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思考、提出问题
4、问:对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猜想呢?
猜想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讲述: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和安全规则, 实验的安装顺序。
观看、使用
5、安排学生进行实பைடு நூலகம்。巡回指导。
实验、记录、观察
安排学生汇报数据,得出结论。
汇报、作图、交流
安排学生整理仪器。
记忆,整理仪器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点: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探究结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o°c。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100°Co
四、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常见物质的沸点
教学反思:
的因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 设计
、奇妙的水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晶体: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体 非晶体: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点:晶体开始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点
课题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感 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看书
两名同学到讲台完成 实验,其余同学观看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 课本上空白部分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熔点和沸点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熔点和沸点导学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1课时)课时序号:随堂笔记:整体预习:1、阅读课本第2页“奇妙的水,”写出你所知道的水的形态。

并写出水的各种形态的特征。

2、阅读课本第3页“水之旅,”在家里做一做人造雨的小实验,填写实验结论。

3、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水的三态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相互转化呢?4、回答以下问题:①自然界的固体可分为哪两大类?②什么是熔化?什么是熔点?③什么是汽化?有哪两种方式?5、思考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沸腾。

猜想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6、尝试利用家里的物品(碎冰、温度计等)探究冰的熔点,考虑在实验室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装置,怎样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猜想可能做出怎样的图象。

试着画一画。

7、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哪些物质是晶体,哪些物质是非晶体?小组任务;1、讲解整体预习1-7。

2、从数学角度讲解图象的正确做法并举例说明。

3、晶体的熔点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定的吗?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4、液体的沸点是不变的吗?请解释:为什么在高原上水虽然沸腾了,却煮不熟食物呢?归纳与反思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第2课时)课时序号: 巩固练习: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是_ _态、__ _态、和_ __态。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是___ 态,在—36℃时是___ 态。

2、在冰、金属、玻璃、塑料、蜡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 __,属于非晶体的是_ 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 .加热任何物体,物体的温度都会升高C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 .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4、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5、家庭使用的白炽灯在发光时灯泡内的细钨丝温度会高达2000℃左右,制作灯丝的材料是金属钨,原因是6、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至于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方法是:( )A .缩短加热时间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 .降低炉火的温度D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7、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 in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2点即可)① ;② ; 时间/min90 95100 温度/℃图。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2课时)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2课时)
2.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观察、比较、分析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液体的沸腾现象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重点
水沸腾的科学探究.
难点
水沸腾的现象以及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如何变化.
【教学环节安排】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并把温度示数填在左栏表1中.
分析论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讨论沸腾时的现象.
学生观察沸点表,并讨论交流,得出一些结论.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8<
答案:
1.不变吸热水银
2.D
3.C
4.(1)96
(2)98低于
(3)B
作业设计
画出晶体熔化、非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图像.
教后反思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沸点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沸腾现象,了解沸腾时物态的变化情况.
2.熟悉水的沸点,知道水沸腾的规律,会画出水在沸腾过程中的图像.
3.初步认识常见液体的沸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沸腾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诊断评价
1.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导学案熔点与沸点

导学案熔点与沸点





A组.
1.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冰
B.铝
C.玻璃
D.橡胶
E.钻石
2.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下列对该液体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3.钢在熔化成钢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当中正确的是( )
A.吸热,温度升高
B.吸热,温度不变
C.放热,温度降低
D.放热,温度不变
B组.
4.如图11-1-1所示是甲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知甲是______,其熔点是_____℃,
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分钟。

图11-1-1
5.下表是芳芳同学研究一种物质熔化过程的实验记录,请根据数据完成以下题
目: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1-1-2中作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

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32 36 40 44 48 48 48 52 56 60
(2)根据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它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_分钟的时间。

第5分钟时,它处于
_________状态。

它熔化时的特点是。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具:演示实验:酒精灯烧瓶直角玻璃管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钢勺水杯冰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和沸腾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冰热水火柴坐标纸【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物质的三态: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沸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 、师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2、让学生猜想:温度为某值时冰要熔化,当温度更高时水将沸腾;冰熔化成水沸腾时,温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3、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步骤:课件展示:(1)加热碎冰。

①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11—9图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③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2)加热水①按照课本11-10图组装实验器材,给水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2)通过对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

(4)学会对固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5)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1、从本质上讲,云、雨、雪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哪几种存在形态?这种物质除了可化作云、雨、雪以外还能化为什么现象?2、“人造雨”实验,帮助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3、天上白云飘飘;地上水流潺潺;夏天狂风暴雨;冬天大雪弥漫……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的循环着。

你在观察课本图10—6后,能说出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4、晶体和非晶体从内部结构上分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5、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实验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约为1700—2000E,从常见晶体的熔点表中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灯丝最合适?为什么?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用水银温度计能不能测量一39C 以下的低温呢?为什么?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呢?为什么?1、我知道雨就是水;到了春天,雪也会变成水。

天上的云彩,难道也是水吗?天上的云彩也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在阳光照射下,有时会呈现各种绚丽的色彩。

除了云、雨、雪之外,雾、露、霜、雹都是水变成的。

2、水在电冰箱里为什么会结冰?因为冰箱里面的温度很低,水在低温下会结冰。

3、为什么有时在炎热的夏天会从天上掉下冰雹呢?夏天,太阳将地面晒的很热,地面附近的空气也被地面“烤”热了。

但是在较高的地方(或高空)温度却是很低的,水仍然可以变成雨、雪、或冰雹。

高山上的雪不是终年不化吗!4、怎样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呢?请做课本上“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在水壶里加热,冰变成了水;待水沸腾后,壶嘴冒出的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清水蒸气后面的物体,这像不像天上的云?水蒸气喷在冷的钢勺(或其它金属体)上,钢勺上会有水珠滴下,这像不像“下雨”?如果在北方的冬季,室外的温度比较低,把水放在室外,水又会结成冰。

熔点与沸点的导学案

熔点与沸点的导学案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一课时主编王丽审核王丽审批杜宽波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

2、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学习目标: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自主学习:一、知识储备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2.猜想:冰雪熔化需要的条件___ _ ,水沸腾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掌握 (一)看课本P4回答问题1、固体可分为和。

内部的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2、称为熔化,叫熔点。

3、称为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称为沸点,其一是,它是只在进行的汽化方式。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阅读P6加油站及图,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看温度计时,视线应与温度计_________齐平。

(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烧杯时应将烧杯放在____________上,使烧杯能均匀受热。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1、(1)做课本P6图11—9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每间隔1min记录实验数据,试将上述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2)根据表格和坐标图可知,冰在加热过程中的的温度变化是随着对冰的加热,温度___直到冰开始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

小组交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给盛有冰的试管加热,而要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试管加热?冰熔化时,你都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你所绘制的坐标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确定的熔点,这类物质属于晶体,非晶体则没有熔点,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升高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导学案(1)教案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导学案(1)教案

第十一章第一节《熔点与沸点》导学案(1)第1课时自学部分:【阅读课本P2一3】1.观察课本图11一1、11一2、11一3,思考:云、雨、雪是从哪里来的由什么构成2.水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云、雨、雪,还有哪些把你知道的写出来3.水的神奇引发人们去思考、去探索。

那水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你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图11一5实验:观察讨论实验现象展示交流:(向全班汇报小组共同的见解,提出小组的疑问,由其他组同学解答或教师点拨)结论: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并且水的三种状态在_______________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请你阅读:P3一41.了解自然界的水之旅过程:2.做一做:自然界中的固体分为 __ 和 ___ 两大类,冰属于晶体,像冰变成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____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__ 。

液态水也可以变成气体(水蒸气),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___ ,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沸腾,沸腾时的温度叫 ___ ,另一种是蒸发,它只发生在液体的 ___ 。

巩固提高:1.云、雨、雪、冰、雹、露、霜中,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3.晶体内部的原子按__________排列,非晶体内部的原子的排列__________.4.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

5.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_________A.冰 B.铝 C.玻璃 D.橡胶 E.钻石6.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A.冰 B.纯铁 C.塑料 D.海波 E.松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2)通过对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

(4)学会对固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5)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
1、从本质上讲,云、雨、雪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哪几种存在形态?这种物质除了可化作云、雨、雪以外还能化为什么现象?
2、“人造雨”实验,帮助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
3、天上白云飘飘;地上水流潺潺;夏天狂风暴雨;冬天大雪弥漫……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的循环着。

你在观察课本图10—6后,能说出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4、晶体和非晶体从内部结构上分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5、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实验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6、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约为1700—2000℃,从常见晶体的熔点表中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灯丝最合适?为什么?
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用水银温度计能不能测量-39℃以下的低温呢?为什么?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呢?为
什么?
释疑解难
1、我知道雨就是水;到了春天,雪也会变成水。

天上的云彩,难道也是水吗?
天上的云彩也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在阳光照射下,有时会呈现各种绚丽的色彩。

除了云、雨、雪之外,雾、露、霜、雹都是水变成的。

2、水在电冰箱里为什么会结冰?
因为冰箱里面的温度很低,水在低温下会结冰。

3、为什么有时在炎热的夏天会从天上掉下冰雹呢?
夏天,太阳将地面晒的很热,地面附近的空气也被地面“烤”热了。

但是在较高的地方(或高空)温度却是很低的,水仍然可以变成雨、雪、或冰雹。

高山上的雪不是终年不化吗!
4、怎样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呢?
请做课本上“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在水壶里加热,冰变成了水;待水沸腾后,壶嘴冒出的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清水蒸气后面的物体,这像不像天上的云?
水蒸气喷在冷的钢勺(或其它金属体)上,钢勺上会有水珠滴下,这像不像“下雨”?
如果在北方的冬季,室外的温度比较低,把水放在室外,水又会结成冰。

5、加热使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勺变成水,水在低温下变成冰。

你知道使水发生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
温度是水发生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水是液态,温度升高,可以使水变成气态;温度降低,可以使水变成固态。

温度是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条件。

6、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是固定不变的吗?
纯净水结成的冰,凝固点(即熔点)是0℃,水中如果含有杂质,凝固点会变化。

比如盐水在低于0℃时仍然可以流动,因为盐水的熔点低于0℃。

其它晶体
的熔点也跟含有的杂质或外界的压强有关。

7、听说在高原上不容易煮熟饭,如果我们到了高原上,是不是就只能吃生米饭?
高原上气压低,烧水的时候,水虽然沸腾了,温度却没有达到100℃,不容易煮熟食物。

同学们别担心,到了高原上还是不会吃生米饭的。

可以将煮饭锅密封起来,增大液面上的气压,使沸点升高一些。

家庭中用的“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自我检测
1、将冰箱里的冰块拿出,不久就熔化,冬季黄河结冰,到春天就解冻。

这是为什么?
答:冰块从冰箱中拿出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达到熔点后熔化;春天,气温升高后,冰块吸热熔化,黄河解冻。

2、张宁的手表进水了,表面灰蒙蒙的,指针一点也看不清。

后来,他把表面朝内,底壳朝外,戴在手上2h后,又能看清指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答:表内的水吸热后蒸发为水蒸气的缘故。

还可以在其它热源上微热。

交流园地
课外空间
1、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有97.2%在海洋中,不能饮用;2.15%是冰山和冰川;淡水约占0.65%。

其次,空气、土壤和岩石中含有水;动、植物机体中含有水。

人体质量中三分之二是水;蔬菜中含水比例更大。

地球表面海洋总面积约为3.61×108km2,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的水约1.45×1018t。

我国是淡水资源匮缺的国家之一,淡水年总量约为26000亿t,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占有水量约为2000t,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2、云与降水的形成潮湿空气团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温,在实际水气压大于饱和水气压时,有一部分水气附在凝结核(烟粒、微尘)上,凝结成小水滴(温度低于0℃可形成小冰晶)。

这些平均半径只有几微米的大量小水滴或小冰晶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住,就是悬浮在空中的云。

在一定条件下,小水滴、小冰晶经凝结、碰撞合并,当直径超过几百微米时,上升气流不能在托住它们,这些水滴和冰晶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蒸发有余,即形成降水。

3、为什么有的温度计里装酒精,有的装水银
天气冷了,温度计里的液柱一天天在下降;天气暖了,这个液柱又一天天回升,它能迅速告诉我们气温的变化。

温度计中的液柱是什么东西呢?红色的液柱通常是酒精,银白色的液柱是水银。

为什么有的温度计里装酒精,有的装水银呢?
原来酒精和水银各有不同的职能,酒精是很“耐寒”的,它在-117℃才会凝固,就是在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南极洲,酒精温度计也能用。

水银就不同了,在-39℃就凝固。

水银凝固后失去流动性,即使周围的温度继续下降,水银也不能再指示温度了。

在我国东北有些地区冬季的气温常在-40℃,因此这些地方只适宜用酒精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读数清楚。

因为酒精柱的膨胀能力比水银要大几十倍,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酒精温度计中的红色酒精柱(加红颜色)比水银温度计里银白色水银柱升降变化要显著得多。

可是酒精也有个大缺点,就是同样质量的酒精和水银,要使它们都升高1℃所需的热量,酒精比水银多。

使酒精升高(或降低)1℃的热量大约可使水银升高(或降低)20℃。

对于同样的温度变化,水银温度计比酒精温度计又灵敏的多。

因此,做科学实验或测量人体温度,一般都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用来测量高温,因为它的沸点高达356℃。

除了用水银、酒精做液柱的温度计外,还有用丙酮、甲醇、苯、乙醚、甘油等物质做液柱的温度计。

4、为什么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
水一见溅入热油锅,马上会产生“劈劈啪啪”的一阵爆炸声。

如果油花溅在皮肤上,还会烫起小泡,疼得很。

水落在热油锅里,为什么会爆炸呢?
这要从水受热后的变化说起:水加热到100℃,就达到了沸点,这时它从原来的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成了水蒸气。

当一滴水落进了热油锅里,由于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加热后的油即使没有达到沸点,也早已超过100℃了,所以水滴的温度立刻升到沸点,变成水蒸气。

水变成蒸气以后,它的体积大约要加大1000多倍,这一个体积的变化进行的很快,同时又由于水比油重,小水滴一进入锅里就沉入锅底,而水蒸气又比油轻,必然要上升越出油面,因此引起了剧烈的震动,发出了响声和爆炸,溅起了油花。

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烧菜时不能把热油锅弄进水滴,连炒菜用的铲刀、勺子上也不能沾着水滴。

还有含水分多的食物,要放进油锅去煎炸时,必须将食物顺着锅沿,小心的放入锅里,以免油花溅到身上。

5、为什么高空飞行的飞机能防积水
云雾中有一种温度低于零摄氏度而仍未结冰的水滴,这就是过冷水滴。

过冷水滴如发生碰撞或水滴内部振动,就要很快结冰。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特别是穿过云层和降雨区时,往往会遇到过冷水滴。

由于飞机强烈扰动,这种过冷水滴就会附着在机翼、尾翼、螺旋桨以及座舱玻璃的上面,很快凝结成冰。

如果飞机积水严重,就要影响飞行,甚至使飞行发生困难。

例如机翼、尾翼上积冰,会使升力减小,阻力增大;螺旋桨上积冰,会使飞行速度大大降低;座舱玻璃上的积冰,会使飞行员观察不到外面的情况;如果仪表上积冰,就会使仪表指示失真。

飞机上的积冰既然危害这样大,就必须设法防止。

目前一般采用的防冰设备有两种。

一种是在飞机上容易积冰的部位加高温度,这样可以防止积冰或积冰后很快熔化掉。

一般加温方法有热空气加温和电加温两种。

另一种是把凝固点很低的液体,如酒精喷注于飞机容易积冰的部位,降低水的凝固点,来防止积冰,保护飞机的正常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