锁定加压钢板疗法因其比较稳定、设计独特,少螺钉、长钢板的技术对于骨折部位有效的进行了固定,是一种弹性的固定方法[3],对于骨折的愈合以及骨头的再生非常有利。

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87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87例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38.2岁,其中男53例,女34例。

患者的骨折部位主要有13例锁骨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28例股骨骨折、18例肱骨骨折、8例前臂尺桡骨骨折。

锁定钢板的临床应用

锁定钢板的临床应用

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原理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原则相仿,无需 钢板与骨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螺钉与钢板之间存 在角度稳定界面,放置钢板时可以完全不与骨发 生接触,所以它们在生物力学角度被看作是内固 定架。但锁定钢板实质上能被看作放置于皮下的 外固定架,尽管前者的钢板-骨间隙更短而具有更 大的稳定性。钢板的设计使得在很多情况下钢板 与骨之间的接触得以大幅减少,藉以保留骨膜血 运以及骨折端的灌注。越来越多的锁定钢板有外 部支架手柄、持具以及钝头设计,从而便于医师 在肌肉下或皮下放置钢板,以达到微创的目的。
锁定钢板的稳定性
锁定钢板不依赖骨-钢板界面之间的摩擦力。 稳定性是靠具有角度稳定的螺钉与钢板之 间的界面维持。由于这种锁定内固定器具 有稳定的整体性,其锁定头的螺钉的拔出 力较普通螺钉高出很多。由于螺钉锁定于 钢板之上,除非周围的螺钉全部被拔出或 发生断裂,一颗螺钉很难单独被拔出或发 生断裂。
锁定钢板的固定原则
当普通螺钉和锁定螺钉同时应用时,应先 使用普通螺钉。
如果普通螺钉后使用,将导致螺钉-骨界面 载荷过大,螺钉不仅无效,反而容易导致 固定失败。
简单骨折螺钉的置入
简单骨折,作为加压钢板,由骨和钢板来 分担应力,中间的两颗螺钉应在靠近骨折 端的位置置入来加压。周边的螺钉打在钢 板的末端。
如果骨折两端有接触,作为内固定支架固 定,骨折端的两侧需各空出1~2个螺钉孔不 置入螺钉。
Thank You For Y包括四类不同的经典原则:(1)加压 原则,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2)中 和原则,也是用于骨质疏松的骨干骨折; (3)桥接原则(锁定内固定器原则),用 于粉碎的骨干或关节外干骺端骨折;(4) 结合原则(混合钢板原则),用于粉碎的 关节内干骺端骨折。
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的经典和理想的适应症是桥接原则和联 合原则。

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用于骨骼系统外科手术的设备,旨在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治疗方法,以恢复骨折、脊柱受损等问题。

它的临床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一、锁定加压钢板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锁定加压钢板由两部分组成:钢板和螺钉系统。

钢板由不锈钢制成,适合用于多种大小的骨折。

钻孔加压钢板后,通过螺钉系统将钢板与骨骼固定在一起。

这样可以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促进愈合并改善临床症状。

二、使用范围锁定加压钢板的使用范围很广泛。

它可以用于恢复骨折、肩胛骨、胫骨、股骨、脊柱骨折等局部骨骼受损问题的治疗。

另外,有些医生还用于肘骨、膝盖等关节的修复。

三、优点和特点与传统的金属钢板相比,锁定加压钢板有以下几个优点和特点:1. 不会破坏骨小梁组织,减轻创伤。

2. 由于螺钉的多个角度可以在一个钢板上使用,这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并减少手术时间。

3.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长久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比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时间要短。

4. 当与传统治疗相比时,锁定加压钢板恢复的可预测性更高,并且由于更加牢固的固定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少的并发症。

四、使用的限制和注意事项锁定加压钢板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有时会受到患者体积大小的限制。

因为大型钢板可以使手术部位的固定更加稳定,小患者的体积太小,可能无法使用较大的钢板。

除此之外,有些患者的骨密度过低,佩戴这种钢板的风险会增加。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请医生务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已经成为治疗骨折、体轴等骨骼受损的有效手段。

它的成功率高,且恢复时间短。

但是,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和医生交流,因为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并选择最适合我们情况的治疗方法。

锁定板的应用

锁定板的应用

2.是否全部应用锁定螺钉
当应用于粉碎性骨折时,在骨折部位至少 要在钢板上留下3~4孔不用螺钉固定, 目的是为了在钢板上留下较长的区域来分 散应力。
3.锁定钢板是否需要塑形?
1、作为普通加压板使用时,可 以塑形 2、对于干骨骺端骨折,在螺孔 之间塑形可以减轻软组织的应 力 3.在有骨质疏松的骨折时,可 以在螺孔之间轻度折弯,以改 变置钉方向
锁定板的应用优势及 注意事项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水平的迅速发展, 工伤 和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高动力性损伤明显增 加, 损伤程度较重, 骨折也较以往复杂的多。
以往常规的手术方法及内固定材料对新类 型骨折的处理就有点困难, 锁定加压钢板 ( LCP) 因其独特的设计解决了一部分难题。
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是早期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之 一 , 遵循AO原则, 期望通过解剖复位和绝对稳定达 到没有骨痂形成的 1 期愈合。然而,长期的临床随 访发现, 坚强钢板内固定的应力遮挡作用使骨的正 常生理应力刺激降低,导致钢板下骨皮质吸收,骨质 疏松,特别对长段多处骨折, 因过度追求解剖复位 而出现骨折不愈合、 钢板断裂等现象 , 并且与钢
注意“九字方针”
长钢板
宽跨度
少螺钉
只重视锁定钉, 不注意混合加压螺钉会出现 骨折的不愈合
高密度锁定钉和加压钉会出现钢板断裂
锁定钉数量
上肢一般4枚锁定钉,下肢一般就是6枚 锁定钉!
锁定板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锁定螺钉是单皮质还是双皮质固定? 原则上自攻螺钉应该只使用单皮质螺钉,
当骨皮质薄弱或承受较大旋转力时候必须 用双皮质固定。
4.螺钉打入的时候注意什么?
钻孔的方向;植入 锁定螺钉钻孔时应 使用瞄准装置, 因为 钻孔方向轴向偏移 大于5º可导致稳定 性明显受损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2)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2)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评价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功能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治疗四肢骨折是目前高能量外伤创伤中的常见病例,目前,我国四肢骨折病例数每年都在不断上升。

四肢骨折的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时、科学的治疗,就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给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的牵引或固定方法容易导致患者的四肢关节出现僵硬,患者康复速度较慢,治疗效果不够理想[1]。

我院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8—66岁,锁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3例,前臂尺桡骨骨折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19—67岁,锁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8例,前臂尺桡骨骨折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石膏固定或牵引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医生对患者未发生骨折的肢体与骨折肢体进行对比测量,以此选择适合的锁定加压钢板。

医生对患者骨折处的骨块进行复位处理,利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将选择好的钢板准备好,根据患者骨折部位对钢板进行相应的塑形处理,这样可以避免钢板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软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定加压钢板临床应用指南摘要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了LISS和PHILOS的优点,是一种需要适宜的手术技术和对传统内固定钢板概念重新思考的新型钢板。

对于对这种新型内植物概念尚不清楚的外科医生们,需要遵循下列原则以避免手术失败和可能的并发症。

为保证骨的活力不被干扰,需强调复位技术和微创钢板的插入和固定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内固定力学背景,选择合适的钢板长度、螺钉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采取合理的固定方式——较高的钢板跨越比和较低的钢板螺钉密度。

高钢板跨越比可减少钢板载荷,钢板工作长度较长能够依次减少螺钉的载荷,从而仅需要拧入较少的螺钉,保证了较低的钢板螺钉密度。

理解螺钉的工作长度有助于正确选择单皮质或双皮质螺钉。

根据骨骼质量来选择螺钉类型,尤为重要的是避免骨与螺纹界面有潜在的拔出应力而导致螺钉的移位。

本章最后将讲述固定的关键性原则。

关键词:内固定,接骨板,锁定加压钢板,桥接钢板,微创内固定钢板。

简介基于对骨的生理学、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骨折愈合理解的进步和对先前失败的总结,近来骨折复位内固定发生了革命性进展。

内植物设计的改进在避免潜在并发症,获得骨折手术治疗最初目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全面恢复受伤肢体的功能,恢复骨组织的生物学和力学完整性,将软组织的活力和结构以及损伤骨的刚度和强度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不可能将新型植入物独立于手术之外,新的微创技术已经将该种植入物的潜能最优化,能够满足骨折的力学要求和保留受损组织的生物学完整性。

这些改进影响了我们对目前仍广泛应用的内植物的理解。

该过程需要对外科手术的每个步骤仔细的分析,很多先前认为正确的手术技术和理念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废除。

锁定加压钢板正是内固定钢板中革命性进展中的一种新型植入物。

本文的任务是对该种钢板相关技术的目前状况给出一些指导,同时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很快这些建议会受到批判,然后重新审定,再度校正。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规章知道我们安全的应用各种器械,避免因错误使用而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和危险。

下面章节将描述使用内固定器的技术细节,其力学和生物学背景信息将帮助提供正确的力学和生物学体系以获得骨折愈合。

虽然在力学上两者意义不同,但本文中“钢板”和“螺钉”对应为“内固定器”和“锚”的同义词。

固定的概念一般说来,骨折内固定有两个基本原则。

对于骨创伤医生来说,两者都十分有用且占有相应的地位。

对于简单骨折的各个骨折块,加压是一种安全、高稳定性的固定方法。

夹板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固定方法,但主要应用于长骨骨干和干骺端复杂或粉碎性骨折。

由于钢板孔道的设计,锁定加压钢板可以作为标准钢板使用标准螺钉,也可以作为内固定支架使用锁定螺钉。

两种理念的同时应用称为联合固定。

内固定支架的力学原理基本等同于外固定支架的力学原理。

锁定加压钢板可以按不同力学原理作为不同的的内固定器械使用(表一)。

表一:钢板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理念技术螺钉类型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加压钢板技术加压原则标准的偏心和中立位螺钉,标准的偏心、锁定螺钉主骨折块间全部或部分接触正常张力带单独应用标准螺钉;单独应用锁定螺钉;联合应用标准和锁定螺钉主骨折块间全部或部分接触正常桥接钢板技术牵开器,骨折床标准中立位螺钉主骨折块间无接触正常牵开器,骨折床锁定螺钉主骨折块间无接触较差或正常组合技术加压原则和桥接钢板技术标准偏心螺钉和锁定螺钉多段骨折:一段为简单型,一段为粉碎型正常或较差在骨干或干骺端应用拉力螺钉+钢板标准螺钉和锁定螺钉简单斜行骨折正常或较差在关节面骨折应用拉力螺钉+钢板标准螺钉和锁定螺钉关节面骨折正常或较差混合使用各种螺钉利用钢板复位锁定螺钉和标准螺钉骨干或干骺端骨折正常或较差钢板和骨干对位不良锁定螺钉和标准螺钉骨干或干骺端骨折正常或较差加压钢板通过张力带或钢板打入偏心螺钉获得动力加压均可完成加压作用。

该力学理念的适应症为软组织损伤小的长骨干骺端或骨干的简单横行骨折或斜行骨折。

桥接钢板或非滑动夹板技术夹板包括内植物和损伤骨之间的连接。

该复合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夹板的强度和夹板与骨之间的结合力。

利用该项技术可以使用各种类型螺钉来固定干骺端或骨干部位的粉碎性骨折。

使用锁定螺钉的优势在于仅穿过单层皮质骨可以减短螺钉的长度,以及使用自钻螺钉无需测量螺钉的长度。

骨骼质量正常时,标准螺钉和锁定螺钉均可使用。

在骨质疏松病例中,推荐使用双皮质骨拉力螺钉。

组合技术本节讨论使用一块钢板联合使用加压和夹板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下列情况可使用组合技术:-多段骨折中一部分为简单骨折,另一部分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加压技术用于稳定简单骨折,而桥接钢板技术用于稳定粉碎骨折。

-打入拉力螺钉和钢板对干骺端或骨干的简单骨折进行加压,根据骨骼质量选择标准螺钉或拉力螺钉。

-对于累计关节面的骨折,打入拉力螺钉和钢板在骨骺处对骨折间进行加压。

此外,联合(杂交)使用标准螺钉和拉力螺钉需要考虑以下情况:-使用钢板复位仅应用于骨折残余少量对线不良,一般为冠状面对线不良。

-钢板与长骨轴线对线不良:当钢板与骨干的长轴对线不是非常理想时,如按钢板本身的螺钉方向拧入锁定螺钉可能会导致钢板末端螺钉无法打入骨皮质。

钢板类型的选择锁定加压钢板的横截面和力学特性与钛合金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一致。

因此,对于特定的骨折块和骨折类型,可以使用同类型的植入物。

我们推荐下列内植物和骨折区域(表2)。

表2:选择正确的钢板类型植入物适应症4.5/5.0锁定加压钢板(大型)股骨和肱骨的干骺端和骨干骨折胫骨骨不连4.5/5.0锁定加压钢板(小型)胫骨的干骺端和骨干骨折个头矮小女性的肱骨干骺端和骨干骨折骨盆后环的骨折块(经前后入路均可)4.5/5.0锁定加压钢板(干骺端型)有一短的远端骨折块的胫骨远端干骺端或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肱骨远端干骺端或骨干骨折4.5/5.0锁定加压钢板(重建型)耻骨联合骨折4.5/5.0锁定加压钢板(T型或L型钢板)胫骨近端骨骺端骨折股骨远端单髁骨折3.5锁定加压钢板前臂骨干和干骺端骨折肱骨远端或近端故后端骨折骨盆后环骨折块(经前后入路均可)3.5锁定加压钢板(骨干型)肱骨远端、桡骨远端、尺骨鹰嘴骨骺端骨折3.5锁定加压钢板(重建型)肱骨远端骨骺端骨折耻骨联合,髋臼骨折螺钉类型的选择LCP有四种不同的螺钉:标准松质骨螺钉,标准皮质骨螺钉,自钻螺钉和自锁螺钉。

两种标准螺钉遵循LC-DCP和DCP应用原则已经举世皆知。

推荐在需要调整螺钉角度以避免进入关节腔或使用偏心螺钉使骨折端获得加压时使用标准螺钉。

对骨骼质量优异的长骨干骨折块使用自钻螺钉作为单皮质螺钉。

当骨髓腔细小时应避免螺钉尖端损伤近端皮质的骨螺纹,因其很容易穿入对侧骨皮质。

当打入单皮质自攻螺钉,螺钉帽锁定于钢板上时,如果螺钉尖端接触骨皮质,即使是最短的螺钉也会毁坏骨螺纹。

如果发生类似情况,应更换为双皮质自攻螺钉至少在对侧骨皮质获得把持力。

图1:a:打入单皮质骨自攻螺钉的危险:在直径较小的骨骼中,螺钉头锁入钢板孔前螺钉尖端接触对侧骨皮质。

这导致近端骨皮质骨螺纹的毁坏,螺钉把持完全丧失。

b:该种情况通过打入双皮质自攻螺钉解决,在对侧骨皮质获得螺钉的把持力。

当计划使用双皮质骨螺钉,自攻螺钉可以应用于骨骺端、干骺端和骨干骨折。

由于没有切割头,自攻螺钉的穿出对侧骨皮质的长度要短于自钻螺钉(图2)。

为了在双侧骨皮质获得良好的螺钉把持力,即使是自攻螺钉也应该轻度的穿过对侧骨皮质。

骨质疏松时,骨皮质通常很薄。

此时单皮质骨螺钉工作长度减少,因此即使是锁定螺钉所提供的把持力也是不够的(图3)。

该问题可能导致螺钉把持力的完全丧失从而引起内固定的不稳定。

该问题主要发生在骨折承受扭曲应力时(如肱骨)。

对于所有合并骨质疏松的骨折,推荐在骨折块间使用双层骨皮质自攻螺钉以提高螺钉效用长度,避免骨与螺钉界面的潜在问题(图4)。

图2:不同螺钉不同的穿出长度a:双层骨皮质自钻螺钉穿出长度;b:双层骨皮质自攻螺钉穿出长度。

必须了解对侧骨皮质临近区域血管神经情况图3:单皮质骨螺钉工作长度的重要性。

单皮质骨螺钉的工作长度取决于骨皮质的厚度。

a正常骨中其工作长度足够。

b骨质疏松骨中,骨皮质经常很薄,单皮质骨螺钉的工作长度可能不足。

骨质疏松骨骼承受扭转应力(如肱骨)时不同的工作长度的重要性。

c正常骨中螺钉螺纹的把持力长度足够承受旋转移位。

d骨质疏松时,薄的骨皮质中工作长度很短,在扭转应力下骨螺纹的力矩很快磨损而继发移位和不稳定。

图4 工作长度的改进骨质疏松骨骼中推荐常规使用双皮质骨螺钉,其更长的工作长度可以耐受更大的扭转应力。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螺钉头已经进入圆锥形螺纹钢板孔,在螺钉打入和拧紧时手术医生完全失去了对骨骼质量的感觉。

当长骨轴线与钢板对线不良时,在钢板远端末节经皮向骨干打入短的单皮质骨螺钉常发生这种危险情况。

尽管医生感觉固定良好,但短螺钉并没有获得把持力(图5)。

要技术上解决这个难题,要么打入长自攻螺钉,要么改变角度打入标准螺钉(图6)。

可以在手术的早期阶段发现该问题,通过使用带钻头的中置螺钉以及在打入单皮质自钻螺钉前感觉到骨皮质。

图5 钢板与骨骼长轴对线不良a钢板与骨骼长轴对线不良导致钢板偏心放置。

B这种情况下钢板末端的单皮质骨螺钉未固定于骨骼中。

图6:偏心钢板中打螺钉的选择。

为了解决钢板偏心放置时单皮质自钻螺钉把持力不足的问题,推荐a使用长的双皮质骨自攻螺钉b在钢板孔内改变角度打入标准螺钉内植物的位置标准的LC-DCP放置原则同样适用于LCP,带锁定螺钉的内固定物的功能不会更改我们的标准操作。

LCP的长度选择适宜长度的LCP是钢板内固定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其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所使用内固定的力学原理。

在髓内针系统中,髓内钉的长度很少有争议。

髓内针的长度差不多就等于整个骨从一个骨骺到另一个骨骺的长度。

与髓内针相反,接骨术中钢板长度的争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过去,一般选择短钢板(甚至过短)以避免切割过多的皮肤和软组织。

因此,由于没有或很少的额外的生物学损伤,可以只根据骨折稳定所需的力学要求来选择钢板长度。

从力学方面考虑,我们应尽可能的降低钢板和螺钉的负荷以避免其因循环负荷导致疲劳骨折。

应区分钢板的三个部分:最紧靠骨折端的两颗螺钉间的中间部分,获得植入物把持力的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

钢板的长度和螺钉的位置影响钢板和螺钉本身所受的应力。

跨越骨折的中间部分的局部力学环境决定骨折生物学反应(间接愈合、直接愈合、不愈合)。

理想的内植物长度取决于2个因素:钢板跨越比和钢板螺钉密度。

钢板跨越比是钢板长度与骨折长度的比值。

从经验上我们认为钢板跨度比在粉碎性骨折中应大于2-3,对于简单骨折应大于8-9。

钢板螺钉密度是打入钢板的螺钉数于螺钉孔的比值。

从经验上我们推荐该值小于0.5-0.4,即少于一半的螺钉孔打入螺钉(图7)。

图7:桥接钢板技术中钢板跨度比和钢板螺钉密度比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