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胶质层检测

合集下载

测定胶质层指数

测定胶质层指数

测定胶质层指数异常结果的判断及处理办法胶质层指数是判断烟煤结焦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配煤炼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胶质层指数也是煤价结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准确测定煤的胶质层指数,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JY-A6型智能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的操作过程和在测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及处理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一、用途胶质层测定仪是模拟工业炼焦情况而设计的实验仪器。

该仪器是通过杠杆原理给装有一定煤样的煤杯内的煤样上矢以一定的压力,使煤样在得到加热的过程中产生膨胀和收缩变化等情况。

从而测得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

煤杯内煤膨胀收缩1毫米,曲线表现出3毫米(X值)。

二、原理胶质层指数的测定过程是对煤杯底部进行加热,通过调节达到所要求的加热升温速度。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最上面的煤样还不到软化温度,所以保持原样不变,中间部分则因为到达软化温度而变成沥青状的胶体——胶质体;而下面一部分则因到达固化温度而由胶质体变成半焦。

因此煤样中形成了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三部分。

煤样胶质层半焦层胶质体的量就是我们所要测得的Y值,它的性质是决定烟煤结焦性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

胶质体数量越高粘结性越好,但胶质体数量过高会使焦炭形成蜂窝不致密,对炼铁不起作用。

实验升温过程:在30分钟内升到250℃是干燥阶段,主要是预热、烘干水分。

升温到300℃-350℃时煤样开始软化,此时发生分解,产生气体,煤样逐渐形成胶质体,同时出现膨胀,收缩等现象。

起初胶质层逐渐由薄增厚,随着温度递增,胶质体的固化速度大于生成速度,则又从厚变薄,直到胶质体完全消失,即煤样全部固化(约550℃-600℃)生成半焦,继续加热至730℃实验结束。

三、胶质层测量的准备工作:1、煤杯、膨胀管的清理煤杯由杯体、杯底、热电偶铁管和压力盘组成清理要求:杯内无煤,杯底内孔通气,热电偶铁管内外无煤光滑,压力盘内孔通气热电偶铁管内外有煤、内孔不通气使测温不准,升温不一致导致结果异常。

胶质层指数的测定

胶质层指数的测定

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此法是苏联列·姆·萨保什尼可夫和列·帕·巴齐列维奇在1932年提出的。

主要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最终收缩度(x值)及体积曲线类型3种指标。

在我国应用广泛。

此法模拟工业焦碳生成,对装在煤杯中的煤样进行单侧加热。

胶质层厚度主要取决于煤的性质和胶质体的膨胀(与胶质体的流动性,热稳定性和不透气性有关)及试验条件。

配合煤的y值可由单种煤的y值和百分含量(干煤)按加和性估算。

X值取决于煤的挥发分,熔融,固化,收缩等性质及试验条件。

一般当煤的Y值越大,粘结性越好。

并且Y值随煤的变质程度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

一般当煤的V为30%左右时,Y 值出现最大值。

V〈13%的煤和V〉50%的煤,Y值都几乎为零。

最终收缩度X值表征煤料在成焦后的收缩的情况,对焦炉中焦饼的收缩,焦炭的粒度,裂纹的多少及推焦是否顺利,都有参考价值。

体积曲线的形状与煤种有一定关系。

煤在恒压下(1千克/平方厘米)加热时体积的变化,可反映出胶质体的厚度、粘结、透气性及气体析出强度,因而体积曲线与煤的胶质体性质有直接关系。

胶质层测定曲线的讨论,因由底部加热,故每一层的温度都比其上层高,煤逐渐分层形成胶质体,固化和收缩的情况与炭化室中煤料的分层结焦相类似。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曲线形状如下:(1)气煤一般弱粘结性气煤胶质层薄,粘度小,气体易透过,因此对压塞不呈现大的压力,且煤的收缩量X很大,曲线均匀下降。

焦炭粘结,熔融,气孔壁薄,纵裂纹多。

(2)肥煤因胶质体厚,粘度也不算小,且不透气性和热稳定性较高,故气体不能通过胶质层由冷侧析出;当半焦尚未形成裂纹时,胶质层下面和胶质层中的气体跑不出去,给压塞以向上的推力,使曲线成大山形.当半焦产生裂纹和胶质体固化后,气体就由热侧中逸出,曲线就向下了.(3)焦煤胶质层比肥煤薄,但粘度比肥煤大.各层煤形成胶质体后,最初也象肥煤那样,因气体不能由上下两侧逸出,而向上推压塞,曲线就向上了.随后一部分胶质体固化,半焦进一步收缩,形成网状裂纹,使气体逸出,压力降低,曲线下降.随即上面的胶质层下降将半裂裂纹由热侧堵塞,并又有胶质层形成,这样上述压上升,下降的情况又重复,故形成锯齿形曲线,焦炭则为多层组织.气体由冷热侧析出各半.焦炭致密,坚实,裂纹少.(4) 瘦煤胶质层薄,但粘度大,流动性差,因此不能将加热后变形粒子之间的空隙完全充满,故气体能从空隙逸出,曲线一般平滑下降。

煤炭胶质层的测定

煤炭胶质层的测定

煤炭胶质层的测定Ol胶质层最大厚度(Y)测定定义: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下层面差的最大值。

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收缩度X(mm):定义:试验结束时半焦的收缩程度(体积曲线的最终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体积曲线类型:定义:实验过程记录的煤样体积变化曲线(反映出胶质体厚度、粘度、透气性、气体分析出情况以及温度间隔,共8种)0测定定义:(1)通过研究胶质层测定全过程,研究炼焦过程机理;(2)Y值是结胶性能好坏的标志,中国煤炭分类的一项工艺性指标;(3)指导炼焦配煤;与胶质层指数Y值有关的因素:(1)煤的变质程度(煤种);(2)煤样氧化变质后Y值减小;测定精密度:Y值≤20时为Imm;>20时为2mm。

X值为3mm o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25>25≤25>25≤25 02煤灰熔融性(ashfusibility)定义:煤灰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而发生的物理状态变化的特性。

变形温度DT(DeformationTemperature)灰锥尖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软化;ST(SoftningTemperature)锥体弯曲至锥尖触及托盘、灰锥变成球形(高等于底长)时的温度;半球;HT(HemisphereTemperature)灰锥变形成至近似半球(高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流动温度FT(FluidityTemperature)灰锥融化成液体或展开成高度小于L5mm的薄层时的温度。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知识点解说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知识点解说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方法于1964年列为中国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煤的现行分类中区分强黏结性的肥煤、气肥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主要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最终收缩度X值和体积曲线类型、焦块特征、焦块抗碎能力等多种指标,其中主要以Y值的大小表征煤黏结性的好坏。

一、测定意义1.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主要取决于煤的性质和胶质体的膨胀及试验条件。

一般煤的Y值越大黏结性越好,并且Y值随煤化程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一般当煤的Vdaf为30%左右时,Y值出现最大值;Vdaf <13%和Vdaf>50%的煤,Y值都几乎为零,Y 值对中等黏结性和较强黏结性烟煤都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Y值具有一定的加和性。

2.最终收缩度X值取决于煤的挥发分、熔融、固化和收缩等性质及试验条件。

X 值可表征煤料在生成半焦后的收缩情况,该指标对焦炉中焦饼的收缩、焦块的块度、裂纹的多少及推焦是否顺利等有参考价值。

3.体积曲线是煤在恒压(101Kpa)下加热时体积变化的记录,可反映出胶质体的厚度、黏结、透气性及气体析出强度,因而体积曲线与煤的胶质体性质有直接的关系。

二、测定原理此法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对装在煤杯中的煤样进行单侧慢速加热,在煤杯内的煤样形成一系列等温层面,而这些层面的温度由上而下依次递增。

温度相当于软化点层面以上的煤保持原状,以下的煤则软化、熔融而形成胶质体;在温度相当于固化点的层面以下的煤则结成半焦。

因而煤样中形成了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三部分。

在试验过程中最初在煤杯下部生成的胶质层比较薄,以后逐渐变厚,然后又逐渐变薄。

因此在煤杯中部常出现胶质层厚度的最大值。

测定结束后由记录的体积变化曲线可以决定最终收缩度和体积曲线类型。

还可以对所得的半焦块的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如半焦块的缝隙、海绵体绽边、色泽和融合状况等,并进而把所得半焦块置于一定规格的打击器内,用重锤落下,以测定其抵抗破碎的能力。

三、胶质层指数的测定1.方法提要将煤样装入煤杯中,煤杯放在特制的电炉内以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单侧加热,煤样则相应形成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三个等温层面。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操作规程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操作规程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操作规程1、依据国标GB/T479-2000.2、测定步骤(1)正确安装调试好数码显示开关,然后通电利用调压器控制升温速度,最初30分每分钟升温(7-8)摄氏度到250摄氏度,以后每分钟3摄氏度每10分记录一次,在(350-600)摄氏度间实际温度和应达到温度之差不大于5摄氏度。

其他温度范围内不大于10摄氏度否则试验报废,从250摄氏度开始起应按时记录实际和温度。

(2)250摄氏度时,将记录笔尖接触记录纸转一圈转筒划出零点线。

(3)曲线从零点开始下降的几分钟,就可以测量胶质层层面高度一直测到650摄氏度时为止,如果煤样的体积曲线呈山形或胶质体流动性很大,测到620摄氏度为止,如果有溢出,立即用石棉绳把压力盘上的探孔堵住,以免影响X值。

(4)测定胶质层上部层面高度时,把探针通过压板及压力盘上的探测孔小心的插入纸管中将刻度尺放在板上慢慢插入探针直到尖端刚触到胶质体,读取刻度记录胶质体上部层面高度同时记下时间。

(5)测定胶质层下部高度时,将探针小心的穿过胶质层直达半胶层读取刻度记作胶质层下部层面高度,同时记下时间,取出探针时将其缓慢旋转,以防止带出胶质体。

(6)测定胶质层上部和下部高度每隔(8-10)分测一次上部层面高度每5分测一次下部层面高度每10分测一次,当体积曲线是混合形时,按曲线情况分段决定测定次数。

(7)如果煤的粘结性不太好,当Y <7mm时煤的胶质层上、下层面往往不明显,总是一探即到杯底,可以暂停(20-25)分以便层面恢复,然后每15分测上部和下部层面高度一次,如果胶质体流动性很大,下部层面高度可以从550摄氏度开始,然后每隔(7-8)分测一次,直到620摄氏度共测四次后堵孔,不能让胶质体溢出在压力盘上。

当温度达到730摄氏度时结束试验。

烟煤胶质层测定中的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探析

烟煤胶质层测定中的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探析

煤矿技术2017年3期︱305︱烟煤胶质层测定中的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探析何智斌云南省煤炭产品质量检验站,云南 曲靖 655000摘要:烟煤胶质层指数是判断其结焦性能的核心指标,本文主要对烟煤胶质层测定中的相关操作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烟煤胶质层;测定;操作;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3-0305-01前言 胶质层测定的设计原理就是模拟工业焦炉碳化反应室,将煤样放入煤杯中,对实施单侧加热,直到煤样形成等温层面。

煤样的各个层面会从其加热一侧开始逐层降温,并且出现胶质层、半焦层以及并未软化的煤样层。

一般情况下,胶质层的性质以及量能够直接决定烟煤的质量高低。

胶质层测定得到的最终收缩度X 以及最大厚度Y 属于检测烟煤结焦性能的主要指标。

烟煤胶质层指数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对其测定的准确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为仪器设备、实验条件以及人员操作等。

1方法提要 将煤样装进煤杯中,从煤杯的底部来对煤样进行单侧加热,由于对煤杯进行单侧加热,其周围散热相对良好,能够让煤杯内的温度能够自上而下得到增加。

在对煤杯加热到一定程度之后,最上层的煤样温度还不能够实现软化,因此会保持原形态,而其中间部分会转变成胶质体,其最下层部分的温度已经达到固化温度让该层煤样转变为半焦状态。

此时,可利用探针来测量煤样的最大厚度(Y),用字母Y 来表示结焦性。

因此,可在实验中测量得出的曲线来明确胶质体的粘度、厚度、透气性、其气体的析出具体情况以及温度的间隔情况。

最后得出收缩度(X),从而能够明确煤的半焦收缩程度。

2 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煤样:相关规定明确指出,胶质层测定使用的煤样必须破碎到能够全部通过1.5mm 的圆孔筛,而又不能够过于粉碎,相关规定中并未给出过于粉碎的要求。

因此,在煤炭的检验领域认为过度粉碎的范围为煤样大小不可小于0.2mm,并且粉末状煤样的含有量不能够超过40%。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13、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包括最大胶质层厚度Y ,最终收缩度X 和体积变化曲线及焦块技术特征等指标,在我国现行的以炼焦煤为主的煤分类方案中,Y 值为分类指标之一。

一、仪器设备(应安装在专用通风柜中,前面设有上下开关式推拉门)1 、复式胶质层测定仪:有带平衡蛇和不带平衡馆的两种类型,HMS4 型为后一种类型.( l )煤杯其规格为:外径70mm;杯底内径59mm;从距杯底50mm处至杯口的内径为60mm:从杯底到杯口的高底110mm,煤杯用45 号钢制作。

煤杯内杯壁应当光滑,无条痕和缺凹,应定期检查平均直径相差不大于0.5mm。

杯底与杯体之间隙也不应大于0.5mm,杯底和压力盘,析气孔的布置详见GB479-2000 。

( 2 )胶质层层面探针(简称探针):探针直径为lmm ,下端为钝头。

刻度单位为lmm 。

精度0.1-0.2mm,对装好煤样尚未试验的煤杯,用探针测量其纸管部位置时,指针应指在刻度尺的零点上.( 3 )加热炉:由下、上部砖垛和电热元件组成电热元件采用硅碳棒.保证按规定的“在最初30min 内以8 ℃/分的升温度到250 ℃以后以3 ℃汾的速度升至730 ℃终止"。

( 4 )硅碳棒的规格要求(L270 或300mm代替)电压110V ,电流8 -20A;使用部分长度150mm,直径8mm:冷端长度60mm,直径16mm:灼热部分温度极限1200 -1400 ℃。

两电阻值相近的硅碳棒串联使用.( 5 )程控仪:附有时间显示,温度显示同时控制两煤样试验,操作方便,曲线重复性好。

(采用调压控温很难达到要求)( 6 )热电偶高温计:用K 型恺装热电偶测温.并每季校验一次。

( 7 )推焦器1 个,1.0 -5.0mm左棉垫若干,卷烟纸,小铲等。

二、煤样要求:1 、胶质层测定用煤样应符合下列规定:a .煤样缩制方法,按GB474 进行。

b .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c .煤样通过1.5mm的圆孔筛。

煤的胶质层指数

煤的胶质层指数

煤的胶质层指数煤的胶质层指数,又称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或Y值。

它是原苏联、波兰等国家煤的分类指标之一,也是我国煤的现行分类中区分强粘结性的肥煤、气肥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煤的胶质层指数,是原苏联列.姆.萨保什尼可夫和列.帕.巴齐列维奇提出的。

它的测试要点是根据不同结焦性的煤在干馏过程中胶质层的厚度、收缩情况和膨胀曲线的不同,测试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值)、最终收缩度(X值)和体积曲线,来表征煤的结焦性。

其中,Y值应用的最广。

Y值是通过测试胶质层的上部层面高度和下部层面高度得出的(一般出现在520~630C之间),X值是曲线终点与零点线间的距离。

Y值、X值和体积曲线都是通过胶质层指数测试仪上的记录转筒和记录笔记记录下来的。

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如图30-11所示。

胶质层曲线类型如图30-12所示。

250 280 310 340 370 400 430 460 490 520 550 580 610 640 670 700 7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图30-11 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1 23 4胶质层指数测试的允许误差。

同一煤样平行测试结果的允许误差为:Y值&#8804;20mm 误差1mm;Y值〉20mm 误差2mm;X值误差3mm。

胶质层指数报出结果。

应选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各结果的平均值。

胶质层指数表征煤的结焦性的最大优点是Y值有可加性。

这种可加性可以从单煤Y值计算到配煤Y值,可以估算配煤炼焦Y值的较佳方案。

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几个煤层的综合Y值。

它的缺点一是规范性强,煤样粒度、升温速度、压力、煤杯材料、炉转耐火材料等都能影响测试结果。

所以必须使仪器、制样和操作等都符合严格规定;二是用样量大,一次平行测试需要煤样200克,在地质勘探中常常由于煤芯煤样数量不足而无法测试;三是胶质层指数能反映胶质层的最大厚度,但不能反映出胶质层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胶质层检测
一:煤炭胶质层(003)
煤炭胶质层指数是一种表征烟煤塑性的指标,以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值和最终体积收缩度x值表示。

测定方法是用胶质层测定仪,把煤样装在煤杯中从底部加热,煤样受热后,逐步熔融分解形成“胶质体”,并自下而上形成“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三部分。

二:煤炭胶质层测定煤样的要求
1、胶质层测定用煤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煤样缩制方法,按GB474进行。

(2)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3)煤样通过1.5mm的圆孔筛。

2、煤样灰分的处理:分别对待
(1)为确定煤炭牌号的煤样,应按分类标准规定进行减灰;
(2)洗选精煤质量的检查,不另减灰;
(3)商品煤除为确定牌号外均不减灰。

(灰分太高时如>20%应减灰)
3、煤样应封装在容器中,存于阴凉处,防止氧化从制样到测定不超过半个月
三:煤炭相关检测
结焦性、粘结性、塑性、膨胀性、胶质层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终极收缩度、罗加指数、粘结指数、吉泽勒流动度、格金干流试验、焦油、半焦、热解水收缩、抗碎强度、热稳定性、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结渣性、可磨性、磨损性、灰熔融性、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灰黏度、透光率、酸性基、腐殖酸、原生腐殖酸、次生腐殖酸、黄腐殖酸棕腐殖酸、黑腐殖酸等
科标能源检测中心提供——煤质检测、煤质化验、煤炭胶质层检测、煤水分检测、煤灰分检测等相关性能检测!(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