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常规原料采购要点
饲料常规原料采购要点

1
≥710
2
≥685
≤1.0
≤14.0 ≤5.0 ≤2.0 正常
3
≥66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玉米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
玉米注意的事项
1. 注意玉米的饱满度
生长期长容重大,能量差别大 东北部分地区光照期太短,有时容重达 不到600克/升
2. 黄玉米与白玉米的使用差别 3. 霉菌含量
37
制造过程
32-35℃加热
全乳 远心分离
乳油
70-80℃ 加热10分钟
脱脂乳
圆筒或 喷雾干燥
脱脂奶粉
半固体 脱脂乳
38
代乳品
脱脂奶粉
水中悬浮性:悬浮性越差品质越差。 细度与新鲜度 色泽:乳白色或淡黄色 酸度及所含盐类:所含盐类及pH值与稳定性密切相关
乳清粉
悬浮性:悬浮性越差品质越差。 色泽:颜色越白品质越好 酸度及灰分含量
12
高粱组成特点
品种影响代谢能 脂肪含量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及品质与玉米
相似
13
影响品质的因素
单宁酸
14
注意事项
粉碎粒度 批次间营养成分差异
15
小麦组成特点
代谢能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高,但苏氨酸不足
16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品种 霉菌 抗营养因子
a、非淀粉多糖-戊聚糖 b、麦角
牛羊油 4.60 24.70
4.10 0.30
17.65 37.32 3.00 0.50 0.32
ND ND 7.51
29
油脂:MIU值、酸价、过氧化值、碘价
市售掺假玉米油的比较鉴定
脂肪酸含量
玉米油
掺假玉米油
原料饲料的选择与搭配

原料饲料的选择与搭配在养殖行业中,原料饲料的选择与搭配是确保禽畜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选择和搭配饲料不仅可以提高禽畜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抗病能力,还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原料饲料选择和搭配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禽畜的营养需求。
一、原料饲料的选择原料饲料的选择是饲料配方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禽畜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在选择原料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禽畜的品种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禽畜对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禽畜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原料饲料。
例如,生长期禽畜所需能量和蛋白质高于其他阶段,因此应该选择富含能量和蛋白质的原料饲料。
2. 原料的可获得性和价格:在选择原料时,应考虑原料的可获得性和价格。
优先选择附近产地或容易获得的原料,以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此外,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应选择性价比高的原料饲料。
3. 饲料的消化能力:不同原料的消化能力不同,应根据禽畜的消化能力选择易消化和高消化率的原料。
同时,还应根据禽畜对不同原料的适应能力和口感选择原料饲料。
二、原料饲料的搭配原料饲料的搭配是根据禽畜的营养需求和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的配比。
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提高饲料的效能利用和降低养殖成本。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料饲料搭配原则:1. 能量和蛋白质的搭配:根据禽畜的需求,搭配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比例,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能量和蛋白质比例在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定。
2.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搭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禽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应根据禽畜的需求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搭配合适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增强禽畜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 粗纤维和非粗纤维的搭配:粗纤维可以促进禽畜的消化能力和肠道健康,而非粗纤维则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
因此,应根据禽畜的需求合理搭配粗纤维和非粗纤维,以满足禽畜的不同营养需求。
饲料原料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饲料原料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本管理办法的目的是规范饲料原料的采购流程,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提高饲料生产效益,保障饲料生产的安全和合规。
1.2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采购饲料原料的饲料生产企业。
二、采购流程2.1 采购计划编制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预测,饲料生产企业应编制每月或每季度的饲料原料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包括饲料原料的名称、数量、质量要求和采购时间等信息。
2.2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价格竞争力等。
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选择的依据。
2.3 询价和比价根据采购计划,饲料生产企业应向多个供应商发送询价函,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报价。
企业可以根据收到的报价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4 合同签订确定采购供应商后,饲料生产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合同内容应包括饲料原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价格、交货期限和付款方式等条款。
2.5 饲料原料接收和检验当采购的饲料原料到达企业仓库时,应进行接收和检验。
检验包括对饲料原料外观、质量指标、含水率等进行检查,确保饲料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2.6 饲料原料存储管理接收合格的饲料原料后,饲料生产企业应对其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管理。
饲料原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库房中,避免与有害物质和异味物质接触。
2.7 饲料原料使用饲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采购的饲料原料进行使用,不得混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原料。
使用前应再次检查饲料原料的质量,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三、风险控制措施3.1 供应商风险控制饲料生产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绩效评价和合作决策的依据。
对于供应商存在的质量问题或供货不稳定等风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暂停采购或寻找替代供应商。
3.2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饲料生产企业应建立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体系,对采购的饲料原料进行抽样检测和监测。
饲料常规原料采购要点资料

高粱组成特点
品种影响代谢能 脂肪含量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及品质与玉米
相似
13
影响品质的因素
单宁酸
14
注意事项
粉碎粒度 批次间营养成分差异
15
小麦组成特点
代谢能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高,但苏氨酸不足
16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品种 霉菌 抗营养因子
a、非淀粉多糖-戊聚糖 b、麦角
26
各种稻米制品的营养规格
原料
粗蛋白 (%)
可消化 蛋白 (%)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粗脂肪 粗纤维 钙 有效磷 (%) (%) (%) (%)
稻谷
7.8
5.5
2630
1.6
8.2 0.03 0.12
糙 米 8.8
8.0
3360
2.0
0.7 0.03 0.12
碎 米 10.4
9.2
3400
2.2
1.1 0.06 0.13
27
熟化处理谷物利用于猪饲料
熟化处理谷物是将谷物经瞬间高温处理,使谷 物熟化,且更有效地用于动物饲料中。由于谷 物中之淀粉颗粒受热而产生糊化作用,将淀粉 之结构改变致使碳水化合物能更有效地被酵素 所分解,并且提高谷物能量,亦即提高淀粉有 效利用率,使谷物达到最大之饲养效果。
5
玉米的组成特点
能值高
粗纤维少,无氮浸出物多 脂肪含量高
氨基酸不平衡 黄玉米中含叶黄素
6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
品种 容重 加工方法 霉菌
7
玉米品种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影响
玉米
蛋白质 赖氨酸
普通玉米
8.8
0.24
蛋氨酸 醇溶蛋白 谷蛋白
饲料原料采购管理制度

饲料原料采购管理制度1. 引言饲料原料采购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饲料原料的供应稳定、品质优良,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饲料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饲料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旨在提高饲料原料采购的效率和品质。
2. 采购部门职责采购部门是负责饲料原料采购的专门部门,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饲料原料采购计划,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意见;•根据饲料生产计划和销售情况,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数量;•搜索、评估、选择饲料原料供应商,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撰写采购合同,并跟踪执行情况;•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控,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定期汇报饲料原料采购情况和效益。
3. 饲料原料供应商管理为了保证采购到优质的饲料原料,采购部门应对饲料原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管理。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质量认证情况等;•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期组织供应商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供货能力、质量稳定性、服务水平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综合评估结果确定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提高其对饲料原料质量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4. 饲料原料采购程序为了确保饲料原料采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采购部门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采购:1.制定饲料原料采购计划:根据饲料生产计划和销售情况,制定饲料原料的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数量和预算等。
2.供应商选择:根据饲料原料的质量要求和供应商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联系。
3.询价和报价:将饲料原料的具体要求发送给供应商,要求其提供报价和交货期限。
4.报价比较和评估: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和其他条件,进行比较和评估,并选择最优的供应商。
5.签订合同: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交付方式、付款方式等。
饲料配料原材料采购流程

饲料配料原材料采购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1.1. 饲料生产部门将饲料配料原材料的采购需求提交给采购部门。
1.2. 采购部门与饲料生产部门进行沟通,确认饲料配料原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具体需求。
2. 原材料供应商选择2.1. 采购部门根据饲料配料原材料的特性和需求,筛选合适的供应商。
2.2.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洽谈,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等信息。
2.3.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定合作的供应商。
3. 询价与报价3.1. 采购部门向选定的供应商发送饲料配料原材料的询价单。
3.2. 供应商收到询价单后,根据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给出报价。
3.3. 采购部门收集供应商的报价,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4. 投标与谈判4.1. 如果供应商的报价与预算相符,采购部门会邀请供应商参与投标。
4.2.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商讨价格、交货期、质量保证等具体事项。
4.3. 根据谈判结果,采购部门确定最终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
5. 采购订单和付款5.1. 采购部门根据饲料配料原材料的需求确定采购数量、交货期等订单细节,并生成采购订单。
5.2. 采购部门将采购订单发送给供应商。
5.3. 供应商收到采购订单后,按照约定的交货期进行生产和发货。
5.4. 采购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付款给供应商。
6. 物流管理与验收6.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和物流安排。
6.2. 原材料到达饲料生产厂后,饲料生产部门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的数量、质量和符合性。
6.3. 如有问题,饲料生产部门向供应商提出退货或调换要求。
6.4. 验收合格后,饲料生产部门将原材料移入仓库。
7. 原材料库存管理7.1. 饲料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进行原材料的库存管理。
7.2. 饲料生产部门定期与采购部门沟通,确认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和采购需求,及时补充原材料。
以上是饲料配料原材料采购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流程。
饲料添加剂采购管理制度

饲料添加剂采购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饲料添加剂的采购管理制度,以确保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 采购流程2.1 采购需求确认在采购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饲料添加剂的需求,包括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并由相关部门提出采购申请。
2.2 供应商选择与核查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应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交货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在与供应商合作前,还应进行供应商的资质核查,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3 采购合同签订在选择供应商后,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采购合同中应包括饲料添加剂的详细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内容。
2.4 采购订单及跟踪根据采购合同,制定采购订单,明确采购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同时建立采购订单跟踪系统,及时掌握采购进展情况。
3. 供应商管理3.1 进货检验每一批进货的饲料添加剂都需要进行进货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质量参数测试。
只有经过检验合格的饲料添加剂才能入库使用。
3.2 供应商评价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根据供应商的交货及时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3.3 供应商资质复核定期复核供应商的资质,确保其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 库存管理4.1 入库管理对进货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饲料添加剂的跟踪、检验和登记。
4.2 出库管理在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及时调用库存,确保饲料添加剂的新鲜度和质量。
4.3 盘点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对库存数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库存异常情况。
5. 质量管理5.1 质量控制制定饲料添加剂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标准、抽样方法、测试方法等,确保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稳定。
5.2 异常处理对于出现质量异样的饲料添加剂,应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养殖场饲料成品和原料的采购及验收管理规定

养殖场饲料成品和原料的采购及验收管理规定第一部分总则为了规范养殖场的饲料使用情况,保证饲料原料及成品的质量,确保养殖生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养殖事业部下属所有养殖场。
第二部分饲料供应商选择1.太和、广灵、灵丘、泗洪、泗县、泗阳、东海、滁州,以上八家养殖公司,所有种猪饲料采购临邑浓缩料,按照指导配方添加玉米、麸皮、油脂。
育肥料根据运输距离,采购临邑饲料厂全价料或者浓缩料(以浓缩料为主)。
2.关于扶绥、南漳、汉阴、白银、庆阳、五原、黔江、赤峰等距离较远的养殖公司,种猪饲料采购临邑10%浓缩料,育肥料当地采购,具体合作厂家由事业部规定。
3.对于教槽料,将根据实验结果,另行规定。
第三部分饲料采购程序外部饲料采购流程:内部饲料采购流程:内部饲料采购的补充说明:1.各养殖场应准确把握己方各类饲料日用量及饲料库存,设定安全库存,并在安全库存到达之前下达订单(见附件1)。
2.饲料场收到订单后一个工作日内对订单做出回复,并将订单表及回执表至订货方。
若不能及时做出回复,必须向事业部及养殖场做出相关说明。
3.养殖场收到回复订单及回执表(见附件2)后,需立即向饲料厂进行确认。
若无法接受回执表上相关内容,则必须向事业部做出相关说明。
4.饲料场接到养殖场的订单及回执表确认后,及时安排生产及运输,确保饲料及时供应。
第四部分饲料成品及饲料原料的检测标准1.检测范围饲料成品包括全价颗粒饲料、全价粉料、浓缩饲料、预混料。
饲料原料包括小麦、玉米、豆粕和麸皮。
2.原料及成品的检测标准及验收指标如下:2.1 玉米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理化指标:项目标准指标最低指标杂质率/%生霉粒/% ≤0.5 ≤0.8不完善粒/% ≤5≤容重/(克/升,g/l)≥700 ≥690水分/% 11月---次年2月≤13 ≤153月---10月≤12 ≤142. 感官性状指标色泽:黄或金黄色2. 验收指标感官、水分、杂质、容重,无异味、霉味及虫害。
2.2 小麦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2. 理化指标:指标标准指标最低指标容重/g/L ≥750 730不完善粒/% ≤ 5.0 6.0杂质总量/% ≤水分/% ≤12 13赤霉粒/% ≤ 1 12. 其他物理性状指标色泽:有红白两种,均可用于饲料生产;气味:无霉味,异嗅虫情:无活虫验出熏蒸后的小麦需通风一周后方可能投入生产2. 验收指标感官、水分、赤霉病、容重、杂质、气味及虫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问题
贮存水分高低 霉菌含量 掺假
24
糙米、碎米、稻谷、大米糠组成特点
糙米 能值、蛋白质含量与玉米相似 氨基酸中色氨酸含量高,亮氨酸含量低
碎米 稻谷:能值低 大米糠:能值高于小麦麸;蛋白含量低
于小麦麸;脂肪含量高
25
注意问题
糙米贮存期内脂肪变化 米糠脂肪易氧化 抗胰蛋白酶
主要内容
常规原料的组成特点 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 常规原料的质量控制
1
养殖65-70%的成本来自饲料
饲料企业约65%的成本来自原料
原料的采购与使用
所有原料都能使用 原料的质量、价格、价值
3
原料的分类
(1)能量性原料-谷物类,淀粉类,油脂类原料 (2)植物蛋白原料-黃豆制品,酵母粉类,小麦
水解蛋白 (3)动物蛋白原料-鱼粉,肉粉,血浆蛋白,血球
0.26
18
43
Floury-2 17.0
0.43
-
24
41
8
玉米的成熟度和能值
成熟度 很不成熟
收获时水分 (%)
53
不成熟
45
不成熟
39
成熟
31
10%水分时的百粒重 (克)
17
85%干物质的ME(千 卡/公斤)
3014
22
3102
24
3155
26
3313
➢ 玉米的每蒲式耳从标准的56磅每下降1磅,其能值就下降10-15千卡/公斤。 ➢ 不成熟玉米样本的蛋氨酸含量较低
5
玉米的组成特点
能值高
粗纤维少,无氮浸出物多 脂肪含量高
氨基酸不平衡 黄玉米中含叶黄素
6
影响玉米品质的因素
品种 容重 加工方法 霉菌
7
玉米品种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影响
玉米
蛋白质 赖氨酸
普通玉米
8.8
0.24
蛋氨酸 醇溶蛋白 谷蛋白
0.16
45-55
30-45
Opaque-2 11.6
0.38
色泽、 气味
1 ≥790 ≤6.0
2 ≥770 ≤6.0
3 ≥750
≤6.0 ≤1.0 ≤0.5
≤12.5 正常
4 ≥730 ≤8.0
5 ≥710 ≤10.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小麦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9
注意问题
与玉米相比,是否具有价格优势 配方中可适当降低豆粕和磷的添加
水平 粉碎粒度适合 与酶配合效果更好
烘前
82.4 85.0 80.3 85.1 78.2 80.0 82.5 81.2 80.4 79.8
烘后
74.0 71.8 75.0 70.3 72.5 75.2 74.1 74.5 72.6 73.8
10
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容重 g /L
杂质 %
水分 %
不完善粒%
其中:生 总量 霉粒
色泽、 气味
26
各种稻米制品的营养规格
原料
粗蛋白 (%)
可消化 蛋白 (%)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粗脂肪 粗纤维 钙 有效磷 (%) (%) (%) (%)
稻谷
7.8
5.5
2630
1.6
8.2 0.03 0.12
糙 米 8.8
8.0
3360
2.0
0.7 0.03 0.12
碎 米 10.4
9.2
3400
2.2
蛋白,乳清粉,肠粘膜蛋白 (4)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 (5)非营养性添加剂-促生长剂,酸化剂,保存剂,
香甜味剂
4
(1)能量性原料
A.玉米-一茬玉米,二茬玉米 ,膨化玉米,高油玉米 B.麦类-大麦,小麦 C.高粱-红高粱,白高粱 D.米-碎米,糙米,早秈稻 E.薯类-木薯,马铃薯,甘薯 F.油脂类-植物油,动物油,混和油 ,脂肪粉 G.淀粉类-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
20
次粉
营养特点 H2O≤13%、Cp≥14%、ASH≤2%。 与麸皮比,能量高,蛋白稍低
使用特点 有粘性,可增加颗粒硬度
21
小麦麸料组成特点
纤维含量高,能值低 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
但氨基酸品质差 品质变化大
22
麸料品质控制
影响品质的因素 a、水分 b、加工工艺 c、品种 品质判断 a、原料组成 b、色泽 c、粒度
1
≥710
2
≥685
≤1.0
≤14.0 ≤5.0 ≤2.0 正常
3
≥66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中规定的玉米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1
玉米注意的事项
1. 注意玉米的饱满度
生长期长容重大,能量差别大 东北部分地区光照期太短,有时容重达 不到600克/升
2. 黄玉米与白玉米的使用差别 3. 霉菌含量
17
小麦品种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营养成分 干物质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钙 磷
硬小麦 89
13.0 2.0 3.0 0.8 0.05 0.40
软小麦 90
10.0 2.0 2.5 0.7 0.05 0.35
18
小麦质量指标
杂质,%
等 级
容重, 不完善粒,
g/L
%
总量
其中,矿 物质
水分, %
28
油脂成分
表1-14 每100g常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g)
(引自Watkins, 1991)
脂肪酸 <C16 C16:0
玉米油 3.32 12.53
豆油 0.代谢能 脂肪含量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及品质与玉米
相似
13
影响品质的因素
单宁酸
14
注意事项
粉碎粒度 批次间营养成分差异
15
小麦组成特点
代谢能低于玉米 蛋白质含量高,但苏氨酸不足
16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品种 霉菌 抗营养因子
a、非淀粉多糖-戊聚糖 b、麦角
品尝评分值
烘前
75 78 78 76 75 78 80 77 70 68
烘后
4 19 20 18 8 23 25 21 19 3
烘前
18.2 17.4 17.1 16.5 16.8 20.5 19.7 18.8 18.3 19.4
烘后
40.5 42.2 38.9 39.4 36.1 38.7 39.5 38.4 40.3 37.2
1.1 0.06 0.13
27
熟化处理谷物利用于猪饲料
熟化处理谷物是将谷物经瞬间高温处理,使谷 物熟化,且更有效地用于动物饲料中。由于谷 物中之淀粉颗粒受热而产生糊化作用,将淀粉 之结构改变致使碳水化合物能更有效地被酵素 所分解,并且提高谷物能量,亦即提高淀粉有 效利用率,使谷物达到最大之饲养效果。
9
烘干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样品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分(%)
烘前
27.8 28.1 26.5 28.4 25.9 22.2 23.8 23.1 24.5 24.2
烘后
14.8 14.5 14.8 15.0 14.4 14.6 14.9 14.2 15.1 14.8
发芽率(%)
酸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