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翻译填空答案
《欧阳修初谪滁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
(共 8 分)欧阳修初谪滁州,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①,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②以来金石遗文③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④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⑤所诮⑥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修建房屋,准备在此退休。
②三代:指夏、商、周。
③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他曾撰写《集石录》。
④逃名:逃避声名。
⑤庄生:即战国哲学家庄子。
⑥诮:讥讽。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两处.)(2 分)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解析: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评分意见:本题 2 分,每处 1 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解析:示例:我取这个名字,姑且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重点词“为”“聊:姑且,勉强,凑合..”“志”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可得 3 分。
重点字错译、漏译,译句不通顺,一点扣 1 分。
11.《醉翁亭记》一文中,欧阳修为官滁州时的“乐”是 ______。
晚年“退休于颍水之上”,以_______为“乐”,表现了他_________ 的情怀。
(3 分)解析:示例:①与民同乐、山水之乐(写出一个即可);②读书、鉴赏、弹琴、下棋、喝酒(或“五一”);③超然物外、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等(写出一个即可)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
《六一居士传》原文及译文

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原文: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

第6课 六一居士传1.通假字(1)聊以志吾之乐尔.同“耳”,罢了。
(2)累于此者既佚.矣 同“逸”,安逸。
2.一词多义(1)以⎩⎪⎨⎪⎧ 以.吾一翁:把,介词乃以.难彊之筋骸:凭、用,介词聊以.志吾之乐尔:用来,表目的连词(2)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代“我”,第一人称代词3.词类活用(1)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使动用法,使……劳累。
(2)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
(3)累.于彼者已劳矣: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4.文言句式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判断句。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句,应为“为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判断句。
5.翻译下列句子(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3)吾其何择哉?译文: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一、结构图解六一居士传⎩⎪⎨⎪⎧ 更名原因: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闲适安逸二、中心主旨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1.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六一居士文言文翻译

六一居士文言文翻译原文: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2)

《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2) :篇一:新视野三版2翻译练习答案Unit 1 Translation英译汉English is known as a world language, regularly used by many nations whose English is not their first language. Like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has changed greatly.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eriods: 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and Modern English. The English language started with the invasion of Britain by three Germanic tribes during the 5th century AD, and they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During th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spread throughout the British Isles, and from the early 17th century its influence began to be felt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processes of European exploration and colonization for several centuries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 in English. Today, American English is particularly influential,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American cinema, television, music, trade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Internet.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是一种世界语言,经常被许多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使用。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古诗阅读答案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古诗阅读答案《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下面是我整理的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古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古诗阅读答案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行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解释】①颍水:地名。
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参考答案1.多次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3.聊以志吾之乐尔。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抒情文章优美段落1、人生如一首诗,应当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一幅画,应当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人生如一支歌,应当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人生如一局棋,应当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2、你不能转变容貌,但你可以呈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转变心情;你不能转变环境,但你可以转变自己;你不能转变事实,但你可以转变看法;你不能把握他人,但你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日;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确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3、母亲是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幽雅的旋律漂动处,眼前马上遗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瑟瑟颤抖时,贴心的呵护与温和,伴你安然入梦;母亲是疲乏中的芳酩,当你脆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一居士传学案》(教师版)
1六一居士初谪(被贬谪)滁山,(句式:被动句),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辞别官场)于颍水之上,(句式:状语后置)则又更(改,换)号六一居士。
2客有问曰:“六一,何谓(讲的是什么?)也(句式:宾语前置)?”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放置)酒一壶(句式:定语后置)。
”客曰:“是(这)为五一尔(罢了),奈何(为什么)?”居士曰:“以(把)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难道)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你)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改变)其号。
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却)走(跑)乎日中(阳光下)者也(句式:判断句);余将见子疾(迅速)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不能)逃也。
”居士曰:“吾固(本来)知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可逃,然(然而)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取)此名,聊(姑且)以志(标明)吾之乐尔。
”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完,尽)道哉!方(正当)其(我)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劈破)柱而不惊;虽(即使)响(奏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观看)大战于涿鹿之原(句式:状语后置),未足喻(形容)其乐且适(舒适)也。
然(然而)常患(忧虑)不得极(尽情享受)吾乐于其间者(句式:状语后置),世事之为吾累(牵累)者众也(句式:定语后置)。
其(其中)大者(大的方面)有二焉,轩裳圭*组(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使……劳累)吾形(身体)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还)何暇(空闲时间)于五物哉?虽然(虽然如此),吾自乞其身(告老还乡)于朝者三年矣,一日(一旦)天子恻然哀(哀怜)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或许可以)偿其夙(素来的)愿焉。
此吾之所以(……的原因)志也(句式:判断句)。
”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使……劳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这样)。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庆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停止)之,区区不足较也。
”
3已而叹曰:“夫士(读书人)少而仕(做官),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向来)慕(羡慕)之,宜(应该)去(离职)一(离职的第一个理由)也。
吾尝(曾经)用于时矣(句式:被动句),而讫(至今)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凭借)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这)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即使)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4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解释下列的多义词:
1、以
以吾一翁:把,介词
乃以难疆之筋骸:凭,用,介词
聊以志吾之乐尔:用,介词
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一:代“我”,第一人称代词
3幸
A幸于赵王宠幸 B 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庆幸
C 幸可广问讯希望D三生有幸幸运
4 置
A置之,区区不足较也放弃,停止 B 而常置酒一壶摆设,放置
(二)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
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表判断)
3、方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应“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
(三)指出下列活用现象并释义
1、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劳,使动用法
(四)翻译下列句子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译)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退休已有三年了,一旦天子发出恻隐之心怜悯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3.吾其何择哉?
(译)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四、课文内容理解
1“五物”指的是什么?那么何谓“六一”呢?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2、“六一”给了居士怎样的快乐?
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3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庄子·渔父》里面的典故?
明确: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不是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4、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A、少而仕,老而休。
是必然规律。
B、用于时而讫无称。
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C、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5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