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自订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

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合作预习,课堂实际操作教学方法。

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促使对其形成感性认识,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水质的实验报告

水质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水质净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水质检测的基本步骤和仪器;3. 了解水质指标的含义和检测方法;4. 分析水质净化效果,为我国水质治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水质净化原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转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

2. 水质检测原理: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对水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滴定仪、水样采集器、玻璃仪器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铵、硫酸银、纳氏试剂、钼酸铵、抗坏血酸、硫酸溶液、硝酸铋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磷标准使用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水质净化实验(1)准备实验材料: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

(2)取一定量的水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搅拌均匀。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质变化。

(4)取出上层清水,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如COD、SS、NH3-N、PO43-等。

2. 水质检测实验(1)COD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2)SS检测:采用滤膜法测定水样中的悬浮物。

(3)NH3-N检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

(4)PO43-检测: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净化效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SS:实验组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3)NH3-N:实验组NH3-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4)PO43-:实验组PO43-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2)SS:实验组SS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3)NH3-N:实验组NH3-N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4)PO43-:实验组PO43-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人体水净化实验报告

人体水净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内水分的净化过程。

2. 探究人体如何通过呼吸和排泄系统净化摄入的水分。

3. 认识到人体水净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摄入水分后,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水分,随后水分在体内循环,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在循环过程中,人体通过肾脏、肺等器官对水分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三、实验材料1. 水样本(含一定量的杂质,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2. 滤纸3. 滤液4. 尿素5. 硝酸钾6. 氯化钠7. 玻璃棒8. 试管9. 烧杯10. 酒精灯11. 酒精12. 移液管13. 紫色石蕊试纸四、实验步骤1. 模拟摄入水分:将含有杂质的清水倒入烧杯中,模拟人体摄入的水分。

2. 消化吸收:将滤纸折叠成筒状,放入烧杯中,模拟消化系统。

用玻璃棒搅拌滤液,模拟消化过程。

3. 循环净化:将滤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尿素、硝酸钾和氯化钠,模拟体内水分循环。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模拟水分在体内循环过程中被净化的过程。

4. 肾脏过滤:将加热后的滤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用移液管吸取少量滤液,加入紫色石蕊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模拟肾脏过滤功能,检验水分净化效果。

5. 排泄废物: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酒精,观察滤液变化。

模拟体内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五、实验现象1. 模拟摄入水分:烧杯中的水样本呈黄色,含有杂质。

2.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

3.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被净化。

4. 肾脏过滤: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滤液呈碱性,肾脏过滤效果良好。

5. 排泄废物:加入酒精后,滤液颜色变深,说明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六、实验分析1. 消化吸收:滤液经过滤纸后,颜色变浅,杂质减少,说明消化系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部分有害物质。

2. 循环净化:加热后的滤液颜色变深,说明水分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肾脏、肺等器官的过滤和净化,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

小学水净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

2. 实验器材- 水龙头水- 污染水样- 碳颗粒- 活性炭- 滤纸- 瓶子- 漏斗- 盆子- 纸巾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将一瓶水龙头水放在盆子中,作为对比。

2. 获取一份污染水样,例如从池塘或水沟中采集。

3.2 去除悬浮颗粒1. 在漏斗上插入滤纸,将碳颗粒倒入滤纸中。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污染水样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是否变清澈。

如果水变得清澈,说明碳颗粒可以帮助去除一些悬浮颗粒。

3.3 去除异色和异味1. 用洗净的活性炭填充漏斗。

2. 将漏斗放在一个干净的瓶子上,将碳过滤后的水慢慢倒入漏斗。

3. 观察漏斗下方的水样的颜色和味道是否有所改变。

如果颜色和味道变得接近清水,说明活性炭可以帮助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4. 实验结果经过处理的污染水样通过碳颗粒和活性炭的过滤后,可以变得更清澈,并且去除了部分异色和异味,接近水龙头水的质量。

5.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小学生了解了水净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碳颗粒可以用来去除一些悬浮颗粒,而活性炭可以去除一些异色和异味。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对于更复杂的污染物可能不够有效。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小学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净化水源做出努力。

6. 改进方向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方向:- 使用更多种类的过滤材料,例如石英砂、陶瓷过滤器等。

- 进一步了解其他水净化方法,例如沉淀法、过滤法和消毒法等,进行对比实验。

- 增加实验样本数量,进行更全面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

7. 参考资料- [小学生科普自制水净化设备实验](。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

水的净化过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净化过程、应用不同净化方法来比较不同方法的净化效果,并探究最适合的水净化方法。

实验原理:水的净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去除水中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使水变得更加纯净。

常用的水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

实验材料和设备:1.自来水2.滤纸3.石英砂4.洗净的石英砾5.洗净的活性炭6.酒精灯7.试管8.温度计9.显微镜10.恒温器实验步骤:1.将自来水倒入一只清洁的试管中,记录其初温。

2.将试管放入恒温器中,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

3.在试管中添加适量石英砂和石英砾,轻轻摇晃试管使水与石英砂、石英砾充分接触。

4.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颗粒物沉淀。

5.将试管取出,用滤纸过滤混合物。

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

6.将滤液取出,分别加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和几滴盐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7.将滤液取出,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的微生物情况。

8.将滤液取出,用酒精灯进行消毒。

实验结果:1.初始的自来水温度为25℃。

2.在恒温器中加热至80℃后,观察到了颗粒物的沉淀。

3.经过滤纸的过滤,滤液变得较为清澈。

4.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5.用显微镜观察滤液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6.使用酒精灯对滤液进行消毒。

实验讨论:1.通过观察滤液的清澈程度可以判断出大部分颗粒物已经被去除。

但仍有微小颗粒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2.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和盐酸溶液可以观察到气泡的生成,说明滤液中可能存在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滤液中有微生物存在,说明滤液还没有完全去除微生物,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

4.经过酒精灯消毒后,滤液应该可以被认为是相对较为纯净的。

实验结论:1.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可以较好地去除水中的颗粒物,使水变得更清澈。

2.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滤液的微生物情况是评估水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的净化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了解水的净化原理。

实验器材:玻璃杯、自来水、砂子、青石、活性炭、过滤纸、滤纸漏斗。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玻璃杯清洗干净,准备所需的过滤材料。

2. 将自来水倒入玻璃杯中,作为实验用水。

3. 实验一: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砂子,待沉淀后,倾倒清澈的上层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4. 实验二:向另一杯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青石,静置一段时间,倾倒上层清澈的水到另一杯中,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5. 实验三:取另一杯自来水,将活性炭包裹在过滤纸中,放置在滤纸漏斗中,将水缓缓过滤,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6.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1. 实验一中,通过砂子的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被有效去除,水变得更清澈。

2. 实验二中,青石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使水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3. 实验三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被有效去除,水的口感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有所不同。

砂子对于去除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杂质具有较好的效果;青石对于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有一定效果;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 实验操作要细致、准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2. 需要使用大量的自来水,保证实验材料的清洗和水的净化过程。

3. 活性炭需定期更换,以保持吸附性能。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和归位。

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并为日常生活中的水净化问题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是探究用净化离子交换法净化废水的可行性。

离子交换法是通过向杂质水中加入由介质构成的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膜),使离子进行交换,将污泥、腐蚀性盐类以及有机物等从废水中去除,最终改善废水的质量。

本次实验分为两部分:首先,设置离子交换实验室,构建样本进行反应;其次,测试改善后的废水的质量及其后的排放标准。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主要包括:实验室离子交换机、混合溶液、pH计、温度计等,以及离子交换膜、活性碳等调节剂。

三、实验准备首先,要收集充足的实验试剂,并置于实验室;其次,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适量的废水样本,调整水样pH,并以适当温度放置备用;最后,将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放置于离子交换机中,使其完全浸入调节剂中。

四、步骤介绍1. 首先,收集充足的实验剂并放置于实验室;2.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适量废水样本并调整pH;3. 将样本注入离子交换机中;4. 通过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净化注入的样本;5. 使用实验器械测量改善后的净水样本,并记录测试结果;6. 用改善后的净水样本构建模型,并测试排放标准;7. 收集完成实验的所有相关信息,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通过使用离子交换膜和活性碳调节剂净化注入的样本,有效地净化了废水,进一步改善了废水的质量。

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改善后的废水比原有废水的污染物减少了约90%-95%,达到了排放标准,且在放流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六、实验总结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到净化离子交换法是有效净化废水的有效方法。

该法简单、可靠,可以有效除去各种有害成分,并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废水排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实验中还指出,离子交换机配套的技术操作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将离子交换机调节合理,以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水质净化实验报告

水质净化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水质净化过程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的使用,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水质净化技术的效果,为实际水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净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使其达到一定标准的过程。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水质净化技术:1. 沉淀法:利用悬浮物在水中重力作用下沉降,将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

3.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

4.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1)沉淀池:用于沉淀法实验。

(2)吸附柱:用于吸附法实验。

(3)氧化还原反应器:用于氧化还原法实验。

(4)生物反应器:用于生物处理法实验。

(5)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2. 实验试剂:(1)沉淀剂:如硫酸铝、硫酸铁等。

(2)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

(3)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4)还原剂:如硫酸亚铁、硫化氢等。

(5)微生物:如好氧菌、厌氧菌等。

1. 沉淀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沉淀剂,搅拌均匀。

(2)静置沉淀,观察沉淀效果。

(3)取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2. 吸附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通过吸附柱,观察吸附效果。

(2)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3. 氧化还原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搅拌均匀。

(2)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氧化还原效果。

(3)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4. 生物处理法实验:(1)取一定量的原水,加入适量的微生物,搅拌均匀。

(2)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取流出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污染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法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沉淀法对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8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净化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练习利用简易方法净化天然水。

实验用品
仪器:。

药品:。

实验步骤
一.浑浊天然水的澄清
在两个小烧杯中,各加入100mL浑浊的河水(或湖水、江水、井水等)。

一份搅拌,静置,观察现象,此种水的净化方法叫______________;向第二份水样中加入少量经研磨的__________粉末,搅拌,静置,此种水的净化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两份水样进行比较:较澄清的是第___________份净化过的水。

二.过滤
1、过滤适用于分离_________性与_________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其操作要点是:
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
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
(1)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右。

请你帮他继续设计: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
料的位置,为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请写出对应③所需
的材料名称为,其在简易净水器中的作
用主要是。

三.消毒
向过滤后的水中滴加几滴新配制的漂白粉溶液,或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此过程
为变化。

四、其他问题和讨论
1.软水就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对吗?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常用,其中泡沫较多的是,较少的是。

3.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4.综合来看对于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七
夕,只因有你,
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
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
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
虽不能时时联系,却总在特别的日子想起你,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因为有你,再苦生活也不觉得累,再大的险阻也无所畏,
再大的波折也不担忧,
再痛的经历也会忘记,
因为有你,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
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
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
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
在这七夕到来之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