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和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猫和兔教案设计7篇

猫和兔教案设计7篇

猫和兔教案设计7篇优秀的教案是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的,通过写教案,很多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猫和兔教案设计7篇,供大家参考。

猫和兔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在交流活动中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2、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能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场景。

2 、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 、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活动过程: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出示字卡“交通安全”)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1、观看情景表演老师请出表演者,其余幼儿观看表演。

(1)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3)(出示信号灯)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2、认识十字路口,你认识这些道路吗?道路上有什么?(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过十字路口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三、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1、(出示交通标志)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有什么用呢?2 、幼儿讨论四、延伸活动1、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

老师也要向交警叔叔学一些指挥交通的本领,请小朋友仔细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师来当交通警察,请小朋友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听警察叔叔的指挥,一起动一动吧!活动思: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猫和兔_青岛版(六年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猫和兔_青岛版(六年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猫和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

2.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先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先生珍重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善待动物、情愿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认识猫和兔的共同特点,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

难点:培养先生从全体到部分的有按次的观察方法;认识鲸、海豚、蝙蝠也是哺乳动物。

三、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猫和的图片、兔的标本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出示课件:第一个谜语: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喵喵瞄,黑夜巡查眼似等,厨房粮库它放哨。

生:猫师:你为甚么认为它是猫呢?(指名先生说)师:你真聪明。

出示:第二个谜语:长耳红眼睛,走路跳又蹦,赛跑太骄傲,乌龟把它赢,生:兔师:为甚么认为它是兔呢?(指名先生说)师:你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讨猫和兔(板书:猫和兔)二、自主探求活动一:小组合作、交流、归纳猫和兔的特点1、师:同学们养过猫和兔吗?(养过)在豢养过程中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它们有甚么特点?出示课件:小组讨论交流:猫和兔各有甚么特点?(1)小组讨论交流(2)由组长作好记录,看哪组同学配合的最好,写的最多,看哪组个同学小组得到合作星。

2、小组反馈:(小组汇报)(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猫的特点。

生:小猫的爪子有肉垫,走路很轻(板书:肉垫、走路轻)生:小猫会捉老鼠(板书:捉鼠)生:小猫爱吃鱼(板书:鱼)师:你们小组知道的真多,再观察一下,小猫的表面特点,还有甚么发现?(板书:有毛)你们知道小猫是从哪里来的吗?生:从猫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师:我们把这类出生的方式,科学的说叫“胎生”(板书)。

生出的小猫是吃甚么长大的?(吃猫妈妈的奶长大的)吃妈妈的奶长大科学地称之为“哺乳”(板书)(2)汇报兔的特点(小组汇报)。

《猫和兔》教案设计

《猫和兔》教案设计

《猫和兔》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猫和兔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2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1.3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故事书、绘画材料等。

第二章:猫和兔的外貌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猫和兔的外貌特征。

培养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展示猫和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引导学生比较猫和兔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展示猫和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猫和兔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三章:猫和兔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猫和兔的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

3.2 教学内容介绍猫和兔的生活习性,例如猫的捕猎习性和兔的穴居习性。

引导学生讨论猫和兔的生活习性对它们生存的意义。

3.3 教学活动故事讲解:讲述关于猫和兔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猫和兔的生活习性对它们生存的意义,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四章:猫和兔的互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猫和兔的互动方式。

培养学生对动物之间互动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展示猫和兔互动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互动方式。

引导学生讨论猫和兔之间的相似互动方式和不同之处。

4.3 教学活动观察视频或图片:展示猫和兔互动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互动方式。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猫和兔之间的相似互动方式和不同之处,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五章:保护猫和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猫和兔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猫和兔的原因和方法,例如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减少捕猎等。

引导学生讨论保护猫和兔的行动和宣传方法。

5.3 教学活动故事讲解:讲述关于保护猫和兔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猫和兔》 教学设计

《猫和兔》 教学设计

《猫和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猫和兔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猫和兔的身体结构、外貌特点。

(2)理解猫和兔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2、难点(1)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归纳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猫和兔的图片、视频资料。

2、猫和兔的实体模型或标本。

3、记录表格、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可爱的猫和兔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和兔吗?那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观察猫和兔的外形1、展示猫和兔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身体结构、头部、四肢、尾巴、毛发等。

2、请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猫和兔的外形特征,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了解猫和兔的生活习性1、播放猫和兔的生活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活动、饮食、睡眠等方面。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猫和兔在生活习性上的异同点。

3、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发放记录表格,让学生从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相同点和不同点展示在黑板上。

(五)探究猫和兔与环境的关系1、提问:“猫和兔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如何适应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六)绘画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猫或兔,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旁边标注出其特点。

(七)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猫和兔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动物。

(八)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猫或兔,进一步了解它们的行为。

《猫和兔》参考教案

《猫和兔》参考教案

《猫和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文字表达;能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珍爱动物、尊重他人、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对比的方法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猫兔实物、标本、挂图、学案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你们想不想猜一猜它们是谁?教师出示有猫和兔的谜语。

学生猜谜语,教师揭示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谜语都猜对了。

你喜欢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位主角——猫和兔。

(板书课题:猫和兔)二、合作探究活动一:研究猫和兔1、交流对猫和兔的认识猫和兔是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动物,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了解的小猫和小兔?学生交流。

指板书总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观察出了小猫和小兔这么多的特点。

(说外形时,可以补充:在观察动物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

先看一看它们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

)2、观察猫和兔下面咱们参考这些方面来进一步观察、研究猫和兔,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在小组交流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

指名读要求。

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善于观察和分析,不但能够发现猫和兔各自的特点,更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特征,这可是一会儿咱们交流的重点,听清楚了吗?好,现在开始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归纳猫和兔的共同特征猫和兔到底有哪些共同特征呢?哪个组先来说一说?学生汇报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猫妈妈生小猫,兔妈妈生小兔,科学地说叫胎生。

小宝宝吃妈妈的奶长大,这种喂养方式叫哺乳。

(如果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哺乳动物,师:你还知道“哺乳动物”呀,真不错!能不能说说依据呢?(生说)我们可以肯定,你说的的确是猫和兔共同特征,那么能不能以此判断它们是哺乳动物呢,咱们记住这个问题,一会儿再来判断,好吗?)总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猫和兔的共同特征是(引导学生齐说):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猫和兔这两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猫和兔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猫和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猫和兔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玩具猫和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玩具猫和兔,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两只动物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 基本内容:a. 教师向幼儿介绍猫和兔的外形特征,如猫的四肢短而粗,耳朵尖,尾巴长;兔子的四肢长而细,耳朵圆,尾巴短。

b. 教师讲解猫和兔的生活习性,如猫喜欢捉老鼠,兔子喜欢吃草。

c.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书,让幼儿了解猫和兔的其他特点,如猫的性格独立,兔子善于跳跃。

3. 实践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训练,如让幼儿观察猫和兔的图片,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用语言描述。

b.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猫和兔,通过表演展示它们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找找更多关于猫和兔的图片或故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2.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关于猫和兔的绘画作品,展示自己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猫和兔的认识程度,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表演。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描述猫和兔特点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评估他们对猫和兔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猫和兔以及其他动物的特点。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

幼儿园《猫和兔》教案第一章:课程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让孩子们了解猫和兔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1.2 让孩子们掌握猫和兔的叫声。

1.1.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1.2 能力目标1.2.1 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描述猫和兔的特点。

1.2.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绘画、制作手工等活动表现猫和兔的形象。

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1.3.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互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猫和兔的外貌特征2.1.1 猫:毛色多样,四肢发达,长长的尾巴,尖锐的爪子。

2.1.2 兔:毛色洁白,长耳朵,短尾巴,跳跃行走。

2.2 猫和兔的叫声2.2.1 猫的叫声:喵喵喵2.2.2 兔的叫声:咕咕咕2.3 观察猫和兔的生活习性2.3.1 猫:喜欢捉老鼠,白天休息,晚上活动。

2.3.2 兔:喜欢吃萝卜和白菜,善于跳跃,生活在草原或森林地带。

3.1 游戏法:通过猫和兔的捉迷藏、模仿叫声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

3.2 观察法:观察猫和兔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描述其特点。

3.3 情境教学法:设置猫和兔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猫和兔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2 观察猫和兔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描述其特点。

4.3 模仿猫和兔的叫声,让孩子们学习并尝试模仿。

4.4 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猫或兔,并进行展示。

4.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观察家里的宠物猫或兔,记录其生活习性和叫声。

5.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绘画活动,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分享。

5.3 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游戏、模仿叫声、绘画活动等。

6.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小学科学《猫和兔》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猫和兔》精品教案

小学科学《猫和兔》精品教案第一章:猫和兔的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猫和兔的分类和特点1.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基本特征猫和兔的分类和特点1.3 教学难点猫和兔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1.4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of 猫和兔投影片或PPT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猫和兔,引起学生的兴趣1.5.2 基本特征介绍介绍猫和兔的基本特征,如体型、毛色、耳朵形状等1.5.3 分类和特点讲解讲解猫和兔的分类和特点,如猫科和兔科的分类,猫的抓人和兔的跳跃等特点1.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对猫和兔的了解1.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点1.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宠物猫和兔,记录它们的特点和行为第二章:猫和兔的感官2.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感官特点和功能掌握猫和兔的感官对其生活的影响2.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感官特点和功能猫和兔的感官对其生活的影响2.3 教学难点猫和兔的感官对其生活的影响的理解2.4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of 猫和兔的感官器官投影片或PPT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猫和兔的感官器官,引起学生的兴趣2.5.2 感官特点介绍介绍猫和兔的感官特点和功能,如猫的夜视能力和兔的听觉敏感度2.5.3 感官对其生活的影响讲解讲解猫和兔的感官对其生活的影响,如猫的夜视能力对其捕猎的影响,兔的听觉敏感度对其逃避捕食者的影响2.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对猫和兔感官的了解2.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感官特点和对其生活的影响2.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宠物猫和兔,记录它们的感官特点和行为第六章:猫和兔的运动方式6.1 教学目标理解猫和兔的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性掌握猫和兔运动方式的不同点6.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运动方式猫和兔运动方式的适应性6.3 教学难点猫和兔运动方式适应性的理解6.4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of 猫和兔的运动方式投影片或PPT6.5 教学过程6.5.1 导入展示猫和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6.5.2 运动方式介绍讲解猫和兔的运动方式,如猫的行走和跳跃,兔的跳跃和奔跑6.5.3 运动方式的适应性讲解分析猫和兔运动方式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如猫的灵活性和兔的速度6.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6.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性6.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并思考这些运动方式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第七章:猫和兔的饮食习性7.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饮食习性和食性掌握猫和兔饮食习性对它们生活的影响7.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饮食习性猫和兔饮食习性对它们生活的影响7.3 教学难点猫和兔饮食习性对它们生活的影响的理解7.4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of 猫和兔的食物投影片或PPT7.5 教学过程7.5.1 导入展示猫和兔的食物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它们饮食习性的兴趣7.5.2 饮食习性介绍讲解猫和兔的饮食习性,如猫的肉食性和兔的草食性7.5.3 饮食习性对生活的影响讲解分析猫和兔饮食习性对它们生活的影响,如猫的捕猎能力和兔的消化系统7.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其他动物饮食习性的了解7.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饮食习性及其对它们生活的影响7.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其他动物的饮食习性,并记录下来第八章:猫和兔的繁殖行为8.1 教学目标理解猫和兔的繁殖行为和繁殖特点掌握猫和兔繁殖行为对它们种群的影响8.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繁殖行为猫和兔繁殖行为对它们种群的影响8.3 教学难点猫和兔繁殖行为对它们种群的影响的理解8.4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of 猫和兔的繁殖行为投影片或PPT8.5 教学过程8.5.1 导入展示猫和兔的繁殖行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它们繁殖行为的兴趣8.5.2 繁殖行为介绍讲解猫和兔的繁殖行为,如猫的孕育时间和兔的产仔数量8.5.3 繁殖行为对种群的影响讲解分析猫和兔繁殖行为对它们种群的影响,如猫的繁殖能力和兔的繁殖速度8.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其他动物繁殖行为的了解8.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繁殖行为及其对它们种群的影响8.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其他动物的繁殖行为,并记录下来第九章:猫和兔的生态角色9.1 教学目标理解猫和兔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掌握猫和兔对生态系统的贡献9.2 教学重点猫和兔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猫和兔对生态系统的贡献9.3 教学难点猫和兔对生态系统贡献的理解9.4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of 猫和兔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投影片或第十章:猫和兔的保护10.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掌握保护猫和兔的重要性10.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保护现状保护猫和兔的措施10.3 教学难点保护猫和兔重要性的理解10.4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of 猫和兔的保护工作投影片或PPT10.5 教学过程10.5.1 导入展示猫和兔的保护工作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保护猫和兔的兴趣10.5.2 保护现状介绍讲解猫和兔的保护现状,如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10.5.3 保护措施讲解分析保护猫和兔的措施,如建立保护区和进行科学研究10.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保护动物的了解和想法10.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强调保护猫和兔的重要性10.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了解其他动物的保护工作,并思考如何参与到动物保护中去第十一章:猫和兔的趣闻轶事11.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趣闻轶事和与人类的关系掌握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11.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趣闻轶事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11.3 教学难点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地位的理解11.4 教学准备图片或故事of 猫和兔的趣闻轶事投影片或PPT11.5 教学过程11.5.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猫和兔的趣闻轶事,引起学生对猫和兔与人类关系的兴趣11.5.2 趣闻轶事介绍分享更多关于猫和兔的趣闻轶事,如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角色和故事11.5.3 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讲解分析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如猫和兔在神话、文学和艺术中的形象11.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猫和兔或其他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了解11.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趣闻轶事和猫和兔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11.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寻找关于猫和兔或其他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故事或作品,并分享给他人第十二章:猫和兔的饲养与护理12.1 教学目标了解猫和兔的饲养要求和护理知识掌握猫和兔健康饲养和护理的方法12.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饲养要求猫和兔的护理知识12.3 教学难点猫和兔健康饲养和护理方法的理解12.4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of 猫和兔的饲养和护理用品投影片或PPT12.5 教学过程12.5.1 导入展示猫和兔的饲养和护理用品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猫和兔饲养与护理的兴趣12.5.2 饲养要求介绍讲解猫和兔的饲养要求,如适宜的食物、环境和运动12.5.3 护理知识讲解分享猫和兔的护理知识,如如何清洁和照顾猫和兔的健康12.5.4 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猫和兔饲养与护理的了解和建议12.5.5 总结总结猫和兔的饲养要求和护理知识,强调健康饲养和护理的重要性12.6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和记录自己家的宠物猫和兔的饲养与护理情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第十三章:猫和兔的互动与行为13.1 教学目标理解猫和兔的社交行为和互动方式掌握猫和兔行为背后的原因13.2 教学重点猫和兔的社交行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科学课程《猫和兔》的精品教案,内容包含了十五个章节,从猫和兔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特点,到它们的运动方式、饮食习性、繁殖行为,再到生态角色、保护工作、趣闻轶事,以及饲养与护理和互动与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和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3、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阅读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二、欣赏名句、名段
如:全文欣赏
首先,小说通过动物间的弱肉强食的冲突,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善良而弱小的生物,也是渴望生存下去,并且传宗接代,以延续其类的发展,这恐怕是一个最低而起码的要求。

然而,生物链中的强者,总以霸主自居,它们时刻伺机扑向那幼小的生灵,往往最终还是得手。

那只黑猫正在“矮墙上高视阔步”,以显示它得意之色。

联想到作者鲁迅生活的时代,广大中国人民正象那些瘦弱的小白兔,他们渴望有自己的些小的生存空间,希望能够安居乐业,繁衍后代。

然而,像“大黑猫”一样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不会让人民大众安定的生活下去的。

他们勾结在一起,掠夺人民的财富,屠杀人民的儿女,妄图把中国人民置之死地而后快。

1922年前后的中国现实社会,正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军阀政府连年内战,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年代。

鲁迅写了猫吃弱兔的故事,正是告诉人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列强正在伺机瓜分中国,人民正在遭到宰割,以此来唤起人民的觉醒。

其次,作品又是通过三太太的“深恨黑猫”和“我”的“不能不反抗他了”的思想,喻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最弱小的民族,也总是有觉悟者起来造反的。

尽管这种造反只不过是“转移兔窝”,使用“青酸钾”的消极反抗,但毕竟是造反行动,是反抗意识的复苏。

这仍然是难能可贵的。

此时的鲁迅思想上正处在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化的过渡时期。

他一方面感到“新世纪的曙光”,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另一方面还没有摆脱对人民力量估计不足的弱点,认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娜拉走后怎样》)因此产生了苦闷、彷徨的思想。

在这篇小说里,虽然写出了“三太太”和“我”的反抗意识,然而受害者本人——白兔却仍然无动于衷,表现得不以为然,这些正反映了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观点。

三、质疑、提问
小组合作、探究
四、解决疑问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