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5070-2016 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
汽车漆面保护膜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102 第29卷 第6期中国建材科技2020年12月 0 前言汽车的使用数量在日益增长。
在使用过程中,汽车表面漆层会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因素出现破损,为了更好地保障车辆外观,汽车漆面保护膜产品应运而生。
此外,整车的贴膜成本比漆层修补的成本低,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漆面保护膜,长远来看,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外众多厂家都已具备了成熟的漆面保护膜生产工艺,市场上主要以热塑性聚氨酯(TPU )和聚氯乙烯(TPH )两种产品为主。
TPH 是流延后的PVC ,对PVC 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良。
TPU 则是一种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特性的材料。
尽管市场上存在这两种产品,但是产品性能有所差异。
作为检测企业,应对市场上存在的多种产品的质量有准确的认识,制定相关的标准,维护稳定的市场环境,保障客户的基本需求。
本文对众多厂家TPU 和TPH 两种原料生产的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整理出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参数范围。
1 试验1.1 试验仪器汽车漆面保护膜的根本目的是对汽车漆面层进行保护,因此对力学性能的要求较高。
本文使用了拉伸试验机、直角形裁刀、5型拉伸试验裁刀分别进行了拉伸、撕裂和剥离三个试验项目。
1.2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使用GB1040.1-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总则》[1]的试验方法,制备符合GB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三部分:薄膜和薄片的实验条件》[2]5型试样,撕掉中间部分离型膜,将两端留有离型汽车漆面保护膜力学实验结果分析Analysis of mechanical experiment results of automotive paint protection film黄博文 王黎 王健宇(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摘要:汽车漆面保护膜大量用于对汽车表面漆面涂层的保护,主要有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氯乙烯(TPH)两种产品。
医疗器械包装

消毒显示器医疗器械包装工业部门寻求消毒的可靠性。为了达到这个目 的,在全部控制过程中采取了许多额外的做法。广泛采用生物显示器来模拟致 病细菌的消灭。虽然包装外的化学显示器不能证明内装物无菌,但可用这些表 面显示器来区别 “已处理”和“待处理 ”产品。模拟指定消毒条件下孢子的行为的生 物等量化学显示器(参见显示器装置)已商品化。
热成型/充填/封合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大量投资。这种大量资本支出,一个 品种和一种规格的包装一年至少需要生产100万件才合算。许多现代化机器有 快速转化的性能,但每种规格要保证一个最低产量。
可利用设备某些停机时间生产额外规格的包装,这样有助一早些偿还资 金,但这不应该成为最初利用模式的一部分。
热成型/充填/封合节省空间并能降低劳务费,它还可以减少材料费。泡罩包 装与袋子相比紧凑得多。
包装材料可分为多孔性(例如纸、织物和无纺布)和阻隔性(例如铝箔和塑料 薄膜)两类。
织物平纹细布是最古老的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之
一。"医院里仍然用几层平纹细布裹包某些器械。用带子捆扎包装可以保持 至少30天无菌。
平纹细布由于被其他包装有效期更长的材料取代而使用量减少,例如能看 见产品的材料、使开启包装方便的及性能有其他改进的材料。但是,现在世界 各地仍在广泛使用平纹细布。它的成功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不但便宜,而且 随时可以买到。
能长达24小时,因为有些材料吸收环氧乙烷,因此增加了环氧乙烷消毒的费 用。
辐射消毒医疗器械可以在低剂量 丫辐射中进行消毒。辐射源主要是钻,不 过也可以使用某些电子束辐射。进行蒸汽和气体消毒时,应该考虑到包装需要 具有多孔性,进行辐射消毒时就不需要了。辐射是在室温和环境湿度下进行 的,因此对包装,尤其是封合处不会产生应力。不过丫射线的冲击可能会改变
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手册

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 10~15 页 第 16~19 页 第 16 页 第 16~19 页 第 20~24 页 第 20 页 第 20 页 第 20~21 页 第 21~22 页 第 22 页 第 22~24 页 第 25~27 页 第 25 页 第 25~26 页 第 26~27 页 第 28~41 页 第 28~29 页 第 29~31 页 第 31 页 第 32~33 页 第 34~37 页 第 37~38 页 第 39~49 页 第 39 页 第 39~43 页 第 43~45 页 第 45~47 页 第 47~49 页 第 50 页
目 0.1 0.2 0.3 0.4 0.5 0.6 0.7 1.0 2.0 3.0 4.0 4.1 4.2 5.0 5.1 5.2 5.3 5.4 5.5 5.6 6.0 6.1 6.2 6.3 7.0 7.1 7.2 7.3 7.4 7.5 7.6 8.0 8.1 8.2 8.3 8.4 8.5 质量手册目录 质量手册发布令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公司概况 文件修改记录单 目的和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组织机构和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 总要求 文件要求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方针 策划 职责权限与沟通 管理评审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设计和开发 采购 生产和服务提供 监视和测量装臵的控制 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总要求 监视和测量 不合格品控制 数据分析 改进
0.6 文件名称
文件修改记录单 文件编号 版本
5
修改 单号
章节条款 及页码
更
改
内
容
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福建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用技术条件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Versatile technical for wrapp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TPU)(征求意见稿)2017-3-21发布2017-3-25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分类、规格和标记 (1)3.1 分类 (1)3.2 规格 (1)3.3 标记 (1)4 技术要求 (2)4.1 尺寸偏差 (2)4.2 每卷接头数和最短段长 (2)4.3 外观 (2)4.4 理化性能 (2)5 试验方法 (3)5.1 试验条件 (3)5.2 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3)5.3 每卷接头数和最短段长 (3)5.4 厚度 (3)5.5 外观 (3)5.6 理化性能 (4)5.6.1 拉伸强度 (4)5.6.2 撕裂强力 (4)5.6.3 层间粘合强度 (4)5.6.4 抗穿刺力 (4)5.6.5 防霉等级 (4)5.6.6 耐折性 (4)5.6.7 低温弯曲性 (4)5.6.8 热老化性 (4)5.6.9 耐水性 (4)6 检验规则 (4)6.1 检验方式 (4)6.1.1 出厂检验 (4)6.1.2 型式检验 (4)6.2 抽样 (5)6.2.1 合格项的判定 (5)6.2.2 合格批的判定 (5)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7.1 标志 (5)7.2 包装 (5)7.3 运输 (5)7.4 贮存 (5)前言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杰出的环保性能,可通过食品级认证;具有优异的耐温性,使用温度范围为-50~+80℃;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水性、防霉抗菌、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剥离强度、耐穿刺等特性;适应高频焊接、高温焊接、黏胶、针车等加工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户外冰包、防水包、化妆包、日用品袋、便携式气袋等。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中密度聚乙烯(PE-MD)高密度聚乙烯(PE-HD)等树脂及以上两种树脂共混为主要原料,用吹塑法生产的直接包装用和复合膜基材用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neq ISO 2556:197 4)GB/T 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IDT)GB/T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idt ISO 291:1997)GB/T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idt ISO291:1997)GB/T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dt ISO4592:1992)GB/T8807-199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镖法医第一部分:梯级法(ISO7765-1:1988,IDT)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我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0006-1998 塑料薄膜和薄片GB/T14216-2008 塑料膜和片QB/T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 分类按使用原料种类不同分为PE-LD薄膜、 PE-LLD薄膜、PE-MD薄膜、PE-HD薄膜、PE-LD/PE-LLD薄膜。
聚氨酯保温材料

聚氨酯保温材料中文名: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英文名:polyurethane用途: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
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
制备来源:由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与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结构中含有—NHCOO—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该单元由异氰酸基和羟基反应而成,反应式如下:—N=C=O + HOˉ→—NH-COOˉ聚氨酯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德国Otto Bayer 首先合成了PU。
在1950年前后,PU 作为纺织整理剂在欧洲出现,但大多为溶剂型产品用于干式涂层整理。
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的出台,水系PU涂层应运而生。
70年代以后,水系PU涂层迅速发展,PU涂层织物已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PU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PU纺织品整理剂的研究较晚。
研发历史聚氨酯(简称PU)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
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最终产品。
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台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
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近lO多年发展较快。
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管聚氨酯发泡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标准[指南]
![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管聚氨酯发泡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标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e3bebe651e79b89680226c9.png)
CJ/T 114—2000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2000-1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基甲酸酯(以下简称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及钢管组成的预制直埋保温管(以下简称保温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连续工作温度)不高于120℃,偶然峰值温度不高于140℃,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保温管的制造与验收。
工作在不同温度下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最短预期寿命的计算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有(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3682—1983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4217—1984 热塑性塑料管材的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公制系列)GB/T 6342—1996 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 6671.2—19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8163—198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804.2—1988 热塑性塑料管提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烯管材GB/T 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 8813—1988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711.1—1997 石油天然气工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10297—198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GB/T 10799—1989 硬质泡沫塑料开孔与闭孔体积百分率试验方法GB/T 12811—1991 硬质泡沫塑料平均泡孔尺寸试验方法GB/T 13018—1991 聚乙烯(PE)管材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GB/T 13021—199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碳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 14152—1993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真实冲击率法CJ/T 3022—1993 城市供热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3 产品结构3.1 保温管的结构见图1(略)。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福建省中心检
第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
第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1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2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39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1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3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5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7页共57页
福建省中心检第49页共57页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盐酸硫胺) 食品添加剂核黄素(维生素B)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盐酸哟哆醇)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D(麦角钙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