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相关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测量学_部分名词解释

测量学_部分名词解释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高程控制测量名词解释

高程控制测量名词解释

高程控制测量名词解释高程是测量在水平面上的中心点到地表面距离的一种方法,由于地表面形状复杂,因此可以将高程控制测量分为垂直测量和水平测量。

垂直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地表面上的某一点相对于平坦水平面的高度,而水平测量则指通过测量地表距离水平面的距离。

高程控制测量也可以分为自动控制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方法。

自动控制测量是一种基于机器辅助的高程测量方法,通常旨在减少人工工作量,并在测量精度上得到更高的准确性。

它可以使用自动控制仪表来进行控制测量,并通过数据处理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而手动控制测量则是手动方式进行测量的一种方式,通常使用一种特定的测量仪表或工具,比如垂直测量的测距仪,水平测量的经纬仪等,通过这些仪表或工具可以直观测量出最终的结果。

手动控制测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测量出地表面的高程,而这种测量方法受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少。

以上就是关于高程控制测量的名词解释,高程控制测量的不同方法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准确测量到地表面的高程,从而为各种规划和建筑工程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高程控制的应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包括用立体角、水准仪和全站仪来测量高程。

由于这种传统测量方法的精度有限,而且测量过程缓慢,因此高程控制测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高程控制测量可以用于各种测量目的,比如建筑高程测量,地形测量,控制点测量等等。

高程控制测量可以用于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高程进行控制,使用这种测量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高度和垂直度,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且稳定。

此外,高程控制测量也可用于处理景观和地貌的变化,以及在道路、铁路、桥梁等建设工程中进行测量。

另外,高程控制测量的结果也经常用于做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作,因为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地表上的地貌特征,从而便于地图制作者更好地识别出地表面的不同地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高程控制测量的名词解释和相关应用的介绍,从整体上来看,高程控制测量对于建筑工程、地图制作、地貌测量以及建设工程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各类应用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从而为我们带来更加优质的环境和服务。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夹角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

通常用α表示。

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

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指方向。

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

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δ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号,反之取-号。

α真=α磁+δ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以真北为准, 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γ为正,以西γ为负。

北半球,γ与y真北 Bɑ=ɑ+ϒ真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α真=α+γα=α真-γ =α磁+δ-γ = α磁+(δ-γ)= α磁+ΔΔ叫磁坐偏角。

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 X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NW NE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Y αBA =αAB ± 180° (大于180˚—;小于180˚+) 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 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 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 坐标: 2、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ααsin cos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ααα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β左-180° αBC =αAB +β左±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 β右±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右左后前ββαα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 ,角A 、B 、C 。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1。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2。

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

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6。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9.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11. 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2。

视线高: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

13。

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其圆弧相切的切线。

14。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

16。

后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

17。

前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

18。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

19.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20. 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21。

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

22。

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

23。

支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

24. 高差闭合差:各测段高差代数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

25. 水平测量测站校核: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校核。

控制测量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名词解释控制测量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是指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

控制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总称。

控制测量是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的依据,以便保证必需的精度。

平面控制测量包括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包括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控制测量方法
1、水准测量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

区域性水准网的等级和精度与国家水准网一致。

高程控制网可以一次全面布网,也可以分级布设。

各等级水准测量都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2、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竖直角和水平距离计算高差而求出高程的,其精度低于水准测量。

常在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地区测定三角点的高程,为地形测图提供高程控制。

三角高程测量可采用单一路线、闭合环、结点网或高程网的形式布设。

控制测量练习题

控制测量练习题

控制测量练习题1. 什么是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监测和调节生产过程的各项参数和指标。

通过监测和测量数据,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状态和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2. 为什么需要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监测和测量,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品质。

3. 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有哪些?控制测量的常用工具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等。

传感器用于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仪器仪表用于测量和显示物理量的数值,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控制操作。

4. 控制测量的步骤有哪些?控制测量的步骤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操作、分析和处理测量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反馈和验证。

5. 控制测量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控制测量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测量误差、信号干扰、测量不准确和仪器仪表故障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从而影响控制决策和控制效果。

6. 如何提高控制测量的准确性?提高控制测量准确性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减小系统误差、降低信号干扰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重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控制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哪些?控制测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测量被用于监测和调节各种工艺参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科学研究中,控制测量用于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在医疗健康领域,控制测量用于监测和诊断病情。

在环境监测中,控制测量用于监测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指标。

8. 控制测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控制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控制测量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

控制测量学名词解释

控制测量学名词解释

1.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年,国家测绘部门以青岛验潮站1953年至1979年的观测资料为依据,重新确定修正后的水准零点高程(72.2604 米),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正高高程系: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点的正高为:点沿铅垂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3.控制测量学: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4.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表面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因此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5.大地水准面的差距:从大地水准面沿法线到地球椭球体面的距离6.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通过分划面的两端点的直线中点至分划面的距离7.方向观测法: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后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8电子经纬仪:利用光电技术测角,带有角度数字显示和进行数据自动归算及存储装置的经纬仪9.测站偏心:有时为了观测的需要,如觇标的橹柱挡住了某个照准方向。

仪器也必须偏离通过标石中心的垂线进行观测。

10. 水准面的不平行性: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在赤道g较小,而在两极g值较大,因此水准面相互不平行,且为向两极收敛的、接近椭圆的曲线。

重力异常,不规则的变化。

1、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①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②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③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控制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

(2)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

(3)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

(4)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等。

题第六章控制测量

题第六章控制测量

第七章控制测量试题7.1.1名词解释题(2)图根点 (3)图根控制测量 (4)大地点 (5)导线(6)导线测量 (7)坐标增量闭合差 (8)三角高程测量 (9)高程闭合差(10)两差改正图根点:直接为测绘地形图而布设的控制点,作为测图的根据点。

图根控制测量:为测绘地形图而布设控制点进行的控制测量,一般有图根三角测量及图根导线测量两种。

大地点:国家基本控制网的各类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及GPS点。

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

导线测量:在测区布设控制点成闭合多边形或折线形,测量导线边长及导线边所夹的水平角。

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所有坐标增量总和,理论上应为零,如不为零,其值即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指坐标增量总和与已知两高级点之间坐标差的较差。

三角高程测量:在测站上通过观测目标的竖角,丈量仪器高及目标高,已知测站与目标间水平距,按三角学的原理,便可求得测站与目标的高差。

高程闭合差:测量得高差总和不等于理论值或不等于所附合的两已知点的高程之差。

7.1.2填空题(1)控制测量主要包括_平面_控制测量和_高程__控制测量;前者主要的方法有_三角测量__、_三边测量__、_边角测量__、_导线测量__等,后者主要方法有__水准测量_和_三角高程测量__。

(3)直接为测图服务而建立的控制测量称_图根_控制测量,它的精度比较低,边长短,一般可采用_小三角测量_、__测角交会_、__侧边交会__、导线测量_等方法进行。

(8)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应视测区面积大小分级,建立测区的__首级控制__和___图根控制___。

(9)小地区控制网的控制点密度通常取决于_测图比例尺_和 __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_。

(10)导线按形状可分为:①_闭合导线_;②__附和导线__;③___支导线___。

(1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而符号相反。

如果不能平均分配,则可以对短边夹角和长、短边夹角给以较大的改正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测量一:1. 控制测量学2. 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程控制测量与大地控制测量的关系工程控制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3.铅垂线4. 大地高系统5. 控制网按照用途分6. 独立网7. 水平控制网布设步骤8. 选点完成后提交的资料9. 精密测角误差的影响因素10. 测角误差的减弱措施11. 方向法和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12. ①分组方向观测法②全组合测角方法13. 经纬仪的主要系统误差14. 电子测角的分类15. 传统测距方法16. 仪器加常数改正17. 引起测距误差的误差来源有18. 测距频率改正公式19. 相位测量误差20. 光电测距仪的测程21. 水准仪基本分类22. 精密水准测量误差分类23. 观测程序减弱i角影响24.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测站观测程序25. 跨河水准测量26. 相位式测距原理公式27. 高斯投影28.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包括1:控制测量学: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2:控制测量:获得控制网中控制点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工作。

工程控制测量:所有为工业和工程建设测量而建立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总称。

工程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测图控制网: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用于建筑物的设计和区域规划;施工控制网:在施工阶段建立,作为施工测量和放样的依据;变形监测控制网: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构筑物、大型设备)变形为目的,精度要求较高。

工程控制测量与大地控制测量的关系:和大地控制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密切相关;经常需要联测大地控制网;是大地控制测量学的直接应用者,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其中的一部分;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不一定低于大地控制测量;测量范围小于大地控制测量范围,但绝大多数情况并非平面测量,尤其是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

工程控制测量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水平控制网和精密高程控制网的原理和方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仪器和使用方法;研究控制网测量成果的数学投影和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研究高精度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及应用3:铅垂线:地球上的质点所受的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称为铅垂线方向。

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洋水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将海洋表面延伸到大陆下面并处处保持与垂线方向正交所形成的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外业测量的基准面,铅垂线是外业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是内业计算的基准面,法线是内业计算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的性质: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地壳高低起伏,所以重力方向有局部变化,致使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大地水准面也就不规则,无法用数学公式准确表达,其形状无法确定,因此不能作为大地测量的计算基准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并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总地球椭球:为了使各国测量成果的联系,需要确定一个和整体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即为总地球椭球或平均地球椭球。

过一点的椭球面法线和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垂线偏差。

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高差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

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高差称为高程异常。

4:大地高系统: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椭球的法线为基准线,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是该点的大地高。

三角高程测量得到的高程属于大地高。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是该点的正高,似大地水准面:①似大地水准面是沿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所得的端点形成的连续曲面,接近于水准面,用于计算的辅助面。

③以似大地水准面为起算基准的高程系统称为正常高系统5:控制网按照用途分: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按网点性质分:一维网、二维网、三维网;按网形分: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按施测方法分: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按基准分:约束网、自由网;控制网布设原则为: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6:独立网:三角网中若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时,这种网即为独立网。

非独立网(附和网):三角网中具有多于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时,这种网即为非独立网。

三角网:观测量:全部或部分方向值,并由此确定任意两方向之间的夹角;起算数据:某一点的起算坐标;某一起算边边长;某一边的坐标方位角。

三角网的优点:图形简单、精度高、多余观测量多、便于计算。

缺点:布网困难大;点位精度不均匀,离已知点愈远,误差椭圆愈大;角度观测值对网的横向控制较好,对纵向控制较差导线网:观测量是角度和边长,起算数据是一个点的平面坐标和一个方向的方位角。

导线网的优点:方向数较少,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导线网图形灵活,选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变化;网中边长直接观测,边长精度比较均匀,缺点:多余观测量较少,可靠性不高7:水平控制网布设步骤:①收集和分析资料:(测区内的合适的比例尺图;已有的测量成果的收集和现场踏勘;测区的气象、地质、交通等情况;测区所属单位的协调和沟通)②控制网的图纸设计: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③编写技术设计书:作业的目的及任务范围;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测区已有测量成果、标志的保存情况;布网依据的规范、最佳方案论证;现场踏勘报告;各种设计图表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④选点,造标,埋石⑤野外测量⑥平差8:选点完成后提交的资料:选点图;点之记;三角点一览表测量觇标的类型:寻常标,双锥标,屋顶观测台,微相位差照准圆筒(由上、下两块圆板(木板或薄钢板)及一些辐射形木片组成,圆筒全部涂上无光黑漆)9:精密测角误差的影响因素:(1)外界条件:①大气层密度和透明度对目标成像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影响;②水平折光(观测时视准轴的方向和仪器中心与目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折光差。

不同性质的地物分界附近,往往有大气水平密度梯度;视线方向与大气密度梯度方向愈接近垂直,折光影响愈大;视线方向距离折光场的地形地物愈近,折光影响也愈大;视线与形成水平折光地物的平行距离愈长,影响愈大;测站愈接近形成折光场的地形地物,折光影响愈大;气象条件显著变化时,容易形成较大的折光;白天和黑夜水平折光的符号可能相反);③温度变化⑵仪器误差:度盘误差,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垂直轴倾斜误差,微动螺旋隙动差,基座位移误差⑶照准和读数误差:①照准目标相位差(相位差定义:望远镜照准线偏离圆筒中心轴线的角距。

相位差产生原因:当背景是明朗的天空时,容易偏向暗的一侧;背景较暗时,容易偏向亮的一侧、②测量员误差③目标的颜色、形状和背景也有一定影响);10:测角误差的减弱措施:ⅰ:大气层密度和透明度影响减弱措施:①选点时要保证视线距地面有足够的高度。

②选择有利的时间进行观测。

③增大目标对背景的反差。

ⅱ:水平折光的减弱措施:①视线离开障碍物一定范围。

②水平折光严重地区,适当缩短边长,或改变点间连接方向③气象条件变化显著时,应停止观测。

④每个角度的全部测回尽可能在不同时段下完成⑤在有利的观测时间内进行观测。

ⅲ: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减弱影响的措施①缩短一测回的观测时间。

②上、下半测回观测目标次序相反③观测过程中必须打伞,使仪器不受阳光曝晒。

温度变化觇标和脚架扭转的影响减弱措施:①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次序相反②仪器安装偏扭观察镜,进行读数改正③选择扭转不剧烈的有利时间观测④仪器脚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⑤改进觇标结构,提高造标质量ⅳ:照准目标的相位差减弱影响的措施:①采用反射光线较少的微相位差圆筒②上午、下午各测半数测回③要尽可能地分辨出圆筒的整个轮廓进行照准。

ⅴ测量员照准和读数误差减弱措施:①加强测量人员技术培训②采用重复观测平差处理消除11:方向法和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一、观测准备工作:(1)寻找目标(2)选定零方向(3)准备手簿,填写相关项目(4)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并记录;二、水平角方向观测法1、目标的照准:单丝照准;双丝照准。

2、安置度盘:消除或减弱度盘分划误差对角度观测的影响。

3、观测步骤:一测回(1)上半测回(2)下半测回;⒋记录与计算。

5对观测结果进行检验是否超出规定的限差。

(方向法优点:①程序简单有规律,一测回中便可计算所有角②测站平差简单,取中数即可③是一组完全方向组,使三角网整体平差简捷。

方向法缺点:①一测回观测时间长,与时间相关误差影响大②要求所有方向都看清,边长过长时较困难③但如果放弃某方向再补测,便成为不完全方向组)。

水平角观测的基本规则:①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观测。

一、二等观测应遵守规范中时间段的规定。

②观测前调好焦距,消除视差。

观测中不得在一测回内调焦。

③各测回起始方向应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

④在上下半测回之间纵转望远镜,计算盘左、盘右读数之差以获得二倍视准轴误差。

(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⑤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相反。

(觇标内架和脚架扭转的影响,视准轴单面受热的影响)⑥每半测回观测前,照准部应按将要观测的方向旋转1~2周。

⑦测微螺旋和微动螺旋最后操作一律按压紧弹簧的方向转动⑧观测中应保持视准部水准气泡居中,如超出规定的最大偏移量,应停止观测,整置仪器后再从头进行该测回。

12:①分组方向观测法方向分组原则:组内目标成像情况大致相同;每组的方向数大体相等;组间应联测两个共同的方向。

②全组合测角方法:每次取两个方向构成的单角进行测量;测完所有可组合成的单角。

采用全组合测角的原因:一测回观测时间大大缩短;所有测量角度等权DJ1型仪器一测回流程:将仪器照准左方目标,安置好度盘和测微器;顺(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一周照准左方目标,调整测微器,重合两次读数两次;顺(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方目标,读数(同b);纵转望远镜;照准右方目标,操作同c;顺(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左方目标,读数(同b)(每一观测时段顺、逆转照准部的测回数应大致相同)18:因仪器中心与测站标石中心不一致对所观测的方向加的改正称为测站归心改正;因照准标志中心与照准点标石中心不一致而导致的改正称为照准点归心改正;归心元素的测定--图解法;直接法;归心改正:由于实际观测时仪器中心、照准标志中心和标石中心不一致,必须将仪器中心和照准标志中心归算到标石中心上去,所加的改正;归心元素:仪器中心和照准点中心偏离标石中心的水平距离和方位。

13:经纬仪的主要系统误差:度盘分划误差;测微器误差;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照准部偏心差;基座位移。

三轴误差:①视准轴误差定义:视准轴与水平轴不正交而产生的微小夹角,该夹角对测角产生的影响。

产生原因:望远镜的十字丝中心安装和调整不正确;望远镜调焦镜运行时晃动;气温变化引起仪器部件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