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改施工方案计划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整改成为了城市更新和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实施作用,是整个整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整改目标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土地的利用率更高,减少浪费;2.改善土地环境:通过整治和修复土地环境,提高土地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3.优化土地结构:对土地进行合理划分和利用,达到优化土地结构的目的;4.保护农田和绿地资源:在整改过程中,要保护好农田和绿地资源,确保农田和绿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施工步骤1.概述和规划:在整改施工方案中,首先要对整改区域进行概述和规划。
包括整改区域的现状分析、整改目标的确定、整改区域的规划布局等。
2.土地调查:进行土地调查是整改的重要一环,要对整改区域的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了解土地的质量和现状,以便后续的规划和设计。
3.规划设计:根据前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进行整改区域的规划设计,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规划、道路和交通的布局、绿地和公共设施的规划等。
4.施工准备: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之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比如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人力资源、材料等。
5.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整理是整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土地平整、疏解和填充、排水等工作,以达到整改目标。
6.绿化建设:在土地整理之后,要进行绿化工作。
包括绿地的规划和设计、绿化资材的选择、植树和草坪的建设等。
7.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管道、公共设施等。
8.管理维护:整改工作完成后,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确保整改区域的良好使用和保养。
四、施工流程1.制定整改方案:根据整改目标和规划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2.土地调查:进行对整改区域的调查,包括土地质量、现状、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细致调查和测量。
3.方案设计: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整改区域的规划设计,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规划、整治、提升和开发等一系列措施,达到矫正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环境质量、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本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涉及面积约1000公顷,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合、土地复垦、绿化等内容。
二、施工组织设计1.组织架构项目施工组织架构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决策,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施工计划编制,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和检验。
2.施工方案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项目分期、施工工序、施工方法等内容。
在土地整合阶段,采用先分步整理再统一整治的方法,先对土地进行测量、平整、固定等处理,然后集中开展土地复垦和绿化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采用逐步拓展的方式,先建设主干道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再逐步扩展到次干道和配套设施。
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工期要求,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阶段列出工程量、工期和主要工序。
在土地整合阶段,紧密结合土地复垦和绿化工作,按照地块划分进行工作,根据地块面积的大小,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确保按时完成整治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根据道路网络规划,确定各个建设阶段的工程量和工期,并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4.劳动力和设备的配备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规划劳动力和设备的配备。
土地整合阶段,主要需要土方工人、绿化工人和运输车辆等,建议组成专业团队进行施工。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并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5.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工作的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部分土地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益。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现有土地进行整改施工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方案针对某地区土地整改施工项目,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本项目施工范围为XX地区,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
2. 施工内容:(1)土地平整:对现有土地进行平整,消除高低不平,确保土地坡度在规定范围内。
(2)土地改良: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灌溉设施建设:建设灌溉渠系、排水设施等,确保农田灌溉和排水需求。
(4)田间道路建设:建设田间道路,方便农业机械通行和农作物运输。
(5)农田防护林建设:在适宜区域种植防护林,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 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
(2)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指导、施工方案编制等。
(3)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
(4)物资设备部:负责施工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等工作。
(5)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报销审批等。
2. 人员配备:(1)项目经理:具备丰富施工管理经验,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2)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指导、施工方案编制等工作。
(3)质量安全管理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工作。
(4)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工作。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土地整理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土地整理可以通过调整土地结构、规划土地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手段,优化土地资源分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本项目旨在对其中一片区域的土地进行整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二、项目目标1.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整合和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景观和环境品质;3.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提升生态功能;4.解决土地利用冲突问题,促进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5.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1.1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制定项目工作计划;1.2进行土地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土地资源情况;1.3制定土地整理规划方案,明确整理目标和方法;1.4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整理方案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土地整理方案设计2.1根据土地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2制定土地整治总体规划,包括土地用途划分、容积率控制、绿地规划等;2.3进行土地利用单位选址和布局设计,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4制定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包括道路、绿化、水利等设施方案。
3.土地整理施工准备3.1编制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目标、路线和期限;3.2确定施工用地,进行征地拆迁工作;3.3筹备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3.4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4.土地整理施工实施4.1进行施工标志和围栏的设置,确保施工区域安全;4.2开展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确保土地基础稳定;4.3实施土地平整工作,包括割平、填方、回填等;4.4进行道路、绿化、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4.5实施土地利用单位的建设,包括商业、住宅等;4.6实施土地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5.工程验收和后期管理5.1进行土地整理工程的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规定标准;5.2制定土地管理规划,确保土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5.3建立土地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土地管理工作;5.4定期进行土地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5推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土地管理工作。
田块整治工程专项方案

田块整治工程专项方案一、项目概况为了改善农田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农田产能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现进行田块整治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包括土地整理、排水改良、田间路建设等内容。
本项目计划对陕西省某县的农田进行整治,总面积约1000亩。
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预计工程周期为1年。
二、项目背景该县地处北部山区,土地资源狭窄,地形起伏大,土壤肥力低。
加之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模式,导致农田利用率低、排水不畅、田块不规整、农田道路不便,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能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进行田块整治工程对于提高农田产能、改善农田生产环境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三、项目内容1. 土地整理本项目将对1000亩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包括土壤改良、等高梯田加建、地势整平等内容。
首先进行土壤测试,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田块进行施肥和施药,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势特点,合理设置等高梯田,并进行地势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
2. 排水改良在整理土地的基础上,对农田的排水系统进行改良,包括新建排水沟、清淤疏通、修复塌方等。
根据田块地势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排水系统的布局规划,确保农田排水顺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田间路建设农田道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田的管理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将对农田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新建田间道路,提高农田的通行便利性和管理效率。
同时,进行现有田间路的修复和加宽,确保农田的管理和生产顺利进行。
四、环境影响评价田块整治工程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将组织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团队,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也将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五、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组织本项目将招募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项目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同时,施工队伍将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施工方案一、施工调查与准备在土地平整工程开工前,进行全面的施工调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交通运输、资源供应等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目标、任务划分、施工方法和进度要求。
同时,制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便道施工与材料准备为确保施工期间材料运输的顺畅,需提前规划并修建施工便道。
便道的设计应满足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确保稳定、安全。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组织材料采购和储备,确保施工所需材料按时、按量供应。
三、试验段填筑与工艺确定在正式施工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验段填筑。
通过试验段填筑,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材料配比和机械组合,为正式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同时,对填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防范,确保施工质量。
四、正式填筑与场地平整在试验段填筑成功后,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方案,组织正式填筑。
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填筑厚度和压实度等关键指标,确保填筑质量。
同时,根据场地平整要求,进行场地平整工作,确保场地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五、土石方施工与爆破对于涉及土石方开挖的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和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
对于需要爆破的地段,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有效。
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和边坡防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
六、资源配置与工期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任务划分,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机械、材料等。
同时,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施工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对于可能出现的工期延误因素,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七、技术准备与交底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技术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求、掌握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八、机械准备与岗前培训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准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32c3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0.png)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 一: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目的和背景1.1 目的1.2 背景2. 地理环境及土地整治目标2.1 地理环境描述2.2 土地整治目标3. 施工范围和工期3.1 施工范围3.2 工期安排4. 施工方案4.1 整治方案概述4.2 土地平整4.3 土壤改良4.4 土地绿化4.5 水质治理4.6 其他施工方案5. 施工技术措施5.1 土地平整技术5.2 土壤改良技术5.3 土地绿化技术5.4 水质治理技术5.5 其他技术措施6. 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6.1 施工管理6.2 安全措施7. 监测和评估7.1 施工监测计划7.2 环境评估7.3 结果分析8. 资金和资源8.1 施工所需资金8.2 必要资源9. 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清单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清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整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土地进行治理和改造,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施工范围:土地整治施工的具体空间范围,包括施工地点、面积、周边环境等。
3. 工期安排:土地整治施工的时间计划安排,包括起止时间、施工阶段划分等。
4. 监测和评估:对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资金和资源:土地整治施工所需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等资源,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6. 安全措施:为保障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培训、防护设施等。
---二:土地环境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目的和背景1.1 目的1.2 背景2. 地理环境及土地整治目标2.1 地理环境描述2.2 土地整治目标3. 施工范围和工期3.1 施工范围3.2 工期安排4. 施工方案4.1 土地整治方案概述4.2 土地清理和平整4.3 土壤修复和改良4.4 植被修复和绿化4.5 水体治理和保护4.6 其他施工方案5. 施工技术措施5.1 土地清理和平整技术5.2 土壤修复和改良技术5.3 植被修复和绿化技术5.4 水体治理和保护技术5.5 其他技术措施6. 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6.1 施工管理6.2 安全措施7. 监测和评估7.1 施工监测计划7.2 环境评估7.3 结果分析8. 资金和资源8.1 施工所需资金8.2 必要资源9. 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施工中的技术文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施工中的技术文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环境整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和修复,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方案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土地整理项目是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规划、整合农村村庄用地、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土开发的综合环保利用。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方案。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
具体目标包括:•实施土地整理,提高农田质量和产量•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资源•改造农村村容环境,提升农村风貌3. 施工方案3.1 土地整理工程3.1.1 土地调查与测量土地调查与测量是土地整理工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对项目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农田布局、水利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
在调查和测量过程中,需使用GPS、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
3.1.2 土地平整与整治土地平整与整治是土地整理工程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土地整形、土地平整、地势调整、排水设施建设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确保土地平整度和整治效果。
3.2 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灌溉系统建设、排水设施修复、水土保持工程等方面。
具体工作包括:•设计并建设灌溉系统,包括引水渠道、管道、喷灌设备等•修复并加固农田排水设施,确保土壤排水畅通•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梯田、水坡、护坡等3.3 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修复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具体工作包括:•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修复退耕地和荒山荒坡•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种植固氮植物,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建设生态景观,包括湿地公园、农田公园等3.4 农村村容环境改造农村村容环境改造是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环节,主要目标是提升农村风貌,改善民生环境。
具体工作包括:•更新村庄规划,提升村庄道路、照明、绿化等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高品质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4. 施工组织与进度•成立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计划、实施、监控和评估•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队伍组织、工期安排、资源调配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设备和质量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5.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在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太原市2007年土地开发整理万柏林区项目第四标段。
2.建设地点:本项目区位于西铭乡杜儿坪街办小虎峪村,牛头咀自然村以西,面积961.2亩,项目区位于土石山区,地表为荒草地。
项目交通条件较好,有一条通往小虎峪村的乡村公路,但田间道和生产道条件较差,需要通过土地整理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和生产道。
本次投标为本村的第四标段。
3.西峪乡小虎峪村项目全部是旱地,实际开发整理面积为705亩。
4.质量标准:达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5.工程内容:1)土地平整工程:挖掘机挖土方57372.69m3,推土机回填土方57372.69m3,覆土回运土方73591.12m3,田埂修筑5956.84 m3,人工削放坡及找平23827.67 m3。
2)田间道路工程499.48m2,素土路面2002.14m3,路基夯填土1001.07m3。
3)农田防护林栽植杨树林223株,杨树胸径就不小于3cm。
(二)、编制依据1.《太原市2007年土地开发整理万柏林区项目施工招标文件》;2.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3.我公司对现场的实地勘察;4.现行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程》(SL/T4-1999);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IGB/T16453.1-16453.6-1996);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三)、目标规划1.质量目标:达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2.工期目标:工期92天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四)、施工管理1.施工现场管理1)为保证工程质量,创建合格工程,选派公司管理技术实力较强的项目经理部承担该项任务。
2)选派施工技术力量强,作风过硬的队伍承担该工程的施工。
3)实施机械化作业,合理设置和使用机械设备,确保质量和工期。
4)科学管理,向管理要速度、要效益。
5)开展施工现场达标活动,搞好文明施工,公司已决定将该施工现场建为市级文明工地。
6)合理安排作业班次,防止噪声影响,施工污水处理后排放。
2.工期控制:为了使本工程尽早交付使用,根据我公司情况并结合该项目部的实力素质,该工程我公司有能力提前完成。
第二节劳动力计划安排如我公司中标,我公司会提前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并立即组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将派90名各类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直至完成施工任务。
劳动力计划表太原市2007年土地开发整理万柏林区项目第三标段单位:人第三节材料供应安排计划为确保本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组织成立工程材料设备供应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其他工程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由材料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材料设备的选择、提料、订货、质量检查、复试等工作。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将该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实行四个单列、五个优先。
其中,材料设备等物资保证优先供应。
为此,我集团材料设备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预以解决,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本工程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进场前所有原材料均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对生产厂家进行资质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订货。
严格材料设备进场制度,材料的监测、试验工作实行签证封样制度。
现场设专职试验员,负责原材料(包括商品混凝土)的进场前检查、验收与进场后取样、送检等复试工作。
材料进场必须出示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检验报告,适用前必须依据现行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现场材料员根据施工进度及早提出材料计划,积极组织按进度计划提前进场。
制定成品保护制度,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认真遵守该制度、注意爱护建筑内的各种材料、设备及成品。
对进场的主要设备,在安装前应由建设单位、监理等各方人员检查,进行拆箱点件并做好记录,发现缺损、丢失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四节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程序及施工大纲1.施工程序1)土方平整:测量放样→修筑临时施工道路→土方开挖→初步土方挖填→台阶土方挖填→铺填耕植土;2)田间道路:测量放样→土石方开挖→泥结石回填压实;3)排水农沟: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验槽→沟顶外侧填土保护→外观检验→放水检验排水沟渠过水能力→交工验收。
2.土方平整工程1)施工准备A.标高和坐标根据切线和坡度线的交叉点位置、图纸标明水平和垂直曲线的特性,在需要的地方标出超高率等资料的断面图,报工程师批准。
在进行施工前应在施工区域定线。
B.水流的处理水流的处理在工程师要求的地方或工作保护及施工需要时,承包商要提供必要的除水、排水或隔离水流的设施。
承包商要提供在雨季前必须的可发挥适当排水作用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边沟。
C.使用和处理挖方在挖土过程中所有剩余的稳定土,除在另有说明者外,都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形成路堤。
多余的土方或工程师书面声明的不稳定土都要处理至公路地界之外。
D.排水沟在施工中承包商必须建水渠、边沟。
应不断的维护排水沟渠以保证在整个施工期间和保修期内排水设施能有效工作。
E.沟槽开挖,在图纸上标示的地方或在工程师要求的地方,应按要求开挖沟槽。
在没有工程师批准的情况下不能开挖。
此工作视为普通开挖。
F.路堑、路基的边坡修筑按工程师的要求必须从边坡上把浮土或浮石清除。
G.填筑原有沟渠前必须在原有沟渠改道的区域区内,要清除所有的有机物和松软的沉积物。
用合格的稳定土予以回填。
2)土方开挖挖掘包括所有土方挖掘,按图纸所示或工程师指示,在划定的界线内进行挖掘。
所有弃土的清除、运输、适当利用和处理,都要依图纸上注明的开挖线、水平线、坡度、尺寸及截面并按工程的要求去实施。
土方开挖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出来的土方运到路堤地段作填料,或者运往弃土点。
开挖方式应根据地段的深度和纵向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机械设备的因素确定,于加快施工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A.横挖法从地段的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全宽逐渐向前开挖。
这各方法适用于较短的地块,地块深度不大时可以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地块深度较大时可分成几个台阶开挖,各层要有独立的出土道和临时排水设施。
分层横挖使得工作面纵向拉开,多层多向出土,可以容纳较多的施工机械,加快了施工速度。
B.纵挖法沿地段纵向将高度分成不大的层次低依层次开挖,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地段。
如果地段的宽度及深度都不大,可以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挖掘,称为分层纵挖法,如果地段的宽度及深度都比较大,可沿纵向分层、每层先挖出一条通道,然后开挖两旁,称为通道纵挖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或出口路线,以加快施工进度,如果地段很长,可在适当位置将路堑的一侧横向挖穿,把路堑分成几段,各段再采用上述纵向开挖,称为分段纵挖法。
分段纵挖法适用于傍山长路堑。
在挖掘过程中,测量人员应及时按照图纸要求把边坡开挖线放好,并应根据挖的深度随时指挥调整开挖线,力争利用机械一次做好边坡减少人工的做坡量。
3)土方填筑在填筑前首先对原有地面进行清理,对于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进行碾压(填筑碾压)达到规范要求的太实度。
对于需要填筑的地段坡度较大时应首先从低处填起分层填筑,并应在原有坡面上修筑台阶以利新旧土的结合,台阶宽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厚度应根据分层填筑的厚度加以确定。
A.测量放线:a)设置线路中心控制点(中线);b)测设中心桩。
按每20至25米整桩号和曲线起止点等控制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c)根据近似计算结果,测设边坡线,测量出各桩左、中、右三点的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填筑高度。
d)按路基设计顶标面宽度加余宽30~50公分(以保证边坡密度和压路机械的安全而增加的宽度。
)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播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
e)分层计算设计宽度。
以备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放填土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B.布土:合理的土方调配和运土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取土场位置及地形确定经济、合理的运土路线。
布土时应根据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规范规定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厚度)计算卸车数量,例如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大于20公分时,一车土8立方,可摊铺30平方米。
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
只要把布土的位置和稀疏密度撑握好了,就可以提高摊铺速度。
C.按规定厚度进行摊铺,用推土机进行摊铺虚铺系数一般为1.2~1.3,由于土质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虚铺系数。
D.整平:当一段落(50米以上)由推土机摊平并经复测符合要求。
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如此往返三次,即可达到平整度的要求。
在平整时注意路基的纵坡和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该适当加大以利于路基排水,一般情况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
E.碾压:达到密实度要求。
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土的类别、性质以及压实功能。
在施工现场因为已经有标准击实,填土类别和标准填料基本一致,因此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最好实测填料的含水量,经验证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正负2%~5%进行碾压时效果最好。
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碾压遍数再多也达不到标准。
因此在实测含水量的基础上,如果含水量达大,应考虑将土摊开晾晒待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否则将出现因含水量过大碾压达不到标准或出现软弹现象。
现场实测含水量的简单办法为酒精燃烧法。
4)耕植土铺筑在完成平整施工后,将平整前集中的表层熟土均匀摊铺于平整后的田块表层,铺土厚度以30公分进行控制。
3.田间道路1)前期准备工作A.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测量队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和坐标,用全站仪对全线中桩进行复测,增设中桩,直线段为20米,曲线段为10米设一个。
依据水准点高程对全线的原地面进行复测,做好记录,并绘制横断面图,计算填挖方量并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B.路基挖方根据标段挖方量,选择弃土场地进行余土外运。
察看运输道路情况,修筑施工便道并进行修整。
土方段路床位置处进行土壤的液、朔限指数和天然密实度及最佳含水量等试验。
同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
2)路基清理施工前用推土机将地表土、树根、腐植土等推到两边堆放,推至硬质土层为准,深度及范围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确定,晾晒一段时间后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填前碾压。
对于路基范围内沟塘,填土前先排水,用20公分片石挤淤法,并晾晒一段时间后采用轻型压路机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