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róng)恣意(zì)睥睨(pì)蹉跎(cuō)B. 桎梏(gù)踟蹰(chú)旖旎(nǐ)龃龉(jǔ)C.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逡巡(qūn)饕餮(tāo)D. 潸然泪下(shān)呷茶(xiā)缱绻(qiǎn)恣肆(s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讲座,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好几遍都还没读完。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3-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2.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________的作品。

3.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句,出自其作品《________》。

5-1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田田的叶子”形容的是荷叶的________。

湖北省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湖北省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下列句子中,语气词“啊”读成“哇”(wa)音的是:A. 仿佛啊B. 好有才啊C. 多不安啊D. 真热闹啊答案:C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振撼草菅人命震撼B. 苍茫不假思索苍茫C. 熨帖欢度春节D. 缱绻剑拨弩张拔答案:C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徜徉在校园,我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琅琅的读书声B. 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C.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答案:C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骆宾王B. 韦应物C. 王勃D. 卢照邻答案:B下列作品中,属于讽刺文学的是:A. 《西游记》B. 《聊斋志异》C. 《儒林外史》D. 《红楼梦》答案:C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B. 顾城C. 舒婷D. 海子答案:B简答题简述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答案要点:可以从诵读入手,通过多次朗读感知文意;引导学生积累常见文言词汇,理解句意;讲解文章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谈谈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答案要点: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

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语文思维进行思考,具备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语文学习中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答案要点: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通过评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述古代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要点:首先,了解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其次,从诗歌的标题、意象、语言等方面入手,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以及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进行鉴赏和评价。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蹒跚(pán shān)B. 蹊跷(qī qiào)窈窕(yǎo tiǎo)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D. 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3.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B.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跑跳飞B. 快乐悲伤愤怒C. 桌子椅子书本D. 红蓝绿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C. 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8.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是:A. 他不拘一格,善于创新。

B. 他不学无术,却总是喜欢班门弄斧。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处事不惊。

D. 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没有恒心。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蹒跚(pán)蹊跷(qī)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生活中也表现得很出色。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答案:B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答案:D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犹豫)栩栩如生(生动)B. 囫囵吞枣(整个)戛然而止(突然)C. 咫尺天涯(距离很近)锱铢必较(非常小气)D. 徜徉自得(随意)瞠目结舌(惊讶)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般坚强。

答案:A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B.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诗仙”。

C. 王维是宋代的山水画家。

D. 苏轼是元代的词人。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窸窣(sū)蹉跎(cuō)B. 踌躇(chóu)缱绻(quǎn)佝偻(lǚ)C. 踉跄(liàng)翩跹(xiān)踯躅(zhí)D. 徜徉(cháng)逡巡(qūn)咫尺(zhǐ)答案:C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福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2、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表明了人格的()。

A、稳定性B、复杂性C、综合性D、独特性3、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5、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A、160B、140C、150D、1306、发现的策略是指()的教学策略。

A、以学生为中心B、以教师为主导C、个别化D、交互式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B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C、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8、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的说,应该是()。

A、重点掌握直接经验B、重点掌握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9、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10、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11、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D、学习内容12、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A、摘录B、画线C、小结D、群集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桑代克D、沃尔克1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5、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C. 踌躇(chóu chú) D. 旖旎(yǐ n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B. 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C. 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他。

D. 我完全同意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桃夭》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李时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他的________体散文集。

3.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的名句。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5.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两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论述《论语》中关于“仁”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五、教学设计题(共20分)请设计一堂以《岳阳楼记》为主题的高中语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B. 人文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答案:C2. 以下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的故事无关?A. 坚韧不拔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奋不顾身答案:C3.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旁”?A. 洒B. 洗C. 洋D. 浪答案:C4.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故事与《孟子》无关?A. 鱼我所欲也B. 得鱼而忘荃C. 不为五斗米折腰D.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能写____个字。

答案:300,1007.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做到“____、____、____”。

答案:头正、肩平、臂开8. 《狼和小羊》是一篇______童话,作者是______。

答案:寓言,伊索9. 《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草原的美丽。

答案: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10. 以下诗句出自《咏柳》:“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二月、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答案:读写结合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情感和思想,为写作提供素材;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读写相互促进。

12.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材料;3)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等;4)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教师招聘真题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2.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宋元明清”?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一问三不知”出自哪部古典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4. 下列哪个字是“楷书”的组成部分?A. 横B. 竖C. 撇D. 点5. 下列哪个选项是《庐山谣》的作者?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1—15 题。(10 分)
余谓侯①本以中州?②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③。齐虏巧负④国,赤手领五十骑缚
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⑤,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⑥,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
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⑦,入登陆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⑧。顷
__ __ __
… …
__ …
(丙)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丁)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 是
非之心。
__ …
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
B.关羽/华佗/项羽/孟子;
考…
C.文天祥/华佗/ 刘邦/孔子 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羌管悠悠霜满地。
__ … __ …
④春天是什么?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牧说:"千里莺啼绿 映
__ 密
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韩愈说:“

”。
_…
(填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句)。
姓…
2.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2 分)
名…
(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乙)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
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
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
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
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
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
,北
疆山水的
,西域山水的
,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班级风采
第三版
校际链接
第四版
文学园地
版面宗旨 聚焦学校大事 发布热点新闻
信息交流 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人格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
[注]①纵博:与同僚纵情赌博。②蘋: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③“官家赐与”一句:此处
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昭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
6.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里,


”两句是对自己一生中最难忘 的
戎马生涯作的追忆。(2 分)
7.请对这首词对比手法的运用作简要赏析。(3 分)
答: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试卷
现 任 教 学 校 __ __

题号





总分


说明:本大题共五大题,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按照提示或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6 分)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座位号
__ …

,一览众山小。
__ …


三.现代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 题。(15 分)
诗意山水 ◆ 佚 名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
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
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
的职务。⑨潭:指潭州。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诵节奏。(1 分)
懦士为之兴起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 分)
(1)谓:
(2)顷:
(3)薄:
3.翻译下面句子。(2 分)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
译:
4.选文围绕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 分)
5.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2 分)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
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
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
D.提.防(t)
赔偿.(chng)
人迹罕.至(hn)
4.学校文学社拟创办一份校报,设计四个版面,其中第二版.第四版的版面宗旨要请你 设想。请将你的设想写在空缺处,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要分别字数相同,
__ …
__ …
__ … _…
结构版一致次。(4 分版)面名称
第一版
校园新闻
第二版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⑥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 6—7 题。(5 分)
鹊 桥 仙 陆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毫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区,占断蘋②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③!
号…
3.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1 分)
__ …
__ 封
__ …
_… 身… 份… 证… 号… 码…
__ __ __
… …
__ …
__ 线
A.绽.放(zhn)
对称.(chng)
潜.滋暗长(qin)
B.斟.酌(zhn)
袭.击(x)
深恶.痛绝(w)
C.模.样(m)
教.诲.(hu)
不屑.置辩(xio)
赖士祸作,自潭⑨薄于江西,两地震惊,谈笑扫空之。
(节选自洪迈《稼轩记》)
【注】①侯:指辛弃疾。②?:才智出众。③南邦:指南宋。④齐虏巧负国:指缍安国降
金。后文"赖士祸作"指赖文政发动武装暴动。⑤毚(ch 俷)兔:狡兔。⑥间(jin)关:崎岖
辗转。奏:通“走”。⑦用是简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⑧"入登九卿"三句:指辛弃疾曾担任
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
天地风云,水的
,水的
,水的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
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