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金丹揭秘92回笔记

合集下载

西游记读书笔记九十一回到一百回答案

西游记读书笔记九十一回到一百回答案

西游记读书笔记答案(七)——第九十一回到一百回第九十一回:1、唐僧师徒来到慈云寺,方丈挽留他们看元宵灯会。

后来悟空发现金灯桥三盏金灯是被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的。

三妖怪还吸干了酥合香油,卷走了唐僧。

第九十二回:1、悟空等与妖怪相斗,结果,八戒和沙僧被捉进洞中。

悟空只好上天求救。

太白金星指点悟空去请四木禽星。

玉帝命许天师同行者去斗牛宫点四木禽星下界降妖。

这四星分别是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

原来,这三妖怪是三只白犀牛精。

第九十三——九十五回:1、唐僧师徒在百岁山下的布金寺求宿,遇见一个女子,是被一阵狂风刮到这的,其实,这女子是天竺国的真公主。

2、在京城,天竺国的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被绣球打中,只好成亲。

3、悟空打了妖精变的假公主,一直追到她住的兔子洞。

太阴星君带着嫦娥(仙子)赶到。

妖精现了原形,原来是广寒宫捣玄霜仙药的玉兔,使用的兵器短棒实际是捣药杵。

第九十八回:1、来到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来迎接唐僧师徒。

2、师徒欲过凌云渡,接引佛祖划着无底船来接众人。

唐僧也脱了凡胎。

3、如来命阿傩、伽叶引师徒入宝阁选经。

不料,二尊者索要人事,悟空不肯。

结果取到的是无字经。

这一切被宝阁上的燃灯古佛听到。

4、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夺了,让师徒师徒识破真相。

5、唐僧重返灵山,把紫金钵盂给了尊者,才取到有字真经,共五千零四十八卷。

第九十九回:1、谨记唐僧难数清:金蝉遭贬第一难,出城逢虎第五难,凌云渡脱胎八十难。

2、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送他们过河的白鼋在那等候。

快到东岸时,他问唐僧可曾帮他问如来他什么时候可修炼成人身的事,唐僧忘问不答,结果,他一生气沉入水中,师徒四人连同经书都浸湿了。

这是第八十一难。

第一百回:1、八大金刚命师徒一行回西天受封。

原来,唐僧是如来的徒弟,名唤金蝉子,因为不听佛祖说法,心生轻慢转生东土。

2、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僧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

西游记第九十二回概括50字

西游记第九十二回概括50字

《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为: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

概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想要营救被青龙山妖怪捉走的唐僧,但是妖怪法力高强,八戒、沙僧相继被擒。

悟空上天请来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与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

直至西洋大海。

龙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现出塬身,咬死一犀,众神又捉一犀。

扩展资料:
《西游记》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92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92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92回主要内容
第92回: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在《西游记》第92回中,故事发生在孙悟空和红孩儿之间的激烈战斗中。


孩儿是火神之子,拥有强大的火焰能力和狡猾的性格,而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拥有神通广大的武艺。

故事开始,孙悟空和红孩儿相遇在一座山峰上。

红孩儿以其顽皮的本性,决定
挑战孙悟空,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两者开始了一场激烈而惊心动魄的对决。

红孩儿先展现了他强大的火焰能力,发出熊熊烈焰,试图将孙悟空烧尽。

然而,孙悟空凭借着他的身法和神通,巧妙地避开了火焰的攻击,并迎接了挑战。

他化身为诸多形态,迅速攻击红孩儿,试图制服他。

双方的打击不断升级,气氛变得紧张而激烈。

孙悟空运用各种绝技,如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金箍棒等,对红孩儿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红孩儿也不示弱,以火焰之力反击,并发动精心设计的阴谋伎俩。

经过一番苦战,孙悟空终于发现了红孩儿的弱点。

他意识到红孩儿的力量来自
于火焰,于是唐僧专门为孙悟空准备了一桶清水。

孙悟空巧妙地利用水的力量,将红孩儿的火焰熄灭,使他丧失了力量和反抗的能力。

最终,孙悟空成功地制服了红孩儿,将他带回了唐僧的身边。

红孩儿认识到了
自己顽皮行为的错误,并愿意向唐僧道歉。

孙悟空和红孩儿的冲突不仅展现了两者强大的战斗技巧,也让红孩儿认识到了友好与团结的重要性。

在第92回中,孙悟空和红孩儿之间的战斗揭示了人物之间的成长与团结的重
要性。

这一段精彩的剧情为读者呈现了两位角色的巅峰对决,并通过团结和友好化解了冲突,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和教训。

西游记金丹揭秘80回笔记

西游记金丹揭秘80回笔记

西游记金丹揭秘80回笔记感谢韩老师。

1、上回讲国王的精气被外色吸干,这一回讲内色,外在的容易,内在的更难。

2、姹女讲坎卦中的这一个阳爻,它在内是阳,在外是阴,所以叫姹女,姹女内在养着一个先天的真阳。

3、色欲在内不在外,由己不由人,所以自己对境忘情,毫不动念,精化气,气化光,已经化完,自然就不动心,这个不动心,不是人为强迫的,是自动达到的,假如还没有达到,就很难恢复一点灵光,这一点灵光是一个阴阳混一之气,但它绝没有半点色欲,这就是人的本性,你要恢复这个本性,就是精化气,气化光,化到有电而无欲,在任何时候,绝对没有半点心思,它是自然的没有半点色心,这讲的就是内色,人的色心真正地消除了,不容易。

4、这个情意,就是声色之念,声色之念一动,就是后天的意识,人的神就昏,所以人就感觉疲乏,因为人的后天意识心一动,就和大道本元的本性能量就隔离,所以人就觉得疲乏无力了,如果人不动心,是一个一心的无心的道心的状态,人的心光和大道的光就在合一,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人就丝毫不感觉到疲倦,讲唐僧又回到了后天意识心的状态。

5、氤氲就是阴阳交感的先天一气,先天一气就是一种祥光,一种祥云。

6、孙悟空这个元神看问题,他看的是神气,不是看外表,他是看一种无形的能量,他看到一股子黑气,唐僧危险,唐僧是心灵之光这个道光,这个光最怕黑气的侵害,黑气来了,就要麻烦了,7、唐僧念心经,如果他是一个道心,他就是真性、空静的心和本元的能量就是一体的,如果他不知道心的正邪,性的真假,他就是念也是后天意识心,如果他真正地能够做到正心真性,他就是不念也是真的;他如果不知道真假,他就是念也是假的,所以明心见性,是否真正地搞懂了,没搞懂真的,真的心,真的性,再念也是假的,再修道全是假的,所以唐僧就是不知真假,不是真心,是一个后天的声色之心,这就不是真性,是假性,因此修道就要真正地明心见性。

唐僧动了内在的色相之心,讲当人的内在的色心如果不除掉的话,他就是一个顺行,就是一个俗人,当真阳升起时,他就顺着这个能量在想人的事情,他的心动了色心,所以才会有妖,这个妖怪就是后天的色欲之心的一个相,如果你这个心不动,他就会逆行,就会成为一个圣,因此内色就是圣和妖的一个分界岭,如果你人心修不好这个色心还在,它就是顺行之妖,如果你的心不动,它就会逆行成为仙佛圣的这个圣光,所以,这个色心就在于人这一念,顺行的后天的色欲之念还是一个空静无心无念的,一念之差,就是妖和圣的区别,非常重要,是修行之门。

【名著导读】《西游记》第九十一、九十二回知识要点

【名著导读】《西游记》第九十一、九十二回知识要点

【名著导读】《西游记》第九十一、九十二回知识要点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故事梗概唐三藏师徒四人来到金平府的慈云寺中借宿休息,正好赶上元宵节,寺里的僧人邀请他们观金灯游玩。

就在三藏询问金灯的情况的时候,被妖怪摄走了。

悟空追踪到青龙山玄英洞,得知这里有三个妖精,一个叫辟寒大王,一个叫辟暑大王,一个叫辟尘大王。

金灯里的香油就是他们弄走的,唐三藏也是他们捉去的。

悟空和三个妖怪大战一百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辟尘大王做法让众妖围住悟空,悟空败下阵来,回到慈云寺。

悟空和八戒沙僧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三人决定一起去青龙山救师父。

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故事梗概来到青龙山,悟空变成火焰虫儿进洞找到了正在哭泣的唐三藏,本想悄悄救他出去,结果被妖精们发现。

悟空丢下唐僧,自己打出洞外。

八戒打破洞门,冲进洞去,悟空三人和妖精们展开激战,结果八戒沙僧都被妖怪抓住,悟空独自逃走,来到天宫求救兵。

太白金星告诉悟空妖精们是犀牛精,需要请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这四木禽星降妖。

玉帝降下旨意,让四位神仙和悟空来到妖精洞外,悟空引出妖精,妖精见四木禽星到来,赶紧逃走,悟空和井木犴、角木蛟前去追赶,其他二星救出了三藏等人。

众人追赶妖精要西海,西海龙王和太子也来助战,活捉了辟尘大王和辟暑大王,打死了辟寒大王。

悟空和众神仙把两个妖怪带回城里,跟人们讲明了真相,八戒杀掉了两个妖怪。

百姓们感谢师徒四人,款待他们好多天后,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

练习1.三个妖怪分别是(),他们都是()精。

2.告诉悟空如何降妖的是()。

3.悟空请来()星,又在()龙王的帮助下降服了妖怪。

4.最后杀死辟尘大王和辟暑大王的是()。

答案1.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犀牛2.太白金星 3.四木禽星西海4.猪八戒【前情回顾】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第六回第七回第八回第九回第十回第十一回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四回第十五回第十六回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第十九回第二十回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二回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第四十五回第四十六回第四十七回第四十八回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第五十一回第五十二回第五十三四回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六五十七回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六十一回第六十二六十三回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五、六十六回第六十七回第六十八——七十一回第七十二、七十三回第七十四——七十七回第七十八——七十九回第八十——八十三回第八十四——八十六回第八十七回告诉朋友你“在看”,我让你“好看”!。

概括西游记九十二回100字左右

概括西游记九十二回100字左右

概括西游记九十二回100字左右
九十二回的情节讲述的是孙悟空等群众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从
妖府中救出唐僧,八戒、沙僧三人也得了难得的幸运,最后终于达到西天取经的目的。

讲述这一段剧情时,观音大士为孙悟空等人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时,孙悟空七十二变将妖怪打败,把妖府掌控在手,但仍然无法把唐僧救出来。

此时,观音大士伸出慈悲之手,从金光中呼唤出隐藏着唐僧的玉箱,同时让孙悟空给了玉箱金钥,也就是“须弥空寂”的口诀,这样他们才能打开宝箱,将唐僧救出来。

后来孙悟空他们终于救出唐僧,顺利逃出妖府。

观音大士还发出一千八种灵药来帮助孙悟空等人,以此来阻止释迦牟尼,此外,观音大士还变成西天取经的宝雀,带领大家到达西天取经的地点。

凭借着观音大士的帮助,终于孙悟空等人成功取回真经,八戒和沙僧也得到十万块地宝贝,大家终于完成取经大业,达到了出发的目的地。

九十二回的情节最终以大家取得成功而圆满收官。

从九十二回的情节可见,在孙悟空等人取经归来过程中,观音菩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提供了无数的援助和帮助,只有她的出现,孙悟空他们才能顺利完成取经任务。

观音菩萨为我们树立了慈悲为怀、以慈悲心调和矛盾的榜样,可以给我们一种慈悲精神的引导。

- 1 -。

西游记金丹揭秘92回笔记

西游记金丹揭秘92回笔记

西游记金丹揭秘92回笔记感谢韩老师。

1、三个虽代表五行,讲的是先天的五行:孙悟空是金水;八戒是木火;沙僧是土。

青龙就是元性,肝藏魂,这个元性,实际上讲元性被先天的五行所提升。

四星是木;牛,牛是土,好像是土克木,但实际上是以克为生,木星的能量和人的本性能量结合。

2、人为什么在修道路上懈怠,因为他的信不真,信不正,真就不真,真的东西一点儿不能错,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许多是捣乱的,是麻烦,真的不容乱七八糟东西的干扰,你被干扰了,你信的就假,信的就是邪的,所以你的意就不能凝,就不能定,就定不住,所以信得是正是邪,非常重要。

信的正,一点儿没错,你的意才能凝得住,你才不会还没有到真佛之地就懈怠,人了性之后再了命,才可以脱生死,金丹是以无相生实相,它有真有假,有内阴阳的真假;外阴阳的真假,如果有一丝不知就难以成。

3、因为信得不正,真意就凝不住,妄意就逞强,所以就是妖。

4、东北方的,东北是艮卦,是一个硬的土;西南是坤卦,是一个柔和的土,西南是生我之处东北是死我之门,东门艮地就是死户,所以要开生门,闭死户,讲一个硬土,一个软的土,这两个土要合二为一,才是真土,真土才是真意,才是真信。

真信,信得正,意才能够真,意真,有了这个真意土,内在的五行才能够进行先天化的运转。

玄英洞,玄就是黑,这样一个黑的洞,讲的是这个青龙,虽然是阳,但跟先天一气来说,跟元神来说它就是阳中之阴,是后天的阳,不是先天的阳,所以就应该是用先天一气那个纯阳之光来把个阴气转化,战退群阴,转化成先天的元神。

5、神明默运,用这个神去感觉,而不是有形有相的外在的要做一个什么,你这个魂,这个元性的提升过程中,你的先天一气这个纯阳的光在转化它的阴气,在转化过程中你会有感受,就用你的神明默运去感受它,去领悟它。

6、真的是在无形无相中是你的神感应的,而不是表面的东西,不识真假,就是不知真假,真心暗昧,元神不通,还是一个后天意识心的瞎子。

7、孙悟空救唐僧没有成功,讲人的这种贪欢图懒,图安闲自在这种心,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使人的法身之真非常弱,所以就不是一下能够解决的。

西游记92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92回读书笔记

西游记92回读书笔记《西游记》第92回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第92回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达到了高潮,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这一回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孙悟空作为主角之一,他的机智、勇敢和坚定不移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总能想出奇妙的计策,化险为夷。

而唐僧的慈悲心和毅力也让人深感敬佩。

猪八戒和沙僧则以其独特的性格和幽默感为故事增色不少。

其次,这一回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师徒四人历经艰险,但他们始终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

每一次战胜妖怪,都让人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智慧的胜利。

而作者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也深深地渗透在了每一个细节之中。

此外,这一回中的主题思想也值得深入探讨。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考。

作者通过孙悟空等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和神性的思考。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相处,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这一回中的语言艺术也值得称赞。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西游记》第92回是一回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价值高的章节。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通过深入阅读和品味这一章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游记》这部文学经典的真正价值,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智慧和勇气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金丹揭秘92回笔记
感谢韩老师。

1、三个虽代表五行,讲的是先天的五行:孙悟空是金水;
八戒是木火;沙僧是土。

青龙就是元性,肝藏魂,这个元性,实际上讲元性被先天的五行所提升。

四星是木;牛,牛是土,好像是土克木,但实际上是以克为生,木星的能量和人的本性能量结合。

2、人为什么在修道路上懈怠,因为他的信不真,信不正,
真就不真,真的东西一点儿不能错,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许多是捣乱的,是麻烦,真的不容乱七八糟东西的干扰,你被干扰了,你信的就假,信的就是邪的,所以你的意就不能凝,就不能定,就定不住,所以信得是正是邪,非常重要。

信的正,一点儿没错,你的意才能凝得住,你才不会还没有到真佛之地就懈怠,人了性之后再了命,才可以脱生死,金丹是以无相生实相,它有真有假,有内阴阳的真假;外阴阳的真假,如果有一丝不知就难以成。

3、因为信得不正,真意就凝不住,妄意就逞强,所以就
是妖。

4、东北方的,东北是艮卦,是一个硬的土;西南是坤卦,
是一个柔和的土,西南是生我之处东北是死我之门,东门艮地就是死户,所以要开生门,闭死户,讲一个硬土,一个软的土,这两个土要合二为一,才是真土,真土才是真
意,才是真信。

真信,信得正,意才能够真,意真,有了这个真意土,内在的五行才能够进行先天化的运转。

玄英洞,玄就是黑,这样一个黑的洞,讲的是这个青龙,虽然是阳,但跟先天一气来说,跟元神来说它就是阳中之阴,是后天的阳,不是先天的阳,所以就应该是用先天一气那个纯阳之光来把个阴气转化,战退群阴,转化成先天的元神。

5、神明默运,用这个神去感觉,而不是有形有相的外在
的要做一个什么,你这个魂,这个元性的提升过程中,你的先天一气这个纯阳的光在转化它的阴气,在转化过程中你会有感受,就用你的神明默运去感受它,去领悟它。

6、真的是在无形无相中是你的神感应的,而不是表面的
东西,不识真假,就是不知真假,真心暗昧,元神不通,还是一个后天意识心的瞎子。

7、孙悟空救唐僧没有成功,讲人的这种贪欢图懒,图安
闲自在这种心,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使人的法身之真非常弱,所以就不是一下能够解决的。

8、你信的正与邪,就关系到你的意,这个意土能不能够
坚定。

9、唐僧的问题是他人心的懈怠,他这就是信得不正,信
不正,意土问题,所以他才有这个灾,要解决信的问题,中孚卦是信的这样一个卦,讲的是用这个能量场解决问
题,信其假而不信其真,人这个信,信得不真不正,这里头有假有邪的东西,讲人的青龙这个元性,就在炫耀自己的这一点小光,而不知道真正的大道之光,就错在这儿了,金星笑这个。

10、四木星,是木;牛是土,土又在水里,其实讲的是水
中金,在木星的能量的作用下,虽然是木克土,但实际上是木在给它能量,所以它就从元性生成为元神,在讲人的元神形成的过程。

11、懈怠之心一点儿不能有,稍微有一点儿,就出麻烦了,
就出很大的不同。

12、妖向海心跑,讲贪婪之私心可以一时扫除,而偷游浪
荡之妄意就没有那么快能够解决,如果不下一番狠的功夫,真意的恢复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痛苦的战斗磨练,才能够出现这个真意,讲人这个真心,如果不经过锤炼,那个真心就出不来。

13、木星的兵是外来的;龙王的兵是水里的,内外夹击,
防范虑险,不能给它一点儿的空闲,稍微有一个缝隙,可能就会坏事。

14、抓住3个妖怪,讲功力到了,妄意贪欢游荡之妖就自
伏,人的妄意你功力到了,妄意就可以变成真意,即降伏了。

15、送佛一只牛角,讲信之正,戒行两用,终究能见佛祖;
如果信不正,真佛假佛不分,关系到生死大事,关系到法身的成败。

16、玉华县,金平府,这个金、玉,其实都是金丹的修本
性之光的内涵。

17、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到底亏。

18、在有形有相之假处起见,不于无形无相之真处留神,
你是不知真假,贪欢图食,安闲自在,以非一朝一夕之故,假者胜而真者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