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吸虫病知识讲座
血吸虫病的防治小知识PPT课件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可逐渐恶化, 甚至导致死亡。
02
血吸虫病的预防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
01
02
03
勤洗手
在接触疫水前、后,以及 处理食物和进食前,都应 彻底洗手。
穿戴防护服
在接触疫水时,应穿戴防 护服,如长袖衣服、长裤、 胶鞋等,以减少皮肤暴露。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注意事项
手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手术后需继续进 行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04
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策 略
加强健康教育
宣传血吸虫病的危害
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册、海报、媒 体等,向公众普及血吸虫病的基本知 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 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培训医务人员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 血吸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能 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如毛巾、牙刷等,以防止 血吸虫病的传播。
避免接触疫水
避免在有钉螺分布的 水域游泳、戏水、捕 鱼等活动。
在接触疫水后,应立 即淋浴,并更换清洁 衣物。
在必须接触疫水时, 应穿戴防护服,并尽 量减少接触时间。
改善环境卫生
清除钉螺
通过药物或物理方法清除 钉螺,以降低感染风险。
治理污水
改善排水系统,减少污水 排放,降低疫水污染。
国际合作案例三
某地区国家间的合作协议,共同制定防治策略、监测疫情和分享防 治成果,加强了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感谢观看
垃圾处理
合理处理垃圾,避免垃圾 堆积,减少钉螺滋生环境。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接受血吸虫病检查
血防知识专题讲座

血防知识专题讲座朱河镇中孙中华同学们好!我们听说过血吸虫,血吸虫病,但究竟什么是吸虫病,如何感染,如何防治等知识同学们还要进一步了解,今天我们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同学们自我防护意识的能力,是预防中小学生感染血吸虫病、保护同学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内容:1、血吸虫病的基本概念;2、血吸虫病的危害;3、血吸虫的生活简史;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5、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1、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
血吸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门,吸虫纲裂体吸虫科动物,长1.5-2cm.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
在我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2、血吸虫病的危害得了慢性血吸虫病有腹泻或下痢,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有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便。
晚期血吸虫病因多次感染或未经及时治疗,人体内肝脏等器官的损害,形成腹水,民间称做“大肚子病”、“水臌病”等。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
湖北省阳新县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23万余亩);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螺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血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家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使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预防血吸虫病》课件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1
安全用水
2
使用安全饮用水源,如过滤、煮沸或消
毒水源。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卫生教育
4
加强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该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卫生与清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未 经处理的污水和污染水源。
防护措施
在可能接触寄生虫的环境中,使用防护 措施,如穿戴长袖衣物和防蚊液。
早期症状及诊治方法
预防血吸虫病
欢迎来到《预防血吸虫病》的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血吸虫病的危害和预 防措施,帮助您了解和防范这一常见疾病。
关于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又称血吸虫症,是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通过血吸虫的寄生 传播给人类。它会引起肝脏和肠道等器官的炎症和损害。
血吸虫病的危害
1 健康影响
2 社会经济损失
血吸虫病可引起慢性感染, 导致贫血、肝脏疾病和便 秘等健康问题。
结论和总结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但它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采取预防措施,我们 可以减少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由于患病者的健康状况受 到影响,血吸虫病可能导 致工作能力下降和经济困 难。
3 教育问题
儿童感染血吸虫病可能影 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校 出勤率。
感染途径与流行病学
感染途径
血吸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水生蜗牛寄生虫感染, 并通过接触污染水源传播给人类。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农 村地区和贫困社区。
早期血吸虫病症状可包括发热、腹泻、腹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早 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治,以便尽早控制疾病的发展。
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性
血防知识专题讲座

血防知识专题讲座一、什么叫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病生在人或牛、猪、羊等哺乳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
儿童得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查治,会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患者痛苦终生。
血吸虫是一种很小的虫子,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里,靠吸血液生活。
雌虫卵而导致患病。
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肝、脾肿大,所以人们把血吸虫病又叫做“大肚子病”或“水蛊胀”。
毛泽东主席在《送瘟神》诗篇里,把血吸虫病称为“瘟神”。
二、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凡接触过疫水,并出现皮肤搔痒、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等体征、症状者,应及时到血防所(站)检查,也可以到当地卫生院进行血清学检测。
如粪检发现虫卵或毛蚴,即可确诊为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得了血吸虫病就应尽快到当地血防所(站)治疗,可及时采用吡喹酮口服治疗,急性血吸虫病要住院治疗。
三、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
加上人们春耕生产繁忙,下水的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也大。
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秋季温度也适宜钉螺活动,因此,秋季同样是感染血吸虫的一个重要季节。
四、什么地方最容易得血吸虫病容易感染血吸虫的地方称作易感地带。
一般是指人畜常到感染性钉螺较多的地方。
此外,也有大量尾蚴随水流扩散到无螺地区造成感染的情况。
五、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
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
①急性血吸虫病:大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肝肿大,压痛,以左叶明显,半数以上有轻度脾肿大。
②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者仅在普查时发现,有症状者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力、劳动力减退等为常见。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ppt

加强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环境整 治和改造,如修建桥梁、硬化河岸 等,减少人员接触疫水的机会。
疫情监测和早发现早治疗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血吸 虫病患者并及早采取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疑似血吸虫病症状时,应 及时就医,确诊后积极配合治
疗。
跟踪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血吸虫病的患者 ,应跟踪治疗并定期复查,防
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
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卫生、农业、教育等 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防 控合力。
社会宣传与倡导
利用各种渠道,加强血吸 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 我防护意识。
鼓励社会参与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血 吸虫病防治工作,拓宽防 控工作的覆盖面。
强化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升诊断能力
分布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其中以亚洲最为严重。
血吸虫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血吸虫病的病原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等。其中,日 本血吸虫是中国最常见的血吸虫病病原。
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或 者是由于饮用含有尾蚴的生水而感染。
分析当前血吸虫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流动人口增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这给血吸 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
环境变化影响
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 能对血吸虫病疫情产生影响,使 防治工作更加复杂。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病的 诊断技术和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换代,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
心理支持
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演示课件

共同营造良好血防氛围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学校与家庭应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血防方面的表现和 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开展社区合作
学校可联合社区开展血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血防意识 和能力。
鼓励孩子参与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血防活动,争当“小小血防宣 传员”,为营造良好的血防氛围贡献力量。
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血防知识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 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02 小学生易感染原因及危害
小学生生理特点与易感性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行为习惯不佳
小学生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小学生常常不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 手、不随地吐痰等,容易接触和传播 病原体。
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 演示课件
目录
• 血防基本知识 • 小学生易感染原因及危害 •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 学校和家庭在血防工作中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血防基本知识
什么是血吸虫病
01
02
03
定义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 寄生在人体静脉血管中引 起的寄生虫病。
症状
血吸虫病患者会出现发热 、腹痛、腹泻、肝脾肿大 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 亡。
流行地区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 国家和地区。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 宿主,血吸虫虫卵在水中 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钉 螺体内发育成尾蚴。
感染方式
人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后 ,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
传播条件
血吸虫病的传播必须具备 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 便入水、钉螺孳生和接触 疫水。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血吸虫病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血吸虫病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恶魔,悄咪咪地就想侵害咱们的健康呢。
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村里有个老王,以前身体可壮实了,那是能挑能扛的。
有一回啊,他总觉得自己没劲儿,肚子还老是疼,人也越来越瘦。
刚开始啊,他还以为是自己干活累着了,没太在意。
可是过了一阵子,不但没好,还发起烧来,整个人都变得病恹恹的。
这可把家里人急坏了,赶忙带他去医院。
一检查,哎呀,原来是感染了血吸虫病。
那血吸虫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这血吸虫啊,就像一群狡猾的小虫子,它们生活在水里。
你要是不小心在有血吸虫的水里玩耍、洗衣裳或者是下田干活,它们就有可能钻进你的身体里。
这就好比啊,你家里本来好好的,突然闯进了一群不速之客,而且这些客人还特别坏,专门搞破坏。
血吸虫一旦钻进咱们的身体,就开始捣乱了。
它们在咱们的血管里安营扎寨,就像在咱们身体里建了一个个小据点。
然后呢,不断地繁殖,不断地破坏咱们的身体器官。
你想啊,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小机器,每个器官都是一个小零件。
这些血吸虫就像是一群小坏蛋,在这小机器里乱砸乱搞,那这机器能不出问题吗?我再给大家说说这血吸虫病的症状吧。
就像老王那样,浑身没劲儿,肚子疼,还发烧。
有的人啊,还会拉肚子,肚子胀得像个小皮球。
这时候啊,可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儿。
你要是觉得自己可能有这些症状,就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
可别像村里的老张似的,老张刚开始也有点不舒服,他老婆劝他去医院,他还说:“哎呀,没事儿,就是点小毛病,过两天就好了。
”结果呢,拖得越来越严重,最后遭了大罪。
那咱们怎么预防血吸虫病呢?这可是个关键问题啊。
首先呢,尽量不要去那些不知道干不干净的水里游泳或者玩水。
有些小朋友啊,一看到水就兴奋得不得了,啥也不管就往里跳。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黑咕隆咚的山洞,你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危险,就直接冲进去,多危险啊!咱们得告诉小朋友们,那些没有经过检测的水域,就像一个个充满未知危险的神秘地带,要远离。
血防知识讲座PPT演示课件

感染预防
个人防护 3、防护用品--穿防护用具;涂抹防护药品
发病预防
预防性服药
接触疫水后4周,血防机构查治 首 选 药 物
❖查螺、灭螺
南发现首例患者
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
概述-日本血吸虫
形态:成虫、虫卵、毛蚴、尾蚴
成虫
虫卵
毛蚴
尾蚴
概述-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宿主
成虫
尾蚴 钉螺
毛蚴
虫卵
血吸虫病的危害
急性血吸虫病
40天
大量尾蚴 侵入
慢性血吸虫病
少量多次尾蚴感染 急性血吸虫病未治
愈
怕冷、高烧、出汗、头痛、 腹泻、肝脾肿大、脓血便
有的症状轻微 严重者腹痛、腹泻、无 力、瘦弱、肝脾肿大等
晚期病例主要 采取对症和支 持疗法,防止 并发症、后遗 症发生,提高 生命质量,延 长寿命。
感染预防
钉螺控制
钉螺-唯一中间宿主
/moban
药物灭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膜灭螺
纵肋
肋壳钉螺
光壳钉螺
唇脊
脐孔
感染预防
健康教育
/moban
感染预防
个人防护
含有尾蚴 的水
1、避免接触疫水--不到疫水中游泳、洗手、洗衣服等
预防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感染了 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概述-血吸虫病
❖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内
❖ 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6种:
• 曼氏血吸虫 • 埃及血吸虫 • 间插血吸虫 • 楣公血吸虫 • 日本血吸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知
各班级: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血防意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全面完成区教育局下达给学校血防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教育局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继续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十个一”工作,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防止血吸虫病的自我保护意识,结合卫生防疫站的工作安排,我校再次针对性的开展本次的专题讲座,希望大家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好学生。
音响负责:祝林涛
学生组织:张涛
主讲人:张春华会
场及时间:学校四楼会议室2016.4.15
孙桥镇小学
2016.4.11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讲稿
主讲人:张春华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报告,2003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人1113例,其中中小学生为568名,占发病总人数的51%。
主要原因是血吸虫病流行区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防治血吸虫病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暑假期间在有钉螺分布的水域游泳戏水而感染。
因此,在我校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同学们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是预防感染血吸虫病、保护同学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现在让同学们来了解一些血吸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并导致腹泻、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等疾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
据国家卫生部疾控司官员透露:中国血吸虫病疫情近年来出现反复,钉螺扩散明显,新疫区不断增加,血防形势异常严峻。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受血吸虫威胁的人口已近亿。
二、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与体征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
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
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潜伏期:平均40天,多数在3周-2个月。
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突出症状。
起特点是,病人体温午后开始逐渐升高,傍晚时达到高峰,至午夜大汗热退,热退后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各种抗生素对血吸虫病发热均无效,而经抗血吸虫治疗后,发热可迅速消退。
病人绝大多数有肝脏肿大,并伴有压痛。
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死亡。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一是发病前数周有疫水接触史。
急性血吸虫感染多发生于5-8月份,但在湖区,9、10月份因捕鱼捞虾而发生急性感染亦不少见。
二是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畏寒、发热、多汗和肝脏肿大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
常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腹胀及腹泻等。
重症病人可出现腹水和肝
功能损害。
三是粪便检查找到血吸虫卵,或血清学检查发现(血吸虫)抗体或(和)抗原,这都是确诊的依据。
急性血吸虫病容易与疟疾、伤寒、败血症等疾病相混淆,要由医生来鉴别。
三、血吸虫的一生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等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若粪便污染了水,虫卵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
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
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
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
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二三千个。
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一生,即生活史。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
四、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
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由以上可以看出,人们是否感染血吸虫完全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中有无血吸虫尾蚴、尾蚴数量的多少和范围,以及接触疫水的频度有关。
五、什么地方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容易感染血吸虫的地方称作易感地带。
一般是指人畜常到感染性钉螺较多的地方。
此外,也有大量尾蚴随水流扩散到无螺地区造成感染的情况。
六、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在冬天,在某些血吸虫病流行区,冬季气温不一定很低,仍有可能发生感染。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也大。
另外,在洞庭湖、鄱阳湖湖滨和长江沿岸等一些地区,洪水季节到
来时,由于抗洪抢险突击下水人数增多,因此,受感染的人数也有可能增加。
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七、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面对疫情,我们需要的不是惊慌,因为:血吸虫病可防可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
2、灭螺以切断传播途径;
3、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
4、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为了切实搞好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下面几句话:
血吸虫,害人精;水中游,看不见;人下水,它就叮;不觉中,就得病;血吸虫,危害重;发高烧,肚如鼓;长不高,身体瘦;到晚期,会送命。
八、血吸虫病及其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大传染病,人或多种哺乳动物都可以因感染血吸虫而患病。
按其发病的时间、症状和体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
人患此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若不及时彻底治疗,血吸虫可在体内不断产卵,释放毒素,使肝脏、脾脏等器官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及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九、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终生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内。
成虫产出的虫卵一部分随血流入肝脏,造成肝损害,另一部分由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后漂浮在水面,含有尾蚴的水是疫水。
人畜一旦接触疫水,仅需10秒中,尾蚴就能经皮肤钻入人畜体内而致病。
十、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
凡是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生产、生活或到流行区参加过抗洪抢险、旅游的人,无论何种民族、性别与年龄,只要接触过疫水(有钉螺的水域),并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到当地血防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查治。
没有明显症状的人,也应进行血吸虫病排查。
血吸虫知识讲座活动小结
结合我校实际,对全校师生普遍进行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如板报、橱窗、广播、讲座、知识检测和血防专栏等。
教育学生不到有钉螺的水域戏水、游泳。
本次的血吸虫预防知识的讲座,学生的参与率高,会场纪律好,效果明显。
同时,开展“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份《告学生家长书》给家长,让学生家长也积极行动起来,关注血防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我做起,真正起到“小手拉大手”的作用。
学校特别注重师生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质量,确保用水卫生、安全,每学期配合区疾控中心检验一次,合格才准饮用。
坚持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先体检合格后上岗的原则,坚持一日三扫两检,严禁学生在校外无证流动摊点购买零食吃,严禁学生到疫区水域游泳戏水。
健康教育是学校地方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师生素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通过几年来,“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工作”方面经验积累,我们深知: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孙桥镇小学
20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