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课件《咏鹅》
《咏鹅》【完美版课件】

《咏鹅》【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文单元,以《咏鹅》这首经典古诗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诗的字词解释、句式结构分析、诗意理解、文化背景介绍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咏鹅》并理解诗意,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基本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中词句的理解,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鹅的特点,进而引入《咏鹅》的学习。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指导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字形。
4. 理解诗意: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古诗意境。
5. 例题讲解:以《咏鹅》为例,讲解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刚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另一首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咏鹅》2. 板书内容:生字词及其解释古诗意境简图古诗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咏鹅》。
(2)用自己的话描述《咏鹅》的诗意。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咏鹅》描绘了一只洁白美丽、仪态万千的鹅,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3)示例:《咏鹅》采用了对偶的句式,具有韵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咏鹅》的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介绍其他经典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与文化背景介绍。
《咏鹅》PPT课件幼儿园古诗(2024)

2024/1/28
12
鹅的生活习性介绍
鹅是群居动物,常常成群结队地 活动,有很强的集体意识。
鹅的叫声洪亮而有力,常常被人 们形容为“呱呱”叫。
水禽习性 群居动物 食性广泛 鸣声洪亮
2024/1/28
鹅是水禽,喜欢在水中游泳、觅 食和嬉戏。
鹅的食性广泛,既吃植物性食物 ,如草、谷物等,也吃动物性食 物,如小鱼、虾等。
10
03
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Chapter
2024/1/28
11
鹅的外观特征描述
01
体型高大
鹅的体型比鸭大,颈 部长而直,身体呈椭 圆形。
02
羽毛洁白
鹅的羽毛通常呈白色 ,也有灰色、黑色等 品种,羽毛光滑且防 水。
03
红色肉瘤
鹅的头顶有一个明显 的红色肉瘤,是其显 著的特征之一。
04
脚蹼发达
鹅的脚蹼发达,适合 在水中游泳和觅食。
22
06
课堂互动环节与家园共育建议
Chapter
2024/1/28
23
家长参与课堂活动邀请
2024/1/28
01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与孩子 们一起学习和欣赏古诗《咏鹅》 。
02
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让家长和 孩子一起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
24
家庭教育中古诗启蒙方法分享
01
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古诗启蒙,可以通过朗读、讲解、图画等多种方式帮 助孩子理解古诗。
14
04
诗歌中的绘画元素挖掘
Chapter
2024/1/28
15
画面构图分析
主体突出
以鹅为主体,通过大小、位置、色彩 等手法突出鹅的形象。
小学语文《咏鹅》ppt课件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80%
教师范读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 生进入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 美。
100%
学生自读
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自主 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
80%
分角色朗读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 会诗歌中的角色和情感,增强朗读 的趣味性。
讲解法:深入剖析文本内涵
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咏鹅》, 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 朗诵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诗意理解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鹅的鲜明 形象。
运用反复咏叹的手法,通过“鹅,鹅,鹅”的反复呼唤,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白毛”与“绿水”、“红掌”与 “清波”的对比,突出了鹅的美丽和环境的清新。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01
02
经典名句:白毛浮绿水, 解读 红掌拨清波。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01
02
03
04
我对《咏鹅》的理解程 度
我在朗诵和背诵方面的 表现
我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 度和贡献
我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教师点评及建议
01
02
03
04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思 考深度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 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咏鹅古诗ppt课件

2024/1/30
18
05 儿童教育视角下的《咏鹅 》
2024/1/30
19
《咏鹅》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原因分析
简单易懂
《咏鹅》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符合儿
童认知发展规律。
韵律感强
《咏鹅》运用押韵和反复的修辞 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
培养儿童的语感和韵律感。
富有教育意义
《咏鹅》通过描绘鹅的形态和动 作,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热爱生
书法、绘画、音乐等,这些文化现象都以《咏鹅》为题材,进一步丰富
了该诗的文化内涵。
17
当代传承与弘扬方式探讨
当代传承方式
当代弘扬方式
在当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传 承和弘扬《咏鹅》等经典古诗。例如 ,可以将《咏鹅》纳入中小学教材,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背诵;同时, 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亲子阅读等方 式,让孩子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些经典 古诗。
咏鹅古诗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解读与赏析 • 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 《咏鹅》文化内涵与传承 • 儿童教育视角下的《咏鹅》 • 《咏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拓展
2
01 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30
3
骆宾王生平及成就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中国唐代诗人。
群居性
鹅通常成群活动,具有很强的 群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食性杂
鹅的食性很杂,既吃谷物、蔬 菜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
小鱼虾等动物性食物。
象征意义
鹅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勤劳、 朴实和厚道。
《咏鹅》ppt课件完整版

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03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易水边景色的描绘和离别之情的抒发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文学地位及影响评价
01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在 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 歌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清新,具有鲜 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课程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强调教学目标 和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多背诵古典诗歌。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咏鹅》原文及注释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 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
此处连用三个“鹅” 字,表达了诗人初见 白鹅时的惊喜和赞叹 。
曲项向天歌
描绘白鹅弯曲着脖子 ,向着天空高歌的生 动画面。
色彩鲜明
诗中运用了“白”、“绿”、“红 ”等鲜明的色彩,增强了视觉效果 。
意境营造及审美体验
意境营造
诗人通过描绘白鹅在水中游弋、高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充满生 机的意境。
审美体验
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白鹅的优雅、水面的宁静以及大自然的和谐 之美。同时,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 情。
PART 05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 史背景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01
02
03
04
初唐时期
诗歌风格由六朝绮靡向唐诗风 骨转变,代表人物有虞世南、
褚亮等。
盛唐时期
诗歌创作达到巅峰,出现李白 、杜甫等伟大诗人,作品数量
和质量都达到极高水平。
中唐时期
诗歌风格趋于多样化,韩愈、 柳宗元等人发起古文运动,推
2024版古诗《咏鹅》PPT幼儿园课件

01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骆宾王生平及成就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
永《咏鹅》创作背景诗歌内容与意境《咏鹅》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诗歌内容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形象。
诗歌描绘了鹅的洁白羽毛、弯曲的脖子、红色的脚掌以及它们在水中浮游时的优美姿态。
同时,通过“曲项向天歌”和“红掌拨清波”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鹅的高贵气质和优雅姿态。
诗歌的意境清新自然,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02诗歌朗诵与赏析Chapter发音准确语速适中情感表达030201朗诵技巧指导逐句解读诗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整体感受诗歌韵律美押韵平仄01画面感02情感表达0303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Chapter鹅的外观特征描述体型高大羽毛洁白红色嘴巴和脚蹼鹅的生活习性介绍食性广泛水禽习性鹅的食性很广泛,包括草、谷物、水生植物、小鱼虾等。
群居动物鹅与人类的关系探讨家禽之一鹅是人类驯养的家禽之一,提供肉、蛋等食品。
文化象征鹅在许多文化中都是重要的象征,如中国的书法、绘画中常有鹅的形象。
宠物和观赏动物鹅也被人们当作宠物或观赏动物来饲养,因其优雅的形态和亲人的性格而受到喜爱。
04创意绘画:我心中的大白鹅Chapter绘画材料准备及技巧讲解材料准备白色画纸、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杯等。
技巧讲解首先,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大白鹅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大白鹅的形态和特征。
接着,老师可以讲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如何调色、如何运用画笔等。
幼儿自由创作环节创作引导创作过程作品展示与点评作品展示作品点评05手工制作:可爱的鹅宝宝玩偶Chapter材料准备及制作步骤详解•材料准备:棉花、彩色布料、线、剪刀、胶水、黑色纽扣或珠子做眼睛。
01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们可以分组进行制作。
020304老师先示范制作步骤,然后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尝试。
咏鹅咏鹅完整课件

咏鹅咏鹅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三册《咏鹅》一课,详细内容为对古诗《咏鹅》的深入学习。
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韵味,同时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咏鹅》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味。
2.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古诗《咏鹅》的朗读、背诵,诗意理解和文学知识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咏鹅》。
2. 朗读与解析(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注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解析古诗的字、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赏析与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鹅的形态、颜色、动作等方面欣赏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味。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课堂小结(5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己朗读《咏鹅》,体会古诗的韵律。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咏鹅》2. 主要内容:诗人:骆宾王诗意:赞美鹅的美丽和高洁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咏鹅》。
(2)用自己的话描述鹅的特点,体会古诗的韵味。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动物。
古诗《咏鹅》通过描绘鹅的形态、颜色、动作,赞美了鹅的高洁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收集其他咏物诗,进行欣赏和学习。
(2)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意。
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

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学着利用前几单元学到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诗。
3.引导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着利用前几单元学到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录音机教学预设:一.故事引入1.老师讲一个与鹅有关的故事2.揭示课题,读题,相机识记生字“鹅”二.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鹅。
三.畅读古诗(一)自读认字,勾出自己认识的字。
(二)互读认字,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同伴互帮或拼音认识。
(三)范读认字,教师范读学生巩固生字读音,试着模仿诗句停顿。
课间放松:跟唱《咏鹅》四.归类识字1.学习“项”“毛”“掌”2.学习“白”“红”“绿”3.学习“浮”“清”“波”4.学习“向”“歌”五.描红仿写指导学生书写“向”“白”“水”“毛”六.尝试背诵感情读,试着背诵七.课外延伸1.接着写生字2.背诵古诗教学反思:经过一阶段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学生要把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文学好是多么的难呀!教完《咏鹅》这一课后,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快乐学习。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
在相互帮助之下认识生字,既培养了一些学生的成就感,又使识字教学变得扎实。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小骆宾王诗中的`鹅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谁愿意上来说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
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 新授 练习
小结
说话伸脖子, 走路摆架子, 身穿白袍子, 头戴红帽子。
(打一动物)
返回
背景介绍
唐朝的时候,有个 七岁的小诗人,叫骆宾 王,看到了美丽可爱的 鹅在池里游水,他非常 喜欢这些鹅,用小手指 着鹅,作了一首诗 。
luò bīn wá ng
骆 宾 王
luò bīn wá ng
鹅,鹅,鹅,
弯着脖子
曲项向天歌。
昂着头,朝着天 空高声唱歌。
弯着脖子,昂着头,对着天空高声唱歌。
雪白的羽毛
白毛浮绿水,
浮在碧绿的 水面上
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
红红的脚掌
红掌拨清波。
拨着清清的 水波
红红的脚掌拨起, 曲项 向天歌。 白毛 浮绿水, 红掌 拨清波。返回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 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 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 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 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 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 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 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 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 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 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 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xiàng máo
tiān
bái
向
向上
天
天空
白
白天
毛
毛衣
方向
蓝天
白色
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