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表

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表
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表

教学科研课题开题评价表

培训有效性评价表

培训有效性评价表 培训编号PXJL-2011015 培训对象新进员工 培训时间2011-6-11 下午 2 :00 —3 :30 培训老师杨家岚 培训课题新员工入厂培训 培训简况(包括内容、教材、考核) 公司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意识 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估记录(包括教材,场地准备,教育水平,方法,时间)设定分值:15 分培训场地适宜,教材等符合课程需求,培训方法得当,培训时间充分。 学员考试成绩评估记录(包括笔试,面试,现场提问评分)设定分值:25 分考试以现场问答方式进行,学员均通过测试。 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评估记录(包括知识的掌握和工作中的运用能力)设定分值:30 分经培训,学员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有了进一步了解,熟悉了个人工作职责及部门工作流程,明确了公 司对员工的各项相关要求。 工作绩效评估记录(包括培训前后合格率、返工率、计划完成率、工作效率等设定分值:30 分的差异) 其它方面补充记录:

评估结论(包括总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评估参加人员工作部门职务或职称评估时间 培训有效性评价表 培训编号PXJL-2011009 培训对象 编号:PXPJ-2011009 公司领导、各部门部长 培训时间2011-6-1 8:00—8 :40 培训老师杨家岚 培训课题持续改进控制培训 培训简况(包括内容、教材、考核) 培训内容: 1. GJB9001B-2009 8.5.1 2. 质量手册8.5.1 持续改进 培训教材:GJB9001B-2009 、质量手册 培训考核:分值≥70 分为有效,<70 分需采取相应措施。 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估记录(包括教材,场地准备,教育水平,方法,时间)设定分值:15 分选用教材、教育水平均符合培训课程要求,培训方法得当,培训时间能达到课程要求,场地准备充分。 (13 分)学员考试成绩评估记录(包括笔试,面试,现场提问评分)设定分值:25 分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东孟固学校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二、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的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纳入教学目标,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 1.能掌握指导纲要,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学习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及课外资源或其它学科资源进行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整合,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学习的过程为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展开——研究——实践——活动评价——总结——延伸等。(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此课型,可根据课型自行设计活动环节) 1.活动准备:活动前师生要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能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或复习,体现在对资料的积累交流、整理、分析,还体现在对问题的质疑释疑,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沟通。 2.活动导入:导入形式不拘于一种,要体现学科特点,可采用多种形式。 3.活动展开、研究、实践:要体现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展开要自然,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活动评价、总结、延伸: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指导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注重反思、自我改进,同时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教师总结与延伸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要有画龙点睛之笔。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维,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学会体验。文本使用 1、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2、教师能积极开拓课程资源,使课内语文学习、实践与课外活动、生活结合起来。 课堂实施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努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感情。 2、抓住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带动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表达、交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表达参与面达到80%。 2、能基本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数学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1、体现教为学服务,课堂教学组织、调控从学生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程序的完成。 2、师生、生生平等,共同发展。 3、关注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氛围和谐。 4、能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多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 教学目标 1、目标确立全面、恰当、具体,符合学段目标要求。 2、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教学策略 1、问题设置新颖、开放,学习方式选取灵活,学生思维活跃,交流的信息量大。 2、要有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体现,并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 3、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自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全面参与。 4、适时、恰当的选择运用学习材料,学生易于操作,易于合作研究。 5、恰当、自然地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引导、设问及时,适度,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得到深化,引发思辨)。 7、恰当选用各种媒体,突出实效。 8、教材的使用、修改、创编具有科学性,合理、正确,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9、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独立使用媒体,操作熟练。 教学效果 80%以上的学生掌握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 英语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培训记录及有效性评价表

培训记录及有效性评价表 编号:ZH-6.2- 04 序号:0807 时间:2月16日培训题目: ISO与ISO9000简介培训教师:罗老师 地点:综合管理部培训方式:集中培训 4H 培训内容: 1、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是国家标准团体性联盟,各国以最具代表性的标准制定组织为加盟团体。)主要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共同的工业标准。成立于1947年2月,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有一百多个会员国和两百 多个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颁布共同的标准、包括:农业、工业、金融、化工、三产业等等。 2、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由ISO/TC176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订。首次颁 布于1987年3月,现阶段使用的是1998年开始第二次修订后二000年12月15日颁布实施。上百 个国家已正式将ISO系列的国际标准直接引用为自己的国家标准。 3、什么叫质量?什么叫管理等术语讲解。 4、ISO 9000的产生的背景 5、ISO9000:2008系列标准架构—核心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6、为何要贯彻实施ISO9001标准 7、如何推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核心精神:经济、合理、落实、有效、客观、预防性 即:怎么规范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怎么做就怎么记。PDCA循环 8、ISO9001管理体系建立的程序 9、ISO9001导入与推展的步骤 10、ISO9001成功的要素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共12 人)(考核方式:提问) 参加人员考核 成绩 参加 人员 考核 成绩 参加 人员 考核 成绩

工艺过程表

序号零件代号零件名称毛坯各类、材料牌号、坯料尺寸 及坯料能制零件数 全机 数量 工艺过程 1 2 3 4 JYK09-S-004 分子筛吸附器见压力容器装配过程纪录卡 1 4367.101J 封头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2 2 4367.114J 筒体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1 3 4367.103J 接管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4 4 4367.104 闷板Ⅰ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2 5 4367.105 闷板Ⅱ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2 6 4367.101A 连接板钢板Q235A δ=12 200×314 7 19 割焊钻清理 气割Z35 7 4367.102A 连接板钢板Q235B δ=12 200×3123 1 2 割焊钻清理 气割Z35 8 4367.106 人孔(装填口) 部件(按图制作) 2 4367.106.1 筒节见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综合加工纪录卡 2 4318.108.2 把手φ20 L=320 圆钢Q235A φ20 L=320 1 2 锯泠作 G30 4318.108.3 轴销圆钢Q235A φ25 L=340 1 2 锯车钻 G30 C615 Z35 4318.108.4 轴耳(盖)钢板Q235A δ=24 105×70 1 2 割钻清理 气割Z35 编制 校核 批准

序号零件代号零件名称毛坯各类、材料牌号、坯料尺寸 及坯料能制零件数 全机 数量 工艺过程 1 2 3 4 4318.108.5 轴耳(法兰)钢板Q235A δ=24 95×70 1 2 割钻清理 气割Z35 4318.108.6 轴耳(盖)钢板Q235A δ=24 105×70 1 2 割钻清理 气割Z35 4318.108.7 轴耳(法兰)钢板Q235A δ=24 95×70 1 2 割钻清理 气割Z35 9 4367.107 接管φ219×10 L=212钢管10 φ219×10 L=212 1 2 锯 G30 10 4318.110 支脚Ⅰ部件(按图制作) 1 4318.110.1 板1135×457×20 钢板Q235A δ=20 1135×457 1 4 割 气割4318.110.2 板钢板Q235A δ=20 按图放样式 1 4 割 气割4318.110.3 板795×217×20 钢板Q235A δ=20 795×217 18 割 气割4318.110.4 板374×217×20 钢板Q235A δ=20 374×217 18 割 气割4318.110.5 板393×457×20 钢板Q235A δ=20 393×457 1 4 割 编制 校核 批准

课堂教学评价表及使用说明

课堂教学评价表及使用说明 表二:对教学过程常规项目的评价 表三:加分项目

对课堂教学评价表的说明 本表供专业人员使用,包括教师、教研员、学校的教学业务领导。使用本表的专业人员必须了解学科课程标准,必须具有中学相关学科教学经验。 本表是对教师的某一堂课进行评价的量规,评价的目的是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为教学评比活动提供科学操作的工具。 本表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将课堂教学的评价分解为3个部分。即目标评价、过程常规评价和教学行为运用评价。分别指向: 1、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2、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师讲述 3、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具体的评价项目设计时注意评价内容彼此独立(详见下文的说明)。 本表的显著特征之二是以本课题前期研究的“课堂观察和记录技术”为技术支撑,做到每一项的评价(扣分或加分)都有事实依据。 本表的显著特征之三是充分注意到评价表的操作性,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计分方法,便于操作(详见下文的说明) 一、关于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专指“课时教学目标”,该目标是教师设定的,在教案上用文字表达。(二)教学目标必须首先满足下列3个条件: 1、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教学内容的特征 3、适应该年段学生情况 这3方面有缺陷的应予扣分。(每项2分)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最鲜明地表现学科特点,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表达应当具体,内容应当可操作、可检测;其他2维目标,除表达具体外,强调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体现。这里共有7项,评价者在课前阅读了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文本之后即可作出评价,这个评价是预测性的,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无关。这7项中有缺陷的应予扣分(每项2分)。 (四)10项均无扣分时,得20分(满分),表明该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

最新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有些探究活动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通过活动,学生还能很好地认识科学探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完整的探究活动基本上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和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需要参与完整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科学探究中每一个要素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都是分层次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目标和层次应该由低向

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转载:北京市教委文件2007-09-15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试行) 一、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特色教学。 5、坚持可行性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的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如何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

使用评价表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表从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使用时还需结合学科特点及学校实际灵活运用。 2、课堂教学评价不应面面俱到,不是所有项目都体现在一堂课中,评价时要有所侧重。 3、评价时不追求完美,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4、不以一节课来衡量教师的优劣,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鼓励教师不断反思、获取成功。 5、要把定量与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二)对教师工作成效的综合评价(附:我市小学教师评价指导方案) 难,教育评价有长期性与滞后性,这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困惑。 1、师德评价。爱、宽容、责任感。学生、家长的评价。例:在对100名教师的问卷中,对你“热爱学生吗?”问题的答卷中,90%以上的教师说是,再向其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解决厌教的问题才可能解决厌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必须丢掉师道尊严的“面具”。 教师的困惑:我怎么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教师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学生表现的失望值相等;家长不理解;工作负荷重,精神生活单调,身心疲惫;教了十几年的书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太高了;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法律纠纷逐年上升……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 年级、年龄不是借口,实施新课程应从自己、从现在做起,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简单说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什么? (一)写反思日记。及时写下自己的经验与思考,以备今后查阅、分析。 1、写成功之处。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应变得当的措施,若不及时捕捉,便会留下遗憾;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科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及时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借鉴。 2、写不足之处。对失误与不足、对达不到预期目的做法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学生创新。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好方法、好思路,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4、写“再教设计”。这节课悟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这部分时应该如何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二)交流讨论。教师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既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讨论成果大家一起分享。 (三)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直接着眼于的改进。反思即教研,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总结即成果。 教育拒绝速成,生命的路很长,学习是一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终点,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

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附件1 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等级 基本原理清 晰等级描述 通过探索研究,发现了新原理、提 出了新理论,或对已有原理和理论 开展了深入研究。属于基础研究范 畴,主要成果是研究报告或论文等。 技术概念和基于基本原理,经过初步的理论分 应用设想明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技术概念和 确军事应用设想。主要成果为研究报 告、论文或试验报告等。 技术概念和针对应用设想,通过详细的分析研 应用设想通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实验,验证 过可行性论了技术概念的关键功能、特性,具 证有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主要 成果为研究报告、模型和样品等。 技术方案和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技术方案和 途径通过实途径,通过实验室样品/部件/功能模 验室验证块的设计和加工,以及实验室原理

样机的集成和测试,验证了技术应 1 / 5 用的功能特性,技术方案与途径可 行。 部件/功能模针对演示样机总体要求,完成了主 块通过典型要部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加工,通 模拟环境验过典型模拟环境的测试验证,功能 证和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典型模拟环 境能体现一定的使用环境要求。等级评价标准(1)发现或获得了基本原理;(2)基本原理分析描述清晰;(3)通过理论研究,证明基本原理是有效的。 (1)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基本原理的有效性;(2)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明确的技术概念和军事应用设想;(3)提出了预期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性;(4)形成了预期产品的技术能力预测。(1)通过分析研究、模拟仿真和实验室实验,验证了技术能力预测的有效性;(2)明确了预期产品的应用背景、关键结构和功能特性;(3)完成关键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建模仿真;(4)研制出实验室样品、部件或模块等,主要功能单元得到实验室验证;(5)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技术转化途径。 (1)针对应用背景,明确了预期产品的目标和总体要求;(2)提出了预期产品的技术方案和途径;(3)完成实验室样品/部件/功能模块

工厂、设施和设备过程策划有效性评价表(有内容)

工厂、设施和设备过程策划有效性评价表 编号:BS-2018 序号评价内容接收准则评价改善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日期效果确认备注 1 工厂布局 之合理性1有厂区平面图。 2生产线按流程图布局。 3生产线通道顺畅,照明充足,有检验点,有待加工区、转 序区、物流合理、没有重复的搬运、交转。 4厂区有绿化,与工作区分开,整洁,有序。 5厂区有交通通道,各种指示标识清晰。 6有仓库及合理的贮存空间。(20分) 车间生产线按生产流程合 理布局,生产线通道物流 顺畅、各标示清晰,仓库 贮存空间合理,厂区与工 作区分开。 / 行政部2016-12-20 已完成 2 适当的自 动化1操作复杂的工序自动完成。 2容易出现质量事故的工序,有自动完成装置或自动报警装 置。 3简单重要的工序(容易出错)有自动完成装置或相应的防 错装置。 4危及员工安全及健康的工序有限位装置、报警装置或自动 完成装置。(15分) 车间的生产设备有自动完 成装置和放错装置,危及 员工安全的工序,设备有 限位装置。 / 工程部 IE部门 2016-12-20 已完成 3 人机平衡1生产线各工序设备的产能与作业人数配备合理。 2生产线各工序设备的产能与辅助作业人数配备合理。 3生产线各工序设备的产能与检验员人数配备合理。 4一旦缺岗有应急人员安排。(20分) IE部门评估合理配备产线 工序设备的产能与作业人 数,生产部门有应急人员 安排。 / IE部门 工程部 生产部 2016-12-20 已完成

工厂、设施和设备过程策划有效性评价表 编号:DB-2016 序号评价内容接收准则评价改善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日期效果确认备注 4 贮存和周 转 及库存量 1原材料贮存合理,可行库存量减少至最低。 2半成品,成品的贮存量能满足100%交付的要求。 3满足上述要求的贮存量为最低限额,不过多地占用资金。 4有合适的工位器具及搬运工具。(10分) 对在制品进行了周转率 控制,并且现有的仓储区 域完全有能力满足交付 要求。场地平面按待检 区、检验合格品区、不合 格品区及生产区进行划 分,由于减少了运输距离 和搬运时间,使现有空间 处于增值使用中。 / PMC仓库2016-12-20 已完成 5 增值劳动 含量1生产线布局或零件流动。 2物料流动符合看板要求,没有过多的搬运,没有重复的搬 运。 3能保证在不中断操作的情况下取得作业文件。 4合理利用空间,工序间接使用工具、刀具、夹具随手可拿。 5上、下工序节拍平衡,无过长时间的等候。 6加工余量合理,没有过多的加工。(15分) 车间生产线按生产流水 线流程进行布置。场地平 面按原材料区、成品区和 不合格品区进行划分,减 少运输距离和搬运时间, 方便同步物流。在现场放 有作业指导书并在不间 / IE部门 工程部 2016-12-20 已完成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doc

十林镇沿河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指标得分 1.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5分) 教学 目标 2.重点突出,要求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5分) (15分) 3.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中。(5分)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3分) 2.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3分) 3.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能力 教 的培养。(3分) 学 4.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体现语言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3分) 过 教 师 的 指 导 程 5.语言输入量、训练的密度、难度符合学生实际。(3分) (2 6.教学方法灵活得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 (3分) 5 分) 7.尽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3 分) 8.课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过渡自然;教学反馈和矫正及时;体现循序渐进,符合外语教学规 过 律。(4分) 程 教 1.语音准确,语调规范,语言表述清晰。(2分) (40 师 2.能熟练用英语组织教学,语言应用得体,讲授科学、正确、简明。(3分) 分) 素 3.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掌握学生外语学习规律。(3分) 质 4.板书、简笔画、音乐等教学技能全面。(2分) (1 5.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善于与学生沟通。(2分) 5 6.课堂教学组织、调控能力强,灵活应变,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 分)学任务。(3分) 1.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浓厚。(4分)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互训练活动充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有实效。(4分) (30分)学 生 的 学 习 过 3.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4分) 4.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语言能力。(4分) 5.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3分) 6.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讨论、表演、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程 解。(4分) 7.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4分) 8.受到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3分)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评价表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授课教师:课题: 评价项目 年级:授课时间: 评价指标得分 一.教学目标 (10 分) 1.准确、具体,具有层次性、生成性,可操作性强,切合学生实际。 2.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3.生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 二.教学内容 (20 分) 1.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生成点 2.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的呈现符合各科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3.关注知识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评估生成,有效生成。 4.课堂容量合适、难易适度、留给学生足够的生成的时间与空间。 三.教学过程(30 分) 1. 课堂氛围民主、平等,师生、生生关系和谐,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 2. 教与学关系和谐,时间分配科学,以学为主。教师启发、点拨和组织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 15 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 3.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形式多样、频率适当、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 4.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5.注重学习生成方法的指导和生成习惯养成; 6.教学方法适宜、学习方式得当,有效利用生成,高效学习。 四.教学效果 (20 分) 1.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足够重视; 2. 师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更多地进行生成的活动;

3. 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优化,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教师素质(10 分) 1. 基本素质。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爱生。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语言规范,作风民主。组织教学到位,能引导教学生成,面对生成,能对生成内容进行快速的评估,有较强的生成应变能力和智慧; 2. 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功底深厚、扎实,教学视野宽广,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熟练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生成。 六.创新教学(10 分) 1.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件使用等某一方面具有创新,能引领生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 评价人: 总分:

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 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两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改组。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1)态度积极: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无“死角”、无“闲人”。 (2)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生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提高。 (3)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

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一、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二、教学方法 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文化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提高素质; 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学评价 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态度习惯、数学能力、语文素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实验实习动手能力等)得到培养提高。

工艺过程风险评价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部位 危险因素及存在部位 根据襄垣县恒祥焦化有限公司94万吨/年焦化建设项目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1.1火灾及化学性爆炸危险性分析 炼焦生产中,能引起火灾及化学性爆炸事故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一、根据《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焦炉地下室及烟道走廊、焦炉煤气交换机室、初冷器,鼓风机室,硫氨饱和器、脱硫塔、洗苯塔等煤气区域,粗苯生产装置区、储槽区,等属于甲类。 浓氨水储槽等属于乙类。 煤场、储槽、胶带输送机通廊及转运站、配煤室、装卸煤区域、破碎粉碎机室、化验室等属于丙类。 二、在焦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爆炸事故,绝大部分是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该混合物遇到明火或微小发火能量的激发,如火焰、焊接时产生的火花、电弧、机械撞击火花、静电火花和电器火花等。但这种爆炸性混合物在高压、高温情况下,在没有明火或静电作用时,同样有可能发生化学爆炸,如设备升压、卸压时,由于气体流速太高,产生高温引爆或高温下积碳自燃。 在焦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是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的化工设备;二是空气是常见的助燃物质,而且大量存在;三是由于设备运行、安装、检修的需要,离不开着火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密封装置失效、设备、管道内泄漏或喷射到厂房或周围的大气中,或由于负压操作、系统串气、水封不严密或失效,空气串入到装置或设备内,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若遇到明火或高温就有发生化学爆炸的危险。从生产工艺过程看,火灾、爆炸危险源主要来自煤气、苯蒸汽、焦油蒸汽等;工艺介质具有可燃爆性,以及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等,即会引起燃烧爆炸。 三、生产过程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部位 1、备煤、炼焦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及化学性爆炸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部位一般为: (1)焦炉表面高温引起可燃物起火。炼焦是焦化厂的主体,焦炉是用来炼制焦炭的,其内部温度极高,炉体表面散热面积较大,如有易燃或可燃物质与炉体接触,极易被烤燃;距炉体较近的易燃、可燃物,也有被辐射热引燃危险。 (2)煤气燃爆危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通过煤气的设备和管道,如果煤气中含氧量过高、产生静电火花等原因均可能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此外若管道长期腐蚀,管件泄漏,造成煤气泄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源即会发生爆炸事故。 (3)粉尘爆炸危险。在焦化厂的生产中,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会是存在的,如焦化厂内的备煤及筛焦等,其煤尘或焦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将会造成爆炸事故。特别是焦化厂粉碎机室、带式输送机、转运站部分,未安装除尘系统或其除尘系统的故障会造成大量积粉或粉尘浓度超标:煤、焦的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会造成火灾、爆炸、污染等严重事故。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新的)

蒿咀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者科目课题 所在学校年级上课地点时间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得分 教学准备15分1、能反映教师对学生实际状况的了解 2、为教学活动做过素材搜集、环境创设等准备 3、引导学生预习过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意图 内容与目标20分4、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当,切合学生实际,包括认知、思想、能力情感等要求 5、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6、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7、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现出开放性与创新精神 教与学过程45分科学性10 分 8、内容正确,设计合理,结构严谨 9、注重双基,培养能力,寓徳于教 主体性10 分 10、面向全体,学生自主参与面广,互动合作,思维积极 11、善于启发、诱导,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因材施教 过程性10 分 1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展示“过程”,多种感官参与,主动探索获 得知识。 13、反馈及时,矫正迅速,时空合理 情感性5分 14、教学民主,尊重相信学生,激活内在动机,学生有思考活动的时间,有表现自己 的机会和成功愉悦的体验 发展性10 分 15、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达成率高,各类学生都有收获 16、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培养个性,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素质20分17、知识面宽,教态亲切,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调控能力 18、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生动、严谨,启发性强。 19、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操作规范、熟练,辅助有效到位。 20、适宜的课堂练习或检测有较高的成功率 整体评价 总分 等级 注:总分为100—85分的,等级为优秀;总分为84分—75分的,等级为良好;总分为74—60分的,等级为一般;总分为60分以下的,等级为较差。 评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