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过滤泥水实验报告单
11.如何知道过滤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怎么样把硬水转化为软水学生姓名: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练习,学习过滤的基本操作
2.进一步了解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泥水
三、实验装置:右图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b
c d
四、实验步骤:
1.制作过滤器
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稍低,向烧杯中倾倒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由滤纸和漏斗
之间的缝隙流下去,使滤液浑浊;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要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引流用的玻璃棒要靠在
三层滤纸的一侧;漏斗下端的管口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上
3.按照实验装置图组装仪器装置,组装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
4.过滤
五、讨论
1.有一杯浑浊的天然水,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哪一种
2.
3.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4.
5.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过滤时玻璃棒起什么作用
6.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玻璃棒
7.
8.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9.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0.过滤后的水比较澄清但有颜色、有臭味;如何去掉颜色除去臭味呢。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长日期
实验课题:水的净化
实验目的: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
1、在A、B、C 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A得到滤液D。
5、比较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1、加入明矾静置后,A、B变得比C更澄清。
2、过滤后,D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D、B、C。
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
自来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

自来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自来水的离子交换法净化方法,了解其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评价其净化效果。
实验原理:离子交换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杂质离子时,通过其他离子与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将杂质离子从溶液中去除的过程。
水净化领域常用的离子交换法有阳离子交换法和阴离子交换法。
阳离子交换法:通过弱酸性聚合物树脂(如聚苯乙烯)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树脂中固定的Na+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使水中的金属、铵盐等阳离子被去除。
阴离子交换法:通过强碱性树脂(如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阴离子与树脂中固定的OH-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使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等阴离子被去除。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自来水、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等。
2.将自来水通过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
3.将过滤后的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阳离子交换法净化,另一部分用于阴离子交换法净化。
4.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放入适量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5.将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与水进行接触,使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6.定期采集反应液进行测试,测量水中的金属离子、硝酸盐等指标的浓度,并与未经净化的水进行对比。
7.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净化效果,并评估离子交换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经过阳离子交换法和阴离子交换法净化后的水中杂质离子浓度明显降低,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阳离子交换法主要适用于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锰离子等。
通过将树脂中固定的Na+离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阳离子交换法净化后,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大幅下降,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阴离子交换法主要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等阴离子。
通过将树脂中固定的OH-离子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阴离子交换法净化后,水中的硝酸盐、氯酸盐浓度明显减少,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人体水净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内水分的净化过程。
2. 探究人体如何通过呼吸和排泄系统净化摄入的水分。
3. 认识到人体水净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摄入水分后,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水分,随后水分在体内循环,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在循环过程中,人体通过肾脏、肺等器官对水分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三、实验材料1. 水样本(含一定量的杂质,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2. 滤纸3. 滤液4. 尿素5. 硝酸钾6. 氯化钠7. 玻璃棒8. 试管9. 烧杯10. 酒精灯11. 酒精12. 移液管13. 紫色石蕊试纸四、实验步骤1. 模拟摄入水分:将含有杂质的清水倒入烧杯中,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
2. 消化吸收:将滤纸折叠成筒状,放入烧杯中,模拟消化系统。
用玻璃棒搅拌滤液,模拟消化过程。
3. 循环净化:将滤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尿素、硝酸钾和氯化钠,模拟体内水分循环。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模拟水分在体内循环过程中被净化的过程。
4. 肾脏过滤:将加热后的滤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用移液管吸取少量滤液,加入紫色石蕊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模拟肾脏过滤功能,检验水分净化效果。
5. 排泄废物: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酒精,观察滤液变化。
模拟体内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五、实验现象1. 模拟摄入水分:烧杯中的水样本呈黄色,含有杂质。
2.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
3.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被净化。
4. 肾脏过滤: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滤液呈碱性,肾脏过滤效果良好。
5. 排泄废物:加入酒精后,滤液颜色变深,说明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六、实验分析1.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说明消化系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部分有害物质。
2.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肾脏、肺等器官的过滤和净化,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
2. 实验器材- 水龙头水- 污染水样- 碳颗粒- 活性炭- 滤纸- 瓶子- 漏斗- 盆子- 纸巾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将一瓶水龙头水放在盆子中,作为对比。
2. 获取一份污染水样,例如从池塘或水沟中采集。
3.2 去除悬浮颗粒1. 在漏斗上插入滤纸,将碳颗粒倒入滤纸中。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污染水样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是否变清澈。
如果水变得清澈,说明碳颗粒可以帮助去除一些悬浮颗粒。
3.3 去除异色和异味1. 用洗净的活性炭填充漏斗。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碳过滤后的水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样的颜色和味道是否有所改变。
如果颜色和味道变得接近清水,说明活性炭可以帮助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4. 实验结果经过处理的污染水样通过碳颗粒和活性炭的过滤后,可以变得更清澈,并且去除了部分异色和异味,接近水龙头水的质量。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了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碳颗粒可以用来去除一些悬浮颗粒,而活性炭可以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对于更复杂的污染物可能不够有效。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小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净化水源做出努力。
6. 改进方向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方向:- 使用更多种类的过滤材料,例如石英砂、陶瓷过滤器等。
- 进一步了解其他水净化方法,例如沉淀法、过滤法和消毒法等,进行对比实验。
-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进行更全面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7. 参考资料- [小学生科普自制水净化设备实验](。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净化过程、应用不同净化方法来比较不同方法的净化效果,并探究最适合的水净化方法。
实验原理:水的净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使水变得更加纯净。
常用的水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
实验材料和设备:1.自来水2.滤纸3.石英砂4.洗净的石英砾5.洗净的活性炭6.酒精灯7.试管8.温度计9.显微镜10.恒温器实验步骤:1.将自来水倒入一只清洁的试管中,记录其初温。
2.将试管放入恒温器中,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
3.在试管中添加适量石英砂和石英砾,轻轻摇晃试管使水与石英砂、石英砾充分接触。
4.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颗粒物沉淀。
5.将试管取出,用滤纸过滤混合物。
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
6.将滤液取出,分别加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和几滴盐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7.将滤液取出,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的微生物情况。
8.将滤液取出,用酒精灯进行消毒。
实验结果:1.初始的自来水温度为25℃。
2.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后,观察到了颗粒物的沉淀。
3.经过滤纸的过滤,滤液变得较为清澈。
4.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5.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6.使用酒精灯对滤液进行消毒。
实验讨论:1.通过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可以判断出大部分颗粒物已经被去除。
但仍有微小颗粒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2.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气泡的生成,说明滤液中可能存在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滤液中有微生物存在,说明滤液还没有完全去除微生物,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
4.经过酒精灯消毒后,滤液应该可以被认为是相对较为纯净的。
实验结论:1.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可以较好地去除水中的颗粒物,使水变得更清澈。
2.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滤液的微生物情况是评估水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的净化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了解水的净化原理。
实验器材:玻璃杯、自来水、砂子、青石、活性炭、过滤纸、滤纸漏斗。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玻璃杯清洗干净,准备所需的过滤材料。
2. 将自来水倒入玻璃杯中,作为实验用水。
3. 实验一: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砂子,待沉淀后,倾倒清澈的上层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4. 实验二:向另一杯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青石,静置一段时间,倾倒上层清澈的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5. 实验三:取另一杯自来水,将活性炭包裹在过滤纸中,放置在滤纸漏斗中,将水缓缓过滤,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6.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 实验一中,通过砂子的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被有效去除,水变得更清澈。
2. 实验二中,青石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使水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3. 实验三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被有效去除,水的口感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有所不同。
砂子对于去除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具有较好的效果;青石对于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有一定效果;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 实验操作要细致、准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2. 需要使用大量的自来水,保证实验材料的清洗和水的净化过程。
3. 活性炭需定期更换,以保持吸附性能。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和归位。
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并为日常生活中的水净化问题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报告】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篇一:水处理实验报告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处理实训报告班级运行装置目录第一章实验方案.......................................................................................................................3 第一节处理东西 (3)处理的东西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 3 第二节处理工艺................................................................................................................... 4 第三节监测项目及方法..................................................................................................... 6 3.1 NH3-N的监测.............................................................................................................. 6 3.2 MLSS 的监测................................................................................................................ 9 3.3 SV(污泥沉降比)的监测............................................................................................... 9 3.4 SVI(污泥容积指数)的监测..................................................................................... 9 3.5 PH的监测.................................................................................................................. 10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与讨论................................................................................................... 11 第一节监测数据汇总....................................................................................................... 11 第二节各个因素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13 1.运行工况.......................................................................................................................... 13 2.最佳工况.......................................................................................................................... 14 3.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15 4.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15 第三章实训操作规程........................................................................................................... 15 1.总则. (15)1.1 (15)1.2 .................................................................................................................................... 15 2.一般要求.......................................................................................................................... 16 2.1运行管理要求.............................................................................................................. 16 2.2安全操作要求.............................................................................................................. 16 2.3维护保养要求.....................................(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净化一瓶水实验报告)......................................................................... 16 第四章个人总结 (17)第一章实验方案第一节处理东西处理的东西为含氮及含有部分有机物的污水第二节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长日期
实验课题:水的净化
实验目的: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象
分析及结论
1、在A、B、C 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A得到滤液D。
5、比较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1、加入明矾静置后,A、B变得比C更澄清。
2、过滤后,D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D、B、C。
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